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语文试题 >

内蒙古通辽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7-21 22:56
四、文言文阅读(完成9—11小题,共11分)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 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节选自《核舟记》明·魏学洢)
【乙】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乔山人善琴》清·徐珂)
    注释:①鹘(hú):一种凶猛的鸟。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③媪(ǎo):老妇人。④阕:止息,终了。⑤款扉:款,敲;扉,门。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石青糁之  糁:       (2)其两膝相比者  比:  
  (3)款扉扣之  扣:       (4)今客鼓此      鼓: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_   
  (2)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11.甲乙两文都赞美了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但表现手法不同,甲文是          ,乙文则用了“           ”的句子来侧面烘托。(3分)
五、说明文阅读(完成12—15小题,共9分)
糖尿病,富贵病?
    ①糖尿病,常常被称为“富贵病”。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糖尿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在中国全部成年人当中,已有近10%的人是糖尿病患者,即便以13亿人口计算,中国的糖尿病人数也接近1.3亿。
    ②为何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会成为糖尿病等“富贵病”的重灾区,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现有的答案是:一是人类演化的基因所致,二是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两种原因是交织在一起的。
    ③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人类遗传学专家就提出了“节俭基因”(调节胰岛素分泌的基因)的假说,现在已得到比较广泛的认同。即由于节俭基因在发挥作用,当大量高营养食物进入人体后得不到及时消耗,造成了能量过剩,导致了糖尿病等一系列富贵病的产生。
    ④除了饮食内容外,中国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好转后,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表现为动物性高脂肪高蛋白食品摄入较多,而运动不足,因而难以消耗摄入的过多能量,从而产生肥胖、超重和胰岛素耐受等现象,诱发糖尿病(2型糖尿病)。
    ⑤这显然是经济发展后,传播健康行为的知识尚未跟上造成的,这是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阵痛。发达国家的探索证明:应对物质极大丰富的生活,如同冬天冻坏了脚不能马上用火烤或热水烫,反而要先用雪来搓,然后用温水泡,否则脚就报废了。经济好转起来了,要慢慢改善饮食,因为节俭基因还会长期起作用。
    ⑥如果认识不到这种情况,糖尿病还会作为一种遗传因素传递给后代。德国的研究人员给实验鼠提供高脂肪饮食,使它们变胖并患上2型糖尿病。结果发现:无论雌鼠雄鼠哪一方肥胖并患上糖尿病,其后代都会受影响。肥胖雌鼠后代更容易肥胖,肥胖雄鼠后代更容易高血糖。
    ⑦中国及 其他发展中国家未富先病的现象既是一种潜在的隐患,也是一种巨大的灾难,尤其体现在巨额的医疗费用上。目前,中国糖尿病导致的年直接医疗开支占全国医疗总开支的13%,达到1734亿元(合250亿美元),几乎占全球糖尿病医疗成本的20%。这还没有计入糖尿病人因劳动力下降而致工作量减少和劳动力不足造成的损失,如果算上这些,糖尿病对中国和世界造成的损失更是天文数字。(节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2.根据短文,概括中国等发展 中国家成为糖尿病重灾区的原因。(2分)
         
13.根据第③段和第⑤段内容说说你理解的“节俭基因”的作用。(2分)
         
14.第⑦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5.作为个体生命,面对越来越丰富的生活怎样才能富而无病?(2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