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6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9-06-04 15:42
深圳高级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B】B项,“现今对公共安全定位的认识应调换到国家外部安全层面”分析错误,原文中,“如今,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框架下,国家安全理念将内外部安全整合在一起”,现在“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已经整合在一起。故选B.
2、【C】C项,“文章着重比较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不同特征”分析错误,文章对工业社会的特征分析只用几句话,即对切事物进行严格、 精确的控制,适合以 控制为导向的危机管理模式,重点分析后工业社会的特征,指出“网络化社会”需要采取网络化模式。故选C.
3、【D】A项分析错误,原文中说“今天的公共危机管理具有双重使命”,-是有效预防、应对公共危机:二是防止公共危机演化为国家安全危机。二者同等重要。B项分析错误,在当代,后工业社会中,不确定性决定了“加强精确控制”已没有可能,应对 网络化危机需要采取网络化模式。C项,“响应组织的职责边界不再清晰”分析错误,是“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强大的跨界性”的公共危机“使清晰的职责边界变得形同虚设、破绽百出D项分析正确。故选D.
4.【B】B项,“表明我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美国相比仍存在差距”错误,从材料来看,入选论文数和美国相差无几,说明旗鼓相当,而不是表明我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美国相比仍存在差距,只能表明中国虽然论文数量多,但高质量的论文不比美国多。故选B。   
5.【D】A项,“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供需失衡,主要原因是……”错误,从材料来看,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是“相关运用不断突破,促进各国不断部署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但是高校培养相关人才需要有一个渐进过程”,目前人才供给跟不上需求量。B项,“表明我国掌控了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和技术优势”错误,从材料来看,企业的数量大幅度增长,是因为“巨大的应用需求和开放的市场环境”,并不能表明我国掌握了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和技术优势。C项,“可依靠企业自主培养缓解求压力”错误,该信息于文无据。
6.优势:(每点1分,共2分)
(1)市场需求大。中国企业凭借丰富的数据、巨大的应用需求和开放的市场环境,走出了一条需求导向引领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应用倒逼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的独特发展路径;
(2)智能企业数量巨大,目前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已经超过1000家;人工智能研究热情高涨,2018年 AAAI会议,中国提交的论文数量巨大。
不足:(每点1分,共2分)
(1)尚未掌握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和发展趋势,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高端芯片方面与发达国家有差距,2018年 AAAI会议中,中国虽然论文提交数量多,但入选论文数和美国相差无几。
(2)高校人工智能教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人才供给不足。
突破办法:(每点1分,共2分)
(1)高校加快、加强人才培养,力求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高端芯片方面取得突破;
(2)政府出台政策给企业扶持。
7.【B】B项,“以心理描写为主”错误;“流露出不满”不准确,于文无据。故选B。
8.这个孩子具有比喻(象征)意义,他的悲惨命运,与祖国的多灾多难相似;同时孩子是祖国的希望,代表着祖国的未来(2分)
他为孩子在残酷的战争中得以幸存、为父亲和妻子收养这个孩子而感到高兴;当他怀着庄重、神圣的心情抱起孩子,心里涌起的是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命运的深沉忧虑、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以及消灭敌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坚定决心,所以他的眼角湿了。(4分)
9.运用全知视角叙述故事。作者从第三人称的角度叙述了发生在秋分、高翔、高庆山等人物之间的故事,以全知全能的角度来观察、呈现人物及情节。
遵循时间顺序叙述故事。小说叙事从“第二天清早”“黄昏的时候”“ 给他们点着灯”“天上出着星星”直到“满天的星斗出全了”,以时间顺序推进情节。
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情节。小说主要通过写秋分与乡亲、与公公高四海、与丈夫高庆山、与高翔以及与高翔的女儿的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形象。
