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三明市2022-2023学年上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3-01-29 15:01
三明市2022-2023学年上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先秦诸子的共生观念,始终在群体共生的维度中思考人类的各种问题。整体性体现在中国思想从来没有脱离整体来思考个体,个体永远是整体之中的个体,整体与个体是一种共生关系。支配—服从的秩序结构之存在合理性,在于维护群体整体利益以及个体利益的和谐。在此视野之中,个体与群体或个体与国家,不再是一种西方式的对立关系,而是一种共生关系。
在先秦诸子的共生观念中,统治者负有利民富民的义务。唯有利民富民,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统治才真正具有正当性。这是共生智慧最为核心的地方。“以政裕民”,出自《荀子·富国》,强调统治者的责任和义务,执政者必须为天下百姓营造一个可以获得安居乐业生活的社会环境。所以《荀子·君道》说:“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如果执政者不能给百姓带去好处,百姓如何认同和拥护执政者的统治?这是最简单也是最颠扑不破的政治道理。先秦诸子其实都强调执政者必须给老百姓创造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
作为“天下人”中的具体一员,其生存与发展的权利能否得到落实,其所处的政治环境是否公平、稳定与和谐,最为关键。先秦诸子普遍相信精英政治或贤能政治,并不相信单个个体具有参与政治治理的眼光和能力,但是强调执政者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倾听并切实重视天下百姓的声音和诉求。
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认为,百姓认可和拥护统治者的背后有一个“先予后取”的政治道理。先给予才能获得拥护和支持。人类情感世界中蕴含着一种心理对应机制:人们对于给自己“爱”与“利”的人,通常都会感恩并予以回报,以对等的方式来回应对方。《墨子·兼爱》说:“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礼记·曲礼上》也阐述了“贵德”与“施报”两种德性:“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太上贵德,不求回报,相当于“圣”之无条件奉献;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则是一种相互性的人类情感。《孟子·离娄下》也表达了类似相互性的转换机制:“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类皆有追求安全、物质利益及更好生活的自然心理,若统治者能有效满足百姓过美好生活的愿望,百姓就会发自内心地认同和拥护统治者。支配与服从的和谐秩序就此达成,整个社会就会呈现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
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强调取予之道应该适度。统治者如果违背了“先予后取”,超出了取的限度,就会激发出一种洪荒之力。老子警告统治者,不要影响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不要压榨百姓。激发了百姓的群体反抗力量,只能说明统治者采取了愚蠢的高压政治及贪得无厌的剥削策略。这也是孟子荀子提倡“汤武革命”之缘由。聪明的统治者都会尽量给老百姓带去利益,带去好处,尽量不去触碰天下人的洪荒之力。唯其如此,才最符合统治阶级的长久利益。
(节选自宋洪兵《浅议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
材料二:
文明城市创建,最重要的是为市民营造更美好的生活空间。
“童乐fun”儿童托育空间、老年日照中心关爱空间、“邻里会客厅”共享生活空间……四川省成都市东三环路R29C社区商业中心,除具备一般社区空间应有的功能外,还设置24小时自助办证中心、24小时健身空间等全时服务功能。
