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山西省大同市、阳泉市2018届高三5月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5-11 09:06
山西省大同市、阳泉市2018届高三5月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有“形式”的结构,如数量的比例(建筑)色彩的和谐(绘画)音律的节奏(音乐),使平凡的现实超入美境。但这“形式”里面也同时深深地启示了精神的意义、生命的境界、心灵的幽韵。
艺术家往往倾向以“形式”为艺术的基本,因为他们的使命是将生命表现于形式之中。而哲学家则往往静观领略艺术品里心灵的启示,以精神与生命的表现为艺术的价值。
希腊艺术理论的开始就分这两派不同的倾向。克山罗风( Xenophon)在他的回忆录中记述苏格拉底( Socrate)曾经一次与大雕刻家哀菜东( Kleiton)的谈话,后人推测就是指波里克勒( Polycrate)。当这位大艺术家说出“美”是基于数与量的比例时,这位哲学家就很怀疑地问道:“艺术的任务恐怕还是在表现出心灵的内容吧?”苏格拉底又希望从画家拔哈希和斯知道艺术家用何手段能将这有趣的、窈窕的、温柔的,可爱的心灵神韵表现出来。苏格拉底所重视的是艺术的精神内涵。
但希腊的哲学家未尝没有以艺术家的观点来看这宇宙的。宇宙这个名词( Cosmos)在希腊就包含着“和谐、数量、秩序”等意义。毕达哥拉斯以“数”为宇宙的原理。当他发现音之高度与弦之长度成为整齐的比例时,他将何等地惊奇感动,觉着宇宙的秘密已在他面前呈露:一面是“数”的永久定律,一面即是至美和谐的音乐。弦上的节奏即是那横贯全部宇宙之和谐的象征!美即是数,数即是宇宙的中心结构,艺术家是探手于宇宙的秘密的!
但音乐不只是数的形式的构造,也同时深深地表现了人类心灵最深最秘处的情调与律动。音乐对于人心的和谐、行为的节奏,极有影响。苏格拉底是个人生哲学者,在他是人生伦理的问题比宇宙本体问题还更重要。所以他看艺术的内容比形式尤为要紧。而西洋美学中形式主义与内容主义的争执,人生艺术与唯美艺术的分歧,已经从此开始。但我们看来,音乐是形式的和谐,也是心灵的律动,一镜的两面是不能分开的。心灵必须表现于形式之中,而形式必须是心灵的节奏,就同大宇宙的秩序定律与生命之流动演进不相违背,而同为一体一样。
(摘自宗白华《美学散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艺术的结构“形式”不仅创造了美好的现实生活,而且能使人获得心灵的启示。
B.艺术家的使命是运用艺术手段,表现生命与心灵,他们视“形式”为艺术之本。
C.哲学家认为艺术的价值就在于表现精神与生命,因而他们往往否定艺术“形式”。
D.“美即是数”,意思是至美和谐的音乐决定“数”的永久定律,即内容决定形式。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指出艺术形式高于现实生活,同时又具有启示人们生命与心灵的内涵。
B.第二段作者从希腊哲学家与艺术家的角度简述了形式与内容孰重孰轻的分歧。
C.作者援引克山罗风关于苏格拉底与哀莱东的谈话,用以论证艺术内涵的重要性。
D.文章围绕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理论分析与事例论证相结合,逐层深入推出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艺术作品如果没有表现精神与生命,就会流于形式主义,从而成为单纯的唯美艺术。
