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陕西省咸阳市2019年高考模拟检测(一)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9-02-20 09:27

陕西省咸阳市2019年高考模拟检测(一)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文化被称为礼乐文化,政治被称为礼乐政治,对礼乐的崇尚和实践构成了中国传统文明、文化、政治的基础,诗教、礼教和乐教则构成了国民教育的主干。就中国古人对诗、礼、乐的理解看,我们很难分清它到底是属于美学还是伦理学的问题。礼主要涉及道德伦理问题,乐则指向伦理性的至善理想。也就是说,虽然按照现代学科划分,羡与善或者美学与道德之间存在分界,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论述中,两者却是混融的,其一体性要远远大于分离性。
但是,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美与善之间仍然存在差异。比如在《论语·八佾》中,孔子评价上古乐舞《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则“尽美矣,又尽善也”。这一方面说明美与善不可相互取代,另一方面则说明善必然是从美出发的善,荑对于道德之善而言具有奠基性和先发性。正是因此,自孔子以后,中国儒家向来主张以审美教育涵养道德教育,即以美储善。所谓以美储善,就是通过关对善的渗透和包容,使美成为道德的容器和存在的境域。春秋时代,孔子对西周政治推崇备至,一段时间梦不见周公就心怀惶恐。但他在讲西周政治的特色时并没有讲到善或道德的问题,而是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说明人文性的美并不仅仅是为善的到来铺陈前奏,而是对至善之境具有整体的涵盖和弥漫性。中国传统儒家强调美对善的生成和涵养作用,同时也强调善向美的二次生成。人月1相信,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与外在形貌具有一体关系,良善的本性总会以美的形象向外显现。孟子认为涵养内在的“浩然之气”是培育君子之德的要务,被这种道德化的“浩然之气”充盈的状态就是美的状态,由此显现的形象的光辉就是崇高。
在中国古代,美一方面涵养道德,一方面则引领道德;它在个体层面涉及“以美立人”的问题。在国家层面涉及“以美立国”的问题。一种美德共济、美善相乐的雅化国风正是借此形成的。在美与德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者之所以以美和艺术作为国家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原因在于美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础。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者之所以持之以恒对人民进行诗教和乐教,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看到了美和艺术对人性之善的发蒙、滋养和化育作用。从中国历史来看,由儒家确立的社会道德原则和伦理秩序之所以具有纵贯数千年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它借助关和艺术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础,活化了社会伦理秩序,软化了诸多人伦规则的机械和僵硬,使其更合乎人性和人情。
认清这一点,有助于更深刻的体认美育之于中国当代学校乃至国民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有助于为国家道德建设开启一条更趋行稳致远的道路。
(选自《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美”与“德”》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人对礼和乐的崇尚与实践是构成中国传统文明、文化、政治的基础。
B.中国传统儒家也强调善对美的作用,认为良善的本性会以美的形象向外显现。
C.孔子以周公的美与善作为处世标准,所以“一段时间梦不见周公就心怀惶恐”。
D.学习诗、礼、乐可以让人民向善,儒家思想者非常重视对人民进行诗教和乐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论述中,美与善或美学与道德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晰,是混融的。
B.文章用了例证法、引证法来论证美与善之间的差异,肯定了儒家的“以美储善”思想。
C.文章在论证美与德的关系时,从个人与国家、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来进行对比论证。
D.文章结尾指出,深刻认识美与善、美与德之间的关系对当前国家道德建设有重要作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论语·八佾》中,孔子对上古乐舞《武》和《韶》的不同评价,说明了美的未必就是善的。
B.在现代人看来,古人美与善或美学与道德不分,是因为现代学科划分的标准过于精细。
C.西周政治没有善或道德的内容,“吾从周”"说明孔子后来对西周政治进行了完善。
D.儒家的社会道德原则和伦理秩序把美与德审美化和艺术化,以人性化和人情化来规范与治理百姓。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归航
陆颖墨
一团蓝色的火球从远处的海面滚过,不一会儿传来一阵闷响,是滚地雷!滚地雷是南太平洋特有怪物,沿着海平面乱窜,一般的避雷装置对它没用。南海岛屿上不少人都吃过它的亏。西昌舰设备先进,不怕。但看到了滚地雷,肖海波更加断定今天这土台风是传说中最凶狠的,自己以前没有遇见过。 不一会儿,像是为了印证他的判断,更猛烈的风变换着方向来回 推揉着舰身, 能听到舰上的龙骨在嘎嘎作响。巨浪中,几千吨的西昌舰像一叶小舟,前挑后撅,左晃右摆。有两次,倾斜角度超过了六十度,似乎就要翻身沉入海底,但它还是倔强地回过身来,昂起舰首。
现在,无关人员都撤离了舰桥。电报员只能趴在甲板上发报,肖海波也只能抱着柱子,努力不让自己滑倒。不行,一定要赶紧想出对策,救出这条舰!他不知怎么办,开始慌神,但很快镇静下来。也当过舰长的父亲曾对他说过,海情简单时,不能大意;海情复杂时,千万不能害怕! 眼前,土台风像一条毒龙死死缠上了西昌舰,四面都有飓风巨浪的重围,怎么也冲不出去。
他久久凝视着海面。 突然,他腾出左手,揉了一下眼睛,又揉了一下,心里一动。
他连忙问操舵兵:“看见左边 那 个大漩涡了吗?”
