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焦作市2022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2-02-20 17:44
参考答案
(1~5题,7题,10~12题,14题,17~18题,20题,每小题3分)
1. C(“其中的人物故事与孔子之道对西方戏剧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属于过度解读。)
2. C(原文并未使用“对比论证”。)
3. B(A.“但最有意义的还是戏剧经典”理解错误,原文并未就不同种类研究对象的意义大小进行比较。C.“一旦……就会……”过于绝对。D.“研究戏剧的跨文化传播就是通过分析问题和细节,发现戏剧跨文化阐释和传播中的共性规律”理解片面,还要研究“变化”“独特变异”。)
4. A(“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原文并未表明我国是“唯一”的。)
5. B(A.“因此新兴技术逐渐成为各行业发展的支柱”于文无据。C.“其在企业人才结构中逐渐被技术技能型人才取代”理解有误,“取代”过于绝对,文中说“更需要复合型技能人才和知识型技能人才”,但并未指出其会被“取代”。D.“我国技能提升行动的目的是提升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表述有误,这不是我国技能提升行动的目的。)
6. ①有利于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②将有力对冲人口低速增长及老龄化所带来的劳动力供给下降压力。③有利于摆脱核心技术“卡脖子”的状态,满足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④有利于解决社会生活服务业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难题,满足新兴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7. C(“在余清泉的回忆中对大妹进行了多角度的侧面描写”理解有误,原文中对大妹的正面描写较多。)
8. ①叙事时将主人公对过去的回忆与现在回乡时的感受融为一体,使小说的内容更加充实。②叙述时时空切换自然,将几十年前的故乡与现在的故乡随着“余清泉”的思绪变化自然切换,打破传统叙事局限,给人耳目一新之感。③时空交错变换,使故事充满情感张力,有利于展现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对亡妻的深厚情感。(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9. ①文本具有诗歌的浓郁情感。通过余清泉回忆与妻子之间的故事,表达了主人公与亡妻之间深厚的感情。②文本具有诗歌的语言美。本文语言简洁、质朴,又不乏典雅,“山河依旧,夕阳如初”等,表现了诗意的语言之美。③本文具有诗歌的意境美。文中描写乡村的自然环境,营造了一种温馨、静谧、祥和的氛围,呈现出温柔宁静的民俗之美。(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0. B
11. B(监国也可由重臣担当,也指君主未能亲政,由他人代理朝政。)
12. C(“黄俨等宦官经常在皇上面前诽谤太子,并且暗地里为朱高燧扩大影响,因此遭到太子的压制”错误,因果倒置,黄俨等宦官是因为遭到太子压制后,才对太子进行诽谤,抬高朱高燧。)
13.(1)太子派人快马前往告谕:“如今军民困乏,你们这些人还不慌不忙地禀报朝廷等待答复,应立即开仓放粮赈灾,不许拖延。”(关键词“谕”“报”“廪”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黄俨等人)趁机伪造了诋毁和赞誉的言论,在朝廷外传扬,说皇上十分注重高燧,欺哄外廷大臣,因此孟贤等人心中就起了邪念。(关键词“因”“注意”“绐”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明成祖永乐二年四月,立世子朱高炽为皇太子。起初,洪武二十八年,太祖亲自册封为燕世子,当时有秦王、晋王、燕王、周王四世子,太祖都进行严格教育并不断地对其缜密考察。一天,朱元璋叫诸王世子分别检阅城卫卒,其他世子都检阅完毕很久了,燕世子朱高炽才回来奏报检阅结果。朱元璋问他原因,他回答说:“天气很冷,卫卒们正在吃饭,我等他们吃完了饭才检阅,所以回得迟。”太祖听后很高兴。永乐七年春正月,下诏书命皇太子监理政事。仍命吏部尚书蹇义、兵部尚书金忠、左春坊大学士黄淮、左谕德杨士奇辅导太子监理国政。二月,都御史虞谦、给事中杜钦奉命巡视两淮地区,上书奏说颍川军民正闹饥荒,请朝廷开库放粮救济百姓。太子派人快马前往告谕:“如今军民困乏,你们这些人还不慌不忙地禀报朝廷等待答复,应立即开仓放粮贩灾,不许拖延。”永乐十二年三月,成祖率军从北京出发,挥师征讨瓦刺。六月,班师,驻沙河,皇太子派遣兵部尚书金忠等携带着奏表前往迎驾。八月,成祖到达北京,因太子所遣使迎车驾缓慢,并且奏文语词不当,致使成祖大怒说:“这全都是辅佐大臣之过错。”