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安徽省合肥一中2019年9月高三阶段性检测考试语文试题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9-10-08 10:11
安徽省合肥一中2019年9月高三阶段性检测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祠堂,是古代中国人慎终追远的重要场所,彰显着“敬宗收族、亲亲有爱”的礼之精神。祠堂以血缘之基,融道德、信仰、礼三者于一体,规范礼制,聚族祭先人,团结族人,表达共同的精神寄托。
古代的“宗族”,是指有宗子,行宗法制而聚合成的“血缘一政治”团体。宋代程颐倡导士大夫阶层的宗族祭祀,到南宋朱熹制作《家礼》,提出了“祠堂”这一名词,确定了祠堂祭祀的格局。一个家族祭拜先祖,由宗子主持祭祀,叫敬宗;一个家族由宗子率领祭祀共同的先祖,即收族。宋明之后,甚至出现了不设立宗子的“族”。这样一个同族同姓的村落,尽管没有“宗”,仍然可以被称为“宗族”,这个时期的宗族制度,就成了“血缘一社会”团体。敬宗收族,使宗法不仅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人伦共同体,而且成为生者与死者交通的人神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政治与社会功能。
祠堂的功能之一是祭祀宗族祖先或先贤。祠堂祭祀有多种,有季祭、节祭等。不管豪门或寒族,对祭祀都十分重视,仪式庄严,礼节隆重。祭祀先人是为了教育后人,立约族规是为了惩治违规犯律行为,借祖宗之威,禀祖宗之训。在祭祀中,族长要宣读族规和家训以及族谱,族长在此代祖宗立言,宣讲传统伦理,告诫和惩罚犯错子孙。凡做了错事的族人须站在特定的位置祭拜,窝意“低人一等”,以这样的方式来惩戒不良行为。祭毕,后阜向前辈行礼,族人之间相互行礼,这样,祠堂祭祀就成了一种精神联系的纽带。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家族成员从儿童期就受孝悌之礼等熏陶。祭祀活动既加强了血缘关系,又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向心力,从而对族中成员的行为起到榜样或约束作用。
祠堂的动文化(祭祀)体现着祠堂的功能,祠堂的静文化(建筑装饰)也暗示或渗透着祠堂的功能。装饰文化作为祠堂文化的载体,涵盖了浓厚的道德观念、地域民俗,无论是家居陈设还是建筑中的雕饰彩绘,又或是牌楼照壁都成为传统文化的戴体。洛阳新安县吕氏祠堂,照壁上刻画的“龙蛇龟田”象征吕氏族人要勤勤恳恳才能福临;各种各样的墀头“耕读”字样引导后人要辛勤耕作以立身立命,刻苦读书以立德立行。
儒家伦理中家族观念尤为深刻,祠堂作为整个家族的聚集活动之所,承担的是弘扬祖先美德、传承“孝礼”文化、维系亲情意义等功能。礼仪和道德结合在一起,从而延伸到更大的范围乃至整个社会,以期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祠堂祭礼,不仅是“情感一道德”性的,而且是“伦理一政治”性的。
祠堂作为礼制性建筑,并非是文化虚构,而是从对亲生父母之爱与敬延伸到对祖父、曾祖、太祖甚至整个宗族真实无妄的伦常尊亲的追溯以及对天地诸神的祭拜,关系着对人伦关系、社会结构、政治组织的理解。
(摘编自李玲《何堂之礼:有秩序的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祠堂是融道德、信仰、礼三者于一体,彰显“敬宗收族、亲亲有爱”礼之精神的重要场所。
B.最初“宗族”,是指有宗子主持祭祀,行宗法制,而聚合成的“血缘一政治”团体。
C.祭祀时,族长在祠堂立言。祭毕,后辈向前辈行礼,族人之间行礼,祭祀成为一种精神联系的纽带。
D.祠堂作为礼制性建筑,并非是文化虚构,其中的很多建筑装饰都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论述了以血缘为基的柯堂祭祀之礼是有秩序的爱,它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谐有很大的作用。
B.文章第三段运用举例论证,用“祠堂祭祀的立约族规”的事例来论证祠堂在祭祀方面的重要功能。
C.文章第四段用照壁上的“龙蛇龟田”引导后人要辛勤耕作、刻苦读书来论证祠堂“静文化”的功能。
D.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其中分说部分从宗族发展、儒家伦理等多个方面阐述了柯堂的功能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的“宗族”,必须由宗子敬宗收族,这样才能使宗法成为人伦共同体、人神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政治与社会功能。
B.在祭祀中,族长立约族规惩治违规犯律行为,是为了加强血缘关系,从而强化家族内部的向心力。
C.祠堂并非是文化虚构,而是延伸到许多方面,如果没有祠堂文化,就不会有以后的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有秩序的爱。
D.祠堂把礼仪和道德结合在一起,目的之一是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祠堂祭礼实际上具有道德性和政治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9月19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国家大剧院举行。茅盾文学奖是中国最高文学笑项之一,代表着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荣誉。2011年,共有五位作家获得了这一殊荣,他们分别是张炜、刘现龙、莫言、毕飞字和刘震云。
记者:在你最初得到这样一个消息,得到茅盾文学奖的时候,你当时的反应是什么?
