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河南濮阳建业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9-07-11 16:22
河南濮阳建业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4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特定文化历史圈子里的人对其文化及其发展历程的充分认识,对其文化的来龙去脉要有自知之明。简言之,文化自觉实际就是文化的自我反思、自我觉醒的过程。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原则。
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序列中,文化自觉是最具前提性的。从理论上说,只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觉,才会有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也才会有文化自强的底气。当然,我们今天谈文化自信、文化自强,首先必须要有置身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全球化进程中的真正的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要有对文化软实力在世界各国综合国力较量中的充分体认,要有对西强我弱的文化格局中文化安全的足够估计。在现实中,在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迈进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基于文化自觉的文化自信才是接地气的,真正立得住的,叫得响的,基于文化自信的文化自强也才是有底气的,一个真正的文化强国才是可期待可达致的。
较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最具根本性的。文化自信何以是“四个自信”中最具根本性的自信呢?这是由文化的来源、功能和地位所决定的。从文化的来源来看,文化即人化,文化无时无刻不深深地带有人类活动的印记;从文化的功能来看,文化即化人,《周易》有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从文化的地位来看,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就此而论,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其血脉是不通畅的,精神家园是坍塌的,没有文化浸润滋养的人民,精神是没有寄托之所、灵魂是没有栖息之地的。
当“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成为一些人的追求和目标的时候,当“老人摔倒,管还是不管”成为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不禁会问,我们到底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文化与价值?在现实中形形色色的文化错位、价值乱象的浮云面前,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文化的本性及其应有的地位心知肚明、了然于心,不畏浮云遮望眼。因此只有在“四个自信”的坐标中重新审视文化自信,我们才能真正把握其根本性之所在。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化的自我反思、自我觉醒需要有特定文化背景的人对其文化的发展历程有一定的认识。
B. 有置身于全球进程中的文化自信是我们今天谈文化自觉、文化自强的首要前提条件。
C. 如果对西强我弱的文化格局中文化安全有足够估计就能够实现真正的文化自觉。
D. 文化从人类活动中来,又反过来影响人类,它关乎民族的血脉,缔造人民的精神家园。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论述了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前提以及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最根本的。
B. 文章第二段从理论与现实两个角度论证了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前提。
C. 文章第三段对文化的来源、功能和地位进行了分析,然后从正面论证了文化自信的根本性。
D. 末段通过列举缺少文化自信而导致的文化错位、价值观混乱的现象,突出文化自信的本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理论上,没有真正意义的文化自觉,就不会有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不会有文化自强的底气。
B. 在现实中,只有深刻认识到文化自觉的前提性,才能使一个国家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迈进。
C. 保持清醒的头脑,明了文化的本性和地位,才会让我们知道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与价值。
D. 如果能在“四个自信”的坐标中重新审视文化自信,那么我们就能真正把握其根本性之所在。
【答案】1. D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A项,“有一定的认识”错,B项,文化自信是前提,错,C项,“如果……就……”错。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正面论证”错。
【3题详解】
试题分析:原文是“只有……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3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家宝
候发山
村里不时传来炸响的鞭炮,年的气息越来越浓。
过罢年,我就整整撑了40年。父亲吧嗒了一口烟,很享受地“呲溜”了一口。
春子低着头,怔怔的样子。
我老了,干不动了。父亲一直看着春子,眼光里有疼爱,有欢喜,有期待。
春子瞅着升腾的火苗,没有说话。
因老家遭了大水,你老爷(曾祖父)带着一家老小落脚到这里。感念这里的人好,你老爷会些木工手艺,就自造了一条小船,摆渡,不取分文报酬。你老爷临死立下遗嘱,子孙后代义渡乡亲……父亲不像是自言自语,像是说给春子听。
春子的目光溜出门外,望着眼前缓缓流动的小河,心里生起无端的怨恨。
你老奶(曾祖母)去世时,你老爷上午忙完丧事,下午就到渡口去了……到你爷爷这一辈,他结婚那天,拜了天地后,直奔渡口……轮到我,那就多了。有一年,我下河救人,上岸后发起了高烧,在医院躺了半个月才出院。你打工没回来,我就掏了1000元雇人摆渡了半月……说到这里,父亲的脸上有了神采,连那一道道皱纹里都放出光来。
乡亲们的情啥时候才能还完?春子忍不住说道。
还不完!咋能还完呢?若是当年他们不收留你老爷,只怕早就变成孤魂野鬼了,哪会有我?更别说你了。说到这里,父亲指了指墙角的蓑衣和竹篙,说,还有外面的船,这就是咱的传家宝。从你老爷到我这一辈,先后渡坏22只木船,撑破一百多把竹篙……到你这里,不能断了,还要传给我的孙子。
这有什么可骄傲和自豪的?春子又带气又带笑。他在外面打工,每月四五千块的收入,实在不愿意回来。
这时候,门外传来踢踢踏踏的凌乱的脚步声。有人过河!父亲站了起来,要去拿墙角的竹篙。
“大叔,过年了,陪你喝两盅。”随着话音,门口一暗,进来几个村民。一个个手里都不空,提溜着水果,还有酒和菜肴。春子认得,其中一个是老村长。
看到春子,老村长说道:“春子也在啊,啥时间回来的?过了年不走了吧?”
