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河南省许昌市四校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5-12-30 09:56

许昌市四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
1.A  解析:原文“在识字、积累知识、培养道德人格的同时,也能快速掌握汉赋写作的一些主要技能,这是《急就篇》得以流行的根本原因”,原因应该有两个方面。
2.B  解析:《龙文鞭影》不是声律类教材。
3.D  解析:“它作为古朴纯正的教育,所以无法满足仕进需求”违背文意。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4.B 解析:奏至,上大悦。河平,遣还役兵。俄诏留筑堤,咸信以为天寒地涸,无决溢之患,复奏罢之。
5.C 解析:“供帝王狩猎时居住的宫室”错,“行在所”是皇帝所在的地方,后专指皇帝行幸所至之地。
6.A解析:A项系张冠李戴,“决定将永庆公主嫁与他为妻”的是太宗。
7.(1)当时派阎承翰修黄河桥,魏咸信请求趁流水没有下来时造船较为便利。(关键词:时、请、及,各1分,句意2分)
(2)魏咸信很爱读书,善待士人,但本性吝啬好财,魏仁浦所建造的住宅竟被他独自占有。(关键词:颇、喜、擅,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魏咸信字国宝,是卫州汲地人。当初,太祖没有登基时,昭宪太后曾到魏仁浦家,魏咸信正年幼,陪侍在母亲旁边,庄重得像成年人。太后认为他与众不同,想结成姻亲。开宝年间,太宗任京城尹,完成昭宪太后的意愿,在便殿邀请召见咸信,命他与御带党进等比赛射箭,称赞他好。于是被选中娶永庆公主为妻,授右卫将军、驸马都尉。过了一年,离开京城任吉州刺史。
    太平兴国初年,任命为本州防御使。四年,诏令在俸禄之外赐钱十万。五年,因为派遣亲信官吏在西部边境购买木材,假托皇帝的命令免除所过税款,因而罚一季度的俸禄。雍熙三年冬天,魏咸信任澶州知州。四年,本郡黄河变清,咸信报告上去,下诏褒奖他。淳化四年,黄河在澶渊决口,北城坍塌,第二次任命他为知州。当时派阎承翰修黄河桥,魏咸信请求趁流水没有下来时造船较为便利,阎承翰入朝上奏:“正值冬季难以完成,请求暂时停止这项工程。”魏 咸信趁他离去,就征集工匠完成了这件事。奏章到达,皇上非常高兴。黄河水患消除,让服役之兵回去。不久又下诏留下修筑河堤,魏咸信认为天寒地干,没有决口泛滥的忧患,又上奏请求取消了这件事。
    真宗即位,皇帝北征,任命魏咸信为贝冀路行营都统署,诏令督军。到贝州,敌人撤退,被召回皇帝所在的地方。景德初年,随从皇帝前往澶州,石保吉与李继隆任排阵使。契丹请求讲和,皇帝在行宫设宴,当面赏赐继隆、保吉,魏咸信避开座位,自愧没有功劳,皇上笑着抚慰他。二年,改任武成军节度,曹州知州。秋雨连绵成灾,魏咸信掘开广济河堤坝来疏导积水,民田没受到损害。大中祥符初,魏咸信年纪已经很老,见到皇上,迎合圣旨来求取恩宠和优厚的待遇。七年,上表请求任用,皇上拿表给中书向敏中看说:“魏咸信光耀故里,位居节制,还想干什么呢?”这年冬天,因为新建南京,奖励太祖时的旧臣,加授同平章事。不久,兼管天雄军。天禧初年,改任陕州大都督府长史、保平军节度。有感染风疾的病痛,返回。真宗曾对宰相说:“咸信年老有病,几个儿子又不能够顺从,死后还能保守他的家业吗?”不久去世,享年六十九岁,赠中书令。录用他的各个儿孙子侄,提升官职的有七人。
    魏咸信很爱读书,善待士人,但本性吝啬好财,魏仁浦所建造的住宅竟被他独自占有。死后,被侄子们诉讼,当时的人为他感到羞耻。
8. ①用比喻的手法说理,诗人把“人生到处”比作飞鸿踩踏雪泥,形象新颖,含义丰富;②鸿雁飞向无定,写出了人生在世行踪无定,去处难定,漂泊不定;③鸿雁在雪泥上留下一些指爪的痕迹便匆匆飞走,这浅薄的痕迹,雪化后便会轻易消失。诗人以此比喻人生变幻无常,陈迹容易泯灭;④尽管如此,那些清楚地留在雪泥上的斑斑爪痕,仍然会形象鲜明地留在人心中;那么,往事的痕迹也会留在人的记忆之中。“雪泥鸿爪”一喻既有人生来去无定,如梦如寄,令人怅惘的思绪,也有豁然旷达,客观看待人生无常的思考。
   (第一点2分,后面三点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9.往日见过的老僧,兄弟俩当年同题诗的墙壁,当年所题的诗,往日路途的崎岖。(2分)诗歌最后两联通过对往日艰难历程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眷念和对生活的乐观、深情。(1分)老僧新塔,坏壁旧题,都是泥上爪印而已,人生无定,但是往日的坎坷遭遇,仍然留在人们记忆中,心上的爪痕是难以磨灭的,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眷念;尾联诗人自问自答,蕴含了人生经过艰难困苦才能实现抱负之意,所以不应放弃努力,要乐观向上,共勉奋进;写出了对生活的无限深情。(2分)
10.(6分)(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