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甘肃省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模拟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6-12 22:36
语文答案
1.
【答案】B
【解析】A.“西方虽然诗歌成就不高”错,据原文推导不出这一信息;C.“故事情节丰富,了无诗意”错,原文是说“篇幅越长,故事情节越多,诗意也就越少”;D.“中国诗歌则没有”错,中国诗歌只是以抒情为中心,并不是完全没有叙事。
2.
【答案】A
【解析】本文的重点是阐述中国诗歌创作繁荣的原因。
3
【答案】D
【解析】根据文意,走叙事这条路并不能使诗歌创作繁荣。
4.
【答案】A
【解析】“体现了杠子爷生活的清贫”错,应是体现了杠子爷生活的悠闲。
5.
【参考答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馨画面。(1分)
作用:①为主人公杠子爷的活动提供了温馨的环境,衬托了人物心灵的美好。(或“反衬了下文松果等人捕杀野生动物的丑陋行为”)(2分)②暗示了小说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主题。(2分,意思相近即可)
6.
【参考答案】①杠子爷和松果等其他猎人对红狐狸态度的对比:杠子爷时时保护红狐狸,松果等猎人时时想抓住红狐狸换取钱财。这一对比突出了杠子爷关爱自然、淡泊金钱的特点。②杠子爷和松果等其他猎人狩猎技艺的对比:杠子爷能轻易识破松果等猎人的套路,而松果等猎人却看不出来杠子爷在套子和陷阱上做的手脚。这一对比突出了杠子爷技艺高超。③松果和狐狸对杠子爷感情的对比:松果曾拜杠子爷为师,但对师傅没有感情;狐狸为了报答杠子爷的救命之恩,杠子爷去世的时候守在他的床前。这一对比深化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引人深思。(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7.
【答案】B
【解析】“南京做得最好”无中生有,原文只是以南京为例,并没有把南京和其他地方进行比较。
8.
【答案】AB
【解析】C.“失去”程度过重,原文是说“很难”;D.“材料四则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错,材料四所提出的方法如加大免费开放的力度等并不是针对材料三的;E.“向公众免费开放”错,它不属于难题。
9.
【参考答案】①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迫在眉睫,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滞缓,满足不了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每点2分,意思相近或其他出自文本且合理的答案也可给分)
10.
【答案】A
【解析】原句标点:喜曰:“人言卿老不任事,精明用尔,行且用卿矣。”时河决曹村,流殍满野,鼎臣劳来振拊,归者不胜计。以正议大夫致仕。
11.
【答案】C
【解析】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12.
【答案】B
【解析】“拿出龚鼎臣写的奏书”错误,应该是“杜衍”的奏书。
13.
【参考答案】(1)石介去世,进谗言的人说石介向北逃到辽国,皇帝下诏衮州揭发罪状。(谗者、走、劾状各1分,句意2 分)
(2)开封三司在法外断案,朝廷大多曲意顺从他们的请求,希望先交给中书审核。(狱、徇、审画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龚鼎臣,字辅之,郓州须城人。幼年时父亲去世,自己独立做事,景祐元年考中进士,任平阴主簿,疏泄积水,收获良田几百上千顷。担任泰宁军节度掌书记。石介去世,进谗言的人说石介向北逃到辽国,皇帝下诏兖州揭发罪状。郡守杜衍会审,下属没有人回答问题,只有龚鼎臣说:“石介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我愿意用全家来证明他无罪。”杜衍从怀中取出上奏的稿子给龚鼎臣看,说:“我已经担保石介了,你年纪轻轻却这样见义勇为,前途不可估量。”碰上母亲去世,履丧期满,任安丘县知县。赐五品官,任渠州知州。渠州过去偏僻没有读书的人,龚鼎臣向朝廷请求,建学校,选拔同乡人作为学生。每天讲学,设立学习检查制度,百姓受到很大的鼓励,开始有考中进士的人。提拔为起居舍人。这一年冬季干旱,朝廷打算举办春宴,龚鼎臣说:“旱灾太严重,不是君臣同乐的时候,请罢除宴会来回应上天的告诫。”又论述凡是举行大礼进行赦免,以太平兴国时的诏书为依据,前面下达的禁令,后面有违犯的不原谅,以杜绝利用此制度赦免作恶的人,应该纳入法令中;开封三司在法外断案,朝廷大多曲意顺从他们的请求,希望先交给中书审核。宋仁宗全部听从了他的意见。兼管勾国子监,详细审定缓解民力的奏议。淮南发生灾害,让龚鼎臣去体察安抚,免除拖欠的债务赈济借贷,使很多百姓存活。任辽国正旦使,龚鼎臣上奏说:“景德年间,辽国侵犯淄州、青州,我的祖母、哥哥、姐姐都被夺走,在道义上不忍心前往辽国。”皇帝答应了他,并下诏后来的子孙都免去辽国。龚鼎臣在谏官位上好几年,宽恕细小的事,至于大事,没有顾忌。然而他的话从容平和,不说苛刻过激的话,使皇帝容易听从,退朝后也不曾告诉别人,所以他说的事情大多得以实行。任兖州知州。这时,各地方田的使者希求奖赏,一概收取虚报的税额和曾经免除的赋税,加在以前的户籍来害百姓。只有龚鼎臣按照户籍分为十等,一点也没有增收,兖州人感激他。改到吏部任职,任提举西京崇福宫。又任判太常寺,留守南京。辞别皇上,宋神宗和他交谈一会儿,高兴地说:“别人说你老了不能做事,你竟然如此精明,将重用你了。”当时黄河在曹村决口,流亡饿死的人布满荒野,龚鼎臣费力地前来赈灾安抚,回家的人不可胜计。凭着正议大夫的身份退休,年龄七十七,元祐元年去世。
14.
