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上饶市民校考试联盟2018-2019学年下学期阶段测试(四)高一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9-07-30 20:01
高一语文答案
1. C 【解析】C项,“以反道德始,以归依道德终,是中国传统悲剧的剧情构思框架”以偏概全,原文是“《西厢记》以反道德始,以归依道德终”。故选C。
2. D 【解析】 D项,“分别从审美追求……” 不当,原文是“所以,不同的认识基础导致不同的审美追求”,所以应是“分别从认识基础……”。故选D。
3. A 【解析】B项,“中国传统悲剧艺术不具备西方悲剧理性认识的深刻性,……因而中国缺少真正意义的悲剧”错误,原文是“不同的认识基础导致不同的审美追求”,不能说“中国传统悲剧艺术不具备……”;C项,原文是“西方悲剧力图借助人的智慧和理性去接触真实社会,……他大多数作品也体现人类生存状态中的无可奈何的无尽焦虑”,所以说“黑格尔哲学思想认为先要超越充满缺陷的现实,达到精神的绝对和永恒,才能超越生命,这种哲学思想正是西方悲剧思想的体现”是错误的,西方悲剧是体现社会现实的;D项,强加因果。原文是“而在中国,歌、杂技、武术等各种表现手段从来没有从戏剧中分裂出去,甚至,歌与舞比单纯的对白在传统戏剧中更具有重要的地位”,两者之间是递进关系,不是因果关系。故选B。
4. C “‘诗人’拒绝和‘我’再见面” 错误,“是因为‘我’无法接受‘诗人’对‘我’的欺骗”也错误。
5. ①情节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思考回味的空间,引人深思。
②结构上与前文“诗人”“生活不易”的感慨遥相呼应,突出当下人们普遍的生活状态。
③情感上,含蓄地表达了“我”对“诗人”生活态度的认可,使文章又生一层波澜。
④动作描写,突出我生活的忙碌混乱,而“我嘴里迸出了一句诗”含蓄地暗示主旨,而对纷乱糟糕的生活,寻求精神层面的寄托才是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
⑤语言含蓄蕴藉,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又意味深长。
(写对1点给1分,写对2点给3分,写对3点给5分,写对4点6分)
6. ①“诗”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比如“我”因为喜欢“诗人”的诗而急于去见他,才发现他的真实身份;我因被他开车时吟诗的举动惊吓而逃之夭夭。
②“诗”是理解人物形象的重要渠道。它是人物活着的仪式,也是对抗生活的方式,是超脱现实困境的出路,爱诗吟诗更是他们珍惜生活、热爱生活的象征。
③“诗”是表现作品主题的关键所在。它象征着人的精神层面的追求,作品借此告诉我们,面对生活的不易要善意发现其中的美与诗意,以此安抚省会,抚慰现实。
④在小人物频繁、忙碌、糟糕的生活中融入“诗”这个反差性很强的要素,在诗意的雅与生活的俗的交锋中,让人深思。(写对1点给2分,写对3点6分)
7. B 【解析】 A项,“从2010-2016年……过夜游客数量都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二的图表,过夜游客数量在2013年呈现下降态势;C项,景区发展必须打破门票经济依赖度,而非必须和乡村旅游相结合。D项,“国家大部分的5A级景区内和周边都存在有丰富且优质的乡村旅游资源”说法错误,原文是国家5A级的大部分景区而非国家大部分的5A级景区。故选A。
8. A 【解析】 A项,“产业发展是乡村生态环境的基础”表述错误,应该是“乡村生态环境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资源”。
