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湖南省邵东县十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12-13 16:28

湖南省邵东县十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
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在世界范围持续发展,跨时空的全球性交流互动不断由经济、科技领域走向政治、文化领域。在这个过程中,全球文化一体化、世界文化趋同化、全球文化同质化等论调甚嚣尘上。这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决定政治、文化全球化,世界市场使得消费主义走向全球各个角落,而通信、交通和网络的超地域性加速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融合,让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最终走向趋同。事实上,文化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其发展离 不开自身所处时代和固有文化传统,所谓“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具有欺骗性的伪命题。
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同民族和国家融入世界市场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不同民族和国家经济发展、国家治理、民众生活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 因而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利益诉求也各不相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为维护自身利益,不同 民族和国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并相应实行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在这种不同民族和 国家基于维护与发展自身利益而形成的世界格局中,连经济都很难趋同,就更谈不上所谓的文 化趋同。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民族文化是长期发展和积累起来的,是一个民族的根 脉。由于人口种族、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方式等存在差异,不同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 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风俗习惯,造就了多元文化,而且每一种文化都具有无可替代 性和不可复制性。承认文化差异、实现文化共存,是各个民族和国家实现生存发展、开展国际 合作的基础。否认这种差异,盲目推动趋同,不但会导致人们自我身份认同的弱化甚至消失, 而且将导致民族文化衰落和国家衰亡。
西方人鼓吹“文化全球化”,实质是向全世界兜售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一个人如果认同西方文化,就会更加乐于消费其商品、接受其制度规则。这有利于西方国家按照自己的方式塑造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正因如此,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才不 遗余力地向发展中国家推广自己的文化,企图让所谓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消融在单一西方文化中,实现西方文化全球化。 所谓“文化全球化”极具欺骗性,危害甚大。借助国际经济、科技、教育、影视、传媒、艺术等交流互动,西方国家不仅向发展中国家倾销物质商品,而且强力输出新闻报道、影视作品 和图书读物等文化产品。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人尤其是青年人,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同西方文化, 甚至把西方文化奉为更先进、更高级的文化样式,竭力学习模仿以求趋同,最终抛弃自己的文 化传统。应当认识到,西方国家鼓吹“文化全球化”,目的是要加速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全球渗透,以攫取更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
当前,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走上发展快车道,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不同区域逐渐形成,经济全球化发展呈现新态势。进入新时代,我们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廓清“文化全 球化”的迷雾,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积极同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对话,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丰富发展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有效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和扩张,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经济、科技的全球化推动了政治、文化的全球化,这是“文化全球化”产生的背景。