打破常规控制叙述节奏。作为战争题材作品,小说并未聚焦战争的紧张激烈残酷,而是以舒缓的节奏描写人民面对侵略者的积极姿态,以相对轻松的氛围表现对抗战的乐观自信。(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
10.B 【解析】如“高祖每于宴席论叙旧/事因抚掌欣笑后”“高祖每于宴席论叙旧事/因抚掌欣笑”,从动词“论述”分析,其宾语是“旧事”;从动词“抚掌”分析“笑”也是“高祖”的谓语,由此判定“笑”后停顿。再如“斛斯椿等以元忠淡于荣利/又不以世事经怀/故不在嫌嫉之地”“斛斯椿等以元忠淡于荣利/又不以世事经怀故/不在嫌嫉之地”,从主语“斛斯椿等”分析,其动词谓语是“以”分析,“于荣利”是“淡”的倒置状语,由此判定“荣利”后要停顿;从“以”分析“经怀”后要停顿等。最后通过排除法得到答案
11.【D】D项“古人一般把自家比较好的饭菜说成藜藿,是自谦的说法”错误,“藜藿”指粗劣的饭菜。
12.【C】C项“不慕虚荣”错误,原文有“徒有虚名,不救其弊”,意思是每家发放升斗粮食不能赈灾,只是徒有虚名,不是说李元忠“不慕虚荣”。
13.(1) (李元忠)乘坐着露车(或“没有帷盖的车”),用车载着素筝浊酒来拜见高祖,趁机向高祖陈述合纵连横的策略,全面地表达了赤诚忠心,深受(高祖的)赞许和采纳。
(“因”,趁机/“从横”,合纵连横/“诚款”,诚意/第二个“见”,受,表被动/嘉纳,赞许并采纳) 
(2)二人相互对视、叹息着离开,随后给李元忠送来了大量的粮食、丝绢衣服,李元忠接受后(很快)分发给了周围的人。
(“相顾”,相互对视/“去”,离开/“饷”,送来/“受”,接受/“散”,分发(给周围的人))
【参考译文】:
李元忠,赵郡柏人县人。当初,李元忠因为母亲年老多病,就专心医药,研习数年,于是精通医术。李元忠仁慈忠恕,看到有病的人,不问贵贱,都帮忙治疗。李元忠的家境平素富厚殷实,家里的人在乡里多靠借贷给别人获利,李元忠会常常烧掉契约,免掉他人的债务。因此,极受乡人敬重。魏孝明帝时,贼寇蜂起,清河有五百人戍守西方边境,回家时经过南赵郡,由于道路被阻,一同投奔了李元忠。他们奉送的千匹绢帛,李元忠只收下一匹,宰杀五头羊招待他们,最后派奴仆做向导,李元忠说:“如果遇上寇贼,就说是李元忠派来护送的。”奴仆按照他的话去做,寇贼们都回避而放过他们。
永安(北魏李庄帝年号)初年,拜南赵郡太守。适值洛阳陷落,北魏孝庄帝在被囚禁中驾崩,李元忠便弃官回到了故乡,暗中图谋起义。会高祖率众自东出兵,李元忠便前往恭敬地迎接。李元忠乘坐着没有帷盖的车,车上放着素筝浊酒,见到了高祖,趁机向高祖表述很多方法、谋略,话语中显露了赤诚忠心,赢得高祖的信任。此时刺史尔朱羽生据州府阻挡来兵,李元忠先在西山聚集兵众,然后与大军会合,一下子捉住了羽生,并杀了他。高祖就命令他主持殷州政事。每当高祖在宴席上谈论旧事,就拉着元忠的手笑。后由于隐晦地批评朝廷,李元忠丢掉了官职。这一时期,朝廷离心,起义的人多遭猜忌。斛斯椿等认为李元忠淡于名利,又不把进事放在心上,故不属嫌嫉之列。不久,兼中书令。
天平四年,授使持节,光州刺史。当时州内灾荒,人多菜色,元忠上表请求赈贷。待秋收后归还。朝廷同意,准许使用万石。元忠认为万石赈民,平均算来,一家只有一升而已,徒有虚名,不救其敝,于是拿出十五万石进行赈济。事情完结后上报朝廷,皇上嘉奖了他。兴和未年,拜待中。
李元忠,虽然位居要职,最初对日常杂事从不插手,而只以声酒自娱,且常常喝醉。大小家事,也是一点都不关心。园庭之中,种满了果树药材,亲戚朋友来访,一定留下渴酒,经常挟弹携壶,遨游里闾,饮酒作乐,怡然自得。武定元年,授东徐州刺史,坚决推辞而没有接受。孙腾、司马子如曾一同拜访过李元忠,见他坐在庭院中的树底下,披着被端着酒壶,周围再无长物。李元忠对二位说:“没有想到今天只有粗糙的饭食。”边说边呼妻出来,其妻衣不曳地。两人相看,叹息而去,随后给李元忠送来了许多粮食、丝绢衣服,他接受后很快分发给了周围的人。三年,复以本官领卫尉卿。这一年死。年六十,谥号敬惠。
14.【C】C项,“在松林喝茶”,听“掠过松林的风声”理解错误,因为“汤响松风”是比喻写法。汤响,是煮茶的沸腾声。“汤响松风”,煮茶的沸腾声如掠过松林的风声。故选C。
15.细节描写,对碾茶、煮茶的具体过程进行细致的描写,表现了品茶过程中词人的愉悦享受。
衬托,以酒意衬托茶的味浓香永,渐成佳境,表达了词人对茶的喜爱、赞美之情。
比喻,用孤灯之下故人从万里之外赶来相逢的感受来比喻喝茶后的感受,惬意而满足。
多感官描写,通过分茶、碾茶的视觉描写,煮茶的听觉描写,品茶的味觉描写,表达对茶的无比喜爱。
每点3分,答对两点即可。每点必须包含“手法+解析+情感(效果)”三要素,一个要素1分。
本题回答“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是怎样表现对茶的喜爱之情的”,要首先找到抒发感情的词句,如“早减了、二分酒病”是享受煮茶过程的表现,“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是言犹如独对孤灯时故人来相会的快活惬意,从而借理解内容体会技巧。分析可知,写分茶、碾茶、煮茶过程及心境,用的是描写;写“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意在用酒衬托茶的味浓香永;写“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是打比方,来说茶的妙处不可言传,这些都体现了诗人对茶的喜爱。结合全词分条整理作答即可。
16.(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温故而知新   道之所存
(3)凌万顷之茫然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17.【A】本题中,句式对应前文,“5G 时代的各种便利”引出下文。故选A项。
18.【B】大功告成: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令人神往:使人非常向往。神往,心神向往。(主观感受,与5G 让人“憧憬”对应)令人瞩目:使人注视。(客观行为)。
淋漓尽致:形容湿淋淋往下滴,比喻尽情,酣畅;尽致:达到极点。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酣畅淋漓:酣畅:畅饮,引申为舒适、畅快;淋漓:畅快的样子。形容非常畅快。
