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11-13 20:31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亲 近
韩少功
我在大学里最崇敬的一个老师不久前去世了,我很想悲痛却悲痛不起来。我曾经最喜欢听他的课,其实那不是听课,而是享受,是沉醉,是入梦,梦在他的妙语连珠和手舞足蹈里,梦在他激情之下无意间喷出的唾沫星子里。他也不是在讲课,他本身就是《红楼梦》,就是杜工部和辛稼轩,是几千年中国文化的大神附体,讲到动心之处完全是目中无人,所向皆空,有一次老泪横流竟用袖口擦鼻涕。
我上他的课不多,但算是他宠爱的学生之一。毕业后十多年以来,常听到同学们说,他多次打听我的情况。他还给我寄过他的新著,在他病重的时候。
我本应该为他的去世流泪,为他的才华和性情,为他的殷切关注。我其实是一个容易流泪的人,有时看一个并不出色的电影,明明知道导演在下一步要煽情了,明明知道煽情之技有些可恶和可笑,还是忍不住被电影煽出泪来,哭得自己又伤心又惭愧,像刚才大冒了一次傻气。我没有想到,我可以为一部通俗电影流泪却居然无法为自己最为崇敬的一位老师流泪,眼窝子干得像枯井,只能在电话里夸张地向某些同学表示震惊、惋惜、痛悼以及怀念,只能折腾一些公文悼词里常见的辞藻。我对自己感到羞耻甚至害怕,一张即将寄出的捐款汇票,在我看来是骗子向死者的行贿。
也是向自己不安的内心行贿。
我不想去参加追悼会,缺席的理由总是很容易找到。我怕我的无情会在追悼会上暴露无遗,怕自己无法及时履行悲痛的责任。是的,眼泪常常成为一种责任,一种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是对一切伟人、恩人、亲人、友人应有的情感回报——无论他们与我们是近处还是远离,是过从密切还是音讯渺茫,是一种具象性的日常存在还是抽象性的理念存在。与其说这是他们所需,不如说是我们自己内心的一种道德要求。
其实,细想一下,这种要求对于人们来说都稍嫌苛刻。崇敬是一种情感,不一定比亲情低级。我们崇敬爱因斯坦一类伟人,但这些人如果没有以一种实象或媒象打动我们,我们是无法为他们流出眼泪的。感激也是一种情感,同样不一定比亲情低级。我们感激众多公正的法官、高明的医生、慷慨的慈善家,但这些恩人如果没有以一种实象或媒象打动我们,我们也是无法为他们流出眼泪的。我们的泪水被生活境遇所分配,并不完全属于我们。相反,如果我们强制自己用泪水证明一切情感,用泪水偿付一切情感,有时就不免装模作样,而这种矫情比无泪的崇敬和感激更糟糕。
矫情是无情中最糟糕的无情。
中文词“亲近”,显示了“亲”与“近”之间的密切关联,显示了亲情对具象示现和感官活动的依存。即便有血缘的联系,当亲人之间也虽“亲”难“近”的时候,当亲人因种种原因而天南地北动若参商的时候,随着时间数年、数十年地消逝,亲情也就逐渐变得微弱而空洞,就“远亲不如近邻”了。此时的亲情,如果没有深刻的童年记忆打底,可能更多地表现为贺卡、礼品、汇票、合影照片、电话问候、法定义务的承担等等,更多地表现为理智和逻辑的认定,而不是一听到病情通报就忍不住的心酸泪涌。
“近”物不一定都值得崇敬和感激,却可能有“亲”情相系。一条狗就是这样,只因为它们与我们朝夕相处的“近”,它们的死就可能让我们伤心。一部煽情的通俗电影也是这样,只因为它声象感染的“近”,也可能让我们湿了眼眶。我当过一段时期的代课老师,知道校园里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经验,即坏学生常常比好学生对老师更有感情,一旦毕业离校,坏学生比好学生更常来母校看望老师。可见亲情是一种很特殊的东西,不一定是和睦近处的结果,也可以是冲突近处的结果——“近”才是关键。