不等春子说话,父亲呵呵一笑,豪气地说,不走了,不走了,该接班喽。
春子站起来给老村长打过招呼,回家了。娘还在家忙年呢。
回到家,娘刚蒸出一笼馍,有花卷,有菜包,有蒸馍,冒着袅袅的热气和丝丝的香气。家的味道,年的味道,一下子把春子包围了,心里的不快消失得无影无踪。
春子刚要伸手抓个花卷吃,娘拍了一下他的手,说还没敬河神呢,等会儿吃。
听说要敬河神,春子心里又生出隐隐的不快。
娘似乎知道春子的心思,说你爹让你回来就回来吧,有地,饿不死,挣那么多钱干嘛?人这一辈子,名声比啥都重要。
娘,别说了,我这次回来就不走了。春子看到娘的头上一片雪白,心里动了一下。
过罢年,春子真的就接替了父亲摆起了渡。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春子破例收取费用,一个人一次两元钱。
父亲强压住心头的火气说,你到底要干啥?你不是我的儿子!
春子说,我收钱,乡亲们就没有亏欠感了。
放屁!是咱欠乡亲们的!有好多天,父亲都不敢出门,不敢面对乡亲们。
其实,父亲的猜测和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对于春子摆渡收费,有不少村民倒还是理解的。老村长知道父亲的心思,还特意赶来安慰他,说收费是应该的,早应该收费了。
私下里,有人曾给春子算过一笔账,一个人一次两元,一船按10人计算,每天大概30个来回,每个月至少有两三万的收入。乖乖,春子要发大财了。
父亲再出门时,明显感觉到了乡亲们的目光跟先前有很大的不同,见了面也没有过去的热乎劲了。
春子也有类似的体会,乡亲们的眼神。较之以往,少了温度,少了情谊,多了冷冰冰,多了敌意。有时当着他的面,指鸡子骂狗,话也说得难听。
报应,报应啊。父亲没少这样哀叹。儿大不由爹,父亲干生气也没办法。
一年后,村里来了一支建筑队,在小河上架起了一座桥。
没有人再坐船了。春子的小船、竹篙和蓑衣真的成了文物。有村民还幸灾乐祸的,见到春子,还假惺惺地关心,说有了桥,春子要失业了。春子淡淡一笑,没有说话,没有一点失落的样子。
当桥竣工那天起,春子又到外地打工去了。那天,父亲忍不住告诉老村长,说那座小桥是春子出资修建的。
老村长的嘴巴半天没合拢,然后哈哈一笑,末了说了一句,狗日的春子。
狗日的春子。父亲自言自语重复了一句,然后嘿嘿呵呵地笑了,眼角里,皱纹里,都塞满了骄傲和自豪。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小说的标题具有多重作用。本文以“传家宝”为题,既交代了小说的行文线索,又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春子之所以不愿回村义渡,是因为外面打工能挣四五千元,而义渡是不收村民一分钱的;就算渡船收费,也要被人指指点点。
C. “春子看到娘头上一片雪白,心里动了一下”,说明他突然意识到娘已老了,作为儿子,应该回家替父母分担负担。
D. 春子摆渡收费前后村民对春子父子的态度迥然不同,有时竟当着他们父子的面指桑骂槐,表现了部分村民对收费的不理解。
E. 作者对塑造人物的手法信手拈来,小说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侧面描写等多种手法刻画了春子这一人物形象。
5. 父亲的人物形象有何特征?请简要分析。
6. 小说中“传家宝”的内涵是什么?文中表现了作者对“传家宝”怎样的态度?