操舵兵立刻点头。
“就朝那儿开!”
操舵兵回头诧异地看着他:“朝那漩涡开?”
“是的,执行命令!”
没有犹豫,舰艇马上左拐三十度,猛一加速,一下子冲进了那片有漩涡的海面。
好险,舰身变得平稳起来。 肖海波长吁了一口气:又一次判断正确了。
现在西昌舰到了土台风的中央,在台风中心,风力是最小的。 那海面上的漩涡,正如他的判断,不是海流汇出来的,是风在水面吹出来的。看来,平时的功课真没有白做!
台风中心在朝西移,但具体方向老是变来变去,肖海波只能凭自己的经验,指挥着军舰与台风中心同步西移。舰身还算平稳,但巨浪仍然在不远处虎视眈眈地包围着他们。
什么时候风能小下去呢?这是他现在最想知道的问题。土台风无法预测,上级也没法告诉他。怎么办呢?
忽然,他心中一阵发空,几乎同时,他听到报告:“舰长,我舰已进入公海!”
每次离开祖国的领海,肖海波都会感觉心里空空,但现在立刻变沉重了一一由于高度紧张,不觉在台风中心已航行八个小时了。以往对付土台风,如果冲不出去,就拖时间,台风闹腾一阵,就要慢慢变弱,像乌合之众,各自散去。而今天这个土台风,看样子绝非善类,铁了心让军舰跟着它走。再这样被台风胁持着漂下去,会漂到哪个国家?会不会引起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还有,航道上会不会遇到暗礁?肖海波的心揪了起来!
可冲出去,行不?
肖海波脑中飞速盘算。 难度大,风险也大呀! 台风是旋转的,冲出去就必须顶着风,还要同时朝外围偏离。台风旋转无规律,要突围,军舰的速度和航向只能靠他舰长即时判断,稍有差错,让台风和巨浪从侧面拦腰掀起,军舰就可能被掀翻。他深情地看了看身边的几个操作兵,他对他们每个人都了如指掌,但是在这生死关头,他们对我这个舰长有没有信心?
他下达了突围命令。几个兵没有吱声,都回首看了他一眼,他用眼神给予了回答。
很快,军舰调过身来,冲进了狂风巨浪。 庞大的舰身,在肖海波和水兵们的操纵下,竟然变得如此灵活!不管风向怎么变,巨浪怎么打,舰首总是紧紧咬住台风的风头。台风好几次绕到了舰身的左侧,想咬住它,把舰掀翻,就是没有成功。 舰首和左甲板都像勺子一样伸进了巨浪,但是每一次都把巨浪的牙齿击碎。每一次快要冲出台风圈的时候,总有一个更高的巨浪张开大口,似乎要把西昌舰吞掉。 肖海波知道这张大口的后面,就是平静的海面。 他终于下定决心 指挥操纵军舰冲进了那看似凶猛的大口......
突然间,舰身一震,恢复了期待已久的平静。 肖海波眼晴一闭,凉凉的东西从他的面频流下.他回过头来,看到身后的海面上,一条“巨龙”翻滚着远去。再回过头来,霞光万道,风平浪静,一条金色的航道在前方展开。
“向着祖国, 归航。”他呢喃了一声,但水兵们都听到了,响亮地回答:“归航,向着祖国!”肖海波忽然意识到,是他下达的命令,是他当兵以来,声音最轻的命令。
(有删减)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作者懂得用情绪带动情节,用情绪塑造人物,这也是本文比其他同类文章技高一筹的表现.
