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山西省大同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9-25 11:41

山西省大同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之所以能达到高峰,也有文人们的自觉努力,其中有些因素仍然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唐代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在治乱两种不同的时世中,文学都取得了极高成就。其中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文人们在不同时代条件下都能将个人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例如初盛唐是社会走向兴盛的时期,文人们能站在观察宇宙历史变化规律的高度,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将欣逢盛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转化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健康乐观的情怀,创作出能充分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从而形成文学繁荣与社会繁荣相一致的盛况。
齐梁陈隋时期诗风愈趋浮靡,唐朝为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从初唐到盛唐,诗歌经历过三次重要革新。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初唐四杰针对唐高宗龙朔年间“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诗风,明确提出要廓清诗赋的“积年绮碎”,强调刚健的气骨和宏博的气象。陈子昂标举风雅兴寄和建安气骨,肯定革新诗歌的关键在于恢复建安文人追求人生远大理想的慷慨意气,批判齐梁诗的“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提倡“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诗风。张说和张九龄更进一步提出作文要风骨和文采并重,典雅和滋味兼顾,鼓励多样化的内容和风格,并提出盛唐诗歌应当以“天然壮丽”为主的审美理想。经过这三次革新,建安气骨在开元中为诗人们广泛接受。政治气象的更新又促使诗人们把共同的时代感受反映到诗里,并意识到他们渴望及时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正是建安气骨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
唐代诗人善于提炼具有普遍性的人情,表现人生共同感受,使之达到接近生活哲理的高度,因而在百代之下犹能引起最广泛的共鸣。人类的社会生活、阶级属性、时代环境虽然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共通的至少是本民族共有的情感体验,例如乡情、亲情和节物之感等。中国古诗为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多数是盛唐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日落归山、黄河入海的壮伟景象,激起诗人再上一层、放眼千里的万丈豪情,又蕴含着登高才能望远的人生哲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乱之中亲人的平安消息比什么都珍贵,这个道理高度提炼了人们在同类境遇中共同的体会,因而成为后世常用的诗句。
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唐代文学高峰形成的原因还有很多,但以上这些至关重要。在登临巅峰的过程中,唐代文人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可能在当下尤为欠缺,因而对今后的文艺建设最有启发性。
    (摘编自葛晓音《唐代文学高峰的启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人们的自觉努力促使唐诗达到了高峰,其他因素也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B.唐代文人能将个人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
C.唐朝吸取了前朝覆亡的教训,认识到文风能影响世风,欲革新政治先改革文风。
D.唐代诗歌革新的核心内容是发扬风雅传统、宏博气象,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一开头就指出了写作重点,然后在主体部分从三个角度论述文章中心论点。
B.文章第三自然段的论述可分为三层,第二层按时间顺序分别阐述了三次诗歌革新。
C.文章引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在激发当下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万丈豪情。
D.文章第五自然段总结前文,进一步指明了文艺工作者向唐代文人学习的具体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人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对创作出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意义重大。
B.如果唐代没有三次重要的诗歌革新,其诗歌创作可能还会沿袭齐梁陈隋时期的浮靡诗风。
C.唐代诗歌所表现出的普遍性人情、生活哲理等,是唐诗在后代引起广泛共鸣的重要因素。
D.只要当下的文人能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就能创造出一个新的文艺巅峰时代。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孝心
司玉笙
第一次配了这辆公车,他就想回老家看看父母。
老家离县城不远,是黄河故道上的一个小村庄,几十户人家。父母大半辈子就在这故道上种粮扒食、栽藕捞鱼,整天一身尘土两腿泥。上学时他就想,等以后有了条件,一定将二老接到身边,让老人家好好享享清福——父母养育之恩,当儿女的一生一世也报不完哪!
大学毕业后在县政府谋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几年后就当上了科级干部,结婚生子,还有了一套面积不小的房子。搬进新居,他就想把大和娘接来一起住——“大”是这一带乡下延续了千年的对父亲的称谓。
大和娘来了。进了屋,二老的眼睛瞪得老大,坐不敢坐,脚不知道往哪儿放。爱人热情地邀老人几个房间都看了一遍。
娘惊叹道,乖乖儿,你这不是到天堂了么?