好学生们成绩太好了,太让老师们省心了,于是没有留校、补课、训斥、谈心、逐出课堂、频繁家访一类事情的发生,更没有与老师骂完了又哭甚至打完了又同桌吃饭的故事。倒是学生中那些捣蛋大王,与老师们“不打不相识”,不打不相近以及不打不相亲,错误不断所以更得到老师们的重视,胡作非为所以更多获取老师们的声音和表情,即便一直心怀怨恨,但也是一份情感的额外收入,是一种记忆中更为深入的镂刻。一旦怨恨被岁月稀释,或者被成年的见识化解,深刻记忆便完全可能转化为一份温柔。
从另一方面说,坏学生不一定是坏人,只是不大安分,不见容于管理秩序,不大适应课堂、作业、行为守则等现代的理性成规。在这个意义上,坏学生常常就是一些更多关注近物的人,一些更亲近具象而疏远文词的人,比如觉得一只活鼠比数学测量题更重要,一条活鱼比语法运用题更重要,一次打架复仇比将来揣着毕业证为国立功更为他娘的大快人心。他们还更喜欢美术、体育、劳动之类“玩”的课而不喜欢各种主课,更喜欢课本里的插图而不是意义解说。如果说他们日后可能对老师有更多的人情味,那不过是他们本来就有更多的感性记忆,本来就有更强的感性记忆力。或者说,他们的随心所欲和无法无天,多少保护了他们的情感生活,还没有被管理秩序斩削一尽。他们不像我这样的所谓好学生,在规行矩步的校园里,已如期让文字接管了心智,如期学会了封闭感官和冷却情感,虽然比那些捣蛋大王早一点学会数学和语法,却可能比他们少了许多亲近事物的能力。
人的成熟就是接受社会规范的过程,就是学会所谓分寸感以及对周围很多事物保持距离的过程——这正是文明教育的目的。葡萄牙作家佩索阿说:“永远不要靠得太近——这就是高贵。”甚至说:“真正的贵族从来不触摸任何东西。”(见《惶然录》)在这里,一条“不太近”原则,意味着人们的感情有更多的礼貌形态,更多的理智含量,使人们更容易成为控制着各种分寸的崇敬者、感激者一类人物,而不是亲近者。然而无可奈何的是,社会规范仍需征收眼泪,当哀乐响起,人们必须以泪水履行一切情感回报的道德责任:对任何去世的伟人、恩人、亲人、友人,无法悲痛也一定要悲痛起来——你不能成为一个没心没肺的小人。
于是,成熟还意味着另一条规则:在失却亲近以后要善于伪作亲近。
我终于哭了。哭泣的原因恰恰是想到自己不再能够哭泣,恰恰是自己不再能够哭泣的时候还负有哭不出来的罪疚感——我就是这样在老师的葬礼上鼻酸。
19.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在接到自己最崇敬的大学老师不幸逝世的消息时并未感到悲痛,希望借汇款来消除自己内心之中的不安,但是这样做却并未奏效。
B. 时间可能帮助坏学生淡化掉当初老师批评所可能带来的怨恨,而使之更多地记取那些因受到格外关注而拥有的彼此密切相处的时光。
C. 作者认为人们必须在崇敬者、感激者离世时表示悲痛,这是在履行道德责任,给予一切伟人、恩人、亲人、友人以应有的情感回报。
D. 作者认为即使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情也不一定就有亲近的关系,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也会使亲情疏远,而更多表现为理智或逻辑的认定。
20.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为什么说“我对自己感到羞耻甚至害怕”?
21. 为什么作者说眼泪是“我们自己内心的一种道德要求”?作者对此有怎样的评价?
22. 文中提到了哪些成熟的规则?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对此的态度是怎样的?