B.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宇宙的原理,可见希腊哲学家也曾以艺术家的观点看宇宙。
C.无论人生艺术或唯美艺术,实质上都是从不同立场与角度对艺术理论的探究和认识。
D.作者认为艺术的内容与形式是和谐相依的一体,犹如镜子的两面两者缺一而不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街头巷尾之伦理
许地山
在南口那边站着一个巡警。他看是个“街知事”,然而除掉捐项,指挥汽车,和跟洋车夫捣麻烦以外,一概的事情都不知。那一头来了一个瞎子,一手扶着小木杆,一手提着破柳罐。他一步一步踱到巡警跟前,后面一辆汽车远远地响着喇叭,吓得他急要躲避,不凑巧撞在巡警身上。
巡警骂他说:“你这东西又脏又瞎,汽车快来了,还不快往胡同里躲!”幸而他没把手里那根“尚方警棍”加在瞎子头上,只挥着棍子叫汽车开过去。
瞎子进了胡同口,沿着墙边慢慢地走。那边来了一群狗。它们一面吠,一面咬,冲到瞎子这边来。他的拐棍在无意中碰着一只张牙咧嘴的公狗,被它在腿上咬了一口。他摩摩大腿,低声骂了一句,又往前走。
“你这小子,可教我找着了。”从胡同的那边迎面来了一个人,远远地向着瞎子这样说。瞎子已经两天没回家了。他蓦然听见叔叔骂他的声音,早已吓得魂不附体。叔叔走过来,拉着他的胳臂,说:“你这小子,往哪里跑?”瞎子还没回答,他顺手便给他一拳。瞎子“哟”了一声,哀求他叔叔说:“叔叔别打,我昨天一天还没吃的,要不着,不敢回家。”
叔叔一面骂,一面打,把瞎子推倒,拳脚交加。破柳罐也摔了,掉出几个铜元,和一块干面包头。叔叔说:“你还撒谎?这不是铜子?这不是馒头?你有剩下的,还说昨天一天没吃,真是该揍的东西。”他骂着,又连踢带打了一会。
瞎子想是个忠厚人,也不会抵抗,只会求饶。
路东五号的门开了。一个中年的女人拿着药罐子到街心,把药渣子倒了。她想着叫往来的人把吃那药的人的病带走,好像只要她的病人好了,叫别人病了千万个也不要紧。她提着药罐,站在街门口看那人打他的瞎眼侄儿。
路西八号的门也开了。一个十三四岁的黄脸丫头,提着脏水桶,望街上便泼。她泼完,也站在大门口瞧热闹。
路东九号出来几个人,路西七号也出来几个人,不一会,满胡同两边都站着瞧热闹的人们。他们当中怎么没有一个人走来把那人劝开?难道看那瞎子在地上呻吟,无力抵抗,和那叔叔凶狠恶煞的样子,够不上动他们的恻隐之心么?
瞎子嚷着救命,至终没人上前去救他。叔叔见有许多人在两旁看他教训着坏子弟,便乘机演说几句。这是一个演说时代,所以“诸色人等”都能演说。叔叔把他的侄儿怎样不孝顺,得到钱自己花,有好东西自己吃的罪状都布露出来。他好像理会众人以他所做的为合理,便又将侄儿恶打一顿。
瞎子的枯眼是没有泪流出来的,只能从他的号声理会他的痛楚。他一面告饶,一面伸手去摸他的拐棍。叔叔快把拐棍从地上捡起来,就用来打他。棍落在他的背上发出一种霍霍的声音,显得他全身都是骨头。叔叔说:“好,你想逃?你逃到哪里去?”说完,又使劲地打。
街坊也发议论了。有些说该打,有些说该死,有些说可怜,有些说可恶。可是谁也不愿意管闲事,更不愿意管别人的家事,所以只静静地站在一边,像“观礼”一样。
叔叔打够了,把地下两个大铜子捡起来,问他:“你这些子儿都是从哪里来的?还不说!”
瞎子那些铜子是刚在大街上要来的,但也不敢申辩,由着他叔叔拿走。
胡同口的大街上,忽然过了一大队军警。听说早晨司令部要枪毙匪犯。胡同里方才站着瞧热闹的人们,因此也冲到热闹的胡同去。胡同里的人,都到大街上看热闹去了。这里,瞎子从地下爬起来,全身都是伤痕。巡警走来说他一声“活该”!
