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2017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语文试题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3-08 15:32
2017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月”的神话意蕴看中国艺术精神 
“月”在中国文化中的基本寓意是“母性”与“女性”。《礼记》云:“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所以中国古人称日为“太阳”,称月为“太阴”。在西方文化中,日神阿波罗始终占有极重要的位置。而在中国神话中,虽然既有日神也有月神,但它们的地位以及人们对它们的态度却很不相同。中国神话中的日神是羲,月神是娥。羲代表太阳,代表理性,代表威严;娥则代表月亮,代表生命,代表柔美。人们对日神是敬而远之,又时而怨之,羿射十日、夸父追日以及各种旱灾神话故事即说明了这一点;而对月神娥,人们则表现为深深的崇敬、亲近和依恋。
从现有的神话记载来看,羲与娥的最初形态都是女性,这应该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进入父系社会后,羲、娥神话明显体现出男性社会主体的痕迹。这在两个系统中得到体现,一是在《山海经》中,羲、娥仍为女性,但都“嫁给”帝俊为妻了。但这个系统仅仅限于《山海经》,未得流行。得到广泛流行的是另一演化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羲变成男性,并成为娥的丈夫,即所谓伏羲、女娲为夫妇之说,这可由许多古代帛画、石刻等画像中的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交尾图得到证明。
在这里,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嫦娥的故事,因为它是被直接地作为月神来理解的古代神话人物。据神话学家考证,嫦娥就是女娲。嫦娥之所以能够作为月神,是因为她最后成为月宫的主人。显然,这是对人间世界男性统治的想象性的报复。这一则神话无疑是人类进入父系社会后的产物,反映了女性王国失落后的悲怨与挣扎。
不过,女性王国的沦丧并未带来女性文化的消逝。由于父系社会的建立导致了连连不断的战争、掠夺、杀戮、冲突,所以人们虽然在现实中不得不在父系文化的旋涡中挣扎、拼搏,不得不遵循着父系文化的“游戏规则”,但在心底深处仍然深深地向往着和谐宁静的女性文化。以柔克刚、以退为进、以静待动、以不变应万变等人生的哲理便很快成为中国人普遍的行为准则。所以,几千年来,中国人总是努力在现实的倾轧之外再寻找、构建一个心灵的避难所。这个避难所可能有各种形态,但它们必然有一基本的特点:具有女性的纤柔、妩媚、和谐、娴静,能给人的心灵以温馨的抚慰,给生命带来愉悦和安适。
中国的艺术之所以不像西方艺术那样直接地介入生活,积极地干预现实,而是努力为人们提供一个超脱现实的场所,营造一个休息、娱乐的空间,原因正在这里。正因为此,在中国艺术中,“月”作为女性的象征与和谐的化身,便自然地格外受到中国人,特别是艺术家的青睐了,由“月”的象征意蕴长期积淀而成的审美原型和审美理想在中国人的心灵深处也就牢牢地铭刻了下来,支配着中国人的几乎全部的艺术创造和审美生活。
(选自刘承华《中国艺术的“月神”精神与“玩味”思维》,有删改)
1.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文化中,日神阿波罗始终占有极重要的位置,中国神话中,日神羲和月神娥各自的地位以及人们对它们的态度有着很大的不同。
B.中国神话中的日神代表太阳,代表理性,代表威严;月神代表月亮,代表生命,代表柔美,人们对日神是敬而远之,对月神则亲近依恋。
C.从现有的神话记载来看,羲与娥的最初形态都是女性,但进入父系社会后,羲、娥神话则明显体现出男性社会主体的痕迹。
D.羲、娥神话中,娥始终以女性身份出现在《山海经》和另一演化系统中,这可以从许多古代帛画、石刻等画像中得到证明。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据神话学家考证,嫦娥就是女娲,而她最后成了月宫的主人,所以嫦娥是被直接地作为月神来理解的古代神话人物。
B.父系社会的建立导致了连连不断的战争、掠夺、杀戮、冲突,使得人们在心底深处深深地向往着和谐宁静的女性文化。
C.女性文化具有女性的纤柔、妩媚、和谐、娴静,能给人的心灵以温馨的抚慰,给生命带来愉悦和安适,即便进入父系社会后,这种文化依然具有生命力。
D.中国艺术不像西方艺术那样直接地介入生活,积极地干预现实,这是因为“月”作为女性的象征与和谐的化身格外受到中国人,特别是艺术家的青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月”的基本寓意是“母性”与“女性”,“月”作为女性的象征与和谐的化身,“月神”在中国文化中始终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B.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是人类进入父系社会后的产物,反映了女性王国失落后的悲怨与挣扎,这是对人间世界男性统治的想象性的报复。
C.在父系文化的旋涡中挣扎、拼搏之后,以柔克刚、以退为进、以静待动、以不变应万变等人生的哲理最终成为中国人普遍的行为准则。
D.由“月”的象征意蕴长期积淀而成的审美原型和审美理想,牢牢地铭刻在中国人的心灵深处,支配着中国人全部的艺术创造和审美生活。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