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河北衡水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一调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0-02-10 16:29
河北衡水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三下一调考试
语文试卷答案
1.C  A项,“《易经•系辞》中的观点认为”错,原文是“按照这个说法”,所以“艺术门类强调哲理和美学意义,而中国建筑注重实用性,兼顾审美”这一观点是后人根据《易经•系辞》中的观点推断的。  B项,19世纪末以来,华夏大地的城市面貌发生变化原因较多,除此之外还有“中国受到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全面冲击,传统建筑行业走向衰微”等原因。D项,从原文看亨利•墨菲设计的燕京大学校园是“将传统建筑的造型与文化内涵融入新的建筑项目”。
2.C  C项,无中生有,原文中并没有对比论证中西方古建筑的理论、风格的不同,并无突出阐述二者各自的特点。
3.D   D项,“中国古代不缺少园林艺术的理论名著,也有建筑领域的民间著述”说法错误,原文“中国古代建筑界虽然巨匠辈出,巧夺天工,取得极高的成就,却一直缺乏理论总结。”“而且主要内容都偏于实际操作层面的记述,没有太多的理论探索”。
7.B   B项,“都反映出人物内心的激动和焦急”错误,选项对人物动作的分析有误,应该是反映出人物内心一“动”与一“静”,“踱”说明四叔一点也不着急。
8.①觉新是旧家庭中为家庭不惜牺牲自己梦想和幸福的有责任心的善良又软弱的大哥形象。②觉民是既同情大哥又理解兄弟,内心有矛盾而又态度温和的青年学生形象。③觉慧渴望幸福生活,敢于反对旧家庭束缚,是坚定勇敢的青年革命者形象。(每点2分)
9.①人物形象塑造真实可感,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如觉新既勇敢担起家庭重担又害怕祖父,有胆小懦弱的一面。
②日常生活描绘真实可信,再现了封建大家庭中受过教育又身份地位不同的青年人的生活情境。③从情节发展的真实性来看,在新旧时代剧烈变迁的背景下,年轻人自然会呈现或激进、或保守、或徘徊的不同样态。
④作者传达出对旧时代青年的真实感受,既预示了封建大家庭必将走向没落的历史趋势,又讴歌了青年们的觉醒和反抗。(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满分)
10.B  道南益求去。杜门逾年,疏二十七上,帝犹勉留。会继母讣至,乃赐道里费,遣行人护归。天启初,以覃恩即家进太子太保。居二年卒。
11. B.这个说法不准确。①太子所居之宫,也代指太子。②太后所居之宫,也代指太后。汉朝太后居长乐宫,长乐宫在未央宫东,故又称东宫。③妾媵所居之宫,代指嫔妃。
12. C.(“只被皇上召见一次”并不能推断出“他一直没有得到重用”)
13.(1)吴道南遇事有操守和主张,对政治体制有明确而透彻的认识,朝鲜入贡的使臣请求购买火药,道南坚持不卖给他们。(得分点:“操执”,操守和主张;“明达”,明确而透彻;“市”,购买;“执”,坚持。各一分,句意通顺1分)
(2)台谏弹劾内阁臣子,是职责,但没有任意张口辱骂的。已经使国家遭受极其严重的侮辱,请立刻罢黜。(得分点:“台谏劾阁臣,职也”,判断句,1分。肆,任意,1分。辱,使动用法,1分。句意,2分(“台谏弹劾内阁臣子”“请立罢黜”)
14.A  A项,“首联语调高昂”“尾联归于平静”错误,应是“首联语调平静”“尾联归于深沉感慨”。
16.(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3)酿泉为酒   山肴野蔌。    (4)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5)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6)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7.B
18.B  “人类向太空的拓展,将会注定人类是否还有未来,甚至彻底改变人类的未来”,第一个问题是“注定人类是否还有未来”不合逻辑或搭配不当,第二个问题“注定人类是否还有未来,甚至彻底改变人类的未来”语序不当。
A项,“注定”与“是否有未来”不能搭配,因此A项排除。
C项,语序不当,“甚至”代表的递进关系,“将会决定人类是否还有未来”和“彻底改变人类的未来”颠倒。
D项,“人类向太空的拓展”和“决定人类是否还有未来”之间不存在递进关系,因此不能用“甚至”,另外“这”指代前者也不正确。
19.C   C项,“虽然这种可能性极小”与前文“生命的存在也是可能的”最为衔接。另外从整体含义上强调宇宙中的某处(地球外)会存在生命。
A项,“但是宇宙是无限的”放在最后强调,不合语境。
B项,“虽然这种可能性极小”放在最后,强调可能性极小,不合语境。
D项,强调我们还是可以假设也与语境不符。
20.  ①“信”指使者  ②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格式  ③却先写作书人,后列受书人(或:却在开头就写明作书人和受书人)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所给语段主要讲的是古代“书”“信”的区别、书信的格式、明清以来书信和汉魏六朝书信的区别。通读语段,可知第①处的句子和前一句是并列关系,前一句解释了“书”,此处肯定解释“信”,根据后面举的例子,可以确定“信”的古代含义应该指“使者”。第②处后面有“如”,说明该处是总括句,下一句是解释句,解释的是书信的格式。由此可以确定第②处当是说书信有固定的格式。第③处和后面的例子与分号前的句子形成对立关系,说明汉魏魏六朝的书札格式和明清以来的格式是不同的,具体的不同之处就在“先写作书人,后列受书人”或“开头就写明作书人和受书人”。
21.公共文化设施要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开放。(公共文化设施、未成年人、 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开放。五个要素一个1分)
解析:(1)基本解题思路为:什么人——干什么事;什么事——有什么特点。(2)也可以先找到导语,然后再根据上面的答题思路解答。如本题导语为“从5月1日起,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要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家长携带未成年子女参观的,对未成年子女免票”,可以找到:什么人:公共文化设施,什么事: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票,所以本题的答案为:公共文化设施要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开放。
22. 【审题】
这则材料中,叙述对象主要有爸爸、儿子、藏獒和鹦鹉。细心揣摩材料可知,四个叙述对象中,儿子和鹦鹉是主要人、物,是立意的最佳切入点;爸爸和藏獒只是次要人、物,是“配角”。所以,解读这则材料,可重点从儿子和鹦鹉两个角度入手。从儿子的角度思考,儿子没有听取爸爸特别交代,轻视鹦鹉,以貌取人,最终害了自己。从鹦鹉的角度思考,它借助藏獒教训“儿子”,表现出它的智慧,可见当今社会,最厉害的人不是最凶的人,而是能调动“资源”的人。
【立意】
1. 善于听取他人意见;2. 以貌取人终害己;3. 正视弱小;4. 学会尊重;5. 善于调动资源;6. 善假于物,因人成事。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