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湖南省师大附中等六校2021届高三联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1-04-13 09:17
语文参考答案
1.C(A项,“谩骂的海啸已经退却”不准确,原文是“谩骂的海啸已经逐渐退却”。B项,选项中的第一句在原文中是并列关系,而选项成了递进关系,与原意不符。且“而且将它们彼此分离开来”的表述亦欠妥当,原文中为“倾向于将它们彼此分离开来”。D项,原文只提到世贸组织“短期内不大可能正常运转”。)
2.D(原文中“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和旺盛活力”是抗疫彰显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即使“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算作原因,“旺盛活力”也不能算原因。)
3.D(‘“加强对国外受众的调查研究”是“增强讲述中国疫情防控故事的针对性”的一个措施,不是塑造中国大国形象的方法。“增强讲述中国疫情防控故事的针对性”有助于讲好中国疫情防控故事,但它本身不是塑造中国大国形象的方法。)
4.材料一采用的是并列式结构:文章主要谈了有关新冠疫情影响的三点思考,三点思考之间是并列式关系。材料二采用的是总分式结构:先总述新冠疫情对中国大国形象塑造产生的巨大挑战,再分别从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定位四个角度阐述了其彰显的中国精神、中国气魄、中国风范和中国前景。(本题每点2分,其中概括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共4分)
5.疫情爆发考验了中国的防疫体系、医疗水平。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心理承受能力和凝聚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优势。考验了中国政府的治理能力,彰显了中国制度的优势和强大的自我更新完善能力,塑造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使中国和一些国家的关系趋于紧张。将影响后疫情时代的国家治理和外交关系。(每点1分,共6分)
6. C(“压得火山没脾气”运用的是拟人的手法,并不是火山没有爆发。)
7.D(“哈拉哈河”虽是阿尔山的一部分,但此句是对阿尔山品格的一个总结,不仅限于指阿尔山火车站。)
8.从表层含意看,“看见不见”指阿尔山本是地下熔岩喷出地面形成的,它让人们看到了人类远未当家作主时地下的光景。(2 分)
从内在精神的角度看,“看见不见”指阿尔山不管游人如何主观臆断地“看”,它自美它之美;这让人们看见了平日里那些“无视之见”一如阿尔山一般“无私奉献、不受拘束、自成一格”的精神品格。(2 分)
9.从修辞角度看,本文多处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如写哈拉哈河的“童心未泯”,使阿尔山的形象更生动,更有人情味,特色更鲜明。(2 分,另举其他比喻、拟人、对比的例子均可参照给分)
从句式运用角度看,文章句式整散结合、多用短句。如概写阿尔山山水“无情而多情,朴实又绝艳”,运用对称句式,使文章声韵和谐、节奏分明,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抒情性。(2分,另举其他整散结合、短句的例子均可参照给分)
从语言风格角度看,本文语言率性明朗、雅俗并重、富有哲理,如对阿尔山直接夸赞“阿尔山好样、好境界!”这种通俗的口语语言,使文章抒发的情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2分,另举其他或雅或俗、富有哲理的例子均可参照给分。)
10.B(此处句意为“激沟渠之水而求水之奇,是不知理之所在。做文如想以词句见奇,纵然你反复推敲,终究也不会有好效果。这也是做文的一大陋习”。)
11. A(赋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教材中有杜牧的《阿房宫赋》和苏轼的《赤壁赋》。)
12.A(称赞其辞“恣意洒脱,淡雅真情”的是苏轼不是苏辙。)
13.(1)如果知道(懂得)写文章却不致力于求理,仅仅追求文章的精巧,这是世间不曾有过的事。(赋分说明:务:致力,1分;工:精巧,1分;判断句式,1分;句意1分。)
(2)他的学识在探讨议论寻找梳理前世踪迹上有优势,他依仗道义敢于直言,因此招来祸端。(赋分说明:状语后置句1分;负:依仗,凭借,1分;以:因此,1分;句意,1分。)
14.从写文章的目的来看,主张“作文以明理为主”。(1 分)(文中“如知文而不务理,求文之工,世未尝有也"。)
从创作方式看,主张直抒胸臆”。(1分)(他以水为喻,提出创作应如水流而行,司马迁、韩愈都能将他们的胸中之气泄于笔端,从而成为至文。)
从语言风格看,主张“简朴平淡”。(1 分)(他写诗效仿白居易,赞司马迁的文章明白、简朴。)
15.B(并不完全相同。孙德谕虽然思乡心切,但辞官后仍感到孤苦哀愁,后世难继,有悲观情绪;而陶潜因不满官场黑暗,不愿同流合污,弃官后如释重负,归心似箭。)
16.对友人功成身退的赞誉之情。友人在中年时被委以重任,受到两代皇帝的恩宠,晚年辞官被批准,恩遇不浅。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担忧之情。友人从此别去,以垂老之身远赴万里之外的黔川,诗人既有不舍又有担忧。对友人晚景凄凉的悲伤之情。友人只因父亲曾在黔川任职,于是去投靠异乡的门生,孤苦哀愁,后世难继。(每点2分,共6分。情感1分,分析1分)
17. (1)长烟落日孤城闭 长河落日圆
(2)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
(3)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18.B(括号前语句的主语是“一些写实主义油画家”,而“艺术的根没有扎在自然与生活的这块沃土上”的主语是“艺术的根”,与括号前语句的主语不一致,据此排除A、C两项;B、D项的主语一致,都是“一些写实主义油画家”,而D项后半句改换了主语,故选B。)
