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山西省祁县第二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9-10-12 10:47
高二语文10月月考答案
1.B  “从商代开始采用”错误,根据原文第一段“甲子作为一个确定的记述系统用于定义华夏时问,至迟在殷商时期已然完备”,可知在殷商时期“已然完备”。
2.D “依次讨论”错误。分析原文,文中第一、二段讨论了甲子纪序的本质及甲子的定义、内涵,第三段涉及“文化效应”,且第三段并未讨论甲子纪序所形成的“文化效应”。
3.D  (A项,“自然时间在宇宙.形成之初并不存在”错误-,根据原文第一段“宇宙因爆炸而生成,时问得以同时生成”,宇宙生成时,时间也同时生成”。B项,根据原文第一段“人类在自然时间范围内……这就是定义时间”,“甲子属于……而不在白然时间范围内”说法错误。C项出自第三段,将结果当作目的,“是为了”错误,原文第三段说的是“这种对'时间是什么'的连续追问与解答,直接导致了……并为……提供了条件”。)
4、D (D项,“更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品质的赞美”这一表述不当。这并非作者的主要意图,只是表达了祖孙之间温馨的亲情。故选D。)
5(1)诗性特征:①运用乡土风物类语词,如“耧车、连翘、黄土、黄牛、布谷子”等描画乡村自然风景与田园劳作场面,表现乡土田园牧歌般的诗意;②多用各类叠音词,如“淡淡的、远远、轻轻、圆圆的……”,使小说叙述呈现舒缓的节奏,营造宁静、从容、和谐的意境。
(2)口语化特征:①以祖孙对话,呈现日常劳作场景,洋溢浓浓亲情;②多用短句、口语化语词、方言词等,使小说语言通俗、质朴,有乡土气息。
【解析】欣赏小说的语言,要把语义、语法、修辞分析同艺术的分析结合起来,把语气运用的技巧同叙述故事、描写环境、塑造人物等艺术技巧结合起来。分析语言时,还要揣摩作者的情感态度倾向,由此更好的把我作品的主题。诗性特征主要体现在:运用乡土风物类语词的使用和各类叠音词的使用,如文中说“脚步起伏,山谷里响起叮当叮当的牛铃声,舒缓,从容,悠远得像一个神话的开头”,这样宁静和谐的意境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而“均匀密集地播撒到浅浅的犁沟里”“梯田却冷清清的,只有孤零零的爷孙俩蓝天黄土之间”,这些句中的叠音词宁静淡雅,意蕴丰厚。而口语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以祖孙的对话之中,作者多用短句、口语化语词、方言词等,乡土人情油然而生。考生可从这些方面总结概括。
6、(1)老福田层面:①这话是老福田和土地做着最后的告别,表现老人对土地难以割舍的爱;②面对耕种了千年万年的土地即将变成荒地的现实,老福田内心充满了无奈和痛楚。
(2)小说主旨层面:①表现工业化对农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冲击;②“最后”融进了叙述者对逐渐消逝的农耕生活的留恋和思考。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这句话,既是理解老福田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这就提示了考生的思考方向。然后考生应找到关键句在原文的位置,仔细理解关键句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本题中,爷爷的话:“娃,给爷爷牵牛,咱们再给它种最后一回庄稼……”意思是爷爷知道耕种了千年万年的土地即将变成荒地,于是和土地告别,在爷爷内心深处是对土地的不舍,也有不能改变现实的无奈。这是从老福田层面而言。关于文章的主旨,文章主要表现了“现代工业化对农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冲击”,由此给人们带来深深的思考。
7.C  解析:“家长们就能坦然相对……就不会异化”表述绝对,根据材料三中“家长群异化,没有相应的规则予以规范是—大原因”可知,家长群异化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8.A“是因为家长们害怕自己的孩子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分析有误。从材料二、材料三和材料四来看,家长群的异化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家长群异化是家校关系异化的一个缩影,而其背后则是社会对教育的深深焦虑。
9.①学校和教师方面:明确自身的教育责任,不能将教育责任转嫁给家长;②家长方面: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过多干预学校老师的教学,理性交流;③社会方面:推进教育公平,普及先进教育理念,缓解人们对教育的焦虑。
10.A
11.C  转迁、迁官、迁调指平级调动。
12、D  督造浮桥时,桥成后遇山洪暴发,桥被冲毁,确是失职不是遭受陷害而免职。
13、(1)权势之家担心对自己不利,就编造出一些流言蜚语。明珠执政,尤其与他不和。
(2)大概因为秉性梗直,不肖之徒带着私仇以谗言陷害他,编造出这样的话罢了。
14.D   诗歌最后几句的意思是感谢主人像漂母那样急人所难,慷慨赐饭,而惭愧自己没有韩信那样的才能无法回报,只有到阴间再报答主人了。
15.诗歌表现了一位处境窘迫、质朴真诚、感恩图报的诗人形象。
①处境窘迫:诗人因饥饿无粮而出门乞食,处境窘迫,行动踌躇,内心煎熬。