空中楼阁:悬在半空中的阁楼。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海市蜃楼: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向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缈的事物。故选B项。
19.【C】本题中语序错误或逻辑错误,主语不同,“虽然”应提前;语序错误或逻辑错误,根据前文语境中的“提前”“抢先”,强调是时间性,“才能”应提句子前面;事理逻辑错误,“拉开”的是自己与“其它参赛者之间”的距离,而非“与其它参赛者之间拉开距离”,否则,只能横着“拉”。故选C。
20.我们科幻社的同学们都十分喜爱您的作品。(2分)
谢谢学长赠书,我们一定会认真阅读的。这次讲座我们确定的主题是“科幻的基础是科学”。您觉得怎么样?(3)
21.(1)“五四运动”浮雕内容:(3分:两点必答,2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1分)
背景和时间: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丧权辱国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
浮雕背景:天安门、飘扬的旗帜
浮雕近景:激情演讲的学生或者振臂高呼口号的学生、散发传单的女学生、以学生为主的各行各业的听众或者参加者。
演讲语言或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等口号。(口号答出一个即可)
(2)“五四运动”的精神(1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3)对少先队员的期望(2分):今年是五四运动爆发一百周年(1分),同学们一定要继承伟大的五四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分)
22.【作文解析】
审题——限制性
1. 内容限制。“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考生的联想和思考必须以材料为基点。“以上材料”指的是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则材料为同质材料,都在谈文化的传承问题。第一则材料让考生思考怎样才能真正地释放出中国文化的活力,第二则材料谈改革开放40年,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加丰富的需求,考生需要思考该怎样让具有200多年历史的“兰州拉面”传承下去。第一则材料是站在理论层面说的,第二则材料相当于第一则材料的具体化、现实化。
2. “请结合上述材料”的引导语要求考生行文时必须与材料一或者材料二相结合,或从中华文化传承要与共享相融合,或从中华文化传承的得失等角度立意。“联系你的生活”,具体来说就是要联系“改革开放40年来”,你在中华文化传承方面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写。“就中华文化传承问题,写一篇文章”,明确告诉考生立意方向。因此就审题立意来说,题目没有设置大的障碍,反而是更容易审了。
3.文体限制。“谈一谈你的理解和看法”,提示文体更倾向于议论文。
试题的开放性:
1.“中华文化传承”这一问题的立意角度广泛,可以就“中华文化”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对其传承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就具体的中华文化类型,如品牌文化、饮食文化等,对其在传承方面的问题阐述看法;也可以就怎样传承中华文化展开论述。
2.在对“中华文化传承”问题发表观点时,可以从材料一给出的文化传承需要共享角度进行立意,可以从材料二给出的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之道等角度进行阐述,也可以从其它合适的角度,如创新发展、提高质量等角度进行阐释。
3.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考生可以由材料一“让文化的传承和共享相得益彰”展开联想,也可以由兰州拉面的传承问题联想到其他文化品牌的传承问题。还可以思考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加丰富的需求,那么文化传承也应该与时俱进,有传承,有创新。
解题: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非常重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问题。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已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题旨在考查并引导考生正确对待中华文化,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题目由材料一、材料二和任务要求三部分组成。材料一选自十九大报告,从理论高度上强调中华文化传承需要与共享相结合;材料二从现实角度讲述“兰州拉面”在传承中取得的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任务材料则指出了写作的具体要求。
正确立意:
1.文化传承,共享共荣。   2.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3.珍惜品牌文化,释放文化活力。
4.饮食文化的根在文化。   5.挖掘文化精髓,传承饮食文化。
错误立意: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2.厚厚的中国文化史。
3.这四十年,改革春风吹满地。  4.中国人的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