刘震云:当时我在菜市场买菜,然后出版人就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评出来了,有你,然后我就买西红柿、鸡蛋,回家中午吃的是鸡蛋西红柿面,当时新浪的主持人还问我,是不是这面吃的跟别的不一样,我说挺一样的,鸡蛋就是鸡蛋,西红柿就是西红柿。
记者:但心情不一样。
刘震云:没有大喜。如果是惊喜的话,那就证明《一句顶一万句》写得不够好。
记者:你很自信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吗?
刘震云:那倒没有,那也很可能它评不上,我只是觉得它评不上的话,并不妨碍我对它的看法,我眼它相处那么长时间,我肯定知道它是好的。你比如讲(一句顶一万句》,没评上茅盾文学奖,它会减色很多吗?
《一句顶一万句》这部长篇小说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出延津记”讲的是杨百顺从故乡“出走”的过程,下部“回延津记”讲的是牛爱国从异地“还乡”的过程。通过“出走”与”还乡”,《一句顶一万句》展现了杨百顺和牛爱国的人生历程与命运逻辑,但这部作品的名字却引发了人们的好奇。
记者:为什么叫《一句顶一万句》呢?
刘震云:一句有见识的话,胜过一万句废话。“一句顶一万句”这个说法不是从我开始的,2000多年前有人说过,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平晨我得到一句有见识的话,我晚上死都可以。孔子这个话是很讲究的,他不说朝闻道朝死可矣。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明明白白活一天,这就是“一句顶一万句”,一天顶一万天。其实《一句顶一万句》还可以起另外一个名字。
记者:会是什么?
刘震云:《一天顶一万天》。
记者:我不知道对您而言现在是否是你文学作品上的一个巅峰?
刘震云:不是吧,我觉得我的写作刚刚开始。为什么说刚刚开始呢?是由写作者变成倾听者的刚刚的开始。
从写作者到倾听者,是刘震云在创作(一句顶一万句》时的最大感悟。作为一个倾听者,刘震云在这部作品中将每一个人物的话都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这不禁让人联想起他的另一部与说话有关的作品《手机》,《手机》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严守一,因为职业的关系,严守一每天都要说很多的话,但在这部书的封底,却写着这样一行字:“世上有用的话,一天不超过十句”。
记者:似乎说话的这个关键词还是在您的作品中延续?
