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吉林长春第150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8-15 16:24
吉林长春第150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朱光潜就吸收了中国传统美学关于“意象”的思想,提出了“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的观点。不过,真正重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特意象美学的建构作为中国当代美学的理论范式之一,则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普遍存在的将“意象”看成是西方输入到中国的美学概念,并将它与英美意象主义诗歌创作联系起来的观点不一样,人们普遍意识到“意象”滋生的土壤在中国。
    意象美学诞生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哲学背景下,是中国古代尚象重象思维的典型体现,是中国古代诗性文化精神的体现,中国美学也可以说就是充满想象力、充满诗意的意象思索体系。以“意象”为本体的中国美学,根本不同于西方的实体论哲学与美学,它不是将美看作实体的属性,看成是外在于人的情感意识的实体性对象,而是看成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意象所呈现的是一个有情感、有意蕴的感性诗意世界,是以“象”为载体、以“意”为主导的即景会心、以形写神的心灵创造。“意象”所创造的世界不同于现实,它不是让人们满足于当下的东西,而是超越现实,走向高远的人生境界与审美追求。
    意象作为一个审美范畴的提出,与中国古代艺术实践密不可分,意象范畴亦是对中国古代各门艺术美感与实践经验的总结。中国诗歌艺术创造的本体即意象。王夫之正是在诗歌艺术创造实践中总结出“诗”既不等于“志”(意)也不等于“史”,而是情与景的融合,即“诗”的本体是意象的观点。这实际上也是中国诗歌美学的普遍看法。中国古代诗学的许多重要范畴,如兴象、情景、虚实、比兴、气韵等,都直接指向了诗歌审美意象的创造。以汉字为载体和以毛笔为书写工具的中国书法艺术,本质上也是一门意象创造的艺术。中国书法是“本乎天地之心”的艺术,它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活生生的感性生命的存在,是一个意象世界。这种意象创造可以从书法形意结合、重视笔力气势和线的表现力,讲究留白以及在字势结构与点画形态的表现上充分体现出来。中国戏曲艺术是诗、舞、乐与舞台表现的有机结合,它不像西方戏剧观那样以角色为中心,而是以舞台形象创造的美、所达到的艺术品位和艺术境界为中心,以程式化、虚拟化的舞台表现为中心,重视抒情写意,所以本质上也是一种意象创造的艺术。另如中国的音乐、中国的舞蹈、中国的绘画、中国的建筑,它们都不像西方传统艺术那样,以形式和形象模拟为中心,而是以形写神、情景融合、虚实相生,体悟道的生命节奏,传达宇宙人生的生命与生气,所以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创造意象的艺术。
    (摘编自毛宣国《意象理论与当代美学艺术实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当代美学与中国传统美学是一脉相通的,它们的核心范畴都是“意象”。
    B.中国传统美学以“意象”为本体,而西方美学却将美看作实体的属性。
    C.中国戏曲艺术以程式化、虚拟化的舞台表现为中心,戏曲中的诗重视抒情写意。
    D.中国的音乐、舞蹈、绘画、建筑艺术,没有西方艺术的形象模拟,而是以形写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比较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美学界有关“意象”理论的不同之处。
    B.文章引述王夫之关于诗歌情景交融的看法,论证意象与艺术实践之间密不可分的观点。
    C.文章列举中国的书法、戏曲艺术、音乐等特点,论述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有差别。
    D.文章的第三段,先总说,后分说;分说部分从诗学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有详有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意象”概念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但在一段时间里,被认为是从西方输入的。
    B.中国古代的人尚象重象的思维是一种崇尚形象思维、不崇尚逻辑思维的思维形式。
    C.“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说明中国美学将美看成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D.从中国书法的形意结合、重视笔力气势等方面,可以看出中国书法是一个意象世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青海湖
王保忠
