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重庆市育才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7)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3-08 11:19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1)【解析】答B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D、E不给分。A项“为故事提供了背景”系无中生有。D项中“春天”,仅仅指表层含义,季节而已。E项“只用简单的动作和语言描写”错误,还有心理等描写。
【答案】BC
(2)【解析】第一人称写法的好处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一.拉近读者和作者的距离,使读者感同身受,身临其境;二.便于进行心理描写,充分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三.使情境更为真实,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感染力与可读性。
【答案】①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使读者身临其境,仿佛看到“我”由不想成为骗子到最终沦为骗子的全过程。②第一人称写法便于进行心理描写,充分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本文中“我”出售皮大衣时的心理描写细腻真实就得益于此。③使情境更为真实,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感染力与可读性。(每点2分,共6分)
(3)【解析】抓住”我“的 出场和遭遇,分析”我“的心理变化和最终的结局,即可概括、归纳”我”的形象特点。
【答案】①“我”是一个流落街头的穷困平民。②开始时还有感恩之心和些许自尊,但它们随着时间而流逝。③好逸恶劳,仅靠一次次出售皮大衣来维持生计。④结果自尊尽失,沦为笑料,辗转各地。(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4)【解析】分析小说情节,把握“我”在事件发展变化中的言行、心理以及周围人对“我”的反应,从而得出文章的主题。
【答案】示例一:小说鲜明地呈现一个人堕落的过程。文中的“我”在饥寒交迫之时没有低下身段向人乞讨,也许是仅存的自尊心在作怪,“我”决意卖掉自己的皮大衣来维持生计。第一次得到10美元时“接过了钱,正要把大衣从拐杖上摘下来给他,那位先生却转身走了”,内心充满感激,还感到有些尴尬,并决意祈祷。一次次地卖皮大衣后,“我”内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虽然也“时刻提醒自己绝对不能真的变成骗子”,并愿意让对方拿走皮大衣,但一次次的行为和一次次的改换地方本身就说明“我”的自尊心的消失和底线的丧失。
示例二:小说是对社会人情淡薄的批判,小说中的“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虽有一些人施以援手,但更多的人却冷眼旁观,以至于“我”在第三次出售皮大衣时被赶走。文章结尾处更鲜明地体现这点。“人们的洞察力似乎越来越尖锐”,“我”的痛苦竟然成为了他们的笑料,戳穿“我”被他们当作十足的乐趣了。人情淡薄可见一斑。小说就是借这些人的表现来对社会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观点明确2分,分析合情合理6分,酌情给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 (1)【解析】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C给1分,答A、E不给分。A项“观点一致”于文中无据。C项“王国维如屈原般具有民族情怀和爱国精神”只是原因之一。E项“吴梅代表着20世纪前半期昆曲曲学的最高成就”并非作者观点。
【答案】BD
(2)【解析】“道”和“器”是中国古代的一对哲学范畴。“道”是无形象的,含有规律和准则的意义;“器”是有形象的,指具体事物或名物制度。文本中说王国维“以专门史形式呈现出来的《宋元戏曲史》,‘求事物变迁之迹而明其因果’”,治戏曲史“溯源探流,追求道器结合——于形下之器透视形上之道,又让形上之道坐实于形下之器”。结合“道”“器”的概念,即可得出本题答案。
【答案】①道”指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和规律(事物变迁之迹与其因果)。②“器”指文化现象(史料)。③“道器合一”指通过文化表象探索文化发展的脉络和规律,又用文化发展的脉络和规律证实文化表象(于形下之器透视形上之道,又让形上之道坐实于形下之器)。(每点2分)
(3)【解析】分析人物的行为,从二、三、四段提取关键句。王国维“坚持从历史着眼”,“从严密的考证出发”,“用史料说话”,有“良知和担当”,像屈原一样有着“怀疑精神”,具有“扎实深厚的国学功底和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
【答案】①良知担当:他试图发现中国文化的兴衰存亡之道,为风雨飘摇的中国传统文化确立一个历史根基。②敢于怀疑:王国维在《咏史诗二十首》中,面对苍茫历史“呵而问之”,分咏相对完整的“中国全史”。③科学严谨:他治学从严密的考证出发,用史料说话;重证据,重事实。(每点2分)
(4)【解析】理解题干中“独到之处”的意思,找出文中的提示语:“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新史学的典范”,“开一代之学术和学风”等。结合上下文,即可得出王国维在治学方法上的独到之处。
【答案】①坚持了历史的观点:主张欲知古人必先论其世,欲知后代必先求诸古;②道器结合:主张从严密的考证出发,用史料说话,溯源探流,追求道器结合——于形下之器透视形上之道,又让形上之道坐实于形下之器;③采用古今中外结合的“古史新证”的手段: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④吸收了西学逻辑推演的方法。(每点2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
13. 【解析】嗤之以鼻:用鼻子吭气,表示看不起,语意重。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可表示自谦。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看而不看。
【答案】B
14.【解析】 B.结构混乱。“借口……为名”杂糅,可表述为“借口……”或“以……为名”。C.否定不当,“避免”与“不再”连用导致表意错误;D.约数重复,去掉“近”或“余”。
【答案】A
15.【解析】综合来看,几个句子的中心议题是“修辞学中的示现”,抓住前后的衔接词、照应词排序,第③句中的“后来”,照应前文的“本是”,①是对③具体阐释,④⑤②是总分结构,⑤照应后文的“同追述的示现相反”。也可用排除法,根据“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判定前面一句是⑤,AD两项排除,⑤句前是④;④句是总述句,后三句分别阐述“追述的”、“预言的”、“悬想的”,故②句应在⑤后。④⑤②排列的有BC选项,也可排除AD选项。列举杜甫诗句是为了说明“修辞手法”,根据语感,顺序应为③①,由此可选C。
【答案】C
16.【解析】①处前是“然而”,应填与“与人玫瑰,手有余香”表意相反的内容;②处前是“总之”,应填对上文的总结;根据下文“你可以……,你可以……”可知,③处应填“你可以用各种方式给予”之类的语句。
【答案】(示例)①我们并不习惯给予  ②给予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大有益处  ③你可以用各种方式给予(意思相近,符合语境即可。答对一处2分,两处4分,三处5分。)
17.【解析】观察图标的各个构图细节:双手捧起小禾苗(孩子),四颗红心围绕着一颗红心。结合题干中的“中华慈善总会”,说明寓意。
【答案】(示例)整个图标由心、儿童、托举的双手构成,(2分)多颗“心”汇聚,寓意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因慈善而汇聚到一起,(2分)变形的双手托举着儿童,寓意着共同呵护、关爱与援助儿童。(2分)(构成要素少一个要素扣1分,扣满2分为止;寓意写到慈善、汇聚、关爱和援助儿童即可)
六、写作
18.【写作提示】从教练的角度:关注缺陷,更要关注优点;善于发现细节的价值;要注意细节的独特之处;分析原因比了解结果更重要;选拔人才,不能求全责备;发现人才,要独具慧眼;等等。从许海峰的角度: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扬长补短,方能进步;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等等。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