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2017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5-12 09:53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1. D(指代有误,《国故学讨论集》并不是章太炎的著作。)
2. B(因果倒置,原文中“绕不开国学”是原因和前提。)
3. D(于文无据,原文没有表达“更应该注意”某一问题的意思。)
4. B(A项“辛辣犀利”错,梁实秋的嘲讽是温和宽容的;B项范围有误,“世界”应为“中国”;C项“俯拾即是”说法成立;D项“浓郁的乡村气息”错,因为写的是城市生活。)
5.①“月亮外国的圆”讽刺的是盲目崇洋媚外而看不到自己优点的人。作者借这句反语来说明不应妄自菲薄。(2分)②“月是故乡圆”说的是盲目自大,看不到别人长处的人。作者说他们“画蛇添足”也是对这类人的否定和批评。(3分)
6. 文章虽取材广泛,语言表达活泼,但内容丰富,题旨明确而集中,体现了散文在自由中有节制的美。(1分)“形散”:①涉及的内容繁杂,对两个城市进行比较时涉及自然、经济、文化、交通等诸多方面,还时常会宕开笔墨展开联想;②语体风格多样,雅致的书面语与浅近的口语混杂。(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若从结构角度作答,可酌情给分)“神聚”:本文目的在于表达作者对这两个城市的不同感受,全篇围绕这个主旨展开(2分)
7. C(“较少公开谈及自己”错,文章里“一直讳言自己”的意思是“一直不敢或不愿说自己”。)
8. C、E(A项关系有误,“淡泊的意识”不是“他得以坚持”的因素。B项范围有误,其科研成果获奖时间应为20年后。D项指代有误,朱亚杰指导的那个博士应是刘晨光教授本人。)
9.①朱亚杰心系祖国,拒绝英国公司的高薪聘请毅然回国任教,最终成就为伟大的爱国者。②朱亚杰钟爱科学,潜心钻研,甚至不顾及环境对身体的损害,最终成就为著名的科学家。③朱亚杰献身教育,为北京石油学院的创建倾注了大量心血,不顾年事已高创建研究生院,带病为研究生修改论文,最终成就为可敬的教育家。(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
10. C(鬻:卖。)
11. B(《易经》不仅是卜筮之书,也是哲学思想之书,文中“开国承家,小人勿用”非为卜筮。)
12. C(“朝廷命令搜刮民间存粮”错,朝廷命令知大兴府的胥鼎根据方便的办法筹划军粮。)
13.(1)等到胡沙虎杀死君王发动叛乱时,人们都替他担忧,张行信却内心平静而不顾念自身。(逆:叛乱。危:为……担忧。坦然:心地平静。每译对一处给1分,句意2分。)
(2)那些将士们效力至死立下战功,才能受到朝廷的赏赐,而他们反而又要把送礼物当成犯愁的事情,这哪里是朝廷的本意呢?(效死:效力至死。馈献:奉送礼物。苦:愁苦的事情。每译对一处给1分,句意2分。)
14. B、E(B项“悔恨”错,应为“痛苦”。E项“婉约”的评价不准确,应为“豪迈”。)
15. 第一问: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归隐的快乐和欣慰。(2分)第二问:①用对比手法强化情感。将屈原等人千方百计求得平安而终不可得的状况与作者隐居的状况对比,突出了作者的快慰之情。(2分)②用典抒情。借陶渊明自由、闲散隐居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归隐之乐。(2分)
16.(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小学而大遗
17.C(①跃然纸上:形容描写或刻画得十分逼真生动,用于此处对象不对。②投鼠忌器:要打老鼠又怕打坏了它旁边的器物,比喻想打击坏人而又有所顾忌。此处合乎语境。③一日千里:形容进展很快。此处合乎语境④雪上加霜:比喻一再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此处不能形容哄抢者的行为。⑤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此处不合语境。⑥述而不作:只阐述他人学说而不加自己的创见。此处合乎语境。)
18.A(B项中途易辙。C项“值得”与“受”杂糅。D项“制售病死猪”不合逻辑,正确表述应为“销售病死猪或制售病死猪肉产品”。)
19.B(③⑥陈述庄子的“不言之美”,⑤①是对“小识”的阐述,②④是对“大识”的阐述。)
20.示例:①各级教育经费投入均逐年增加   ②中级教育经费投入增幅最大③初等教育投入过少(教育投入结构失衡)(答对一句给1分,答对两句给3分,答对三句给5分)
21.示例:难忘军训中的英姿飒爽,难忘运动会上的活力四射,难忘学习时的努力拼搏,这些影像是我们成长的足迹。三年去也匆匆,十年后又会有怎样的你!下面就请大家在“时光胶囊”里写下对未来的期许。(衔接自然2分,语意连贯2分,运用修辞2分。)
22.略。
参考译文:
张行信,字信甫,大定二十八年(1188)中进士,累官至铜山县令。明昌元年,因为廉政被提升为监察御史。当时胡沙虎已免职为民,但他仍贿赂朝中权贵,想要重新起用。满朝官员没人敢表态。张行信便上奏说:“胡沙虎为人残忍凶狠,骄横跋扈,献媚于近臣,妄图让他们加以称赞。自从被罢免以来,士民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如今如再任用,只怕为害更超过往日。”他接连上书奏告,但没有回音。等到胡沙虎杀死君王发动叛乱时,人们都替他担忧,张行信却内心平静而不顾念自身。宣宗即位,胡沙虎被杀后,他又说:“自从战事兴起以来,难以得到合适的将帅。现今任命将领如果不再采用条文旧法将他们约束,由朝中意旨来牵制他们,而是委以全任,责其成功,让他们能够全部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则克敌恢复国土的功业可望有成了!《易》中写道:‘开国和继承大业,小人不可任用。’这是圣人用以警戒后世的,话说得这样严厉。如今大兵纵横遍地,人心惶惶不安,抵抗敌军兴国理政,如非贤能而有智慧的人是难以成功的。皇帝十分赞同他的话。二年三月,他上书说:“近日朝廷命令知大兴府的胥鼎根据方便的办法筹划军粮,胥鼎便派参知政事奥屯忠孝搜括官员和民众的粮食。民众所存的两月粮食又被夺走。大兵已经压境,人人已觉危险,如果再干这种不该干的事,只怕会发生其他变故,那就得不偿失了!”定兴二年,出京外任彰化军节度使。张行信刚到泾州,立即上书说:“马匹管理是军队的根本,如今战事不止,马匹管理不可延缓办理。又听说蕃地今年秋收不好,需卖马得银买粟米。冬春之际肯定缺少食物,马价很低,请让有关方面运银和粟米到洮、河等州,选派熟悉蕃邦情形,通达而能随机应变的像桓端这样的人去购买和交换。”崇庆年间,他又上书说:“大定年间,曾经制定送给宣读圣旨的使者礼品时,凡五品以上官员都有规定的数目,后来竟然废止了。那些将士们效力至死立下战功,才能受到朝廷的赏赐,而他们反而又要把送礼物当成犯愁的事情,这哪里是朝廷的本意呢?请令有关方面依照大定年间规定,参考目前时局,明确规定数目一律等同,让他们收受之间有限度,这样无伤大体,而上下齐美了!”皇帝大多采纳他的意见。正大八年(1231)二月乙丑,死于嵩山的崇福宫,当年六十九岁。他初次游览嵩山时,曾经说:“我多想主管这座山!”后来他果然死在这里。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