刘震云:当然,我觉得,说话是重要,说什么样的话,谁在说话,是作者在说话,还是书里的人物突然自己想说话,而这个话别人没说过。我觉得这个是靠作家的想象力抵达不了的,而是人物自己。我觉得,他突然觉得我应该有一个情绪和心灵的出口,所以当严守一的奶奶去世之后,他突然觉得他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可以说话了,没有任何人可以说话,他应该怎么表迷呢?严守一像他6、7岁时一样,拿着一个手电,一个人又到村口的同样的土岗上往天上写字,奶,想你。我突然觉着的话,往天上写字的这种状态,我特别地想跟严守坐在一起聊天。可能他在说,我在倾听,够了。当你由一个写作者变成一个倾听者的时候,你的写作也变得无比的自由,接着就有了《一句顶一万句》。
记者:但很多人也会说,这些书中的人物也是你作家创造出来的。
刘震云:你是创造出来了这么一个人物,但是这个创造是怎来的,过去的话,可能是刘震云让谁来的,现在的话是你们两个在一个十字路口相遇了。我曾经说过一个去我们河南汴梁的理论,我出发了,我出发的同时,可能书里的人物也早就出发了,然后在一个黄河边上,大柳树下,我们遇到了,我说你去哪,去汴梁,你呢也去汴梁,抽起烟来,特别对劲,说咱俩一块走吧。
记者:只是个同路者。
刘震云:是个同路者,是你的朋友。这样的写作状态是不是更水乳交融一些,情感上,当然比这个更重要的是解放。
记者:哪方面的解放?
刘震云:倾听本身就是一种解放。
记者:我现在就很解放,很自由。
刘震云:好的主持人一定是一个最好的倾听者,而不是最好的提问者。
(摘编自《面对面·刘震云文学之路》,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同刘震云面对面的新闻访谈,从他的获奖作品聊起,最后谈到了他的创作理念。
B.“一句有见识的话,胜过一万句废话”,刘震云在作品中体现了这种“有用”的观点。
C.刘震云尝试用在作品中来展现普通民众的生活,他的创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D.访谈中刘震云的回答朴实而不失幽默,善用比喻,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俗易懂。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闻访谈是指记者为获取新闻对客体所进行的询问、倾听和记录等活动。这篇访谈体现了主持人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采访技巧。
B.作者借助《一句顶一万句》小说的创作,传达出他不说废话,只传达人物原汁原味的对话意图。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已达到文学创作中的巅峰。
C.刘震云的创作理念是将文学创作回归朴实,尽可能还原生活,由写作者变为倾听者,并最终成为和读者水乳交融的同路者。
D.这次的访谈,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作家刘震云朴实接地气的创作风格,通过了解作家,从而更好理解作家在文学作品中传达出的精神。
6.这次访谈内容主要涉及哪几个方面的问题?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一个潮湿的下午
曹文轩
时间到了一九六零年……
胡妈旱已发现奶奶去当铺当家里的东西了。半年前的一天晚上,她向奶奶说,她打算离开蓝屋了。她说家里要她回去带孙子。奶奶摇了摇头说:“你说的不是实话。”她安慰胡妈:“这里的日子,自然不如从前了,但还能过下去。你在这里,还能挣一点钱;这钱,对你乡下的家,也许很重要呢。别再想着离开吧,我总会有办法的。再说,阿梅还小,打她出生,就是你带的,她也离不开你。”在奶奶的再三劝说下,胡妈才答应留下。
而现在,奶奶在畴躇了许多天后,却要对胡妈和宋妈开口说,她们两个人中间,得有一个人要离开了,未来的日子,已使奶奶寝食不安,若要每月再拿出一些钱来支付胡妈宋妈的工资,实在太困难了。
这一天下午,犹豫了好几天的奶奶终于把胡妈宋妈叫到了楼下客厅,说出了她心中的决定。那时,奶奶显得极度不安,脸上满是愧疚,她甚至都不好意思看着她们。
胡妈和宋妈听罢,却都没有感到吃惊。离去的想法早已在她们的心里翻来覆去。蓝屋的窘迫,一天不如天的衰落,她们都清清楚楚地看在眼里。只是乡下的日子因为灾荒越过越紧巴,她们每月得到的报酬越来越显得重要了。她们没有决然离开,还有一个原因:她们实在舍不得离开蓝屋,离开这一家人。
她们熟悉这里的每一根筷子、每一把勺子,熟悉这蓝屋里所有人的喜好和脾气。一年四季,她们手脚不停地劳作,把蓝屋收拾得井井有条、干干净净。在日子越来越窘迫时,她们费尽心机,帮奶奶精细地计算着一家人的开销。胡妈去小莱场买菜,要把莱场来回走好几遍,然后走向那个萊价最便宜的卖家。开始买卖时,又是一番讨价还价。那时,她脸上的表情,完全不像佣人,而像是这个人家精打细算的主人。