9. (1)从政府角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科学合理地进行乡村旅游开发。(2)从当地乡村角度:发挥基层行政单位的监督职能,加强对村民的引导,加大惩处力度,杜绝过度开发行为和环境污染行为;
(3)从游客角度:增强环保意识,做到“文明旅游”“文明出行”。(每点2分)
10. B (原文“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此之谓也。”)
11. D(古代男子20岁称弱冠)
12. C(“裴垍这一推荐获得当时人们的称赞”,原文是李吉甫受到人们称赞。)
13.(1)裴垍虽然年少,却通晓时事,严格遵守法度,即使权贵大官也不敢拿私事求他。(明练1分,虽1分,宿贵1分,干1分,句意1分)
(2)所以赋税更重,平民百姓重新陷入困境。等到裴垍担任宰相,他上奏朝廷禁止这件事,从此百姓稍微休养生息。(苛1分,及1分,自是1分,少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裴垍,字弘中,河东闻喜人。裴垍二十岁时考中进士科,贞元年间,应制举贤良极谏科,在对策中获得第一,被任命为美原县尉。调任考功员外郎。当时吏部侍郎郑珣瑜请裴垍主持考核词判,裴垍坚守正道不接受请托,主持考核时都专注于(考核)真才实学。宪宗元和初年,召入翰林院担任学士,又升任中书舍人。
李吉甫从翰林承旨任上被授予宰相官职,感动得流泪。他对裴垍说:“我(穷困失意)被外放到偏远地区为官,经历十多年才能辅佐皇帝【或担任宰相】,后辈仕进的人物,我很少结交认识。而且宰相职责应当是举荐贤良任用能干的人才,您非常善于甄别人才,请您为我推荐人才。”裴垍拿起笔列出三十多人的姓名;李吉甫记录名单(或拿这份名单)向朝廷推荐,当时人们全都称赞李吉甫知人善任。元和三年秋,李吉甫出京镇守淮南,朝廷于是让裴垍代替李吉甫担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官职。裴垍虽然年少,却通晓时事,严格遵守法度,即使权贵大官也不敢拿私事求他。当初,裴垍在担任翰林承旨时,正是宪宗皇帝刚刚平定蜀地叛乱的时候,宪宗皇帝励精图治,专心理政,机密事务,全都把它们交给裴垍办理。裴垍主持朝政以后,他整顿法度,请求惩治不法行为,考核官员们的政绩,都得到皇上的注意和听从采纳。岭南节度使杨于陵被监军许遂振诬陷,皇帝下诏让他担任闲散官职。裴垍说:“因为一个宦官(的诬陷)而给朝廷重臣判罪,这样不可以!” 请求授予他吏部侍郎一职。严绶担任太原太守,那里的政务全部由监军李辅光裁决,裴垍弹劾他(严绶)懦弱无能,让李鄘代替他。
建中初年,朝廷确定实施两税法,整理制定统一固定赋税的法律,但是实物更贵重,钱币反而轻贱;后来货币与实物的轻重相反,百姓交纳的赋税就比最初增加了一倍,所以赋税更重,平民百姓重新陷入困境。等到裴垍担任宰相,他上奏朝廷禁止这件事,从此百姓稍微休养生息。当初,拾遗独孤郁、李正辞、严休复都得到升迁,到他们来拜访裴垍时,裴垍唯独指责严休复说:“你和这两个勤勉不懈地进献忠言以供采纳的人不同啊!”严休复非常羞惭。裴垍担任学士的时候,引荐李绛、崔群与他同朝为官。等到担任宰相后,他又提拔韦贯之、裴度等人主管起草诏令(担任知制诰的官职),他们都相继担任宰相,都被称为名臣。元和五年,他突然中风,皇帝惆怅叹惜。过了三个月,裴垍去世,皇帝追赠他为太子少傅。
史臣曰:裴垍善于甄别人才暗中记住,举荐贤才任用能人,辅佐皇帝践行王道。李吉甫仰仗裴垍选拔人才,让朝廷按照等次授予他们官职;李吉甫他知道裴垍是可以鉴别出优秀人才,裴垍也知道李吉甫能够很好地重用贤良人才。他们相互需要又相互成就,彼此不心存妒
忌,又不凌驾于对方。所谓“经纬之臣”,恐怕说的就是他们这样的人吧?