【答案】BC
【解析】B.错,“得”字和“最”字体现的是诗人得竹之后的喜悦之情。C.“不是随便就能找到的”分析不当;“结根石上”只为了突出此竹不同寻常,生命力顽强。 (答出一项2分,两项5分)
15.
【参考答案】作者希望友人不要嫌弃此竹杖斑纹稀少,它是泪水即将干枯之时长成的。(3分)作者赠与友人“泪尽”斑竹,告诉友人他们之间的情谊就如“湘妃”之情一样深厚,这斑竹杖代表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意。(3分)
16
【答案】(1)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2)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17.
【答案】B
【解析】①行之有效: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②推波助澜:澜,大波浪。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③朝气蓬勃:意思是形容充满了生气和活力的样子。④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学子,即学生。意为众多的学生。⑤珠联璧合:意思是珍珠联串在一起,美玉结合在一块,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⑥刻不容缓:比喻情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18.
【答案】C
【解析】A项,结构混乱,“再一次”前暗换主语;B项,不合逻辑,“为不少聆听过她讲课的师生所折服”主客倒置;D项,语序不当,应为“他十几岁时便随兄南下新加坡”。
19.
【答案】(1)垂念      感念     
(2)高足      弟子(或“学生”)
【解析】题干是“下面是某毕业学生在春节前夕给老师发来的短信,其中有两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解答时要根据对谦辞和敬辞的知识积累来分析。“垂念”,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此处用于自己想念老师,不得体。“高足”,敬辞,尊称别人的学生,此处用于自己,不得体。
20.
【参考答案】①垃圾导演为了挣钱也愿意拍  
②如果我们不纠结于垃圾产生的原因  
③同时也有赖于观众的水平不断提升
【解析】此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根据前文“垃圾电影是垃圾导演与垃圾观众绝妙配合的产物”可知应该填写“垃圾导演为了挣钱也愿意拍”,第②空根据后面的“执着于讨论清除垃圾的办法”可知应该填写“如果我们不纠结于垃圾产生的原因”;第③空根据后文“愿意为好电影掏钱”可知应该填写“同时也有赖于观众的水平不断提升”。
21.
【参考答案】②一个人如果待人不友善,不一定会失去合作的伙伴。
③没有合作伙伴不一定会降低工作效率和导致失业。
【解析】本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仔细阅读所给文段,明确推断的依据,然后仔细阅读①句,明确①句的表达方式,再从文段中找出推断错误的地方,得出答案。本题从所给文段看,①句是对文段中“一个人如果没有亲和力,就一定没有人愿意和他交往”的否定,也就是说否定的是表述不符合客观实际且绝对化的句子,依照这个形式,可找出文段中存在同样问题的另外两个句子:“如果待人不友善,就一定会失去合作的伙伴”“没有合作伙伴就会降低工作效率,必然导致失业”。最后按①句的形式表述出来就可以了。
22.
【写作指导】本题是一则材料作文,所给材料是子夏胜肥的故事,说的是子夏以道义战胜了富贵的欲念,因而胖了起来。这则材料反映了以子夏为代表的儒家的义利观。联系现实来看,像子夏这样不为富贵所动,潜心于研究的人已不多见,真正有价值的成果更是难于产生,究其原因就是在困难和享受面前难以战胜自己。子夏战胜了自己的欲望,是一个真正的强者。据此来看,也可以写如何战胜自己。因题干要求中提到“本学期我们通过学习,较之以前更多地了解了儒家思想”等内容,所以考生具体写作中如果能结合本学期所学,如“富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深入探讨儒家的“义利观”,强调恪守人格操守,在世俗生活中进行精神超越,都不失为较好的角度。
立意参考:谈儒家义利观;恪守操守,战胜自我;加强自我修养;贫富面前,道义为先。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