    ①原以为,如同那些司空见惯了的,青海湖也不过是或绿或蓝的一碗水,及至遇见,面对了,凝视了,湖边走过了,湖心泛舟了,才知想象被颠覆只是瞬间的事。而我语词的仓库,贫穷得只剩了唯一的“啊”,甚至连这个叹词都卡在了声道。
②就是这样,青海湖的美,远高于我们的表达。
③就是这样,她给我们的震撼,早超出了心灵的边际。
④伸出双手,试着拥抱这一片汪洋,蔚蓝。
⑤我是在追着黄河走的路上,蓦地记起青海湖的,但直到快接近时,这湖在我头脑里仍是一碗水的概念。仅有的一点印象,也只是从前抽过几支这个牌子的香烟,早已淡淡随风而逝了。之所以决定来看一看,是因为这湖与那河有一丝久远的牵扯。成形前的湖,本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后来,其东南侧隆起了日月山,河道被阻,并由东而西倒流,形成了这片湖海。那倒流的一段,便是如今的倒淌河。
⑥至此,青海湖彻底封闭起来,再没有了与别的河海亲近的机会,成了高原的一口井,内陆的一只孤独的眼睛。
⑦昨天的行旅中,我已匆匆拜访了著名的日月山。4000米以上的海拔,11℃甚至更低的气温,硬硬的风撕扯着披在日、月二亭身上的经幡,并将不期而至的细雨变成了铁片似的雪花,使得游客惊慌失措,东奔西跑。古称赤岭的日月山,是内地入藏的必经之道,也是大唐王朝和吐蕃的分界线。据说文成公主奉父亲唐太宗之命,进藏和亲路过此处,看到岭的东西判若两个世界,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但想到重任在身,便将随身带的据说可以看见家乡景色的“日月宝镜”扔在了前面的小山上,然后擦干泪水,毅然西行。后人便将赤岭称作日月山。有人说,倒淌河是文成公主的泪水汇成的。也有人说,公主的“日月宝镜”滚落到山下,便化作了青海湖。
⑧然而,青海湖的“神性”并不仅仅限于此,多少年来,她早已是环湖民族心目中的神海、圣海,每年,他们都会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祭海”仪式,祈愿天人合一、海湖不息、蔚蓝如初。
⑨我从南山那边转过来时,远远就看见了湖的一角,以为是空灵的天宇落到了地上,心里先生出了惊讶。止住步,随一些游人攀向路边的山包,居然有高原反应,但适应后,视线还是急迫地扑了过去。刚刚,青海湖想必是经历了一场骤雨,湖的上空,我们的头顶上,黑压压漫着浓厚的云,可以用刀子一块一块割下来的那种。
⑩天边却散出光亮来,并渐渐上升、扩展。
⑪黑云下,是澄澈如镜的青海湖。
⑫从南山的坡上盘下,走走停停,路两边追着我们的油菜花,一直镶到了湖边。这是人类的画品,而湖则是大自然的杰作,前者金黄,后者蔚蓝,黄亮得早已让我们的视觉疲劳,蔚蓝则如铜号让我们的听觉振奋。而之前在山包上看到的浓厚黑云,早已退去,退出一个赤子般的蓝天。受过洗礼的天和湖,如此新鲜,恍若初见。湖的北边、东边,站着深蓝的山,很近,其实却很远。西边更远处,是无边无际的海,无边无际的湖。
⑬在她的浩瀚前,你感到自己的卑微;在她的澄澈前,你感到自己的污浊;在她的纯粹前,你感到自己的芜杂。
⑭我们为什么如此热爱青海湖?倘若,厌倦和嫌弃了拥堵、嘈杂和污浊的城市,就该明白:我们在寻找清洁的同时,也带来了尾气和污浊,多少年之后,这一片湖还会纯粹如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之时吗?如果不是,那么将来,我们又到哪里去寻找一片蔚蓝的依靠?
⑮现在,且让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接受那一排排从远山推过来的白色波浪的抚摸或敲打吧。这也许很有必要。
⑯抚摸或敲打之后,那个被卡在声道的叹词可能就会吐出来。然后,我们该做的事是,放弃拥抱,默默离开。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写作者见到青海湖后词语仓库的贫乏,写出了作者的惊叹,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青海湖原来在作者脑海中不过是一碗水的概念,这说明他之前对青海湖是不熟悉,不看重的。
    C.青海湖具有澄澈如镜、浩瀚阔大、蔚蓝空灵、新鲜纯粹等特点,它是环湖民族心目中的神海。
    D.作者在观看青海湖后,虽有精神上的热爱,但最后不得不离开,是因为他感到了自己的卑微。
5.散文一般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请谈谈本文边叙写青海湖边写作者的感受与思考的好处。(5分)
6.第⑦段中的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934年11月,金翔龙出生在江苏省南京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抗战烽火中,年幼的他随父母颠沛流离于武汉、重庆等地,直到抗战胜利后才返回家乡。民族的苦难使他心中种下了爱国种子,在南京就读初中和高中时,他就积极参加进步组织,投身地下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祖国急需地质事业人才,金翔龙在1952年毅然报考了北京地质学院,选择了当时冷门的地质专业。1956年大学毕业之际,恰逢国家制定定《十二年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纲要》,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他和很多同学一样,对开发西部充满激情,希望投身到西部的地质工作中。
就在此时,金翔龙了解到,我国的辽阔海域还是一片神秘的处女地,而在国外,蓝色海洋早已成为一个热点,他感受到海洋对自己的召唤:“对,就是她,海洋!”