②质朴真诚:虽是乞食,但是因为爱洒,有酒即“倾”杯,真是“质性自然”。
③感恩图报:末四句对主人表示感激之情,而又直言自己无韩信之才,至性真情,自然流露。
16.略
17、C千方百计:形容想尽或用尽种种办法,用在句中正确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用在句中不恰当。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用在句中不恰当。顶礼膜拜:比喻对人特别恭敬或极端崇拜。奉若神明:指盲目崇拜某人或某事物,像迷信的人敬奉神灵一样。用在句中不恰当。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说话。窃窃私议:背地里小声议论。用在句中不恰当。
18、B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有两处语病:第一处是“如果”语序不当;第二处是“渗出叹息的悲惘”搭配不当,应该是“渗出悲悯的叹息”。
19、C 根据分号前后两个句子的对比关系,“平凡”对应“灿烂”,“年轻”对应“凝固”,排除A、D两项。对比B项和C项,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关联词语“虽然”应该放在“他们”的后面。
20、①“抛砖引玉”改为“踊跃发言”;②“给予高度评价”改为“感到十分高兴”;③“学习成绩差”改为“学习成绩不太理想”;④“般切期望”改为“希望”;⑤“目前的当务之急”改为“当务之急”。
21、(5分)示例:②外在手段未必(或“不一定”)(比思想教育)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德行。     ③使学生具备好的德行的大学教育未必(或“不一定”)就是完美的大学教育。
(写出一处给2分,写出两处给5分。意思对即可)
22.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参考立意:①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②努力克服自己的贪欲;③“拥有”和“缺失”是相对的;④不断付出,拥有的更多。
译文: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被任命为广西罗城知县。罗城县处在万山之中,流行瘴气瘟疫,民风粗犷凶悍。又正处于战争之后,遗地荒草荆棘,县城中仅有六家居民,县城也没有城墙和官署。于成龙到任以后召集官吏百姓安抚他们,明确保甲制度。有强盗出现,就立即抓捕治理,向上级请示,审判清楚后就处决,百姓安居乐业,全力耕作土地。于成龙和百姓相亲相爱如同家人和父子一样。他向上级写文书请求放宽徭役制度,又兴建学舍,创立养济院,凡是应当兴办和去除的事情,都按次序一件一件实行,全县治理得很好。总督卢兴祖等人以政绩“卓异”为理由把他推荐给朝廷。康熙六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四川在大乱之后,合州剩下的百姓只有一百多人,可是赋税和劳役却很繁重。于成龙请求革除旧弊,招揽百姓开垦荒地,借给百姓耕牛和种子,满一个月后,户口增加到上千。又升任湖广黄冈的知州,官署设在岐亭,他曾经到村落中去微行私访,遍访民间隐情,遇到盗贼以及其他可疑案件,就按其踪迹抓到案犯,百姓非常惊叹佩服。
    康熙十三年,代理武昌知府。吴三桂进犯湖南,朝廷军队正进攻岳州时,有公文命令于成龙修造浮桥渡过军队,浮桥刚修造好,山洪暴发,浮桥被冲塌了,于成龙获罪被免除了官职。
康熙十七年,迁官为福建按察使。有百姓因为与海外有来往而获罪,株连了几千人,案件审讯完毕,判处统统斩首。于成龙写信告诉康亲王杰,认为所株连的多是平民,应该查清以后释放他们。康亲王平素很敬重于成龙,就全部答应了他的请求。康熙十九年被提拔为直隶巡抚。宣化以前有因被洪水冲上泥沙覆盖的田地一千八百顷,前任长官金世德请求免除田赋,没有得到批准,成为百姓的负担。于成龙又上奏章请求,朝廷听从了。又因为这地方夏秋两季节屡次遭受灾害,请求朝廷赈灾。又另外写奏章弹劾青县知县赵履谦贪污,赵履谦被按律惩治。
    康熙二十年,进京朝觐,回答皇帝垂问,皇上褒奖他是“清官第一”。又说他弹劾赵履谦很恰当,于成龙回答说:“赵履谦了过错却不改正,我不得已才弹劾他。”皇上说“处理政务应该懂得大体,小处明白不值得提倡。做人贵在始终如一,你可一定要自勉呀!”随着赏赐给他国库银一千两,皇帝自己乘坐的骏马一匹,还做诗表达对他的褒扬和恩宠,并命令户部派官员协助于成龙赈济宣化等地的饥民。不久,升任江南江西总督。于成龙到了江南,自己衣食住行很简陋,每天只吃糙米和蔬菜。在那里几个月后,政令教化使江南民风大改变。权势之家担心对自己不利,就编造出一些流言蜚语。明珠执政,尤其与他不和。
   康熙二十三年,朝廷命令于成龙兼管两地巡抚的政事。不久,在任上去世。
    于成龙历任各种官职从未带过家属,他去世的时候,将军、都统以及幕僚属吏入内检点遗物,竹箱内只有一身丝绸棉袍,床头盐制豆豉和一些日常用具罢了。百姓听到噩耗,罢市,很多人聚在一起痛哭,家里绘制他的画像祭祀他。皇帝赏赐公祭安葬的礼遇,谥号为清端。内阁学士锡住勘察海疆回到京城,皇上询问于成龙为官的情况,锡住回奏说他很清廉,只是因为轻信别人,有时候被下属欺骗。皇上说:“于成龙在江南作总督,有人说他改变了朴素之风,等他死后,才知道他始终很廉洁,被百姓称赞。大概因为秉性梗直,那些不肖之徒带着私仇以谗言陷害他,才编造出这样的话罢了。当官像于成龙一样的人,能有几个呀?”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