汉王朱高煦又乘机进谗言,遂遣使逮尚书蹇义,学士黄淮,谕德杨士奇,洗马杨溥等至。中途又下旨宥蹇义罪让其返南京,黄淮先至北京下狱。永乐二十一年夏五月,常山中护卫总旗王瑜上奏皇上,说:“常山中护卫指挥孟贤纠合羽林卫指挥彭旭等人,将要举兵推举赵王朱高燧为君主,此举动不利于皇上及皇太子。”皇上命人急捕众叛贼。及至贼众全部捕到,遂召太子、赵王及文武大臣上殿。成祖亲自到右顺门审问。当初,皇上由于生病,不经常上朝,内外事均由太子处理。太子常常制裁压抑宦官,宦官黄俨、江保尤被排斥。黄俨等人平素在皇上面前总是诽谤太子,抬举朱高燧,暗地里为其扩大影响。(黄俨等人)趁机伪造了诋毁和赞誉的言论,在朝廷外传扬,说皇上十分注重高燧,欺哄外廷大臣,因此孟贤等人心中就起了邪念。孟贤等加快了叛乱的筹划,与兴州后屯卫老军高正等人,勾结近处贵族,打算在宫中进药毒害皇上。等皇上晏驾。预先令高正伪造一份遗诏,交给中官杨庆的养子收藏。时机成熟之后再从禁宫中领出,废除皇太子,另立赵王高燧为皇帝。布置已定,高正将此事秘密告诉他的外甥王瑜,王瑜竭力劝阻,高正执意不听,王瑜遂上朝奏禀成祖。成祖亲自览读伪造的遗诏,大怒,对朱高燧说:“你都做了些什么事?”此时高燧早已是惴栗不止,口不能言。太子急忙上前替他解脱,说:“高燧决不会参与谋划,这些不过是手下人所为。”皇上遂命文武大臣以及三法司审理此案,群臣齐奏,孟贤等人所犯之罪乃大逆不道,且有真凭实据,应当以极刑处之。
14. C(“依然蓬迹奔”是依旧在路上奔波,“蓬迹奔”是行踪转徙无定的意思,写出了诗人生活境遇之苦。)
15. 诗人以“凶荒”“冰雪”等词来写荒年长途远行、又值岁末冰雪的艰难;(2分)以景语喻情语,将现实生活的苦形象化;(2分)表达诗人为尘事奔波、世事蹉跎的悲苦和无奈。(2分)(意思对即可)
16. (1)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2)犹且从师而问焉 (而)耻学于师
(3)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每空1分。第(3)题若答“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等也可给分】
17. A(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乐此不疲:因喜爱干某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怅然若失:指心情沮丧,像丢了什么东西。形容心情失落的样子。闷闷不乐: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里不快活。肆无忌惮:恣意妄行,毫无顾忌。变本加厉:现指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无法言喻: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自己所看到的事物或自己心中的情绪。难以名状:无法用语言形容,多用于声音、色彩、感觉等不能用语言描述。)
18. B(提示语后的简短停顿,通常用“:”,而“,”只表示短暂的停顿,不能起到“提示”作用。“我们就这样征服了大山”是“疑问”的直接体现,应用“?”。“山回答了”后面并不是回答的内容,所以不能用“:”,应用“,”,最后一处并无感叹之意,用“。”即可。)
19.第一问:“徜徉”一词,写出了火车在广阔的麦地中穿行时的悠然的情境,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欣喜。(3分,合理即可)
第二问:(但)火车在连绵的群山中毅然穿过黝黑的隧道,呼啸的声音令我心惊胆战。(2分)(拟人手法1分,内容衔接自然1分)(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给分)
20. D(原文存在三处语病:成分赘余,去掉“是因为”;搭配不当,将“掌管”改为“管控”;成分残缺,在“野生动物”后加“的结果”。)
21. ①没有象牙的雌象越来越多②往往要历经漫长的进化③以为人类可以控制万物(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22.写作提示:两则材料都涉及青年为国争光的话题,但又各有不同,材料一的主体是曾饱受争议的电竞选手,材料二的主体是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在写作时,学生可以体现自己对于未来的规划和对材料的看法,对材料所体现出的青春和热血以及为了梦想不懈奋斗,直至为国争光的精神,都应当予以肯定。导写语段指出“青年的努力与选择不仅关乎个人的发展,也关乎国家的进步与民族的未来”,在写作时要思考青年不同的人生选择,要考虑个人的兴趣与梦想,更要兼顾国家与民族,将小我与大我紧密联系起来。
参考立意:①为梦想而战;②青春热血,为国而战;③花样青春,勇敢逐梦;④后浪永奔腾,科研助国强;⑤国家砥柱,我辈争先;等等。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