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湖南省株洲市2016届高三3月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3-30 22:13

 参考答案
1解析:选D A、C两项从否定的角度概括,角度不当;B项是论题。这三项都没有揭示作者的观点,因而不是文章的主旨。
2解析:选B (特别提示:运用“比对范围”可解答。)B项比对范围即可,原文“孔、孟所说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算是人生一种行为和事业,不能包括人生全体的真义”,不能包括“真义”,选项扩大范围了。
3解析:选B (特别提示:运用“四比四看法”解答。)A项比对对象,“太迂阔”说法是针对佛教而言的,并不是针对所有的宗教家。C项比对分句位置,属于强加因果,科学家只指出了人类的物质性,没有否定“人生真义”。D项比对结论,属于无中生有,作者的观点是与前三类相比较而言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于文无据。
命题意图:我们希望用三套试卷对整个高考语文的知识点和能力点有一个全覆盖。我们很难猜中试题,但我们可以猜中高考真题所涉及的考点,试卷的题型,然后加以训练。选文《人生的真义》,命题上第一题是教会学生文本阅读要从对文本内容、主旨的把握入手,站在整体阅读的角度来把握全文。第二题是教会学生能分辨文中不同人物的观点及其正误。第三题是从论述类阅读常用设陷手法命题,教会学生明白命题人挖陷阱的方法。文以载道,选文关注人生的意义,贴近学生现实。内容也没有假大空。
4.答案:B
5.答案:C(不是秦始皇是设立的,而是汉武帝时设立的。)
6.答案:B (黄真被举荐为孝廉是在吴佑之后的事情,而且,被人称赞为清廉有节操的是黄真。)
7.翻译(1):你是两千石官员的儿子却做这样下贱的事,就算你不觉得羞耻,又怎么对得起你去世的父亲呢?(得分点,“二千石”“业”“无耻”“奈……何”)
翻译(2):百姓有到官府打官司的,他总是先闭门自责,然后再审断诉讼,用道理开导他们。(得分点:“争讼”“辄”“譬”)
命题意图:4—7题题型上和15年高考全国卷完全一致。选文上从典范的史学作品中选材。重在考查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其中文化常识题,希望用三次考试对文化常识有一个系统涉猎。
参考答案
8.省中院内,高高的院墙、矮矮的竹篱,十寻高的梧桐树,一层一层的洞门;残花飘落地上,树上无端飘来一根游丝。暮春时节,在官员办公的省院中,白天却没有什么人,非常地安静。鸠鸟鸣叫,乳燕已生,春意已经很深了。(2分)诗人在景物描写中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方法,描绘了暮春时节省中的景象画面,渲染了深幽寂寥的氛围(1分),为下文诗歌抒发失意之情做了感情上的铺垫。(2分)
9. 颈联中 “腐儒衰晚”紧承上文“青春深”,言及自己迂腐腐儒,接近暮年的处境,又含有实现理想而时不我与的紧迫感(2分); “衮职曾无一字补”与“愧比双南金”之语,明写自己做左拾遗的官职,但却无一个字去为皇帝补缺,的不安与惭愧之情,而暗含杜甫自己怀才不遇,政治理想难以实现的失意与愤懑(2分)。“退食迟回”、“ 许身”之语表现诗人退朝之后,仍尽于职守不愿回家,将自己奉献于朝廷的赤诚忠心(2分)。
命题意图:诗歌基本知识、诗歌的形象、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的语言、诗歌的思想内容、诗歌的比较阅读是诗歌考题的基本命题角度。本次命题考查了诗歌的形象、诗歌的思想内容两个知识点。其中诗歌的形象是我们把握诗歌作品思想情感的入口,所以设置第8题。所选诗歌为唐宋名家作品,与高考选诗范围一致。
10.【答案】
(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2)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行
  (3)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6分,每空1分,一空中有一处错漏,则该处不给分)
命题意图:高考语文默写题为理解性默写,本次命题保持这一思路。《离骚》和《赤壁赋》是学生背诵默写的难点,设置这两道题督促学生加强背诵。考虑到学生得分,设计了一道送分题《陋室铭》默写。
11(1)(5分)【答案】E3分, C2分,D1分。
【解析】
A项错误,因为后文是母亲告诉父亲金锁不见了。B项错误。运用的是神态描写,除了表现出达观,还表现出对自己将不久于世的伤感。D项前部分正确,祖母珍视二胡,因为二胡是祖父让老寿爷带回的,在她心中,二胡就意味着祖父。但后一部分错误,祖父并没有对祖母有忠贞,他为一个瞎女人操琴卖唱,表明他背叛了祖母。
(2)(6 分)
【答案】
①她命运悲苦。新婚的五天,丈夫就出走了,为一个瞎女人操琴卖唱,而且走了就没再回来。
②她宽容。她守着丈夫留下的老屋过日子,闭口不谈祖父的事,并没有责怪丈夫。
③她忠贞。她将丈夫让人带回的二胡高高挂在一家人的头顶上,她思念丈夫,有看到丈夫的幻觉,她将自己的金锁放在二胡之中,表明自己与丈夫永远在一起。
④她愚昧。丈夫背叛了她,她却一直守在老屋里,即使丈夫死去,她仍然如此。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 3 )(6 分)
【答案】含义:一是文中写到的祖母生活中的春季和秋季,主要指离开人世的秋季;一是祖母的一生。(2分)
作用:(4分,答对两点可得4分。)
①组织情节,小说中的主要故事按照季节展开,祖母生活中的春季和秋季是明线,祖母的一生遭遇是暗线。
②象征人物命运。祖母在春季等待,春天象征希望;祖母在秋季离开人世,秋季象征生命枯萎。
③暗示小说主题。祖母的季节不是很好的季节,暗含作者对祖母的同情和对祖母的怀念。
(4)(8分)
【答案】答案示例一:
不同。
①村里人一直喊我祖母“小蛇儿家里的”是因为在祖父死后,祖母并没有改嫁,一直守着祖父留下的老屋过日子。(2分)而“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因为祥林嫂的第一个丈夫是祥林,尽管她被迫改嫁给了贺老六。(2分)
②村里人一直喊我祖母“小蛇儿家里的”含有对祖母的认可,(2分)而“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含有鲁镇人对祥林嫂再嫁的否定,根源是封建礼教摧残了人们的思想。(2分)
答案示例二:
相同。①都是根据丈夫的名字来称呼她们的。(2分)村里人一直喊我祖母“小蛇儿家里的”是因为“我”祖父被人们称为“小蛇儿”,而“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因为祥林嫂的第一个丈夫是祥林。(2分)
②都是源于女子要从一而终的封建思想。(2分)尽管“我”祖父抛弃了“我”的祖母,而且已经去世,但在村里人心中,“我”祖母应该永远是属于“我”祖父的。尽管祥林嫂已经改嫁,但在鲁镇人心中,“祥林嫂”永远是属于第一个丈夫——祥林的。(2分)
 命题意图:三套试卷小说选文涵盖现代一篇、当代一篇、外国小说一篇。命题角度涵盖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小说的标题、比较阅读。本次命题是从形象、标题、比较阅读设题。其中比较阅读是新题,在把握小说基本命题的基础上每次设置一道新题型。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