爱人说,比你儿强的人太多了——我们才只有这一套房子!
大听了,直咳嗽,像是被啥呛住了,唇上的胡子抖着。用手一抹,咳嗽算是止住了,胡子却还在抖动。
他知道大的脾气,就岔开话头,说,您二老就住下吧,房间也早收拾好了,想吃啥给您弄啥,中不?
不中,不中,你娘和俺离不开家。
这不就是家吗?
这不是家,是馆堂,俺这身子咋也不能落这儿。
爱人说,听老的,听老的。
就这样,父母来了,看看就走,从不在城里过夜。
就在昨天,他被补选为主抓科技的副县长,当天就给他配了这辆车。车虽然旧,可车况不孬,适于下乡。于是,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回老家看看。
车行不到半个小时就到庄里了。一进这熟悉的农家院,只见老爹摆弄着一根绳子,却不见娘,就问,大,我妈哩?
父亲额上的筋绷紧了,说,啥时喊起妈来了,俺只知道你有个娘。
喊啥不一样?
父亲说,你也喊俺爸吧——烧死你啦!
大,我不是那个意思。
父亲看看他,问,你是咋回来的?
他指指院外的小车,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说,坐它回来的!
父亲说,小儿,俺也想坐坐车,很多年没坐过了。
大,上车!
俺不坐它——坐不惯。
怎么啦?
俺坐惯了土车子——这洋玩意硌腚。
还是这车舒坦。
小儿,身子是舒坦了,心里可生赖了……
那你想坐哈车?
大朝院子的一角努努嘴,喏!
那里放着一辆老式地排车,旁边还有一只羊。看到这辆车板都开了缝的旧物,他就想起了上大学前的那些日日夜夜——就是靠这辆车,父母风里来雨里去,顶起了家里的一片天。
视线里,父亲苍老的背影和那些岁月留下的画面叠合在一起,大不止一次坐过这车,他也不止一次用这车拉过大!
走呗!父亲一声唤,他便不由得应了一声,好嘞!
车把已掉转过来,那只羊也被拴在车后。
大,咱上哪儿去?
找你娘去。
俺娘在哪儿?
在东地摘豆角儿。
他两手抓起车把,看大坐牢稳了,弓背拉车往外走。刚出院子,司机见状慌得赶紧开门下车,一溜风跑过来。
大爷,你咋能叫县长拉车!
他不是县长,是俺儿!
我来,我来!司机要夺车把。
你上车里坐着去,我和俺大拉拉呱儿。
司机摇摇头,翻翻眼皮站定了。
出了庄,田野吹来的风好爽。车后的羊不住地咩咩叫。越走,他的步子越轻快。庄里人见了,热情地与这爷儿俩打招呼。打罢招呼,扭脸笑去了。
父亲说,小儿,只要你回家,见人该喊啥喊啥,可别装大——骡子马大了值钱,人大了不值钱——你就是当了市里、省里的官儿,也别忘了你是从这庄里走出去的,你可别忘了你是谁!
他说,大,我知道了。接着又说,大,我想和你商量个事儿。
小儿,啥事?
我想这车该换了,换一辆电动三轮也好。
父亲说,想着哩,是该换了——这事你不用操心。有俺和你娘哩……
他停下脚步,回头看看大,眼里亮晶晶地闪着什么。
咋不走了?
他强压泪水,声音哽咽地说,大,我这当儿的都不知道该怎么孝敬您您才舒心。
小儿,百姓是父母,你把百姓的事办好,就是对大和娘的最大孝敬!
大,儿记住了!
