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苏州市2022~2023学年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3-02-18 20:44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故曰:“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故曰:“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丈人之慎火也涂其隙。”是以白圭无水难,丈人无火患。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病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昔晋公子重耳出亡,过郑,郑君不礼。叔瞻谏曰:“此贤公子也,君厚待之,可以积德。”郑君不听。叔瞻又谏曰:“不厚待之,不若杀之,无令有后患。”郑君又不听,及公子返晋邦,举兵伐郑,大破之,取八城焉。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虢,大夫宫之奇谏曰:“不可。唇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晋已取虢,还,反灭虞。此二臣者皆争于腠理者也,而二君不用也。然则叔瞻、宫之奇亦虞、郑之扁鹊也,而二君不听,故郑以破,虞以亡。故曰:“其安易持也,其未兆易谋也。”
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子罕不受。鄙人曰:“此宝也,宜为君子器,不宜为细人用。”子罕曰:“尔以玉为宝,我以不受子玉为宝。”是鄙人欲玉,而子罕不欲玉。故曰:“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
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列子闻之曰:“使天地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故不乘天地之资而载一人之身,不随道理之数而学一人之智,此皆一叶之行也。故冬耕之稼,后稷不能羡也;丰年大禾,臧获不能恶也。以一人力,则后稷不足;随自然,则臧获有余。故曰:“恃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
(选自《韩非子·喻老》,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宋人有为其君 / 以象为楮叶者 / 三年而成丰杀 / 茎柯毫芒繁泽 / 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 / 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 /
B . 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 / 三年而成 / 丰杀茎柯 / 毫芒繁泽 / 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 / 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 /
C . 宋人有为其君 / 以象为楮叶者 / 三年而成丰杀茎柯 / 毫芒繁泽 / 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 / 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 /
D . 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 / 三年而成 / 丰杀茎柯 / 毫芒繁泽乱之 / 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 / 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 /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扁鹊,本指黄帝时的名医;战国时,秦越人医术神奇,亦号“扁鹊”。文中指秦越人。
B . 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蔡桓侯的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
C . 鄙人,原意为居住在郊野的人,后引申指粗俗浅薄、没有见识的人,文中用引申义。
D . 后稷,古代周族始祖。善于耕种,担任舜的稷官,主管农事,教民稼穑,故名后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白圭巡视大堤时,要求堵塞由蝼蚁造成的小洞;老年人防范火灾,就用泥涂封好烟囱上的缝隙。
B . 扁鹊在蔡桓侯病重时,不愿意给予救治,那是因为蔡桓侯傲慢无礼而又自以为是的态度,令扁鹊彻底失望。
C . 子罕不肯接受他人奉送的璞玉,那是因为子罕不把璞玉作为宝贝,而是把不接受璞玉这种美德作为宝贝。
D . 如果不顺应自然界的法则,仅凭一个人的才智能力去行事,那么,后稷也不能使庄稼获得丰收。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其安易持也,其未兆易谋也。(3分)
(2)此宝也,宜为君子器,不宜为细人用。(4分)
14.文中为何将叔瞻、宫之奇比作扁鹊?根据相关语段,试说明原因。(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市中得旧琴囊而予无琴也
[明]黎民表
锦样已模糊,何时混世沽。
秪馀空橐在,多半古音无。
携可缄诗草,闲将覆局图。
勿言无所用,五石泛江湖。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琴囊图样已经模糊不清,可见琴囊的破旧,诗人因此担心它的使用年限与价值。
