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河南省濮阳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2-11 22:27
濮阳市2018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答案
(1~4题,7题,10~12题,17~19题,每小题3分)
1.答案D
命题透析本題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力。
思路点拔A.原因分析不全面。B.对文中引用盛唐名家诗歌的目的分析有误,应是意在探究中国古诗为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多数是盛唐诗的原因。C.范围缩小。这类诗歌的体裁不仅有七绝,也有五绝、律诗等,只是绝句较多,不能单说七言绝句。
2.答案D
命题透析  本題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思路点拔“取得前无古人、后无来继成就”的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犯了范围扩大的毛病,“作为唐代文学的高峰”于文无据。
3.答案B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废的能力。
思路点拔强加因果关系,“比民歌更自觉地提炼共同的民族情感”并非“语言纯净,情韵天然”的原因
4.答案B
命题透析本題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思路点拨没有心理描写。(心有余悸、若有所悟等词语,是人物心理的外化,并不是心理描写
5.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对小说主要内容的鉴赏评价的能力。
答案①了解热门话题市场,懂得人们盲从的心理。吴先生懂得社会大众对热门活题的关注心理,能顺利开办“热门话题培训班”,说明他懂得并善于利用人们盲从的心理。②善于炒作话题,没有底线,看客下菜。他能够招来作曲家、画家、企业家、演员、导演笭人,并根据求助者的情况去炒作话题,赢得他们的信任。其中让女演员利用成为癌症患者来炒作,毫无底线可言。③看似见解独到,针对性强,实则毫无用处。文中吴先生的建议看似能真正助求助者并嬴来了阵阵掌声,其实毫无价值。(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皆可)
6.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鉴赏小说语言的能力。
答案①语言多用夸张。如“在那里注册一家公司,就像到菜场买一株白菜一样容易”。②通俗晓畅,符合职业特征。“这不挺好嘛”“那不正好吗”“嘿,当今的记者谁不争着想当被告”等等。③风趣幽默,具有讽刺性。如“你应该立即把你的画背到上海外滩,并标价一百万美元,少一分钱也不卖”“那你可以请观众来修改细节”。(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皆可)
7.答案B
命题透析本題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思路点拔“又让上人惧怕”表述不当,应是说明了南仁东的气场、魅力和风度。
8.答案AD(答出一项给2分,答出两项给5分)
命题透析本題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思路点拔B.“这对他今后的科学研究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表述有误,应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C.“主要说明他善于在给自已制造的困难中前行”表述不当,主要说明为国家省钱的爱国精神。F.“分别照应标题中的‘梦想与‘坚守’”错,“梦想”与“坚守”贯穿全篇,不可分开理解。
9.命题透析本題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答案①讲究形象,注重尊严。不同场合不同着装,出国代表着国家形象。②文理兼通,善于创新。南仁东作为科学家,热爱艺术与哲学,在工作研究中也注重审美。球面主动反射面技术、“水环”方案、弹簧方案等体现了南仁东的创新精神。③勤俭节约,真诚爱国。将反射面放在索网上面,坑的弧度要求就没那么高了,节省费用。④认真负责,殚精竭虑。FAST钢索结构的研制过程等,南仁东都要亲临现场,沟通改进措施。(每点1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0.答案D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11.答案D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思路点拔“征税”不属于檄文的功能范畴。
12.答案A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筛选升整合文中的信息及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思路点拨“被乡里举荐”理解有误,应为乡试中举,考中了举人,才能被授予官职。
13.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答案(1)我们县城正处于流贼的必经之路,而只有二百个疲惫瘦弱的士兵,靠什么守城呢?(关键词“冲”
“羸”及“何以守”句式的翻译各I分,大意2分)
(2)派出使者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向熊文灿求援,一共去了十四次,都没有答复。(关键词“缒”“报”“乞援于文灿”句式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郝景春,字和满,江都人。乡试中举,代理盐城教谕,因犯事罢职归家。起复任陕西苑马寺万安监录事,后