【答案】4. BD    5. ①朴实憨厚。想让春子接班,认为春子的做法对不住乡亲。②知恩图报。一生义渡来报答乡亲。③古板僵化。坚持让春子义渡乡亲作为报答乡亲的方式。   
6. 感恩之心。传家宝既要传承,还要与时俱进。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章思想内容和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本题要通读全文,了解重要句子在文中结构、内容、人物、主题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注意理解其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同时注意作品中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B项,“就算渡船收费,也要被人指指点点”错误,春子将渡船收费前并不知道村民会因此指指点点。D项,“有时竟当着他们父子的面指桑骂槐”错误,由原文“春子也有类似的体会,乡亲们的眼神。……有时当着他的面,指鸡子骂狗,话也说得难听”可知,是当着春子的面。故选B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分析事件,理清情节,然后从文中找出有关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概括人物的形象特征。由原文“还不完!咋能还完呢?若是当年他们不收留你老爷,只怕早就变成孤魂野鬼了,哪会有我?更别说你了。……到你这里,不能断了,还要传给我的孙子。”可以看出父亲的知恩图报:从祖辈到子孙都要义渡来报答乡亲们。由原文“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春子破例收取费用,一个人一次两元钱。……你不是我的儿子!……是咱欠乡亲们的!……父亲都不敢出门,不敢面对乡亲们。”可以看出父亲的朴实憨厚,认为儿子摆渡挣乡亲们的钱不应该。由原文“报应,报应啊。父亲没少这样哀叹。儿大不由爹,父亲干生气也没办法。”“其实,父亲的猜测和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当桥竣工那天起,春子又到外地打工去了。那天,父亲忍不住告诉老村长,说那座小桥是春子出资修建的。”可以看出父亲的古板僵化,只认准让春子义渡报恩的方式。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小说题目内涵的能力。理解标题意蕴,可以从理解名词含义、塑造人物性格以及揭示小说主旨等角度加以探究。由原文“说到这里,父亲指了指墙角的蓑衣和竹篙,说,还有外面的船,这就是咱的传家宝。从你老爷到我这一辈,先后渡坏22只木船,撑破一百多把竹篙……到你这里,不能断了,还要传给我的孙子。”可知,“传家宝”指用来摆渡乡亲们的“蓑衣、竹篙和船”,它代表的是从曾祖父到父亲代代人传承的感恩的心。作者以传家宝为题目,表明了对文中父辈们坚守“义渡”的知恩图报精神的赞颂,以及对“儿子”通过建桥来报恩方式的肯定,表明“传家宝”既要传承,也要创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于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
(摘自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材料二:
北大从来不止是一所学校,她是人们心中的图腾,寄托着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未名湖从来不止是一潭湖水,它荡漾着学者淡泊名利的誓言;静园也从来不止是一席草坪,它承载着学子仰望星空、追求真理的执着!这里的一木一石,即使再普通不过的园林景观,也都被赋予了太多的梦想与期望。的确,世界上恐怕从来没有一所大学能如北大这样,与一个民族的命运如此紧密相连、休戚与共。新文化运动中心、“五四”运动策源地、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学者大师的摇篮,辉煌的历史,使北京大学成为一代又一代人,探求真理、追求理想的精神家园。
在我的心中,北大就像是一个大家庭,老师、学生、工作人员和校友都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中重要的成员,亲情和规矩把我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师生如父子,老师总是想把他的一切传授给学生,希望他们超越自己;同窗如兄弟,共同的学习生活,使他们心心相印,质朴纯真;同事如亲人,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共同的理想与追求,使我们亲密无间、肝胆相照。大学是传播和创造知识的场所,教学和学术研究都是高度个性化的创造性劳动,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能碰撞出创造的思想和火花。学生也只有在错误和失败中,才能成长和坚强。大学有责任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校长院长,没有高低贵贱,不论学派亲疏,大家都心平气和,平等地争论学术,探讨学校发展。
(摘自林建华《大学是个大家庭——北大新校长就职演讲》)
7. 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中蔡元培认为,大学与专科学校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大学是研究学问的地方,而专科学校是谋求做官发财的地方。
B. 材料一中蔡元培认为,如果一个人求学的宗旨不正确,就会在学习中不问学习之有无,只在考试中追求分数的多寡。
C. 材料二中林建华回顾了北大与中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历史,认为北大在中国不止是一所学校,更是人们心中的图腾。
