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绵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3-01-27 17:08
绵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器物与辞赋之间的关系极为亲密。《文心雕龙·诠赋》谓赋“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赋是“体物”文学的代表,敏锐地反映物质文化。再者,人们在日常使用的器物上进行辞赋创作,雅趣所至,多有题咏。皇甫谧《三都赋序》认为赋“文必极美”“辞必尽丽”,器物与辞赋的联姻,是“物之魅”与“文之美”的结缘。
辞赋中的器物与器物上的辞赋共同构成了辞赋与器物之间的关系,其最终表现形式仍是文学作品。曹丕《典论·论文》曰“诗赋欲丽”,刘熙载《艺概·赋概》曰“赋起于恃事杂音,诗不能驱故为赋以铺陈之”,因为赋在修辞上的鲜明优势,与器物相关的作品有三点值得关注:
一是追根溯源,敷陈器物材料。枚乘的《七发》有一节专写音乐,重心落在“琴”上,古人以桐木为琴,选材是制琴的第一步,接着再进入到演奏的阶段。琴在汉代极受贵族、文人士大夫喜爱,桓谭《新论·琴道篇》说“八音之中,惟丝最密,而琴为之首”;而由蔡邕焦尾琴的典故,既可见选材之难,又可见蔡邕精于琴道。琴是士人言志的重要器物,嵇康《琴赋》甚至认为“众器之中,琴德最优”。他们都重视书写制作乐器的材料的生长环境,至于其他器物题材赋也多如此。
二是曲尽其妙,提升器物品格。唐代李德裕曾作《画桐华凤扇赋》,序曰:“成都夹岷江,矶岸多植紫桐。每至春暮,有灵禽五色,来集桐华,以饮朝露。及华落,则烟飞雨散,不知其所。往有名工,绩于素扇,以赉稚子,余因作小赋,书于扇上。”赋以扇为描写对象,而扇上有鸟,全文先写鸟之高洁,既而针对班婕妤《团扇诗》的哀怨,作者认为扇用以消暑,而不去做女性的道具,与班氏哀怨天凉“弃捐篮笱中,恩情中道绝”不同的是,作者说,“虽清秋之已至,常爱玩而忘餐”,扇有了更高的价值,其品格得以升华。唐时张九龄《白羽扇赋》,以“纵秋气之移夺,终感恩于箧中”作结;元代赵孟頫《纨扇赋》曰“苟行藏之任道,愿俟时乎安之”都已脱离宫怨,注入沉雄之气,在反复铺排中,烘托、抬升器物的气格。
三是争奇斗巧,广纳异域器物。中国自古以来就与西方世界有着物质上和文化上的交流,西方不少器物也流入中国,并进入辞赋写作领域。汉末曹丕曾作《玛瑙勒赋》《车渠杭赋》,《玛瑙勒赋》序文曰:“玛瑙,玉属也,出自西域,文理交错,有似马脑,故其方人因以名之。”《车梁挽赋》序文:“车梁,玉属曲,多纤理得文。生于西国,其俗宝之。”玛瑙勒、车渠椀在当时都是新奇之物。及至明清,新器物涌入中国者更多。新器物、新科技是近现代文明的象征,它们进入作品赋予辞赋新的生命。赋的铺排令新来器物的特征、性能全面展示出来,带来奇趣,更添新知。赋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文体,北朝魏敢说“会领作赋,始成大才士”(《北史·魏敢传》),器物是物质文明的表征,研究器物与辞赋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摘编自蒋晓光《器物之魅与辞赋之美》)
材料二:
画像石(或砖)在当时的建筑、雕塑、壁画上,都是五彩斑斓的。今天不断发现的汉墓壁画和泥俑证实了这一点。后汉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描述当时地面建筑的雕塑绘画说:“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神海灵。”