B.通过交流互动输出物质、文化产品是 “文化全球化”的欺骗性危害性的体现。
C.“文化全球化”将趋同消融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它实际上是西方文化全球化。
D.西方国家借助扩张垄断资本与渗透价值观鼓吹“文化全球化”,以攫取更多利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阐述了在西方文化全球化思想渗透下中国应持有的立场,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B.文章着重从经济与文化两个角度论证中心论点并阐述文化全球化推行的欺骗性危害性。
C.文章采用道理论证与对比论证相结合的方法,论证有力,逻辑严密,体现作者深度思考。
D.文章从产生背景、影响、本质、特征等方面对文化全球化这一伪命题作了细致的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当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风俗习惯时,这个民族等于失去了灵魂。
B.西方国家极力宣扬“文化全球化”是基于利益的驱使,并力图使它成为整个世界的共同尺 度。
C.世界应是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如果以单一文化为取向,不能兼容反而消融其它文化, 那将是灾难性的。
D.如果我们能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自主性,就可以有效抵制西方 文化的渗透和扩张。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不速之客(梁晓声)
几天前,我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是我1985年在新疆认识的一位青年石油工人。吃过饭,他吞吞吐吐地请求:梁老师,我想住在你家,只住一宿,明天一早就走。
当时已是晚上九点半了。我爽快地说:当然可以,好不容易见上一面,你住下,在北京玩几天吧!他笑了摇头:那可不行。只有半个月假。在沧州住三五天,还想回家见我母亲呢。
我奇怪地问:那么你到沧州去,并不是……
他又摇了摇头:您忘了我家在大庆?到沧州农村去,是探望我奶奶。我父亲在天津站上车找我。我们一起去沧州。
我不但奇怪,而且糊涂了。在我记忆中,他奶奶早已去世了。
他见我困惑,于是娓娓道来:梁老师,您是知道的,我们石油人中,有不少父子兵。别人以为,父子可以天天在一起似的。其实不尽然。有时调令一下,一走就是几千里,一别就是七八年!
他问我:您还记得我们队上的小侯么?我说:记得,那个下了班就抱着吉它弹起来没完,外号叫观赏猴的小伙子,对不对?他说:对。就是他。人们都说我俩长得像双胞胎。但去年他死了。我不禁一怔,不知道小侯为什么死,更不知和到沧州去探望奶奶之间有什么联系。
他吸了两口烟,说:小侯是在大风暴中,为了保护十几万美金进口的器材而死的,他用外衣保护好器材,自己却被沙暴埋住了。人们从一米多深的沙丘下把他扒出来,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封信,是他父亲写给他的。他父亲是胜利油田的一位老工人,父子俩九年没见面了。父亲在信上说,因公要路过兰州,希望可以在兰州站见上一面。火车在兰州停车二十分钟,可以叙叙父子情。队友们传看了那封信,都哭了。大家都觉得,还是暂不告诉他父亲真相好。自然而然的,大家将目光集中到了我身上。
我也明白了大家的意思,于是我就去找队里的领导,请求批准我冒充小侯一次。领导当即就批准了,还方方面面地嘱咐了我一通,怕我和小侯的父亲见面之后露出破绽,把小侯遗物中的他父亲的一张照片交给我。
在车站,他望着我,我望着他。过了好一阵儿,他问我:儿子,是你么?我说:爸,是我啊!
我和那人就拥抱在一起。我忍不住哭了,仿佛我们真的九年没见过面了。他也落泪了。
我们找了个僻静的地方,蹲下,互相望着,都不停地吸着烟。聊了一会儿之后,父亲似乎起了疑心,从兜里摸出我的照片,也就是小侯的照片,低头看看照片又看看我,犹豫好一阵儿,终于单刀直入的问:小伙子,别演戏了。说吧,你为什么冒充我儿子?
我无奈,只有老实交待。听完我的话,他将一只手拍在我肩上,说:儿子,不,对不起,我现在已经不该叫你儿子了。既然你老实交待了,那么我也老实交待吧。我也不是小侯的父亲。小侯的父亲死在工作岗位上了。和你一样,我也是被大家推选出来,经领导批准,专为完成这一项任务的。
我们彼此再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互相望着,都默默流泪。
列车即将启动,我们不得不都站起。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彼此约定要常往家里写信。
小侯有一个双目失明的奶奶,和他的伯父婶子们住在沧州乡下。一周前,我收到了老孟,也就是当年冒充小侯父亲那个人写给我的信。信上说,小侯八十三岁双目失明的老奶奶,既想儿子,又想孙子,想得整天磨磨叨叨的。老孟在信中跟我商量,无论怎样,也应该了却老人家的心愿,使她在归天之前,和儿子、孙子,团圆上几天。我想,这一路上,能节省几元钱,就节省几元钱吧!
唉。这些石油人哪!怎么是这么奇特的人啊!
我流下了泪,默默从冰箱里取出了朋友送给我的几盒蜂王浆,递给他,诚挚地说:把我这点儿心意,也给老人家带去吧!
4.下列对小说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速之客”本略带贬义,小说以此为题,题目与内容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B.“唉,这些石油人哪!”是作者对石油工人家国情怀的慨叹,表现了作者深沉的赞颂之情。
C.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是因为“我”作为关键性人物,能直接抒情,增强小说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D.小说语言质朴平实,生活气息浓郁,体现了鲜明的纪实风格。
5.小说在形象上比较特别,它不是塑造鲜明的个体形象,而是刻画了石油工人的群体形象,请根据小说内容,概括这个群体的形象特点。(6分)