14. D 【解析】 “描写浓墨重彩”错。全诗采用白描手法,比如“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
15. ①慨叹家信十寄九不达,天上的大雁南来北去,却不能捎来一封家书。
②鸿雁南来北去皆有归宿,而自己却长年漂泊在外,有家难回。
③面对鸿雁,看看自己,不禁教人顿生强烈的思乡之情。(每点2分)
16. (1) 以手抚膺坐长叹 使人听此凋朱颜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17. D 【解析】关联词语应该是“不是……而是……”,排除A B;“而是”后边主语应该先说“中国”,再说“中国航天”,排除C。故选D。
18. B 【解析】 括号前的内容主要是说“突破”,因此,括号中的句子主语应该是“突破”, 排除C D;从句子的简洁明了来看,排除A, 故选B。
19. B 【解析】天马行空:多形容诗文、书法、言行等气势豪放,不受拘束。也形容说话做事不着边际。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又指胡思乱想。原文是“人类关于月亮的种种天真的、 的神话和传说”,这里形容脱离实际的神话传说,应用“想入非非”; 高深莫测:形容是人难以理解,深不可测:比喻道理、含义异常深奥。也指人心机极深,难以猜测,又比喻对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原文是“因此月球背面对于人类而言,更是 ”,这里不是形容人,应用“深不可测”; 坚苦卓绝:坚韧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侧重于坚持之苦,艰苦卓绝: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侧重于艰辛之苦。原文是“中国的航天人凭着无所畏惧的勇气和 的精神”,应用“坚苦卓绝”; 空前绝后:多用来形容某种成就或盛况,带有夸张赞叹的意味。前所未有: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原文是“这是人类史上的首次,更是 的成就”,此处应用“前所未有”,故选D。
20.①“贵体欠安”改为“身体不适”②“高徒”改为“学生”③ 请假时间要明确,可改为“请假一天(或x天)”④“务必”改为“请”;⑤把“不胜感激”删去(未改对不给分。)
21.申请人先准备个人材料,然后在学校开证明,提交地铁办理中心审核,材料符合条件者,缴费领卡(2分);材料不全者,补齐材料重新申请(2分);条件不符者,不予办理(2分)。
22. 按高考阅卷标准。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先明确: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从所学课文中的人物入手,要求“想象他(她)来到今天的中国,了解了新中国70年的变化”。将题干中所给人物进行罗列:“鲁大海”、“拿来主义者”、“刘和珍”、“渡河者”、“祥林嫂”以及《祝福》中的“我”,并要明确出处、明确人物身份、明确人物所处时代特点、明确与人物相关事件(情节),要明确在原出处中体现的人物形象特征。
本题新颖之处有三:
1.对于名著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阶段性考试是对既往学习效果的检测,同时也是为高考服务的,此题的设定也是为了大家更好地阅读名著指明方向。人物的身份、特点、内心情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而非平面化的认识。今后应注重对作品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结合作品相关内容、对人物形象、思想内涵、艺术特色、表现手法的理解;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作品的文化价值、时代意义的感悟与评价。
2.人物的穿越令我们对现今生活更为珍惜,作品中的人物所生活的时代,我们是通过资料感受的,而祖国现今的样貌是大家能够感受的到的,通过人物的穿越,时代的对比,让我们更加清晰的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珍惜当今的生活。作为青年人,关注祖国、关注时代这也是新时期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3.题干中的人物身份各异,有工人、有佣人、有使节、有革命先烈等等,每一类人都能够在现今社会找到他所对应的角色、找到他所处时代与现今时代的不同,以及他的生活状貌与现今相同角色的之间的差异,甚至是由于鲁大海、刘和珍等无数先辈英勇奋斗换来当今美好的欢欣与慰藉等等。不同的人性格不同,遭遇不同,语言风格不同所抒发的情感亦有所不同,在审清了写作角度后,对同学们的写作要求也是有一定高度的。
参考立意:
按题干要求,如果写鲁大海,要以工人视角来看待七十年的变化,考生可结合鲁大海的生平对比七十年来的变化,突出客观世界变化之大;同时变发泄被压抑的愤懑为抒发对自身、祖国变化的赞美;正是由于千千万万个鲁大海的斗争与揭露才有了当今时代的美好与幸福,他心中的欢欣与慰藉;对美好未来的渴盼。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