与这种艺术相平行的文学,便是汉赋,被后代视为类书、字典、味同嚼蜡的这些重皇大赋,其特征也恰好是上述那同一时代精神的体现。“赋体物而浏亮”,从《子虚》《上林》到《两都》《两京》,都是状貌写景,铺陈百事,“包括宇宙,总览人物”的。尽管有所谓“讽喻劝戒”,其实作品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仍在极力夸扬、尽量铺陈天上人间的各类事物:山如何,水如何,树木如何,鸟兽如何,城市如何,宫殿如何,美女如何……
文学没有画面限制,可以描述更大更多的东西。尽管是那样堆砌、烦琐、拙笨、呆板,但是江山的宏伟、城市的繁盛、物产的丰饶、宫殿的巍峨、服饰的奢侈、鸟兽的奇异、狩猎的惊险、歌舞的欢快……在赋中不无刻意描写,着意夸扬。这与汉代画像石、壁画等等的艺术精神不正是完全一致的么?它们所力图展示的,不仍然是这样一个繁荣富强,充满活力、自信和对现实具有浓厚兴趣、关注和爱好的世界图景么?它表明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后,对世界的直接征服和胜利,这种胜利使文学和艺术也不断要求全面地肯定、歌颂和玩味自己存在的自然环境、山岳江川、宫殿房屋、百土百物以至各种动物对象。汉代文艺如此之心胸开阔,气派雄沉,其根本道理就在这里。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辞赋与器物的关系,既包括辞赋可以描写器物,也包括文人可以在器物上创作辞赋。
B .刘熙载认为诗歌这种体裁不适合表现较为复杂纷乱的内容,而赋这种文体正好可以。
C .赵孟頫《纨扇赋》正因为大量使用了铺排、烘托手法,所以提升了“纨扇”的气质品格。
D .汉赋虽然有讽喻劝诫的功能,但它更重要的目的还是要尽量夸饰地去描摹各种事物。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文人都精通琴道,他们在咏琴的作品中特别重视写制琴的材料,借此表现选材的困难以及自己对琴道的精通。
B .古代咏扇的诗赋较多,但不同的作者赋予扇不同的寓意,通过扇寄托不同的情感,其诗文中扇的品格也不同。
C .汉代的赋和汉代的画像石、壁画等艺术形式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它们都可以体现汉代的繁荣、自信与活力。
D .汉赋虽然具有堆砌、烦琐、拙笨、呆板等不足,甚至被后代视为类书、字典,但我们并不能抹杀其文学价值。
3 .下列选项都是清代文人所作的赋,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五段观点的一项是()
A .王夫之《孤鸿赋》B .纳兰性德《自鸣钟赋》
C .陈子龙《别赋》D .张惠言《游黄山赋》
4 .材料一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5 .材料一和材料二关于“赋”这种文体“体物”特点的看法,有什么异同?
二、文学类阅读-双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攀登者【注】
阿 来
秋雨,风声。
一盏马灯下,王五洲和李国梁相对而坐。
李国梁敲着桌子说:“ 这些外国人,一到关键点就语焉不详。这书上写的‘我战胜了那块看起来高不可攀的二十多英尺高的岩石,身体疲惫,意识模糊’,这不等于什么都没有说嘛。”
王五洲说:“ 这就不用他们多说了,分明就是第二台阶嘛。当年我们在那里折腾了好几个小时,” 他直起身,“ 人类攀登珠峰到今天,五十多年,半个世纪了。上去了多少人?一共就二十多个人。第一个人什么时候上去的?1953 年,今年刚好二十年了!”
“ 他们都是从南坡上去的,尼泊尔那边;北坡,我们中国这边,还没有人上去过。十三年前,你们上去,那也是世界第一!”
有人敲门。进来的是曲松林和多杰贡布。
王五洲伸手在马灯的玻璃灯罩上暖和一下说:“ 雨一停,好天气就要来了,该把队伍拉到山上,真刀真枪登一回山了。”
曲松林说:“ 还是在章子峰吧。海拔七千多,相当于上一回北坳。”
多杰贡布也说:“ 上章子峰,登一回顶,能鼓舞士气。”
王五洲说:“ 就这么定了!”
