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南京市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中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1-11-12 09:46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音字形的能力。
A.“蛩音”的“蛩”应为“跫”;“颓杞”的“杞”应写作“圮”;“强劲”的“劲”应读作“jìng”。
B.“迂(yú)回”应读作“yū”。
C.“雾蔼”的“蔼”应写作“霭”;“慰藉”的“藉”应读作“jiè”。
故选D。
2.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
B.“其‘永州八记’的第一篇为《小石潭记》”错。第一篇为《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游永州八个地方而写的游记,更是中国游记散文的奠基之作。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五篇。
故选B。
3.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C.“然后正面抒写了自己理想的爱情观”错误。选项中,《致橡树》中诗人用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春雨等形象对传统的爱情观进行否定,通过木棉正面抒写自己理想的爱情观。
故选C。
4.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获得生命的快感”分析错误。《前方》是曹文轩的一篇摄影散文,作者从哲理层面来思考人生的悲剧性存在,并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人无法还家”,“即便还了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由此可知,人的悲剧性实质并不是为了获得生命的快感,而是在于总想达到目的地却不能到达,走向远方、到处流浪却又时时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故乡。
故选D。
5.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就:根据”错误。“就有道而正焉”的意思是“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所以“就”的意思是“靠近,接近”。
B.“谏:借鉴”错误。“悟已往之不谏”的意思是“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所以“谏”的意思是“劝止,挽回”。
D.“居:过了一会儿”错误。“居则曰”的意思是“(你们)平时(就)常说”,所以“居”的意思是“闲居”。
故选C。
6.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字词用法的能力。
A.“以”,通“已”,停止/把;
B.“其”,代词,他/代词,他;
C.“因”,接着/因为;
D.“之”:取独/代词,这。
故选B。
7.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现代汉语与文言句式的不同及用法的能力。
A.判断句,“……也”为标志/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铿然有声之石”。
B.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知吾也/复驾言兮求焉”。
C.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况吾与子于江渚之上渔樵/农人以春及告余”。
D.被动句,标志分别为“见……于”/“为”。
故选A。
8.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内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的能力。
C.“苏子在客人的洞箫声中愀然感伤,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深切感慨,后在客的劝导下”错误。应该是客人的洞箫声愀然感伤,客人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深切感慨,后在“苏子”的劝导下,客人逐渐领悟到投身自然的快乐。
故选C。
9.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读本(必修一)》内容的理解能力。
D.从原文“我从小不是个喜欢读书的孩子”可知,“黄永玉在《书和回忆》中记录他从小就酷爱读书,阅读兴趣广泛”说法错误;
严峰热爱的书是《夏洛的网》,不是《苏菲的世界》。
故选D。
10.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北岛”“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批判”错误,《生命幻想曲》是顾城的诗歌,表达的是对生活美的追求。
故选B。
11.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丰子恺从居家的角度全文详细记录”错误。丰子恺从居家的角度并没有全文详细记录,他记录地点从南京的旅馆到杭州再到石门湾,不停在变化,才有“无家可归”之感。
故选C。
12.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情节,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
B.“展示了男权主义压迫下女性的悲惨遭遇,寄托了作者的同情”错误,偏离小说的主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缺乏成为一个尊贵的夫人的起码条件,甚至没有挣得与丈夫同等的家庭地位,可小市民的虚荣心和挤入上流社会的狂热欲望使她不甘心接受目前的地位,于是她只好通过幻想,通过编造一个美丽的故事来自我满足、自我陶醉,所以文章的内容是讽刺女主人公的爱慕虚荣。
C.“全文记叙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蛋糕店老板为一位穷苦的老人提供免费蛋糕的故事”错误,《最后一便士》全文记叙了一位穷苦老人花了最后的钱买蛋糕却把它送给了穷邻居的故事。
D.“先后有美丽的姑娘、绅士夫妇和他的仇人来到他身边”错误,《大卫的机遇》中描写的顺序和人物分别是绅士夫妇、姑娘、强盗。
故选A。
13.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
B.奥莉加·伊万诺夫娜为小说《跳来跳去的女人》中的主人公。
故选B。
14.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基本情节的能力。
C.“伊万内奇的弟弟买了一个有二十棵醋栗树的庄园,和妻子过起了地主生活”错误。结合“妻子死后,他通过代售人买了一个百余俄亩的田庄,有主人的正房……动手栽下,过起地主的生活来了”分析,伊万内奇的弟弟是在妻子死后买的庄园,且并未种醋栗。
故选C。
15.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A.“因为将军的权力压迫他,让他无路可走”错误。主人公的死亡是因为他的恐官心理和奴性心理,而这样扭曲与压抑的心理又是由当时黑暗的社会与沙皇制度的专制导致的。
B.“反映的是夫妻实力地位不对等造成的家庭分裂”错误。小说描写了一个淳朴少女的堕落史,主人公安娜为了改变命运,减轻家里的负担,嫁给了一个有钱但是年老丑陋的丈夫,一开始她受丈夫控制,而后来她从被丈夫“挂在脖子上”变得可以在家、在社交场上随心所欲,但是她也从一个淳朴的少女逐渐被金钱社会腐蚀成一个虚荣、庸俗、冷酷的女人。讽刺了俄国社会当时的黑暗和抨击了各种错误思想及小市民庸俗的习气。
C.“反映俄罗斯农村生活相对于城市生活的优越性”错误。《农民》真实地描述了农民在19世纪80、90年代极度贫困的生活现状,表现了作者对农民悲惨命运的关心同情。
故选D。
16.D
17.C
18.(1)读书人有一句话有道理,(欧阳修)就会不远千里去找他,甚至比读书人找欧阳公还要着急。
(2) 我认为他的诗歌不必等待我的序文而流传,但是像他待人(那样真诚)的大致情况,却是除了我这篇序文而没有办法流传的了。
【分析】
1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然余尝薄其为人”是说“然而我曾经看不起他们的为人”,“薄”:看不起。
B.“自庸众人以显于世者固多矣”是说“从普通人而显名于人世的已经很多了”,“显”:显扬。
C.“其徒有治《诗》《书》,学仁义之说者”是说“他的门生中有研究《诗》《书》学习儒家仁义之说的”,“徒”:学生,徒弟。
故选D。
1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让欧阳修为之破例,对他多有提携”错误,从“勤固无求于世,而公又非有德于勤者,其所以涕泣不忘,岂为利也哉”可知,欧阳修并没有提携惠勤。
故选C。
1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中关键词:“士”,读书人;“中”,符合;“(欧阳修)不远千里而求之”,省略句;“甚于士之求公”,状语后置句。
第二句中关键词:“文”,我的序文;“大略”,大致情况;“斯文”,我这篇序文;“莫”,没有办法。

19.鱼翔浅底 金就砺则利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官盛则近谀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渺渺兮予怀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仁以为己任 虽不及三王 讲信修睦 时矫首而遐观 木欣欣以向荣 风乎舞雩 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翔”“砺”“蛇鳝”“盛”“近谀”“渺”“予”“瞬”“修睦”“矫”“遐”“舞雩”“涵淡”“澎湃”。
20.(1)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
(2)认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水有奇异姿态的,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3)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胜过了质朴就会虚饰浮夸。
21.描写月夜静景,营造恬静、温和、美好的意境,烘托人物心境;与压抑的现实无聊杂乱的“套中”生活形成对比。
22.前一种:至此已经点明了“套中人”的主题;含蓄,留有思考空间。
后一种:以布尔金和伊万内奇的对话深入探讨主题,加深读者的理解;以玛芙拉的有关情节照应前文,概括出一类人的命运。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