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江西上饶市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9-03-12 16:03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崔宁,本名旰,卫州人。世儒家,而独喜纵横事。从李宓讨云南,行军司马崔论悦之,荐为牙将。宝应初蜀乱山贼乘险道不通严武白宁为利州刺史既至贼遁去由是知名。及武为剑南节度使,心欲与俱西,而利非所属,使宁自为计。宁曰:“节度使张献诚见疑,难辄去。然献诚嗜利,若厚赂之,宁可以从大夫矣。”武然之,以奇锦珍贝遗献诚,且求宁,献诚果喜,令自移疾去。武遂奏为汉州刺史。吐蕃引杂羌寇西山,破柘、静等州,有诏收复。于是武遣宁将而西,既薄贼城,城皆累石,不得攻,惟东南不合者丈许,谍知之,乃为地道,再宿而拔,拓地数百里。虏众惊相谓曰:“宁,神兵也!”。
永泰元年,武卒。行军司马杜济、别将郭英干皆请英干之兄英乂为节度使,宁与其军亦丐大将王崇俊。奏俱至,而朝廷既用英乂矣。英乂恨之,始署事即诬杀崇俊,又遣使召宁。宁托拒吐蕃,不还。英乂怒,因出兵,声言助宁,实欲袭取之,即徙宁家于成都。宁惧,益负阻。英乂乃自将讨之,会天大雪,马多冻死,士心离,遂败归。宁闻英乂损裁将卒,下皆恨怒,又毁玄宗冶金像,乃令军中曰:“英乂反,辄居先帝旧宫。”乃进薄成都。英乂阵城西,与宁战,不胜,走灵池,为韩澄所杀。 
大历十四年改兼朔方节度,朱泚乱,帝出居奉天,宁后数日至,帝喜甚。宁谓所亲曰:“上聪明,从善如转规,但为卢杞所惑至此尔。”因潸然涕下。杞闻之,思有以构宁于帝。王翃与宁有隙,杞微闻,与谋。会泚行反间,而除柳浑为宰相,署宁中书令。时朔方掌书记康湛为盩厔尉,翃逼湛诈作宁遗泚书献之,杞遂奏:宁初无效顺心,向闻与贼盟署中书令,今果后至,复得所与贼书,反状明甚。若凶渠外逼,奸臣内谋,则大事去矣。”因俯伏歔欷曰:“臣备位宰相,危不能持,颠不能扶,罪当死。帝命左右扶起之,乃召宁至朝堂,云使宣慰江淮。俄而中人引宁幕后,使二力士缢杀之,年六十一。 
初,命陆贽草制,贽索宁与泚书,将坐其事。杞复云:“书已亡。”宁死,籍没其家,中外冤之,帝乃归其资云。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宝应初/蜀乱/山贼乘险道/不通/严武白/宁为利州刺史/既至/贼遁去/由是知名/
B. 宝应初/蜀乱/山贼乘险/道不通/严武白/宁为利州刺史/既至/贼遁去/由是知名/
C. 宝应初/蜀乱/山贼乘险/道不通/严武白宁为利州刺史/既至/贼遁去/由是知名/
D. 宝应初/蜀乱/山贼乘险道/不通/严武白宁为利州刺史/既至/贼遁去/由是知名/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纵横,“九流”之一,起源于“或合众弱以攻一强,此为纵;或事一强以攻诸弱,此为横”。
B. 牙将,唐朝一方节度使的亲兵称作牙军,意为节度之爪牙,牙军的都统称为“牙将”。
C. 江淮,“江”即长江,“淮”指淮河,“江淮”狭义上是指长江、淮河之间的地区。
D. 制,指皇帝口头下达的命令,秦灭六国后规定“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崔宁受人赏识。剑南节度使严武通过送锦缎珍宝给贪利的张献诚,索求到崔宁,并上奏让崔宁担任了汉州刺史。
B. 崔宁军事才能卓越。他任汉州刺史时,奉命率兵西征,侦察选择了恰当的地点挖通地道,只用了一晚就攻占了城池。 
C. 崔宁富有谋略。王崇俊被杀后,崔宁识破了郭英乂的图谋,拒不奉命赴召,后来抓住有利时机以平叛之名击退郭英乂。    
D.崔宁忠义正直,含冤被杀。朱泚作乱,王翃逼迫康湛伪造崔宁给朱泚的信件献给皇帝,卢杞上奏皇帝诬陷崔宁谋反。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上聪明,从善如转规,但为卢杞所惑至此尔。
(2)宁死,籍没其家,中外冤之,帝乃归其资云。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刘司直使安西
王维
绝域阳关道,胡烟与塞尘。
三春时有燕,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蒲萄逐汉臣。
应使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胡烟与塞尘”一句勾勒边塞景象的写法,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也有使用。
B. 第二联以空中与地上景象形成对比,强调突出友人此去路途的寂寞荒凉。
C. 诗歌第三联借用典故,赞颂了汉使将苜蓿和蒲萄(葡萄)带入中原的功绩。
D. 全诗从写景到叙史,又转为抒情,自由灵活,但字里行间始终流淌着对友人的深情。
15. 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请结合全诗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前文“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表达古代仁人忧国忧民之心始终不改。
(2)《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因为岁月流逝,年长色衰,只能“________________”,回想自己昔日“五陵年少争缠头” 的时光,也只能“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客人解决了思想问题,于是同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跟文章开头的“泛舟”“月出”遥相呼应。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每题3分,共9分)
今天,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与国相互依存更加紧密。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频发,各国面临许多共同威胁和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或        。面临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只有登高望远,正确把握和认识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就能“不畏浮云遮望眼”,更好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
今日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涌现,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有新的表现,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        。令人振奋的是,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     );捍卫和平的力量终将战胜破坏和平的势力,安全稳定是        ;“地球村”的世界决定了各国日益利益交融、命运与共,合作共赢是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国际关系民主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B.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C. 国际关系民主化正被世界各国努力推进着
D. 经济全球化正被世界各国努力推进着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只要登高望远,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就能“不畏浮云遮望眼”
B. 只有登高望远,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
C. 只要登高望远,正确把握和认识时代潮流和世界大势,就能“不畏浮云遮望眼”
D. 只有登高望远,正确把握和认识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独树一帜    沉滓泛起       人心向背        势不可挡
B. 独树一帜    东山再起       人心向背        大势所趋
C. 独善其身    东山再起       人心所向        势不可挡
D. 独善其身    沉滓泛起       人心所向        大势所趋
20.下面是一名应届毕业生的求职信的部分内容,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修改。(5分)
为华公司人事部经理:
    您好!
    我从我校招生就业网上知道,你们公司正在招聘销售代表,我不揣冒昧,向您寄上我的求职信。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翻一翻我的求职信,在此我表示由衷的谢谢。
我叫王隽一,女,1996年5月生,汉族,打小在江西长大,毕业于新华大学财务管理专业
 
21. 下面是某超市的进货业务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鲁迅的《且介亭杂文末集·这也是生活》)
材料二:20世纪四十年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差序格局”: 以自己为中心,像石子一样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地推出去,愈推愈远。
材料三:2018年3月23日,采取警灯警示、绿灯放行、警报喊话、接力配合等方法的交警和热心让道的路面车辆, 共同为一辆载有病患的轿车全力搭建赶往四川绵阳第三人民医院的“绿色生命通道” ,全程共67.4公里, 期间该车“闯红灯”23次,“逆行”3次。
以上三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联想?请综合立意,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