调任为黄州照磨,代理黄安县知县。到任刚三日,流贼突然来到,坚守八天八夜,才解围而去。崇祯十一年,升任房县知县。罗汝才率领九营人马向熊文灿请求授降,文灿接受了他们。罗汝才犹豫不定,景春单骑进入汝才营中,并与汝才及其同党白贵、黑云祥歃血为盟。汝才到熊文灿军门投降,将各营军马分散到竹谿、保康、上津,自己与白贵、黑云祥驻于房县城郊。当时,郧阳府下属各州县,城郭都已成为废墟,只有房县有赖于景春安抚,勉强可以守备。然各色人等杂处一地,居民日夜不安。景春与主簿朱邦闻、守备杨道选休整守城装备,聚集军队。崇祯十二年五月,张献忠在谷城举兵反明,约汝才一同造反。景春的儿子郝鸣銮,是秀才,勇力可敌万人,他对其父说:“我们县城正处于流贼的必经之路,而只有二百个疲惫瘦弱的士兵,靠什么守城呢?”便穿上铠甲去见汝才说:“你就不想着结盟的情意吗?千万不要跟着作乱。”汝才假意允诺。鸣銮察觉到他的虚伪,归来与杨道选派兵士登城,而献忠所派遣的前锋已到城下,守军出击杀死张献忠部将上天龙。派出使者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向熊文灿求援,一共去了十四次,都没有答复。流贼很快大批来到,张献忠兵打白旗,汝;才兵打红旗,不久两种旗帜混杂,四面围城全力进攻。白贵、黑云祥扬鞭策马向城上高喊:“把城让给我们,保证没有别的事。”献忠又用张大经书信劝降,景春大骂将之撕碎。呜銮且守且战,一共五天,死了许多流贼。流贼便頂着木板在城墙上掘洞,城墙将要崩塌,郝鸣銮将油烧热浇灌下去。又打伤了张献忠的左脚,杀死他喜欢的好马。又派间谍进入流贼营垒,暗中查清张献忠所住的营帐,准备突袭生擒他。指挥张三锡开北门迎接汝才入城,杨道选巷战至死。张大经让汝才劝景春投降,景春怒而不答。问他府库财物何在,景春厉声道:“库藏若还有财物,城岂能为你们攻陷!”贼军愤怒,杀一典史、一守备来恐吓他,景春终不屈服,与其子鸣銮一道被杀。其仆陈宜也为之而死。朱邦闻和他的家人都因不屈服而被杀死。事情上报朝廷,追赠景春尚宝少卿,建祠堂奉祀,杨道选等也有追赠和抚恤。之后,皇帝召见辅臣贺逢圣,详细叙述郝景春死于国事的情形,改赠他为太仆少卿。张三锡后被官军擒获,被碎割而死。
14.答案BD(答出一项给2分,答出两项给5分)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艺术手法及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思路点拨B.“虚实结合”不当,应是虚写,作者设想二人到了贬谪之地。D.“点明……”错,尾联只是诗人的宽慰勉励之语。
15.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答案①)惜别关切之情。首联中“嗟”“意何如”“问谪居”等可以看出诗人对二人遭遇的同情与惋惜之情。颔联设想两位友人到达贬所后的生活——听猿声而落泪,睹归雁而思人思乡,是表达关切之情。②宽慰勉励之情。颈联以想象风景名胜之美来表达对二人的安慰之情:秋高气炎、一洗烦恼,古木参天,枝叶扶疏获得精神慰藉。尾联劝慰二人定会有归来之日,不必犹豫不前。③在劝慰之中所蕴含的微讽之情。尾联既是诗人对朋友的劝慰,也深藏微讽之意。在圣明的时代,应该多蒙皇恩,而诗人的两个朋友却这样遭贬,似乎是在嘲弄圣朝,委婉表达对圣朝的不满之意,为友人鸣不平。(每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6.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答案(1)人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3)岂余心之可惩
(每句1分)
17.答案B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思路点拨①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望文生义。②折冲樽俎:在酒席宴会间制敌取胜,指进行外交谈判。③才华横溢;原指才华充分显露:现指在文学艺术方面很有才华。④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望文生义。⑤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享,后泛指空谈大道理。此处用来形容王立群老师,褒贬失当。⑥薪火相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
18.答案C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思路点拨A.成分残缺,在“享受奉献、成长与幸福”后面加上“的快乐”。B.句式杂糅,去掉“根据”或“表明”。D.搭配不当,“焕发”与¨精神世界"不搭,删“焕发和"。
19.答案B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思路点拨A.“令弟”使用有误,应为”舍弟”或"家弟”,“令”是用于对方的礼貌敬辞,如令尊、令郎、令爱等,不用于自身,“家”“舍”为用于自身的谦辞,如家兄、家严、家慈、舍弟、舍妹等。B.“垂教”意为“垂示,训教”;也作“赐教”讲。C.“惠赠”用于“对方赠予自己”,应为“敬赠”,或改为“×x室友惠存”。D.“顺祝春祺”,不合语境,应为“顺祝冬祺”或“顺祝冬安”。
20.命题透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
答案①病情恢复仍需要一个过程②流感治疗需要时间③不要乱用药物(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21.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筛选提取信息、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答案以“不赡养不继承”“赡养即继承”为名的协议(2分)不获法律和道德的支持(2分)。(语句通顺1分)
22.写作提示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的主题词是一个“新”字,立意行文都要围绕“新”字来谈,审题立意,难度不大,但要写好,也有一定的难度。从所给的材料看,有三个点:一是名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选自《大学》,是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自然、人生、社会皆是如此;二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选自《诗经·大雅·文王》,意为周虽是旧的邦国,其使命也在革新,一个社会、民族、国家如果不革新的话,就无以进步,甚至消亡,自古皆然;三是十九大的主题词,也是一个“新”字,体现出了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变革意识,不改革无以迎新,不求新无以国富民强!新时代,新征程,一个“新”字引领未来,走向复兴。
材料提示语要求谈对“新”的看法、启示或感悟,并要结合现实来谈,应该说话题看似窄狭,内容却异常丰富,涉及关于“新”的面很广。无论个人、社会,还是国家、民族,无不与“新”相关,无“新”难行。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