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5-10 20:19
2017全国卷Ⅰ高考压轴卷
【答案】1.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舞剑健身”的说法不当;C项因果不当,原因是“功名”与“公鸣”谐音。
【答案】2.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强加因果,“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是唐《艺文类聚·鸟部》“鸡”条的说法。
【答案】3.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推断错误,“鸡在古人心目中对位比凤凰高”推断错。
【答案】4. E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作品内容和赏析艺术手法的能力。A项,小说开头写老街上的俗语主要是为了引出之后对贺家的介绍;C项,“说明海爷的家人因得罪了贺家而害怕”无中生有,主要反映出了海爷的家人见识少,怕见京官;D项,海爷小儿媳的“嘀咕”说明她没见过世面,不懂得人情世故,并不是为了“讨好海爷”。选E得3分,选B得2分,选A得1分;选C、D不得分。
【答案】5.(1)照应小说第①段中对贺家“钟鸣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半街’”的概括描写;(2)为下文写贺家后人衣锦还乡做铺垫;(3)对整个故事的展开起到线索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作品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结合题干要求和文章具体内容可知,第③段的环境描写在小说整体结构方面作用显著。小说开头写贺家“门阔院深”,有“贺半街”之称,这里对其进行具体描绘,起到了照应上文的作用;再从贺家祠堂“迁也迁不走,拆又不能拆”来看,其中必有缘由,该缘由在后文做了揭示,因而这段描写对下文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另外,从内容上看,小说内容主要是围绕与“祠堂”相关的事件展开的,所以“祠堂”也是小说的一条线索。
【答案】6.(1)有经济头脑,善于经营。海爷最初只是一个小油贩子,最后拥有“银子用斗量”的家产,并买下贺府的豪宅。
(2)有长远打算,居安思危。看到贺家不肖子孙卖狗而不禁发出“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的感叹;听到小儿媳的嘀咕,长叹一声回到屋里。
(3)富有心计,做事果断。由贺家的一对母子来祠堂祭祖的情景,察觉这对母子不同于贺家寻常子孙,于是没有听从别人的建议拆除贺家祠堂,还吩咐下人时常打扫贺家祠堂,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一要看人物在作品中做了哪些事情、说了哪些话;二要看作者是如何对其外貌、心理活动进行描写刻画的。本文中的海爷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人物形象,其性格特征鲜明突出,如海爷从一个小油贩子挣得“银子用斗量”的家产,买下贺府豪宅,表明其有经济头脑,善于经营。海爷看到贺家不肖子孙卖狗,感叹“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讲述贺家母子的故事后听到小儿媳的回答,长叹一声,表明其居安思危,有长远打算。当看到贺家一对母子祭祖的表现后,决定不拆迁贺家祠堂并吩咐下人隔些日子把贺家的祠堂打扫干净,表明他富有心计,做事果断。
【答案】7.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的能力。原文是金世元“与北京同仁堂制药厂合作,将著名中成药‘乌鸡白凤丸’以新工艺研制成口服液型剂”。
【答案】8. A、E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的能力。B项“一生没有接受正规、系统的中医药教育”错误;C项“说明他是一个不受环境影响的人”说法绝对;D项“他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中药人才”的原因很多,不只是选项中所说的原因。