19. A(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使用了比喻,将“形式”比作“容器”。A项,比喻;B项,拟人;C项,夸张;D项,借代,以“朱门”代指豪门之家。故选A.)
20.修改示例:几千年前,我们的先辈就已经意识到了这种责任,并提出了文以载道和文质兼优的主张。(画横线语句有两处语病:一是偷换主语,“并提出了……的主语应是“我们的先辈”,而不是“这种责任”;二是搭配不当,“提出”不能与“格局与审美”搭配。)(修改一处1分,两处3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修改正确,即可参照给分)
21.另一面则背向地球此前还没有任何航天器着陆在月球背面月球背面的地形非常复杂(每句2分,共6分)
22.嫦娥四号的任务是什么?为什么要探测月球背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有哪些困难? (答出一点1分,答出两点3分,答出三点5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23.[思路分析]本题为材料型任务驱动作文。作文题可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从不同层面提出背景。回顾过往,我们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开始“乡村振兴”新征程;即使遇到新冠疫情,我们也完成了“十三五”规划,开始实施“十四五”规划。2021 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共产党历经磨难,发展成为伟大、坚强、充满活力的政党。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又开启了新的征程。十八岁学生,长大成人,风华正茂,走上理想丰满、前途灿烂的道路。青年人对国家社会充满期待,国家社会、家人对青年们也有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学生们站在成人的角度,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理想,勇于实践,不断奋斗,从平常小事做起,积平凡为非凡。“新起点”构成命题思考的核心。不论是个人还是群体,“新起点”既要结合自身实际去思考,更应该结合国家发展大局去思考;“新起点”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要求部分很明确,是在“十八岁成人礼”上的演讲词,这是文体要求,同时,是作为学生代表的身份来发言,这是身份要求。
[参考立意]
1.从“新起点”角度立意:
树立理想,与国家同行;
让青年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
个人的理想应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
“中国梦”也是青年梦;
奋斗,从青春开始。
2.从“成人”的角度立意:
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公民;
扫“一屋”与扫“天下”。
3.从“责任”的角度立意:
青年人的责任;
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开拓创新。

[参考译文]
(一)
张耒,字文潜,楚州淮阴人。幼时即显得聪颖奇异,十三岁便能写作文章,十七岁所做《函关赋》,已为众人传诵。张耒游学于陈州时,受到学官苏辙的钟爱,因而能够结识苏轼,苏轼也赏识张耒,称其文章恣意洒脱、淡雅情真,有一唱三叹之声。张耒于弱冠之年考中进士,后入朝为太学录,范纯仁凭借馆阁的身份推荐他,多次升迁后任起居舍人。
张耒仪表堂堂,有雄才大略,笔锋强健,长于诗词。在苏辙、苏轼、黄庭坚、晁补之等人相继去世后,只有张耒独生于世。因此,许多士人争相师从于他,并且分日载酒菜与之饮食。张耒教人作文强调以理为主,曾著文说:“从《六经》以下,到诸子百家及诗人辩士的论述来看,其大概都遵循着文以载理、文以载道的原则。因此学作文章,首先要注意明了事理。不懂得写文章的人,没有什么反复说的。如果知道(懂得)写文章却不致力于求理,仅仅追求文章的精巧,这是世间不曾有过的事。放水于江、河、淮、海,水顺道而行,浩浩荡荡,日夜不停,冲击砥柱,越过高山,到达江湖,归于大海。水流平缓,荡起涟漪;水势汹涌,骤起波涛、风飙、雷霆,致使蛟龙鱼鳖,翻腾出没,这都展示了水的变幻魔力。江、河、淮、海之水,犹如载理之文,不求奇而奇至。激沟渠之水而求水之奇,是不知理之所在。作文如想以词句见奇,纵使你反复推敲,终究也不会有好效果,这也是作文的一大陋习。”学者认为张耒所讲乃至理名言。张耒晚年作诗追求平淡,喜欢仿效白居易诗体,而在作词方面,主要仿效张籍。
张耒一生长期闲居,家境清贫,郡守翟汝文打算为他购买公田,却被他谢绝了。张耒晚年监南岳庙,主管崇福宫,去世时,享年六十一岁。建炎初年,张耒被追赠为集英殿修撰。
(二)
自从三代以来,我最喜欢太史公、韩退之的文章。司马迁雄奇豪迈、慷慨激昂,自他年轻时就周游天下,交结豪杰。他的学识在探讨议论寻找梳理前世踪迹上有优势,他依仗道义敢于直言,因此招来祸端。因此他的文章疏放坦荡明白,简洁朴素而肆意驰骋。只是他平生的志向在心中有所郁结,因此他的一些文章中的只言片语,时不时有感慨激愤而不能宣泄的情况。韩愈的文章如同先王的衣冠、郊庙的祭祀礼器一般,以至于他豪放不羁,超卓不群,无法收揽,于是他极尽语言的巧妙,有不足也有过头。唉,韩愈在唐朝,大概很不受重用了。然而他冒犯君王,忤逆权臣,面对大义时便忘记了自己的患难,刚正坚毅而又忠诚务实,因而他的学问能够在道德破坏之后独树一帜,继承孔孟的学说来自立其说,故而韩愈的文章虽然想要不成为这样的风格,大概也不能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