他没说什么。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街知事”,巡警却“除掉捐项,指挥汽车,和跟洋车夫捣麻烦以外,一概的事情都不知”,说明这是出工不出力的主。
B.小说开头写到瞎子被巡警骂、被狗咬,细致地表现了瞎子这一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人物的可怜,也烘托并渲染了阴冷的气氛。
C.瞎子的叔叔一面打骂,一面演说,最后还将两个大铜子拿走,亲情尚且如此,众人面对此事的态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D.“他没说什么”,不仅照应了前文“瞎子想是个忠厚人,也不会抵抗”,也写出瞎子被侮辱被损害早已成为了习惯。
5.小说发生地在“街头巷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
6.小说除瞎子外,还集中写了群像,请结合作品分析这类人的特征。(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选摘自《乡土中国》,费孝通)
材料二:
2009年至2010年间,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20个课题组267人集中对我国长江、黄河流域以及西北、西南17个省1113个县(含县级市)中的902个乡镇传统村落文化遗存进行了为期25天至30天不等的综合性复查。据“遗存实情”记录统计数据显示,传统古村落生态状况令人堪忧。这些地域中,颇具历史、民族、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研究价值的传统村落,2004年总数为9707个,至2010年仅幸存5709个,平均每年递减7.3%,每天消亡1.6个传统村落。
(选摘自《光明日报》,2012年01月15日)
材料三:
“这是拍摄的意外之喜,台湾东南50海里外有个孤岛叫兰屿,是台湾原住民达悟人世居之地。他们到现在采取的都是自己造舟、潜水捕鱼的生活方式。有个渔民说,‘我们吃的饱就好,我们要让海洋也能休息’。这句话出自一位没上过几年学的渔民之口,但我们这些生活在大城市之中的人,有谁能做到?这对宣扬利益最大化的商业世界来说,就是个悖论。但它恰恰是让每一个生命都能活得更好的最优解。这是几乎所有古村落的共性,驯鹿村村民,见到十头野生驯鹿,猎五头放走五头,母鹿全放走;冬天烧火取暖,只捡枯叶、断木,从来不砍新鲜的树;野外碰到熊,如果熊不发起攻击绝对不开枪。先民留下来的哲学,无论何时都不该被忘记。”
(选摘自纪录片《了不起的村落》导演黎振亚接受《新京报》记者的采访稿,2017年12月16日)
材料四:
“现在的古村落开发已成套路,粗鄙化严重。”冯骧才说,“据我所知,一些村落腾笼换鸟,将当地村民迁走,交给旅游开发公司运营,大搞农家乐和民宿,编造伪民间故事吸引游人。”“如果我们的村落这么发展下去,再过十年或者十五年,我们认定下来的这几千个宝贵的传统村落就会有‘得而复失’的危险,变成‘千村一面’。这是个非常可怕的问题。”冯骥才说。
他同时强调,乡村不是不能搞旅游,恰恰相反,特别好的村落还需要旅游传播出去,让人们欣赏它、热爱它。但是,传统村落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不能只为了旅游一个价值,拋掉甚至牺牲其他重要的情感和文化价值。”
……
前不久,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去山西大米村拍摄资料照片,这个村子建于北魏时期,历史悠久。工作结束时,这位工作人员拍了一张与全村村民的合影。令人心酸的是,全体村民只有16个人,还多是老人和妇女。
(选摘自新华网,2017年12月20日)
7.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社会的基层是被称为土气的乡下人,因而中国社会具有乡土性。
B.中国传统社会的乡下人住在村落,只能靠种地生存,不会其它技能。
C.种地是中国传统社会乡下人普遍的谋生办法,泥土的珍贵他们最懂。
D.土气不流动,庄稼动不得,因此中国传统社会的乡下人不愿离开泥土。
8.下列又对材料二、三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课题组复查的村落兼具历史、民族、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的价值。
B.长江、黄河流域以及西北、西南地区的传统村落每天消亡1.6个,但其它地区保留完好。
C.“我们吃的饱就好,我们要让海洋也能休息”,达悟人先民的哲学很符合生命最优解。
D.让每个生命都活得更好对商业世界是个悖论,这个世界只愿做加法,追求利益最大化。
E.可以预见,台湾兰屿因落后于现代文明,其村落的原始性、文化性将被解构,直至消亡。
9.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传统村落面临的困境。(4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