    (选自《第六届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奖作品》,漓江出版社)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标题“孝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接父母到新居、配新车后回乡看望父母、用排车拉父亲等主要情节都围绕着“他”的“孝心”展开。
B.“大听了,直咳嗽……胡子却还在抖动”一句运用细节描写,突出了“大”对儿媳抱怨儿子不如别人的愤怒及想发作而不能的复杂心情。
C.“出了庄,田野吹来的风好爽。车后的羊不住地咩咩叫”,此处景物描写烘托出我用排车拉父亲重温往日生活的愉快心情。
D.“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上了大学、当上科长、当上副县长,职位不断升迁,报答父母的“孝心”始终未变,他的形象具有鲜明的典型性。
5.请简要分析小说第二段的作用。 (4分)
6.小说中父亲形象有怎样的特点?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8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1035所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以下简称“传承学校”)。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传承学校创建活动,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参与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的过程中,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增强文化自信。
第二批传承学校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实现了31个省(区、市)全覆盖,实现了城区、镇区和乡村学校的全覆盖。二是传承项目种类丰富。各地各校充分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培育传承项目,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占比近55%。三是凸显育人特质。传承学校以教育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采取专兼职教师结合的方法,聘请社会艺术工作者、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开展传承项目教育教学活动。以成果展示为助推,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
    (摘自2018年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有删改)
材料二:
某杂志社进行了一次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调查,部分调查结果如下:

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

教师眼里导致活动开展困难的因素
材料三: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然而,轰轰烈烈的活动之后,不少学校发现,师资缺、涵养浅,不系统,课时紧、不持久,家校分……成为实践中几乎所有学校都要面对的问题。
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是最现场,课堂是主阵地,教师是基础。“教师本身的素养、人文价值,学术专业水平和教书育人的精神非常重要。仅从这三个方面来说,我们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仍很欠缺。”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袁济喜看来,教师数量不足、内涵不够使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难以展开。
“当前,传统文化进校园以一种嵌入式、掺沙子式的模式开展,是对现有教育体制的有益补充,应该充分肯定这种进步。”在袁济喜看来,当下主要是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等,要与现在的西式教育体系融合还需要一个过程。
    (摘自2016年12月17日《中国教育报》,有删节)
材料四:
传统文化进校园更多的是一种熏陶和感染,校园文化要有活动设计方案,扩大师生参与度。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不是比赛拿奖,少数特长生参加的活动虽然有“看点”,但受众面不广,要提供给更多学生锻炼成长的机会和平台。
从学理上而言,文化有“道”与“术”两个层面。“道”是理念,是文化的内核、本质;“术”是形式、方法。“道”承载的是价值观体系,抽去“道”,文化将成为没有生命的空壳。两者孰轻孰重,毋庸赘言。因此,传统文化进校园不是简单地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来“堆积”,不能仅仅停留在活动层面,而要不断挖掘校园文体活动的思想内涵。校园文化其实也是一种和谐文化,和谐能激活教育的潜力,成为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正能量。
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弱势”问题,要整合现有教材,结合师生需求,进行板块式的专题教育,形成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真正实现课程育人。当前,“互联网+”浪潮如火如荼,要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来弥补师资不足的“短板”。
    (摘自2017年12月6日《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批传承学校覆盖了31个省(区、市),传承项目种类丰富,其中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占比近55%。
B.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是最现场,教师本身的素养、学术专业水平和教书育人的精神都影响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成效。
C.被调查教师普遍认为课程设置是导致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展困难的主要障碍,而袁济喜教授则认为师资力量不足、内涵不够才是主要问题。
D.文化有“道”与“术”两个层面,传统文化进校园不是要在活动层面开展文体活动,而是要不断挖掘文体活动的思想内涵。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戏曲、书法、传统手工技艺等进校园是传统文化进校园,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也是传统文化进校园。
B.虽然近年来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但调查显示,比较了解传统文化的教师不足40%,这有可能成为制约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个因素。
C.当前传统文化进校园主要以嵌入式、掺沙子式的模式开展,虽然值得肯定,但不如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等方式好。
D.传统文化进校园更多的是一种熏陶和感染,开展具有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9.第三、四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这两则材料谈谈你认为有效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