6.“我也不是小侯的父亲,小侯的父亲死在工作岗位上了。”有人说这一情节完全可以删去,因为没有这一情节不影响小说的表现力;也有人说要保留这一情节,因为正是这一情节使小说更具震撼力。你认为有必要保留这一情节吗?请结合内容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智慧医疗是一种以患者数据为中心,融合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医疗服务 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数据获取、知识发现和远程服务数据获取由医疗物联网完 成,知识发现依靠大数据处理技术进行,远程服务则由云端服务与轻便的智能医疗终端共同提供。
以产检为例,孕妇怀孕期间需要进行数次产检,通常需要反复从家里到医院检查,实际上,孕妇的大部分常规检查,如宫缩、胎心、胎动等都可以借助仪器完成如果采用智慧医疗模式, 该孕妇只需要在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快生产时去医院产检即可,其余可以在家里通过终端设备 自助完成,并将信息传输到医院,再由医生给出检查报告。
香港某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倪明选告诉记者,与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相比,智慧 医疗具备多个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智慧医疗推进较为积极的并非医药企业,而是电信运营商。无论是 国内还是海外市场,电信运营商多在积极向这一领域扩张,将其视为全新的盈利增长点。
中国的智慧医疗产业目前仍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政策及规范也有待完善。现行政策按 医院审批和监管模式进行,不利于智慧医疗的发展,同时目前还存在对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信息 保护的缺失。
(摘编自《中国证券报》戴小河《智慧医疗产业步入启动期,细分领域龙头初现》)
材料二 :
2010-2016年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材料三:    不久前,在孙逸仙纪念医院精准肿瘤外科治疗中心,医生利用三维可视化系统,为一个 7岁小女孩成功切除了一个巨大的肝母细胞瘤。 因肿瘤与周围脏器紧密纠缠,手术的难度非常大。“切多了,孩子很可能大出血,下不了手术;切少了,短期内肿瘤就会复发。”中心副主任陈亚进说,现有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MIO 扫描技术,都只能表达某一界面的解剖信息,医生们只能凭经验由多幅二 维图像去“构想”病灶与其周围组织的三维几何关系。全息投影和虚拟现实技术有助于医生完整 切除病灶,病人也从中获得更多信息。最后,陈亚进为这名女童切下了一个直径为 15 厘米、 重达 1.4 公斤的肿瘤,出血少于 200 毫升,达到精准微创的效果。
(摘编自新华社《未来大家会怎么看病?告诉你些医疗“黑科技”》)
材料四:
8 月 19 日,在湖南某大学举办的第 20 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诊断学教学改革研讨会上,一款被称为“大超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生”惊艳“亮相” :100 份病历的导入和批 量诊断总共 只需要 4.8 秒,单个病例仅需 0.05 秒,“大超人”利用“临床大数据+超级计算+人工智能技术”,
通过 IPAD 和病人交互,根据症状描述开具检查单,检查结果出来后,系统自动出具诊断结论, 给出最佳治疗方案,一线临床医生要做的只是对结论予以确认,最终人工智能和医生的诊断结 论一致度达到 98%。
456 分!11 月 6 日晚,2017 年度国家执业医师资格综合笔试的合格线一公布,某信息机器 人“智医助理”以超出分数线(360 分)96 分的优异成绩成为我国甚至是全球第一个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评测的机器人。
(摘编自《经济参考报》《医疗界的“阿尔法狗”真的来了》)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患者数据是智慧医疗服务模式的基础。数据获取由医疗物联网完成,依靠大数据处理技术实现知识发现。

B.医疗界的阿尔法狗——“大超人”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生”不仅检查速度惊人,且和医生的诊断结论几近一致。

C.三维可视化系统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弥补了以往医生只能凭经验构想病灶与其周围组织几何关系的不足。

D.由“2010-2016 年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统计表”可知,中国医疗信息化资金规模逐年扩大,增长率则逐年递减。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对智慧医疗推进较为积极的并非医药企业,而是电信运营商,这说明中国的智慧医疗产业模式目前仍没有成熟。

B.材料二说明,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资金规模逐年扩大,但各年增长率数据显示,中国医疗信息化已进入低速发展阶段。

C.精准、微创一直是外科手术的追求,材料三说明全息投影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使这一目标在各类手术中能得到完全实现。

D.“大超人”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医生诊断结论一致度达到 98%,起决定作用的是临床数据, 其次是超级计算能力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9.与传统医疗相比,智慧医疗有哪些显著优势?请结合上述材料加以概括。(6 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