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广东六校联盟2018 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3-14 21:45
广东六校联盟2018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9分)
1.B [A 项,“文化自信的生成与发展决定文化的融合与冲突”错误,从原文看,应是“文化的融合与冲突决定文化自信的生成与发展”。C项“凭借武力优势”错误,原文中“商品的低廉价格,是……重炮”只是比喻的说法。D 项“因否定而获得新生”错误,原文中已强调 “文化批判……不是盲目地肯定或否定”。]
2.B [主体部分不是并列式的论证结构。]
3.C [“创造出全新的文化”错误,因为文化“具有天然的传承性和保守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4分)
4.D[“为了强调故乡胡辣汤味道的正宗细品胡辣汤”错误。作者细品胡辣汤不仅是为了弥补早年无钱品尝的遗憾,更是为了“品尝”往事和乡情。]
5.(5分)
(1)描写精炼传神。运用神态(细节)描写(“豹眼”“傻”“呆呆地”)、语言描写(“嘣一句重重的陕西话:‘美!’”),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老陕们吃饭时的“旁若无人、汪洋恣肆”。
(2)前后照应。既呼应了上文老陕们“三碗下肚”的满足感,又表现了下文老陕们吃饭时的“原始”和“野性”。
[答对一点3分,两点5分。意思对即可。]
6.(6分)
(1)不同意。
①倒数第二段结合自己的经历,再次从群体的角度写客居台北的陕西乡党对故乡饭食的留恋,拓宽了作品的选材范围,让“舌苔上的记忆”更具有普遍意义。
②倒数第二段写台北的陕西乡党津津有味地吃“名实相去甚远”的“陕西饭食”,突出了味觉记忆的“深刻”和“顽固”,使“舌苔上的记忆”内涵更为深刻,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③最后一段卒章显志,以“舌苔上的记忆,是渗入血肉和生命同在的东西。那根,深深扎在故乡情思的厚土里!”作结,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2)同意。(略)
[表明态度1分;分析5分,答对一点3分,两点5分,①②两点可任答一点,第③点必答。
意思对即可。如答“同意”,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2分)
7.D[原文中,“杭州图书馆的‘一证通’体系”“囊括市图书馆、区县图书馆、社区图书馆”,但私人图书馆不在其中。]
8.B D[B项,以偏概全,原文中只是“部分图书馆或多或少存在人浮于事、功能单一、馆藏陈旧、效率低下等问题”,而且这些也不是根本原因。D项,“只要……就”过于绝对,社区图书馆“并入市级图书馆的网络体系”不一定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需求。]
9.(4分)
市级图书馆:通过自己的馆藏数量、藏书质量,为社区图书馆提供信息共享。
②市级图书馆:通过社区教育和文化塑造,提升社区居民的阅读意识。
③社区图书馆:通过自己的高覆盖率,解决市级图书馆与读者之间路途遥远的问题。[答对一点2分,两点4分;①②两点可任答一点,第③点必答。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A [标点:嘉靖初,起稽勋员外郎,与郎中余宽等伏阙争大礼。下诏狱,再予杖夺俸。屡迁
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 11.B [“文武官吏”错,武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归兵部,而非吏部。]
12.A [马理并未师从杨一清。]
13.(10分)
(1)安南使臣到京后,问主事黄清说:“关中马理先生在哪里,为何没有出来做官?”他就是这样被外国人看重。
[5分。大意2分,“安在”“仕”“为……所”各1分。]
(2)这时又有人奏请核查,当权者提出让马理担任此事,马理极力坚持不同意这样做,查核之事也就此停止了。
[5分。大意2分,“当路者”“属”“寝”各1分。]
【参考译文】
马理,字伯循,三原人。同乡尚书王恕闲居在家,讲学著书。马理与他交游,受到他的指教。
