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2020年北京西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0-08-26 17:19
西 城 区 高 三 诊断 性 测 试
      语文参考答案          2020.5
一、(18分)
1.(3分)C       2.(3分)A      3.(3分)B       4.(3分)D
5.(6分)答案要点:
①如何既能实现原真性保护,又能解决历史建筑年久失修及传统功能延续的问题。
②如何避免让静态的历史建筑成为文化孤岛。
③如何既能保护历史建筑,又能满足当地居民提升生活品质需要。
④如何避免由于认识不足、决策失误给历史建筑带来毁灭性破坏。
⑤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历史建筑保护与本地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
评分说明:每个要点2分;答出其中三个要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
二、(25分)
6.(3分)C       7.(3分)C       8.(3分)D       9.(3分)B
10.(6分)参考答案:
第一问(2分):写作要关注“性灵(淡)”。
评分参考:“性灵(淡)”,也可以用“真率简易,无复雕饰”表述。意思对即可。
    第二问(4分):答案示例:
①以苏东坡酷嗜陶渊明例强调写作中“淡”的可贵;
②以生活中“淡”“不可造”(天然)类比写作中“淡”的自然(真诚);
③以自然现象“漪生”“岚出”无以设色类比写作中“淡”的美妙之至;
④以“不可造”的难得与“无不可造”的可期对比突出写作中“淡”的效用之大;
⑤以刻意模仿而至于出现“寒瘦”的可惜从另一面强调写作中“淡”的深入人心。
    评分参考:每个要点2分;答出其中两个要点,得4分。有其他合理分析,酌情给分。
11.(7分)参考答案:
第一问:(3分)有德,笃行,怀仁,博学,尊礼。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分;答出三个要点,得3分。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第二问:(4分)在第一问答题内容中选择一点明确认识,结合材料作分析。可以不拘于此处所提供的句子,但另选句子时应对所选句子作呈现。
评分说明:要求有明确认识,能联系《论语》,有简要分析。
三、(20分)
12.(3分)C       13.(3分)B
14.(6分)答案示例:
    ①“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对统治者不利用有利地形积极抗金的愤怒。
②“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自身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
③“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忠心无用、知音难觅、华年易逝的苦闷。
④“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对国势衰退的伤感,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评分参考:每个要点3分,答出其中两个要点,得6分。有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15.(8分)
①鹏之徙于南冥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②佳木秀而繁阴        水落而石出者
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④示例: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有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评分标准:每空1分。每空有多字、少字以及错字、别字的情况,则该空不得分。
四、(22分)
16.(3分)B      17.(3分)B
18.(6分)参考答案:
用父亲简单而幸福的晚年生活呼应前文在鸟语中可以找到内心的幸福和快乐的认识;为下文感悟出可以在自然中获得清静安宁作铺垫;丰富了聆听的内容也深化了鸟语带给人的影响。
评分说明:三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19.(6分)答案要点:
①麻雀用声音寻找同伴分享食物,有一种惠及同类的关爱;
②麻雀用声音亲近对它友好的奶奶,有一种知恩图报的仁义;
③大雁在困境中用声音彼此相守,有一种坚信爱情的忠诚;
④燕子欢叫的声音极富人性,有一种不辞辛劳的坚韧;
⑤大雁飞行中的声音雄壮悠长、嘹亮铿锵,有一种引人上进的力量与信念。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2分,答出其中三个要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
20.(4分)答案要点:
结合情节:宝钗当时就察觉黛玉引用不合常礼,后来又特意对黛玉以言相劝。
宝钗特点:①聪慧过人,②知礼循礼(言行得体),③处世融通(周全)。
评分说明:结合情节,1分;宝钗特点,3分。有其他合理引述与概括,酌情给分。
五、(65分)
21.(5分)
(1)(3分)D
(2)(2分)参考答案:
每人每天大约步行5万步
或:每人每天步行近5万步
每人每天步行5万步左右
22.(10分)微写作(略)
23.(50分)写作(略)

附一:文言文参考译文
苏子瞻十分喜爱陶渊明的诗,看重他的诗平淡而又恰到好处。但凡一样事物,久经酝酿就会变甜,反复炙烤就会变苦,只有平淡是制造不出来的;那无法刻意去制造的,它们是文字作品中真正的性灵所在。浓的东西不会再变回淡薄,甜的东西不会再变回苦辛,只有平淡是没有什么它制造不出来的;那能够制造出来的种种,它们是文字作品真实的不同样貌。风吹过水面涟漪就会生起,太阳快要落山雾气就会飘出,即使有顾恺之、吴道子,也不能为它们着色,原因就是它们都是平淡到了极致的景观,陶渊明的作品作到了这样。有些人想通过一己之力来制造这种平淡,文字的选择和使用都极为刻意,结果变成了冷峻艰涩。所以面对那些伟大的作品时就败下阵来,他们的才学不是不高,(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他们的作品表现的不是平淡的本色。
同乡呙氏人家,历代都享有文誉,其中遂溪先生的著作言论尤其丰富。他担任遂溪县令,前后时长也不过几十天,就自己请求辞官归隐。他的家境非常贫困,为人处世的追求,总体上看跟陶渊明比较相似,他的诗文的平淡的风格也和陶渊明相似。不是他写的文章像陶渊明,而是他写的文章像他自己。遂溪先生为人处世,风格超拔令人回味,就和他的性情比较相似;他的性情,真诚率真简单平易,也不再作雕刻和修饰,就和他的诗文风格相似。因此说,遂溪先生的文章就是他自己像自己。现在学陶渊明的人,全都是像得到回声和拓片一样去复制,他们的笔触勾画是这样,但是其中所包含的韵味和情致不对,因此与陶渊明的风格并不相像。遂溪先生自己就过着跟陶渊明相像的生活,有着和陶渊明相像的思想感情,因此他听任自己的内心去表达,呈现的都是陶渊明的风格。我不认为是遂溪先生才华超过别人,因为这实际上就是他平淡本色的体现。因此他一往直前到达的高度,古代有人到过也有人未到过。
我年轻时就知道并向往遂溪先生,最近他的儿子吴川先生要刻印他们家族的文集,我才完整地看到了他们家几代人的作品。吴川先生是遂溪先生的儿子,才学高深,担任县令时就因为刚直而获得赞誉,经历几个月他也像他的父亲当年一样离开了,遵循了父亲的旧迹。他怀抱遂溪先生的文集三十年,出入家门一定会随身携带,今年春天才编订成册。吴川先生的文章有他自己的独到章法,行文隽永流畅,信手拈来而又善于文字修饰。对照遂溪先生来看,他的文章大概就是借助平淡而又有了创造的情形,就像秋水中的芙蓉一样清新脱俗。过去陶渊明有五个儿子,但是都对写文章没兴趣。但是遂溪先生的后辈当中,文章事业却是云蒸霞蔚。我的同乡不会写文章却以谈论文章为耻,这是极为恶劣的习惯。只有呙氏一家能够几代人都擅长文章事业。哎!那些小看文章事业的人,哪里知道历史上贤门显贵的子弟为世人所羡慕,其实跟这是同类的一种荣耀啊!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