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哈尔滨三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5)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11-15 22:04
哈三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1.B(“约1/3受网络舆论推动才兴起传播”不能完全证明“网络舆论中大量存在无政府主义、情绪性民主、跟风炒作倾向”。“大量存在”无依据。)
2.B(原文为“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
3.C(“以便及时纠正决策失误和执政不当问题”不符合作者原意。)
4.D 可以根据句子的意思和结构进行判断。如“今率三年辄补外”中“补外”就是“补以外任”的意思,所以“外”的后面停顿,排除A、C;“无人在选”是一个完整的结构,所以在“无人”前停顿;“奈何始以材武择之”中“奈何”引领后面的内容,所以在“奈何”前停顿,排除B,选择D。
5.D 填沟壑是指死亡。
6.D 程大昌亲笔致信催促,不是命令。
7.(1)大昌上奏:“僧寺已经违法置办田产,又将赋税徭役移加给百姓,为什么要答应他们呢!”皇帝中止了命令。(得分点:“置”“移”“寝”各1分,大意2分)
(2)现在各方面审理案件依例打算赦免死罪,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信守法令,皇上审察可以赦免就赦免他。(得分点:“狱”“拟”“贷”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程大昌,字泰之,徽州休宁人。他十岁就能写文章,绍兴二十一年进士及第。任吴县主簿,还未赴任,遭父丧。服丧完毕,他撰写了十论论说时事,献给朝廷,宰相汤思退对他称奇,提拔为太平州教授。孝宗继位后,提升他为著作佐郎。皇帝刚刚执政,锐意建功立业,问大昌说:“我治国没有长进,怎么办呢?”大昌回答说:“陛下勤俭超过古代帝王,自从女真与我们互相往来和好,他们知道尊重中原,不可以说没有效果。只要求贤才,纳谏言,修明政事,不必另外寻求奇方异策。”又说:“淮上筑城太多,发生紧急情况什么人可以守卫?设置险要不如训练士兵,训练士兵不如选择好将领。”皇帝称赞他说得好。授予他浙东提点刑狱。适逢丰年,酒税超过了规定的数额,有人以朝廷的命令为由请求增加税额,大昌坚决拒绝。调任江西转运副使,大昌说:“可以兴利除害,实行我的志向了。”适逢荒年,他拿出十多万缗钱,代交吉州、赣州、临江、南安等地折合为丝织品的夏税。六和塔寺僧认为镇伏江潮有功,请求皇上下旨把已置办的田产赏赐给他们仍旧免除赋税徭役,大昌上奏:“僧寺已经违法置办田产,又将赋税徭役移加给百姓,为什么要答应他们呢!”皇帝中止了命令。大昌代理刑部侍郎,说:“法律是用来防止犯法的,没有听说纵容罪犯是仁道。现在各方面审理案件依例打算赦免死罪,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信守法令,皇上审察可以赦免就赦免他。这样,就使法律在下面得到伸张,而仁道归于皇上了。”皇上认为他说得对。江陵都统制率逢原纵容部下殴打百姓,大昌于是极力说“从此屯驻戍守州郡,不可以做了”! 率逢原因此被治罪削减两官。大昌多次升迁为吏部尚书,说:“担任宫廷警卫的士兵,祖宗之法不只是用来预备宫中警卫,南征北战,禁卫军都曾是先锋。现在一般三年就要补以外任,用非所长,即使有征伐之事,也没有人得到选用。为什么刚开始是选择有才略武艺的人,而到最后把他们像平常人一样地抛弃呢?希望将他们留在衙内不要派遣。”离开京城主持泉州政务,汀州逆贼沈师作乱,戍守将领萧统领与沈师作战而死,闽部受到很大震动。漕司发檄文命令统制裴师武讨伐乱军。裴师武因为没有得到帅符不肯出兵,大昌亲笔致信催促他说:“事情很急,如果将帅责怪你,你可以拿我的信自己辩解。”这时候,贼兵谋划攻城,先派遣间谍披上铠甲放火作为内应。正赶上师武的军队到来,又抓住了间谍,于是贼兵散去。绍熙五年,以龙图阁学士退休。庆元元年去世,终年七十三岁,谧号文简。
8.(一)含义:①“鸥仍去”,古人往往用鸥盟代表朋友之情。作者这次和孙信道相遇,是在客中;相别,也在客中。作者知道和友人客地相逢,欲留无计;分别以后,相见难期。“仍”字写出友人的远去,二人终当相别,表现出深深的无奈。(2分)(答出“客中相逢”1分,“终当离别”1分)②“鹤未归”化用丁令威化鹤归回辽东的故事,写自己也耽于时局飘流在外,正如千年之鹤,长期无法回到故乡。(2分)(答出“用典”1分,答出“自己漂泊,无法回乡”1分。)
(二)作用:首联写与友人的匆匆而别以及自己的归期无望,营造了哀伤、无奈的氛围,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1分)
