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语文试题 >

重庆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A卷)(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7-04 16:10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一)古诗文积累 
8. 默写填空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____________,愁云修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____________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收《赤壁》)
(5)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文天样《过零丁洋》)
(6)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周敦《爱莲说》)
(7)李白在《行路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积极向上、一往无前的家迈气概。
(8)德高望重的何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经常为他们答疑解解难,老师们称赞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已亥杂诗》)
【答案】    (1). (1)窈窕淑女    (2). (2)乱花渐欲迷人眼    (3). (3)瀚海阑干百丈冰    (4). (4)折戟沉沙铁未销    (5). (5)留取丹心照汗青    (6). (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 (7)长风破浪会有时    (8). 直挂云帆济沧海    (9). (8)落红不是无情物    (10). 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窈窕”“瀚”“销”“亵”等字词的书写。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注】“琅琊也”,教版写作“琅邪也”。
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名之者谁(__________)
(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__________) 
(3)觥筹交错(___________)
(4)树林阴翳(___________)
10. 用现代汉语译下面的句子,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1. 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采用对偶手法,描写了山间变幻多姿的早晚景物,两幅画面对比鲜明。
B. 第③段”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既照应了首段太守“饮少辄醉”,也凸显了作者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
C. 本文除第①段外,每段开头都用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
D. 这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醉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画面,展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美好场景。
12. 课文中的“环滁皆山也”,在作者初稿中表述为下面链接材料的内容。请联系课文第①段,分析者这样修改的原因。
【链接材料】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
【答案】9.     (1). 题名    (2). 寄托    (3). 古代的一种酒器    (4). 遮蔽   
10. (1)野花开了,有—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生长茂盛,形成浓郁的绿荫。 (2)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11. B   
12. 课文“环滁皆山也”一句言简意丰,已经写尽了滁州群山环抱的地理形势;链接材料中所写的另外几座山与课文写的琅琊山无关,可以省去。
【解析】
9. 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名”:题名。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芳”“发”“繁阴”等字词的翻译。特别是对(2)句中的几个“乐”字的不同含义的把握。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11. 试题分析:B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颓然,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无抑郁和苦闷之意。
12. 试题分析:考查对作者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的把握。从对“环滁皆山也”一句的分析来看,此句言简意赅,把滁州群山环抱的地理形势一言以蔽之。有较强的语言概括力。从安排材料的角度来看,“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这几句话中所描写的几座山与课文写的琅琊山无关。与文章描写的中心无关。
译文: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