B.肖海波听到自己指挥的军舰进人公海的时候,心情变得沉重起来,这说明肖海波内心还是很胆怯的。
C.小说大量地采用比喻、比拟、排比等修辞手法来描绘土台风的威慑力和肖海波的挑战,使土台风极富画面感。
D.本文能给读者一种亲身体验大海的感觉。就像阅读《老人与海》,读者可以领略那片大海带给主人公的喜怒哀乐。
5.“西昌舰”在小说中的作用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
6.小说三次写到肖海波下达命令,其意图分别是什么?并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对经典阅读心向往之,却有心无力,这应该是经典阅读危机最为清晰的表达。 经典阅读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尴尬境地,有着时代大背景及与现实交织的诸多复杂原因,比如经典教育缺失、社会生活变迁、娱乐文化挤压等。而且这一问题的严峻却无形、繁复又自成生态的特点,决定化解这一危机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 观念水位的提升并非一日之功,内生动力的生发也是厚积之果,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可能才是正解。
(摘自《让经典阅读在年轻人中复归>)
材料二:
2016年10月,天津大学的一个学生社团曾围绕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作了一个小范围的调查,收到的一组回答让他们深思:一方面,受访大学生表示“不读书上不了台面,会暴露自己没有修养”;另一方面,受访大学生又表示“要花精力聊微信等,建立归属感”。
围绕“为何经典阅读认同度高,但实际读得少”的问题,天津大学大部分学生认为,家庭、学校、社会对经典名著的推荐,已经让青少年从小树立了“好读书、读好书”的意识;而“时间碎片化”则是他们不约而同提到的影响阅读的最主要原因。 天津大学虞京春教授对此深以为然:“移动终端快餐化、碎片化阅读受到大学生的推崇,但松散的阅读习惯很难使人构建完整的思想体系。”她同时也感到,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之下“经典著作虽然能够对人有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但却不能像实用书籍那样立竿见影,这也是部分读者远离经典的原因”。
(摘自《上好大学生经典阅读“必修课”>)
材料三:
由于时代久远,古典文学作品与现代汉语语言存在诸多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对其接触的难度越来越大。 单纯在古典文学教育中强调兴趣教学,肯定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古典文学的学习,自古就强调“熟读”的重要性,甚至强调“死记硬背”,这是其学科性质决定的。多阅读,多背诵,形成一定程度的强制诵记十分必要。 要努力在尊重古典文学学习规律的基础上,从考试模式、识 记方法、教学方法上进行教学与考试的深层改革。
文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熏陶式的教育。 它强调的是让学生经常处于文学的氛围和影响之中,“润物细无声”。全媒体时代,学生日常接触最多、影响最大的是网络与新媒体,因此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介与网络,与学生建立以古典文学为内容的交互空间,将图书馆、网络资源结合起来,将强制阅读与拓展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无处不在的古典文学氛围里形成阅读习惯。
(摘自<文学院系学生古典阅读状况堪忧>)
材料四:


(摘自《大学生经典阅读调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典教育缺失、社会生活变迁、娱乐文化挤压加上对经典阅读心向往之,却有心无力等原因,让经典阅读出现危机。
B.化解经典阅读危机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因此让经典阅读面临的问题呈现出严峻却无形、繁复又自成生态的特点。
C.移动终端快餐化、碎片化阅读受到大学生的推崇,化解经典阅读危机就要远离网络,改变松散阅读习惯,构建完整的思想体系。
D.前三则材料谈论内容均和大学生的经典阅读有关,但前两则材料重点论述经典阅读面临危机的原因,而材料三重点论述解决办法。
8.下列对材料四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图一显示,理科、文科和中文的大学生,均认为在古代文学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语言难懂,比例均超过40%。
B.图一显示在不同科类的大学生中认为“语言难懂是在古代文学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的比例均为最高,其中文科最高.
C.图二显示,在不同科类的大学生中认为“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的比例均为最高,其中中文最高。
D.两幅图表显示,虽然有一部分大学生在古代文学阅读过程中遇到不同的障碍,但还是对古代文学在现代社会的意义予以肯定。
9.在大学生中,经典阅读面临严重危机,如何解决这一危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