“家门口就是政务服务中心,非常方便!”家住附近小区的杨女士不到15分钟就办理好了社保业务。“城市公共服务质量,关乎民生,连接民心。15分钟步行生活圈不仅节约了生活成本,更是极大地提高了市民生活品质。”她说。
生活处处有文明。各地不断创新治理方式,下“绣花功夫”解决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为老百姓绣出了一幅实实在在的美好生活图景。
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探索在各社区、小区全面设立“红管家”,“红管家”队伍由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社区工作者、物业公司、共驻共建单位、小区在职党员等力量组成,是党组织领导下多元参与的协商议事平台。“每天都能看到‘红管家’的身影,他们一旦发现私搭乱建、邻里矛盾等问题,会第一时间协调处理。”荷塘社区居民张玲英说。
满城“红管家”,服务“百事通”。如今的安源,一出门就能瞧见“红管家”,一有困难就找“红管家”,百姓安全感、幸福感满满。
(节选自张文骁、龚亮《以人为本惠民持之以恒实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思想中,整体和个体之间乃是共生关系,两者的联系极为密切;但整体为主,个体为次,个体尤其不能离开整体。
B.共生智慧中“先予后取”的政治道理,是英明的统治者都应遵照去做的,那些只取不予的统治者,极容易引发人民反抗。
C.孟子和墨子在爱他人这个方面有非常相近的思想,都认为施予爱才会得到爱,这符合人类情感世界中的心理对应机制。
D.真正的文明城市一定会为市民营造美好的生活空间,杨女士不到15分钟就办理好了社保业务的事例,就是这一点的明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秦诸子普遍认为统治者治国的目的就是富民利民,不然其统治没有正当性。
B.荀子、孟子都生活在先秦,引用他们的话论证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恰切有力。
C.安源区设立“红管家”,提升人民幸福感,这是政府营造美好生活空间的举措。
D.两则材料虽然形式有别,但思想相通,都含着以民为本的思想,有惠民的观念。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法者,天下之至道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管子)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C.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馁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荀子)
D.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墨子)
4.两则材料在表达方式上有怎样的不同?请简要说明。(4分)
5.请依据上述材料的观点,对下面文段的内容进行评析。(4分)
(秦始皇)欲攻匈奴,暴兵露师十有余年,死者不可胜数。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死者相望,盖天下始叛也。(汉·主父偃《谏伐匈奴书》)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周转
阿城
余阴市,人口百万余,数箭方围,算得西南省份中准重镇。日夜吃喝,便有不可入口的东西弃之如山;又兴各式生产,便有不能成材的脚料聚之如山;另,海内外新式消费,多多少少渗入进来,人们惊喜之余,又添斑驳垃圾。如此,余阴市日积垃圾多达百吨。
余阴多山,山皆为石。石难生树,草亦稀少。所幸余阴于万端纷绪中,独清除垃圾最力,务使穷而不脏。
更所幸,距余阴三十里处,有一奇异景观:万山之中,数山围出一个石桶所在,深达百丈,阔有十里。穷山无水,更兼喀斯特地质,蓄不成水库,却如海滨深港,可泊万吨垃圾。
于是这里便日日有垃圾运来。
天还未亮,余阴市街上便发出一阵巨响,几十辆翻斗卡车按顺序出发,浩浩荡荡。自从市里运垃圾的车换成这种进口的矿山型翻斗车,许多市民便不用再拨自家的闹钟定点起床。车队撼天动地的驶过,轮底带起杂物,市民们也起身了。有刷牙洗脸的,有抖擞精神去练拳的,有提篮置办饮食的,余阴市如人初醒时的揉脸搔痒,慢慢活动起来。儿童们不愿起,被大人们呵斥为懒虫,终于爬起,便有三五小儿咿咿呀呀唱道:
大卡车,真漂亮
震得我家屋梁响
