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福建厦门一中2017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5)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12-04 13:27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6一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语文试卷答案
2.A(A趁机B这些/的;C偏指一方,可翻译为“我”/互相;D表承接关系/表修饰关系)
3.A(除⑦⑧外,都有通假字。还-环,倍-背,振-震,郤-隙,案-按,禽-擒)
4.B(①③④名作动/②⑤名作状/⑥⑦使动/⑧形作名)
5.D(宾语前置/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
6.C
7.C顽固(A贪图、吝啬/喜爱,B可惜/可爱,D灭族/家族)
8.C(归宁指出嫁的女子回家省亲)
9.B(“在下”是谦称)
10.D(字是成年时才取的,名不是)
11.C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章意思的能力。结合原文理解,表述上有误。按文意胡三省是作注的人,读《资治通鉴》没有困难。
12.A【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章意思的能力。根据文意江中靠北岸处有沙洲。
13.B【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推断的能力,需要根据原文信息和科学知识推断。文中未见“使船舶渡江到达北岸运河渡口的行程缩短了”的相关描述。
14.B15.A16.B17.B18.A19.C20.C21.D22.D
23.(1)极力奏陈其时社会弊病十件事,话语多指斥受宠的权贵,权贵愈加痛恨他。
(2)又认为傅珪刚正忠实,敢于直言,应当起用,吏部按照卢雍的话上奏,没有回复。
24.(1)其间难道没有刚正的人吗,但不胜被攻击倾轧,没有安身的地方。
(2)副使崔应麟看见百姓吃湖中的雁屎,便包来给陈登云看,陈登云便送到朝廷。
25.(1)只是没有(逃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
(2)现在别人正像是刀和砧板,我们像是(砧板上的)鱼肉,还要辞别干什么呢?
(3)本来知道把生死看作一样是虚妄荒诞的(观点),把长寿的和短命的当作一样是胡编乱造的(说法)。
26.(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3)三人行,则必有我师(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5)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6)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8)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9)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7.:C 解析:“尚余”句在写红梅虽“孤瘦”仍傲“雪霜”的姿容,即使寒气,心寒,也不肯随春;表现诗人的高洁,没有无奈。解答这类题:1.注意诗歌的题目。诗歌地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确定了诗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2.仔细推敲关键词句。3.注意词语的隐含信息。4.调动知识积累。
28.A 解析:表现诗人的高洁。【思路点拨】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有下面几项逐项落实。①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②理解各类手法的特点。
29.(5分)第一问两个要点。①赞扬的理由是,写梅花、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②批评的理由是,石曼卿《红梅》诗不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仅作了外形描写。
第二问3个要点。①“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②“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月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③“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红梅的精神品格。
解析:要注意“决非桃李诗”“决非红莲诗”的含义是指林逋和皮日休都抓住了景物的神韵特征(决非“桃李”“红莲”),林诗为人称道的原因就是这两句传神地描绘了梅花的清幽、高洁的气质;皮诗所描绘的红莲的素洁,清雅,确实令人赞赏不已,而石曼卿《红梅》诗则只是从比较外形的方面描写了红梅无绿叶、有青枝而已。这里共有两句,实际可合二为一,比较鉴赏的角度很新颖。
30.DC
31.①一个电话将两人命运连在一起,偶然与必然交错,凸显了战争背景,强化了戏剧性情节;②主人公言行主要通过电话聊天呈现出来,便于透露人物心声,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③电话交流的限制性给小说留下较多空白,丰富了人物与主题的想象空间。
32.观点一:合适。
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对比鲜明,强化了艺术张力;②战争是故事发生的契机与悲剧的根源,是小说构思的基础;③小说写的虽是爱情故事,但主题却是对战争的“失望”与反思。
观点二:不合适。
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故作高深,不符合写作的一般原则;②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源自战争中的爱情,而不是战争;③小说情节设置以小人物的坚强与不幸为主干,战争知识引起情节变化的背景。
33.略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