有剥好的、现成的毛豆卖,但胡妈不买,为了省那一斤五分钱。当奶奶问起何不直接买剥好的毛豆时,胡妈说“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剥毛豆,热闹。”她回头看了一眼阿梅,“我们家阿梅最喜欢剥毛豆了,是吧?”阿梅就会说“我要剥毛豆!”后来,奶奶也喜欢上了剥毛豆,一边剥,一边与胡妈宋妈说笑,或不时地夸阿梅:“阿梅剥得又快又好。”
厅里的气氛有点儿特别。
先是胡妈开始说话。
胡妈笑着说:“夫人,您不要为难。您留我又多待了这么久,我心里已万分过意不去了,蓝屋不比从前了,我和宋妈心里都清楚。夫人您整天是一张笑脸,可我们知道,您心里苦着呢。在这里多待一天,就让您多天负担。夫人您不必为我们担心。我们是乡下人,什么苦都吃过,回到乡下去种地,饿不死的,说不定还会好一些呢!只是心里有点放不下这里,放不下老爷、夫人,放不下阿梅…”她朝阿梅拍拍手,阿梅连忙跑过来,胡妈弯腰将阿梅抱到怀里,用她满是皴蚊的脸用力贴住阿梅粉嫩的脸蛋儿,“就没有见过这么好看、这么让人疼的孩子……”
不一会儿,阿梅觉得自己的脸湿了——胡妈无声地哭了。
阿梅呆呆地看着。
耧下来,宋妈也说了很多话,不停地安慰奶奶,希望奶奶心安。
她们用乡下人的语言,一遍一遍地赞美着奶奶一由衷地。
奶奶一直微笑着,那是胡妈和宋妈所熟悉的微笑:安宁、温柔。那微笑里,还永远有一片淡淡的羞涩一是一个女孩的羞涩,虽然她已老了,但那羞涩依然。
说着往事、眼下和往后的日子,许多事,许多话,说着说着,三个人泪流满面。
阿梅见她们三个人哭,也哭了起来。她不太能够明白,她们为什么泪流满面,但见她们三个人哭,她也想哭。
胡妈连忙用衣袖擦去阿梅的眼泪:“这孩子,你哭什么呀!”
阿梅却哭出了声。三个人都笑了起来—一放声大笑,笑声里是流动在皱纹里的泪水。
那个下午,世界一片潮湿……
(节选自长篇小说《蜻蜓眼》)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1960年的自然灾害为背景,以奶奶辞退帮工为主要事件,并以第三者的视角展开,重点表现了奶奶操持一家老小生计的艰难。
B.小说善于以神态描写刻画人物,如奶奶宣布决定后,“不安”等神态,传神地体现了奶奶复杂的内心,而“微笑”更是她高贵精神的体现。
C.小说语言清新典雅,具有古典美学的意味和色彩,如来自乡下的帮工胡妈,她的语言富有生活化的特点,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D.小说剥毛豆的情节从侧面体现了蓝屋当下的经济拮据,同时也体现了胡妈真正融入了这个家庭,心甘情愿为这个家精打细算。
8.小说中奶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9.小说以“那个下午,世界一片潮湿……”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夜泊牛渚怀古
唐·李白
牛诸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注】①谢将军:东晋谢尚,今河南太康县人,曾任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适逢袁宏在运程船中诵己作《咏史》诗,音辞俱住,遂大加赞赏,邀其前来,谈到天明。袁宏从此名声大振,后官至阳太守。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出夜晚江面上的辽阔空明,为引发融通古今的情思做好了铺垫。
B.颔联正面怀古,一个“空”字使诗人对谢尚的崇敬怀念之情与上联空寂之景交融一起。
C.诗中用典,颈联遥想东晋谢尚、宏在此地的遇合,感慨斯人已渺,美谈不再。
D.这首诗不拘泥格律的严谨和语言的藻饰,而是大处落墨,情景浑成,纯乎天
15.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诗人是如何表达的?请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
(2)曹操《观沧海》中“             ,             ”两句描写了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景象。
(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                ,                ”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