23. 本文的题目叫“亲近”,在文中谈及了“亲”与“近”的几种关系?试分条概括一下。(每条不超过15个字)
【答案】19. C   
20. 羞耻于:多情的自己可以为通俗的电影桥段落泪,却无法对自己崇敬的老师的离开拥有真诚的悲痛。
害怕于:发现了自己的冷漠无情,以及为掩饰无情而展现的虚伪。   
21. 我们的文化习惯里要求人们对崇敬者或感激者的离世要借流泪的方式来表达悲痛,这是人有情有义的标志,人们为了标榜自己的情义,会在并不悲痛的时候为符合社会期待而表现悲痛。作者认为这是矫情,比无情更无情。   
22. 22、成熟的规则:不太近原则和伪作亲近的规则。作者一方面觉得“不太近”规则是接受社会规范、把握得体分寸、走向文明理性应有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无奈甚至厌恶于不亲近而伪作亲近所拥有的矫情。   
23. 在亲情中,有可能虽亲难近;对近物,有可能因近而亲。
【解析】
1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细读文本,找出答题区间与各选项比照,C项原文中没有说“作者认为人们必须在崇敬者、感激者离世时表示悲痛,这是在履行道德责任”作者认为眼泪是“我们自己内心的一种道德要求。
2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细读文本,找出答题区间,联系上下文本题答案区间主要集中在三、四、五三节,根据文章内容“我可以为一部通俗电影流泪却居然无法为自己最为崇敬的一位老师流泪,”“我怕我的无情会在追悼会上暴露无遗,怕自己无法及时履行悲痛的责任。”进行概括。
2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熟读文章,找答题区间,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概括,“眼泪常常成为一种责任,一种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可概括出文化习惯里要求人们对崇敬者或感激者的离世要借流泪的方式来表达悲痛,“如果我们强制自己用泪水证明一切情感,用泪水偿付一切情感,有时就不免装模作样,而这种矫情比无泪的崇敬和感激更糟糕。
矫情是无情中最糟糕的无情。”,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22.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主要抓住最后三段,特别是第11节,写了两层意思,“然而无可奈何的是……,”之前是写不太近原则,之后写伪作亲近的规则;在结合全文内容概括作者的态度。
2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细读全文,文中提到“亲”与“近”的几种关系的主要集中在8、9、10这几个段落中,找出关键句如:“即便有血缘的联系,当亲人之间也虽“亲”难“近”的时候,当亲人因种种原因而天南地北动若参商的时候,随着时间数年、数十年地消逝,亲情也就逐渐变得微弱而空洞,就“远亲不如近邻”了”概括出“在亲情中,有可能虽亲难近”;9、10两节通过举例子阐释了“对近物,有可能因近而亲”。
点睛: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和概括一定要以文为本,读懂文章,找准答题区间,抓住关键性的句子进行概括。

写作
24. 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①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陈述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②电影《阿Q正传》在结束前增加了画外音:“阿Q死了,阿Q虽然没有女人,但并不如小尼姑骂得断子绝孙了。据考据家的考证说,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你如何看待这样的处理?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③请以“读小说就像找到了一面镜子”或“读小说就像拥有了一架梯子”为开头,从《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和《老人与海》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内容,写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表达你在名著阅读方面的感悟。
【答案】我认为这种处理有助于观众更深入地理解与思考电影。首先,画外音用考据家考证这一说法,其内容又在“至今不绝”后戛然而止,这种设计含蓄而耐人寻味,会激发观众去回味揣摩其用意;其次,评论词中“虽没有女人”但“子孙繁多”,在强烈的矛盾中引领人去自行揭开真相,由此深入理解阿Q的所指,更醒悟于阿Q现象的常见,最终理解作者的主旨及编排意图。这种画外音的添加虽有失含蓄,但却能引人深思,更与现实生活相勾连,此处理诚可谓别具匠心。
点睛:这道题的本质是通过电影和小说结尾处理方式的比较来理解或鉴赏小说。观点是开放的,说好与不好都可以,重要的是“观点明确”,这种明确不仅在于“好/不好”,还要说具体“好在哪里”。
“结合作品内容”是隐性要求,可以结合原小说结尾,也可以根据论述的需要结合其他部分的具体信息。
本题说理的方向是多角度的,可以朝向主题的表现,可以朝向现实的意义,也可以讨论艺术表达的效果,还可以联系小说和电影的不同观众谈,区分高下在于见识和论述能力。
25. 写作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有人说:格局反映的是人对事物的认知程度。
有人说:格局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气度与胸怀。
有人说:格局有大有小,有新有旧,可葆有亦可突破。
请以“格局”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②“慕”,可以是羡慕、爱慕、仰慕……慕的对象可是人,可为物,可以是一种文化。
请以“慕”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是一道话题作文,要审清材料。材料是为了引出话题,其实也给写作者作了提示,注意话题材料中对格局的解释;二要分析话题,话题材料对写作思路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因而需要认真分析;三要重视要求,本题要求是写议论文,所有要求都要在写作中体现。
点睛:
话题作文在写作内容、题材、形式和表达上给了考生较大的“自由”,但决不意味在“谈化”审题甚至不要审题。恰恰相反,话题作文更需要高度重视、强化作文的审题。第一步:吃透材料 ,抓住命题意图思考立意;第二步:分析话题,化大为小化虚为实立意成文。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