【答案】9.(5分)(1)中药事业完善了金世元高尚的人格精神。①三年学徒,金世元不仅掌握了中药制药的一些方法技巧,师傅还教他做事要有良心、有德。②当学徒及讲习所学习期间,白天超强度劳动,晚上准时听课攻读中医典籍,让他学会了坚韧顽强。③取得中医营业执照却放弃开业行医,继续从事中药事业,在工作中他培养了淡泊名利、不计个人得失及坚守执着的品格。(3分;其中观点1分,事例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2)金世元的人格精神也成就了他的中药事业。①凭着坚籾和顽强,“文革”期间,金世元完成了《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一书,为指导临床正确辨证用药起到了积极作用。②正因为不顾个人得失,金世元才放弃开业行医,继续从事中药事业;他淡泊名利,从教50余年,桃李满天下。③有良心,守道德,对病人與责,执着坚守,让他在打击制售伪劣药材前线勇敢揭穿不法行为,让他从事中药工作77年,成就斐然,成为德艺双馨的“国药泰斗”。(2分;其中观点1分,事例1分,事例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解析】根据题干看,本题考查中药事业与金世元人格精神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考生从“中药事业完善了金世元高尚的人格精神”和“金世元的人格精神也成就了他的中药事业”两个角度作答。
【答案】10.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不驱天下之民胥为流寇不止”一句不能断开,如果断开,“不驱天下之民”怎么样没说,紧接着又开始说“胥为流寇不止”,这样意思不完整;另外这句是双重否定句“不……不……”,据此可以排除AD两项。“或疑此辈乃流寇心腹”不能断开,如果断开,就牵涉到两个人——流寇及其心腹,而原文只涉及李琎一人,据此可以排除B项。
【答案】11.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署”在文中的意思是“暂时代理”的意思。
【答案】12.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意的能力。“皇上批评李琎汲汲于功名利禄”错,原文是皇帝批评钱士升沽名钓誉,汲汲于功名利禄,因此,钱士升很恐惧,“引罪乞休”。
【答案】13.(1)(5分)(钱士升)请求废除成例,停止冶炼,严格执行对贪官的惩处,停止派遣官员督收新旧军粮,只是责成抚按(去做)。皇帝都采纳了他的建议。    
(2)(5分)如今把兵荒归罪于富豪人家剥削,讨论搜括他们的钱财而没收,这是秦始皇不施行于巴清、汉武帝不推行卜式的(做法)。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1)(“严”,形容词用作动词,严格执行(推行),1分;“第”,副词,只,1分;“从”,采纳,1分;大意通,2分。)(2)(“朘削”,剥削,1分;“括”,搜括,1分;“此秦皇不行于巴清、汉武不行于卜式者”,判断句,1分;大意通,2分。)  
【参考译文】
钱士升,字抑之,嘉善人。万历四十四年殿试第一名,授官修撰。天启初年,以抚养母亲为由请求回家。很久以后,晋升为左中允,不去赴任。高邑赵南星、同乡魏大中受宦官之祸,以及江西同年进士万燝因追赃杖击打死人,他都极力为之营救保护,破散家产帮助他们,以此被东林党人所推许。
崇祯元年,起任少詹事,掌管南京翰林院。第二年,以詹事官被召。恰巧主试官钱龙锡被逮捕,钱士升送他到河边,就称病而回。四年,起用任南京礼部右侍郎,代理行使尚书職權。祭祀凤阳皇陵後,上疏陈述户口流亡的情况非常详細。六年九月召授钱士升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与机要事务。第二年春入朝。钱士升废除成例,请求停止冶炼,严厉执行对贪官的惩处,停止派遣官员督收新旧军粮,只是责成抚按去做。皇帝都听从他。
皇帝办事过于急切。温体仁以刻薄辅佐皇上,上下纷嚷不安。钱士升因此撰写《四箴》进献,大意是宽厚以管理众人,简节以临臣下,虚怀内心,公平行政,他的话深深切中当时的弊病。皇帝虽然以优厚的诏命回复,心意却特别不高兴。
没有多久,武生李琎请求搜括江南富户,上报姓名向官府交纳,推行向官府交待犯罪实情没收财产的方法。钱士升厌恶他,拟旨下交刑部审问,皇帝不许,同官温体仁就改为从轻拟罪。钱士升说:“这是扰乱根本,应以甘愿离职相争。”就上疏说:乡邑中有富裕人家,本来是贫民衣食的来源。地方有水灾旱灾,主管官吏命令他们出钱粮,均匀谷物救济饥民,一遇敌寇侵犯的警报,命令他们帮助城堡守御,富裕人家不曾无益于国家。如今把兵荒归罪于富豪人家剥削,讨论搜括他们的钱财而没收,这是秦始皇不施行于巴清、汉武帝不推行卜式,而想推行于圣明之世吗?这种决议一被提倡,无赖亡命之徒相继向富家发难,不驱使天下的人民为流寇不会停止。有人疑心这些是人流寇的心腹,倡导非议来动摇人心,岂只借机侥幸升官呢!”奏疏上达朝廷,而李琎已被下到司法官,等候审问。皇帝回报说:“即使想谋求功名,前面的奏疏已足以达到,心情不用很急切。”前面的奏疏说的是《四箴》。钱士升惶恐害怕,引罪乞求退休。皇帝就准许了他。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