9. 表达了与友人别离的痛苦;自己飘流在外,思念家乡却有家难回的无奈;有志奋飞,报效国家,但世事相违,难能如愿的矛盾。(答出两点即可,2分)
与友人离别的痛苦。首联,用“鸥仍去”,表示终当相别;用“万里”,以示行程之远。与友人客地相逢,欲留无计,分别以后,相见难期;尾联前一句点明不忍相别,而又不能不别的异乡送客的情怀。时局艰虞,何年再见,很难预料。所以临分之时,诗人不觉老泪之几乎湿透衣裳。
漂泊在外,有家难回的无奈。首联写自己也如千年之鹤飘流在外,长期无法回到故乡;颈联写分别之际,已届深秋,以“鸿雁飞”表示自己有怀归远引之思。“天长”句,表明思归之心切。
有志报效国家却难能如愿的矛盾。颔联前句用《左传》引用的话,表明自己应当早做决定以不负此身,不致有岁月蹉跎之叹;后句表白自己也有志奋飞,寻求报效国家之路,但世事每与心志相违,难能如愿。
(答出两点即可4分)
10.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1.
(1)E 3分, D 2分,A 1分。B,丁聪针砭时弊、一针见血的画风是受到了张光宇、叶浅予的影响。C,“厄运”与“乐观、旷达的性格”间强加因果。A,“始终围绕着市井小人物的百态人生”用语绝对,在抗战之初,丁聪创作了不少救亡漫画。
(2)①贯穿着他与国家、民族的深厚感情。在抗战之初,丁聪创作了不少救亡漫画。香港沦陷后,他继续以画笔从事爱国宣传活动。②讽刺现实,针砭时弊。抗战后,丁聪回到上海,创作了大量以“争民主”为主题的讽刺漫画。1949年,丁聪仍坚持创作讽刺漫画。三中全会之后,他继续以笔为刀,揭露社会黑暗。③体现百姓的心声。丁聪的漫画始终关注百姓的所想所需,百姓能够通得过是他作画的前提。
(概括1分,分析1分,每点2分)
(3)①第六段的引用既表现了丁聪的刚直不阿,也表现了他的诙谐幽默。②第八段的引用突出了丁聪对漫画的痴迷。③两处引用增强了文本的可信度、说服力。(每点2分)
(4)①“平淡”是说丁聪的人生普通平常,“强大”是说丁聪的漫画充满了批判社会的力量。而强大的艺术往往是在平淡的人生中锤炼而来的。
②丁聪为人低调谦逊,一直以“小丁”为笔名,甘于做最普通的小人物,放低自己反而让他更容易看到真实的百态人生,作品也就更贴近生活,充满了真实的力量。
③丁聪创作宗旨简单,所想所画都体现百姓心声。这种源于社会现实的艺术创作饱含生命力与战斗力,最终给社会乱象以有力抨击。
④丁聪生活简单,为人淡泊,不追求物质享受,所以他能够专注作画,精益求精,也能够保持精神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批判的力量。
(每点2分,如有其它答案,可酌情给分。)
12.【答案】B  ①“铤而走险”: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此处不合语境。②“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③“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④“釜底抽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处望文生义。⑤“为虎傅翼”:比喻帮助恶人,增加恶人的势力。⑥“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此处望文生义。
13.【答案】A  B、介词淹没主语,删掉“由于” C、偷换主语,“终结”的应是“空缺”,而不“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可将“它”改为“这一空缺”D、歧义,是“四所大学”还是“四位教师”。
14.【答案】B  第四处依句间关系排除掉A、C,第五处“难免”,不容易避免;“未免”,实在是,不能不说是;“不免”,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不能避免某件消极的结果,这种结果可能出现了,也可能还未实现。第六处“终于”强调出现某种结果很不容易,“最后”是“首先”、“其次”等词语后出现的词语,“才能”是在某种条件后才会出现的词语。综上确定答案为B。
15.【答案】B“羝”、“目”名词作动词   A①“刃”名词作动词 ②“膏”使动用法 C①“前”名词作动词 ②“羞”意动用法  D①“斗”使动用法 ②“仗”名词作动词
16.【答案】B宾语前置,其它项为被动句。
17.【答案】依靠大众力量,注重创意,借助互联网,用途多样。
(答出一点1分,第5分为答题规范性分,超字数扣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