杨一清督察学政,看到马理、吕柟、康海的文章,大加赞赏,说:“康生的文章,马生、吕生的经学成就都很高,(他们)都是天下的才子。”马理乡试中举,进入国学,与吕柟及林虑人马乡,榆次人寇天叙,安阳人崔铣、张士隆,同县秦伟等人每日切磋学问,名震京都。高丽使者仰慕他们,把他们的文章抄录带回本国。马理因父母相继去世,没有参加科举考试。安南使臣到京后,问主事黄清说:“关中马理先生在哪里,为何没有出来做官?”他就是这样被外国人看重。正德九年中进士。当时杨一清做吏部尚书,立即提升马理为稽勋主事。不久调任吏部文选司,他告假归家。后被起用担任考功主事,与郎中张衍瑞等劝阻皇帝南巡。皇帝(不仅不采纳他们的意见,而且)命令他们跪在宫殿门口,施以杖刑,夺去俸禄。不久,马理又告假返乡。他在家乡教授生徒,向他求学的人很多。嘉靖初年,朝廷起用他担任稽勋员外郎,与郎中余宽在朝廷大殿上争论大礼问题。皇帝下诏将他们逮捕入狱,再施以杖刑,剥夺俸禄。之后多次调任考功郎中。已故户部郎中庄绎,正德年间首次提议由刘瑾考核天下库藏。刘瑾事败后,庄绎也被削职。这时又有人奏请核查,当权者提出让马理担任此事,马理极力坚持不同意这样做,查核之事也就此停止了。嘉靖五年,考核地方官吏,大学士贾咏、吏部尚书廖纪出于私怨,想要免去广东副使魏校、河南副使肖鸣凤、陕西副使唐龙的职务。马理据理力争说:“这三个人督察学政,名闻天下,如果一定要免掉这三个人,请先把我马理免掉。”这件事才罢休。第二年考核京官,罢黜张璁、桂萼的党羽吏部郎中彭泽,而张璁、桂萼竟得到皇帝的同意,留用彭泽。马理提升为南京通政参议,请求辞官而去。在家闲居三年,又被起用担任光禄寺卿,不久又告假回家。过了十年,再度被起用担任南京光禄寺卿,不久告老还乡。嘉靖三十四年,陕西地震,马理与妻子都不幸蒙难。马理的学问品行纯正深厚,居丧按古礼及司马光《书仪》、朱熹《家礼》的规定折衷使用,与吕柟都是关中学者的宗师。穆宗即位,追赠他为右副都御史。天启初年,追封他忠宪的谥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11分)
14.BD[B项,“隐含作者对现实的无奈、对统治者不作为的愤慨”无中生有。D项,颈联“岂随”“愿助”表明这些只是作者的希望,并非实写风的变化多端。]
[选对一项2分,选对两项5分,多选不给分。]
15.(6分)
①心忧天下、济世救民之情。作者身受暑热,渴望风能带来降雨,使百姓免受旱灾。②渴望社会清平之情。作者希望风吹云散,天空清明,寄寓了对海清河晏的盼望。
③对趋炎附势者的劝诫之意。作者不愿意风助虎啸,暗喻有能力者不要助纣为虐。
④对卑弱者的怜悯之情。作者希望风助“鸿毛”免去远行劳苦,表现了对弱者的同情。[答对一点2分,四点任答三点。意思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5分)
16.(5分)
(1)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2)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答对一空给1分,多、错、漏字,该空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D [晨钟暮鼓: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使用正确。一团和气:原指和蔼可亲,现多指态度温和而缺乏原则。使用不正确。歧路亡羊:比喻因情况复杂多变而迷失方向,误入歧途。使用正确。程门立雪:形容尊师重道,恭敬求教。使用不正确。休戚相关:彼此间福祸互相关联。句中并没有涉及“祸福”,使用不正确。甘之如饴:感到像糖一样甜,形容甘愿承受艰难、痛苦。“庄重的交响乐”不属于艰难、痛苦。使用不正确。]
18.A[B 项,重复赘余,“妇孺”包括妇女和幼儿,与“孩童”不能并列。C 项,结构混乱,中途易辙,应把“由于”放在句首。D项,搭配不当,应把“引领”改为“提高”。]
19.C[A项,“不吝赐教”是请别人指教的客气话。B项,“运气好”用于自谦。D项,“乔迁”是对别人搬迁新居的美称。]
20.(6分)
①一是药物作用的蛋白质减少
②达不到和以前同样的镇痛效果
③药物更快被代谢
[答对一句2分。意思对即可。]
21.(5分)
正确结论:(2)(A不是爱斯基摩土著人)
大前提:所有的爱斯基摩土著人都是穿黑衣服的。
小前提:A是穿白衣服的一个人(A不是穿黑衣服的一个人)。
[结论1分,大前提、小前提各2分。]
说明:
“A 是北婆罗洲土著人”这个判断错误,因为“所有的北婆罗洲土著人都是穿白衣服的”,但是“穿白衣服的不一定是北婆罗洲土著人”。
四、写作(60分)
22.(60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