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温州市普通高中2020年11月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0-11-19 20:59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A(B.模(mó)式。C.名缰利锁。D.波光粼数)
2.D(“尽管”应改为“无论”或“不管”)
3.B(乙句中“世界会重新沦为草莽与从林吗,大争之世已经开启了吗?”是连问,而非选择问,故逗号应改为问号)
4.C(A.句式杂糅。“侧重于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应改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或改为“侧重于国内大循环”,B.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放缓……管制”应改为“放宽……管制”或改为“放缓……的管制节奏/速度/步伐/”。D.中途易辙,或语序不当,或成分残缺。把“的故事”三字移到“谱写新时代生命之歌”之后,或者在“用青春芳华诠释党员初心使命”之前加主语“她”。)
5.①对外释放化学物质进行交流。(或“通过释放化学信号对外交流”。)
②来决定是战是和。(或“辨识亲疏关系”。或“辨识亲缘关系”。或“处理自己与外界关系”)
③通过关注植物的“聊天”。(或“破译植物的‘语言’”。或“了解植物的特性”。)
评分标准: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6.答案:示例一:“行万里路”帮助更大。“行万里路”,不是单纯地指娱乐活动的“行”,而是要通过广泛的接触社会,把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读万卷书”固然是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一环,但“纸上得来终觉浅”,不走到外面的世界去探索实践,依然无异于“闭门造车”。(对比式)
示例二:“读万卷书”帮助更大。“腹有诗书气自华”,顾名思义,孩子阅读书籍,可以学习“行万里路”时需要的技能,节省精力,少走弯路;还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表达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更可以获得正确的鉴别力,培养高尚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层进式)示例三:两者帮助一样大。“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行走”是“读书”的实践,可以让书本知识立体起来,让阅读时的想象联想在生活中得到印证,从而产生更鲜活的体验。而“读书”是“行走”的延展,把生活所见进行纵深延伸,让行走更具价值。(对比式)示例四:两者并重,但在次序上有所讲究,应该先读书,后行路。读书让行路更有底气。只有读过书,了解相应的知识,行走时才能获深入的体会。行走让读书更有生气。“纸上得来终觉浅”,行万里路能让书本的知识在眼前活起来,身临其境才能获得独特的感受。(对比式)(层进式)
评分标准:共6分。诗句引用1分;层进式或对比式1分;理由阐述1点2分,2点3分;语句连贯1分。
7.C(因果不成立。“数字货币取代纸币”不是因为“周转次数不受限制”,至少不是唯一的原因。另外,“数字货币不存在周转次数的限制”只是“理论上讲”。)
8.A(B.无中生有。“数字代替实物货币支付会让人们在消费时失去理性,不控制成本盲目消费的现象将越发普遍”无中生有。C.说法绝对。除了央行的强力纠错,还需要公共服务机构等。D.曲解文意。“提高社会道德,让社会消费变得有序”并非无现金社会有趣的前景。)
9.(2)更安全:没有假币问题,不怕丢钱包。(或:减少货币交易中的细菌传播机会。)
(3)更普惠(更公平、更广泛):信用将等于财富,只要个人信用良好,都能获得公平金融和公共服务(只答“为人们积累信用”不得分)。
评分标准:共4分。每点2分。概括1分,分析1分。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10,参考答案:①怜悯(同情、关心)无奈②兴奋(自豪、骄傲)忐忑(不安、尴尬)。
评分标准:每空1分。
11.①两段中都写了行人,结构上前后照应(1分),丰富文章内容(1分),借行人从接雨到时喊捕抓的变化,表现了猴面包树生命特征不断凸显的变化。(1分)
②第8段以行人伸手和收伞的动作描写衬托(1分)出马克瓦多追雨行为的影响力。(1分)③第12段以行人追树的描写,暗示了与猴面包树为他人提供生命之水的特点(2分),深化了小说主题(1分)
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按学科网点给分。
12,称呼变化:植物(盆景)一树一猴面包树(2分)(写出两点得1分,写出三点得2分)意蕴:①身份越来越明确,从一株“长得就像植物的植物”到一棵有名字的树(1分)
②生命力越来越旺盛,从“光禿的一根棒子”到一棵“翠绿茂盛”的树(1分)
③象征主人公自我意识渐渐苏醒(1分),寄寓马克瓦多对自我价值的寻找与追求。(1分)评分标准:按点给分,满分为止。