1957年,金翔龙走进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面对我国海洋地质学科的一片空白,他决定白手起家。
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石油资源及技术主要依赖苏联援助,但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刚刚起步的中国工业遭受重创,几近瘫痪。
对此,金翔龙除了愤慨外,更多想到的是要尽快在辽阔海洋中找到石油,为国分忧。而当时的海上调查,仅仅是沉积物取样、水深测量等工作,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对海洋资源的迫切需求。
“学地质、搞勘探,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找矿吗?”有了明确的目标后,金翔龙开始翻阅大量文献,恶补地球物理学知识,数学、物理、无线电、工程机械一样不能少。同时,他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北京和青岛之间,调动一切力量,寻求地震勘探设备。
金翔龙即刻赶到石油部,调出了我国刚研制出来的第一台地震仪。有了地震仪,他和同事又赶制出近两公里长的电缆,改装了检波器,培训操作人员,组建起了我国第一个海洋地震队。
海上作业条件恶劣自不待言,能够使用的工具和材料也很有限,但金翔龙他们的想法是无限的,土办法和新设备一起发挥着作用。
为了保证海上每两分钟一次的快速爆炸,来不及用铁钳,金翔龙就用牙齿咬,不断地剥离起爆线。如今,这位老院士满口假牙,他笑着说:“后来,我的牙齿都松动了,引起牙周炎,吃东西都不行。所以说真的是咬着牙把这个事干下来的,地地道道地‘咬牙’。”
就这样,金翔龙带领我国第一个海洋地震队成功地完成了中国海上第一条地震剖面,实现了中国海上勘测“零的突破”。
“文革”期间,受到迫害的金翔龙并没有放弃学习。他在“牛棚”里偷偷地温习数学,学习当时刚问世的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知识。而此时的坚持与不放弃,为其日后的厚积薄发奠定了基础。
经历了动荡的岁月后,“科学的春天”终于来临。自1980年起,我国采用了新的地球物理勘测系统,金翔龙重点研究了冲绳海槽和东海陆架的地壳结构,编制出1∶200万比例尺的冲绳海槽构造图,为维护我国大陆架权益提供了重要依据。
海洋的探测与开发非常依赖技术,而从困境中走出来的金翔龙,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技术控”。1996年,在金翔龙大力推动下,海洋“863”项目启动,他主持的相关工作打破了国外软件的长期垄断局面。这些成果,对我国海底探测、海洋调查、海洋测绘和海底科学等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的海底科学的发展欣欣向荣,一代代年轻的海底科学生力军跃然而起,为此金翔龙倍感欣慰:“我年逾八十,已是夕阳西下的时候,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只想尽量多做点工作,为年轻人铺铺路,海洋广阔而精彩的舞台真正属于你们。”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5月24日刊文《对,就是她,海洋》,作者方银霞、王攀)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了解我国辽阔海域还没有开发时,金翔龙说:“对,就是她,海洋!”他的话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他对海洋的亲近和热爱。
    B.“学地质、搞勘探,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找矿吗?”这句话运用反问句式,表达出金翔龙对自己的目标非常明确。
    C.文章第十段,引用金翔龙的话,风趣机智,使读者更真切地体会传主对事件的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D.面对海洋科学生力军的涌现,金翔龙表示,自己老了,不能再为海洋事业做贡献了,海洋舞台属于年轻人,这反映了他的谦逊。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金翔龙虽出生生于知识分子家庭,但幼年生活曲折。他小时候遭遇战火,被迫中断学业随父母离开家乡,四处漂泊,抗战胜利才返回家乡。
    B.金翔龙大学毕业之际,碰上国家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他和很多同学响应国家“向科学进军”的口号,于是他投身到西部的地质工作中。
    C.中苏关系恶化后,刚刚起步的中国工业失去援助,陷入困境,因此,金翔龙进入海洋生物研究室工作,决定填补我国海洋地质学科的空白。
    D.金翔龙利用、改装仪器,培训人员,组建了我国第一个海洋地震队,努力克服海上作业的困难,带领地震队实现了中国海上勘测“零的突破”。
    E.在“科学的春天”到来之时,启用了新的地球物理勘测系统,金翔龙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为维护我国大陆架权益提供了重要依据。
9.作为著名的科学家,金翔龙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这与其自身的内在精神是分不开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