B.结合颔联可知,古琴已不知踪迹,诗人也无琴可藏,但他仍欣然买下了旧琴囊。
C.作者认为琴囊用途多样:随身携带可用来盛装诗稿,搁置在家可用来覆盖棋盘。
D.从全诗看,诗人题咏旧琴囊,是为了表现他高雅的生活志趣和通达的人生态度。
16.尾联用典,请说明其出处、含义,并分析其作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 1 )《论语》中的“ ▲ , ▲ ”给当下青年以启迪: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就要有远大的志向与坚强的意志。
( 2 )《春江花月夜》中“ ▲ , ▲ ”想借“鸿雁”和“鱼儿”传书而不能,抒发了强烈的思念之情。
(3) 滔滔江水常常让诗人逸兴遄飞,情不可遏,如李白《将进酒》开篇“ ▲ , ▲ ”两句,情感饱满,气势豪迈,极具感染力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中国人对戏曲的认知,往往从幼年开始,大多与受上代人 ▲ 的影响有关。传统生活中的广场、庙会、节庆场所,现代生活中的剧场、电视、网络,都成为戏曲驻足心灵的起点,( ▲ ),最终戏曲成了生活 ▲ 的内容,成了中国人的生活趣味、审美形式,也成了中国人的生命体验、集体记忆。
然而,文艺市场化与大众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使得传统戏曲的观众逐渐流失。由于当代新观念、新审美、新娱乐的映照,使得传统戏曲迎面着生存困境与文化误解。不可否认的是,新一代青年人对传统戏曲缺乏足够理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的戏曲文化教育的缺失,是由于他们的现代生活方式与民族文化传统的差异。这种基于生活转型而出现的艺术认知落差,让偏见与误解相沿已久,直接造成了文化传承中对戏曲的不自信。戏曲职业队伍的不稳定,特别是戏曲人才 ▲ ;戏曲受众群体的边缘化,特别是青年观众的渐行渐远,都成为戏曲发展不断趋于颓势的形象说明。伴随着城镇化的高速推进,戏曲在广大农村社区所依存的传统生态也已经发生 ▲ 的变化,戏曲立足于传统农业社会的诸多环境已经不复从前,而戏曲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诸多条件亦不充分,这些都成为戏曲文化生态的现实挑战。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言传身教 不可或缺 后继无人 面目一新
B.言传身教 价值连城 后继无人 翻天覆地
C.潜移默化 不可或缺 难以为继 翻天覆地
D.潜移默化 价值连城 难以为继 面目一新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伴随着人的成长与老去,犹如一粒种子的开枝散叶、生花结果
B.伴随着人的成长与老去,就像开枝散叶、生花结果的植物一样
C.犹如一粒种子,它在开枝散叶、生花结果中伴随着人的成长与老去
D.犹如一粒种子的开枝散叶、生花结果,伴随着人的成长与老去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 由于当代新观念、新审美、新娱乐的映照,使得传统戏曲面临着生存困境与文化误解。
B.在当代新观念、新审美、新娱乐的映照下,传统戏曲面临着生存困境与文化误解。
C . 由于在当代新观念、新审美、新娱乐的映照下,传统戏曲面临着生存困境与文化误解。
D.在当代新观念、新审美、新娱乐的映照下,传统戏曲迎面着生存困境与文化误解。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21.请在下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健身可贵,科学为先。人们在开展自我健康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事与愿违的情况。
① ,没有锻炼效果,属于无效健身。但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则过犹不及,导致身体机能失调、免疫功能下降、运动损伤增加。此外,贩卖焦虑有时会让一些健身者只顾运动, ② 。在缺乏营养补充的状态下进行高强度健身运动,长时间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对身体造成伤害。如果缺乏专业知识,跟随自媒体“网红”模仿一些不科学的健身动作, ③ 。更有甚者忽略自我保护机制,产生了疼痛,仍继续练习,会逐渐导致慢性疾病,如骨质疏松、关节炎等。
22.请根据示例的推理形式,在下面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5分)
示例:
前提:容易题小王能做出来
论据:这道题小王没有做出来
结论:这道题不容易
柯南道尔的《银色马》中,主人公福尔摩斯有这样一段话:
马厩中有一条狗,然而,尽管有人进来了,并且把马牵走,它竟毫不吠叫,没有惊动睡在草料棚里两个看马房的人。显然,这位午夜来客是这条狗非常熟悉的人。
福尔摩斯经过推理得出结论:这位午夜来客是这条狗非常熟悉的人。在推理过程中,隐含了两个前提:
前提1: ▲
前提2: ▲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经历了三年新冠疫情之后的今天,“对自己负责,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似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对此,也有人认为“对自己负责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还都应该是他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以上材料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