十月,阳光澄澈。
登山队在零下七十多度的冰雪坡面上攀登。
阳光强烈,队员们都戴着深色的护目镜。护目镜中映出不远处的珠峰,映出队友奋力向上的身影。不时有金属敲击声响起。那是领先队员正用冰镐把固定绳索用的冰锥砸进泛着蓝光的冰层。
队员们把金属上升器扣在结组绳上,用冰爪前端的钢钉踢开冰面,造出一个立脚点,向上,再用同样的方法造出一个新的立足点,再继续向上。
每个人都背着氧气瓶,但在这个高度,不准使用氧气。
坡越来越陡,有个结绳组为节省体力,开始在雪坡上走出之字形的路线。
王五洲看见,把那一组人的情况指给多杰贡布。
多杰贡布赶上去,严厉制止:“ 这样会在积雪的山坡上引发雪崩,绝不允许!” 女后勤队员黑牡丹和其他后勤队员也与突击队一起攀登。
不同的是,他们不像突击队员身上只背着一只氧气瓶和一盘绳索。后勤队员身上背着更多的东西。帐篷,炊具,食品。黑牡丹身上背着的是一组气象观测仪器。风向仪的上端从背包里露出来,一有风,就呼呼旋转。
在危险地段,她奋力揳下冰锥,系上保护绳,用脚上的钢钉踢开坚冰,制造落脚点的动作和突击队员一样熟练。
夏伯阳回头看见,说:“ 咦,不是菜地里的黑牡丹吗?” 并对她竖起了拇指。
一向爱笑的黑牡丹脸上却露出凶巴巴的表情,大喘几口气,加快了速度。
夏伯阳眼看她就要追上来了,也转身迈开了步伐。
有一段,好胜的他连保护绳都来不及安装,就直接上去了。
李国梁见此情景,把摄影机对准了他们。这使得他们更是互不相让,尽管多杰贡布在后面喊:“ 控制速度,保持体力!” 也没有产生什么效果。
夏伯阳、扎西的结组越上了冰脊,紧接着,补给队的黑牡丹也上了冰脊。
早已布置好的营地里的二十多顶帐篷出现在他们面前。
黑牡丹对夏伯阳说:“ 有什么了不起,我们后勤队都上来三趟了!”
王五洲也上来了,他对夏伯阳和扎西说:“ 海拔六千多,将近七千,几小时攀登,还能保持这个速度,不简单!”
夏伯阳望望高处的峰顶:“ 队长,就是现在下令登顶,我保证能成功!”
黑牡丹说:“ 我也能上去!”
王五洲点头。
起风了。突击队员正一组组攀上山脊,最后的两组人,已经疲惫不堪,脚步踉跄,在深雪里走得东倒西歪。
风从他们下方半空中的层云上横吹过来。平静的云层猛烈地翻卷。风撞上他们所在的山体时卷起了地上的积雪,并在掠过那些裸露的岩石时发出了刺耳的尖啸。
风停了,风雪抹去了几小时前人们留在地上的串串足迹。只有一顶顶帐篷,静穆浑圆,散布在洁净的雪地中间。
天边,晚霞灿烂,珠峰峰顶被镀上一片金黄,一派庄严。
一顶帐篷门打开了。李国梁倚在门边,吹奏口琴,一时间,整个营地都被这乐音充满……
(节选自阿来《攀登者》,有删减)
文本二:
澎湃新闻:剧本中涉及了很多真实人物,比如夏伯渝在当年登珠峰的过程中失去了双腿,去年5 月他以69 岁高龄,成为第一个无腿登顶珠峰成功的人。在剧本结尾处,你写到的“ 夏伯阳” 这个人物多年之后也登上了珠峰。
阿来:对的,我把这个人物命名为夏伯阳,是因为夏伯阳是苏联的战斗英雄,那时候很多人是很崇拜他的,是很有时代气息的一个名字。
澎湃新闻:你是个自然爱好者,经常关注动植物,但登山似乎更偏向于人如何去挑战自然,你怎么看二者的区别?
阿来:1960 年的登山和现在不一样,不是简单的户外运动,是我们要在自己的领土上打上印记。那时候登山,有宣示主权的含义,意义非常重大。1975 年那次登山,同时是对珠峰大规模的科学考察,有些科学家就牺牲在那里。
(节选自澎湃新闻《阿来《攀登者》专访》)
【注】《攀登者》,根据中国登山队的真实经历改编。1960 年中国登山队成功从北坡登顶珠峰,但由于没有留下登顶珠峰的影像资料,此次登峰遭到质疑。十五年后,中国队再组登山队冲顶。全书共79章,节选部分为24-27章,记录的是登峰前的一次训练。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国梁和王五洲的对话,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有很强的年代感。
B .写登山过程时使用了一系列的登山术语,这主要是为了突出文章的科学性。
C .登珠峰前,先在章子峰做一次实地演练,可见登山队不打无准备之仗。
D .1960年、1975年两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目的有相同处:宣示国家主权。
7 .关于文末的环境场景描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风起后,云层和积雪猛烈翻卷,以此写出登山队员面对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
B .风停后,风雪抹去了几小时前人们留下的足迹,侧面说明了登山是艰难和危险的。
C .天边晚霞灿烂,珠峰峰顶一片金黄,意在突出登山队员攀登珠峰的信心和勇气。
D .风停雪住后,响起在整个营地的口琴乐音,带给读者一种和谐、宁静的诗意美。
8 .作品中的“黑牡丹”表现“不俗”,请结合文本一分析其“不俗”之处。
9 .“艺术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请结合两则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