13.“轻”:①意象轻盈—飞扬的树叶、彩虹和凤。(1分)
②色彩(描写)明亮/温暖—金黄、红色、粉红色、橘色。(或:意境轻盈、温暖、明亮。)(1分)
③动词轻快—扬起、飞舞、飘、举起等(1分)④视角轻盈——马可瓦多个体视角(1分)
(意思对即可。只摘出语词为例也得分。“轻”的内容上最高得分不超过2分)“重”:①“黑幕、光秃秃、争夺”等暗重词传递出沉重,比如“黑幕”象征城市生活的冷漠沉重。(1分)(意思对即可
②意味深重:借狂欢传达对井然有序的城市、坚硬的现代理性、主体性失格的现代生活的反叛(1分)(答出借狂欢传达对生活的反叛即可)。借个体视角呈现每个普通个体对生命(自我)力量的体验与感知(1分)(答出普通个体的普适性意义即可)。
③主题沉重:结局富含悲剧意味。植物在进发了最后的生命力之后迅速衰朽,象征着诗意空间和自然空间在城市空间中的独木难支、轰然倒塌,也预示了马可瓦多的抗争与呼唤徒劳且渺小的。这些个体生命、自然生命的色彩最终只能归于黯然。(2分)(答出“植物衰朽象征个体意识、自我追求难以实现”即可)
意思对即可。“重”的内容上最高得分不超过4分)
“以轻写重”:呈现越“轻”,意蕴越“重”,“轻”与“重”反差对比(1分),以轻写重,使得文本更具力量。
评分标准:按点给分;考生呈现答案的方式可能多样(比如“以…….这类轻写.……的重”等),得分点合并表述的现象可能较为普遍,注意辨别,不拘泥于参考答案的呈现方式,“点”到、意思对即可。
14.D(克:能够。)
15,D(D.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以:①介词,因为,由于;②个词,用。B.其:①副词,表推测语气,大概;②代词,他,他们。C.焉:①疑问代词,怎么;②语气词,表舒缓语气,可不译。)
16,A(“委婉地表达怀才不遇、功业难成的愤懑”不正确,文中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焉至负不平之情遂自鸣其不幸耶!”“至君辅相两朝,口代天言,身代天工”等。)
17,治乱民如治乱绳/不可急也/急之//则益乱/当顺其风俗/被以声教/使之得见天日/然后上下相安
评分标准:共3分。必断共6处,处可断可不断。断对1处不得分,断对2—3处得1分,断对4—5处得2分,断对6处得3分;错断1处不扣分,错断2—3处扣1分,错断4—5处扣2分错断6处扣3分。漏断不计分。
18.①我被任用就要使名声传遍天下,不被任用就收敛自己藏身隐退。
②忠孝,是人基本的伦理道德,春声君想用清美的声誉勉励自己,而有助于风尚教化,是忠:担任宰相的职位而不忘奉养父母,是孝。
评分标准:共8分。04分。用:被任用(被动)。闻:使动,使...。则:就。卷而怀之:收敛自己(退隐)。各1分。②4分。大伦:伦常大道,基本伦理道德。励:勉励,激励。神:增益,有助于。业:从事,担任。各1分。
19,烘托或侧面描写静(空、寂、孤、寒等也可,意思相近即可)评分标准:共2分,每空1分。
20.①《江雪》中的渔翁身披蓑衣,头戴斗笠,(肖像特点)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行为特点)《江天暮雪》中的渔翁身披蓑衣,(肖像特点)坐睡船中,任凭小舟随江流漂荡,穿行在浓厚云雾中(行为特点)。一静一动。(渔翁形象特点,各1分。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渔翁的行为特点即可得分。)
②《江雪》中的渔翁不畏严寒,傲立冰天雪地之中,体现了清高孤傲、洁身自好的坚毅(写出“清高”“高洁”等意思相近的词即可);《江天暮雪》中的渔翁因大雪天寒而欲归去,有顺势而为、超然洒脱的通达(写出“超脱”“闲适”等意思相近的词即可)。(渔翁性情、品格特点各15。)
③《江雪》中的渔翁是柳宗元个人的精神写照,寄托了毫无畏惧、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思想感情(关键意思:寄托作者无畏惧之情);《江天暮雪》通过渔翁的形象抒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宋切感悟,寄托了自己淡泊闲远的心志(关键意思:寄托作者淡泊闲远心志)。(作者意图,各1分。这个点上,学生的表述或会与渔翁品格特点合在一起,只要学生表述上有“寄予”“寄托”之类的倾向,并且能答到“无畏”和“淡泊、通达”之类的关键意思,即可得分。)
评分标准:共6分,每点2分。
2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或:能近取譬)(2分)
评分标准:共2分。
22.不矛盾。(1分)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对象侧重于“众”,而子华之母更倾向于“私”。(1分)“济众”是济困、济急,而济子华之母为“继富”,“君子周急不继富”。(1分)
孔子没有反对对子华之母之“济”,指责的是冉子无原则的加粟,这实质上属于以公济私。(1分。得分关键在“无原则”上)
评分标准:按点给分,意思相近即可。
23.(1)钻之弥坚瞻之在前:(2)东隅已逝桑榆非晚;(3)水光接天凌万顷之茫然
(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评分标准:共6分,每空1分,有错、漏、增字,该空不得分;只选做3小题,如超过3题,则取前3题计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