跑到城外倒垃圾
换回钱买新衣裳
卡车们逢弯拐弯,遇坡爬坡,高低左右,档换了无数次,油门松了又紧,紧了又松,方向盘作风车使,沿途鸡飞狗跳。山民们在车的灯影里闪到路旁,被尘土裹了数十分钟,咳嗽几下,又上路去赶早集。
车近山口,天已大亮。雾气浮动,正是要升不升的时候,卡车们慢慢轰着油门,终于沿山边排成一行,将屁股朝了大坑。天地间忽然静了下来。
一道金光,拽起一轮太阳。那太阳恰在一个山口之间,于是霎时又有无数金光,穿透晨雾,纷纷射到卡车们这一边来。卡车上的橘黄漆如点燃一般,耀得人眼花。卡车们通体一热,又发出一声巨响,几十个翻斗缓缓翘起,终于到了45度,山中的鸟儿有预感,“呀”的一声,飞起数百只,烟一般升到半空中。
似隐隐的闷雷,百吨垃圾缓缓移动了,越来越快,越来越快,一出车斗,便瀑布般直泻下去。沿途有山石阻挡,垃圾也如水花一样溅开,将余阴市的部分秘密分解。阳光挑动着垃圾,沿山竟是黄金铺就,闪闪烁烁,万般色彩。更有烟尘翻腾回转,紫红青粉,成山中霞气。
翻斗们行过注目礼,缓缓复原。卡车们移动了。
翻斗们复原时,又发出一片响声。这响声才是这万山中的信号,刹那间,又一层瀑布流下去,随之,呐喊声起。
原来沿山有千多人候在一起,单等垃圾倒完,于是背了背篓,手执二爪耙,拥着欢乐,俯冲下山。鸟儿们却迟了一步,待也俯冲下去,早被人们轰起,又烟一样升高,再俯冲下去,又被轰起,终于散乱。
司机们听见下边的喧哗,便都笑着,骂着,又是逢弯转弯,遇坡爬坡,方向盘风车一样使,浩浩荡荡,一路回余阴市去了。
坑底的人们,细细地将垃圾分类,又快快地将所需垃圾丢入背篓。日上一竿,山坡又露出土质,只余斑斑驳驳的汗水残渣,由鸟儿们收拾。人们早已上到坡顶公路,小做休息。
太阳暖洋洋的,照在人们的身上,背篓中的垃圾也轻轻舒展,作出响音与人语混成一片。人们中有人拿出新奇垃圾向其他人介绍着,推测着那本来的用途,想象着原是何种的享受,织成见识,众人也都点头肯定了下来。偶有争吵时,往往是年轻人做仲裁,因为老人们不懂的新事物太多太多。又偶有人捡得撕碎的情书,拼起来读,常常没有结尾,大约是有情人的不成功之作,那成功之作,大约是在遥远的余阴市中的某个角落里小心地收着。休息之地,又成市场,人们互相推荐或换下不需或所需的垃圾,于是分类就更加清楚。但是最值钱的金属残件是每人保留所得的,并不交换的。
山中终于燥热起来,山石也开始晃眼起来,于是人们纷纷肩起背篓,开始沿卡车们来的路走去。万山之中,蜿蜒着人流。余阴市的废品收购站现在并不忙,大家知道这时候垃圾尚在路上,要到下午垃圾才会进城,那时倒要费些精力。
垃圾们是最有福的,来去都不必自己赶路操心,尤其是这回去,像老爷一样坐着轿子,而且不寂寞,因为人们一路有歌。
万山之中,都在听那歌。此地山民,掮着垃圾,极其快乐,路毕竟长,于是用了各种噪音,咿咿呀呀地唱起来:
太阳东边升
太阳西边落
好着哩
石头热我脚
爬过山窝窝
高着哩
柴火翻山找
水要回家喝
难着哩
挖个金蛋蛋
回家叫老婆
快着哩
啊嘿嘿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标题“周转”的部分含义是垃圾被卡车从城里拉到山里,又被人们捡回来,分好类,沿着漫长的山路背回城里。
B.小说开头突出描写了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城市里的生产和生活垃圾日渐增多的现象,为下文写垃圾的处理做了铺垫。
C.“独清除垃圾最力,务使穷而不脏”表现了余阴虽然经济贫困,但对垃圾的处理措施好,很有力度。
D.本文不同于其他的小说,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没有独立突出的人物形象,主要是写人们和垃圾的关系。
7.关于小说最后两段的叙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垃圾们是最有福的”一段,作者以沉重的笔调写人不如物的悲剧,让读者印象深刻。
B.垃圾污染山民居住的环境,但人们“掮着垃圾,极其快乐”,人与物构成了一种荒诞的关系。
C.歌词的内容通俗简洁,节奏感强,表现了山民生活十分穷苦的状态,表现力强。
D.小说以山中人的歌声结尾,和前文城中的三五小儿的咿咿呀呀的唱词遥相呼应。
8.结合小说的内容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6分)
9.阿城小说《棋王》的主人公王一生说“不做俗人,哪来这般乐趣”。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这句话的含意。(6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