D. 材料二中林建华表达了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不分高低贵贱和学派亲疏,平等地争论学术,共谋学校发展的美好愿景。
8. 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中演讲者要求青年学子端正对大学性质的认识,抱定认真求学的正大宗旨,为做学问、为今后的发展打基础而来,而不是为做官发财而来。
B. 材料二中演讲者饱含深情地赞美了北大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的巨大功绩,把北大比作一个家,体现了演讲者的家国情怀。
C. 两位校长在演讲中都要求北大的学者应该淡泊名利,执着地追求真理,这体现了他们都有着教育家的眼光和智慧。
D. 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演讲对象,所以两位校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但这些要求都体现他们改革的勇气和实干的务实精神。
9. 请根据上面两则材料概括演讲词的主要特点,并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答案】7. A    8. A   
9. 参考答案:(1)观点鲜明:材料一在开头和结尾两次强调求学应该抱有正确的宗旨,材料二表达了北大的发展需要的是友爱、平等、自由的观点,两篇演讲稿的观点都十分鲜明。
(2)针对性强:如材料一中蔡元培针对当时中国道德和信仰的危机,提出了改革北大必须从改革学生的观念入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3)饱含情感:材料一中有对学生有批评和担忧,对社会有不满和愤怒,爱之深,方能责之切;更有对学生的激励和期望之情。材料二表达了对北大礼赞之情和未来美好愿景的期盼之情。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比如本题中,“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项,“专科学校是谋求做官发财的地方”不正确,作者并没有阐述这一点。材料一第一段说的是“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作者说在“专科学校”学成之后“任事”,“任事”意思是“担任大事”,但不一定是“谋求做官发财”。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B项,“饱含深情地赞美了北大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的巨大功绩”不正确,材料二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是回顾北大与中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历史。C项“两位校长在演讲中都要求北大的学者应该淡泊名利,执着地追求真理”不准确;材料一中没有表达出“执着地追求真理”的希望。D项,“都体现他们改革的勇气和实干的务实精神”与原文内容不符,如材料一中蔡元培针对当时中国道德和信仰的危机,提出了改革北大必须从改革学生的观念入手,材料二中就没有,故D项错误。
【9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根据上面两则材料概括演讲词的主要特点,并结合选文简要分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文体特征的理解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首先要了解“演讲词”的特点,然后再结合材料有针对性的分析。演讲词的特点如下:首是针对性,撰写演讲词,要考虑听众的需要,讲话的题目应与现实紧密结合,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听众所关注的事情,所讲内容的深浅也应符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其次是鲜明性,演讲的内容不能只是客观地叙述事情,还必须表明自己的主张,阐明自己的见解。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均应做到立场鲜明、态度明确,不能含糊。第三是条理性,要使讲话易被听众听清、听懂,就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第四是通俗性,演讲的语言,总是说来应该通俗易懂,明白畅晓。要做到这一步,关键是句子不要太长,修饰不要太多,不宜咬文嚼字,要合乎口语,具有说话的特点。同时,也应该讲究文采,以便雅俗共赏。第五是适当的感情色彩,演讲既要冷静地分析即晓之以理,又要有诚挚热烈的感情即动之以情,这样才能使讲话既有说服力,又有鼓动性。明确了这些之后,再分析这两篇演讲词,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上面所说的特点。如针对性,材料一中蔡元培针对当时中国道德和信仰的危机,提出了改革北大必须从改革学生的观念入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如鲜明性,材料一在开头和结尾两次强调求学应该抱有正确的宗旨,材料二表达了北大的发展需要的是友爱、平等、自由的观点,两篇演讲稿的观点都十分鲜明;如饱含情感,材料一中有对学生有批评和担忧,对社会有不满和愤怒,爱之深,方能责之切;更有对学生的激励和期望之情。材料二表达了对北大礼赞之情和未来美好愿景的期盼之情。考生结合这些方面分析即可。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