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诸暨市2023年5月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3-05-20 10:43
诸暨市2023年5月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材料一
古人言及的“筋骨”,大都指向支撑艺术形式的核心价值或是内在精神,即我们常说的精神凝聚力、思维立足点抑或更为简明的“文眼”等概念。从表达方式上看,文化先贤在总括一个时代的文学筋骨时,多选用言简意赅的词汇勾勒其整体面貌。诸如唐诗主情、宋诗主理之类,概括的既是情感之韵味,也是思理之意趣。可见,人们往往把“筋骨”理解成某种思想的代名词,进而从时代精神、人文关怀、道德立场等向度展开言说。当我们讨论“新时代文学的筋骨”这一话题时,不妨就从新世纪诗歌入手,窥探它的筋骨究竟为何,作一番谈“骨”论“筋”的尝试。
无论是人的筋骨还是文的筋骨,都由“骨”与“筋”组构而成,两者承担的功能亦有所区别。对一部诗歌作品来说,“骨”就是维持一首诗、使它看起来成为诗歌的要素,可以理解为诗的形式。如果要支撑起诗歌的肉身(内容),“骨”就需要具备相当的质量和密度,彰显出属于诗的形态,诸如分行等核心特征,均缺一不可。同时,诗歌的“筋”或者说“筋脉”可以使固定在形式中的文字运动起来,接续行与行之间的意义,使之贯穿为一个气韵流畅的整体,从而打造出诗歌的思想性。当“筋”与“骨”整合为“筋骨”时,它理应指涉那种能够撑起文本所有精神性意义的力量。尽管这个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太可能形成统一的结论,但笔者还是认为,诗歌的筋骨便是活跃于字里行间的精神主体形象,是灌注了诗人所有思想观念的那位抒情者。借助内在的抒情者或者精神主体形象,作家可以从容地组织视觉材料、抒发情感、展开哲思,也能够经由这一形象深入他所身居的时代,与之产生角度殊异的对话。考量诗歌的筋骨,正可观测诗人如何各具匠心地设置和安排主体形象,使之充当时代与心灵之间的中介。
(节选自卢桢《文学之筋骨与诗歌的力量》)
材料二
真正有筋骨的作品,重要的还在于是什么让作品立起来,它是一种语言的质地,一种思想的力量,一种精神的超越感。而在情感上,我们往往觉得能打动我们的作品,即为有筋骨的作品,这只是针对个体而言的标准,就文学的公共性而言,其经验必须共情于普遍的人生,那是让写作得以获得共鸣感的砝码。也许诗歌的筋骨在于语言的创造性与出其不意之美,戏剧的筋骨在于恰如其分的矛盾冲突与内在的对话性,散文的筋骨则在于作者的真情实感与独特文学性的融合,而长篇小说的筋骨更强调史诗般的恢宏格调和历史纵深感。在短篇小说这一文体中,我们很难判断其筋骨的立足点之所在,因为短篇小说更接近诗,它并非要在固定篇幅内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呈现人生的一个横截面。在这个横截面上可以打开文学生产的方式,那里面有筋骨所依赖的毛细血管和骨架格局,这同样关涉到作家确立自身叙事空间的技艺和方式,它是筋骨之一种。
胡适早在《论短篇小说》中说:“横面截开一段,若截在要紧的所在,便可把这个‘横截面’代表这个人,或这一国,或这一个社会。”胡适对短篇小说的认知是有其道理的。如果说短篇小说就是人生的横切面,从哪里截取是最能考验作家的,它不仅指涉一个作家的视野和眼光,同样也决定了他如何将个人经验对接时代之变,这才有胡适的论述中从一个人到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精神关联性。这种从小角度切入个体经验内部的方式,正契合了短篇小说所要求的精巧与微妙叙事。我们所熟悉的欧·亨利、莫泊桑等外国短篇小说家,他们的作品可能更注重技巧,像《麦琪的礼物》和《项链》中对故事开头和结尾的经营,都是有道可循的。而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之所以能吸引人、打动人,可能还在于他不是那么匠气,他会在人生的横截面上讲一个好故事,像《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脖子上的安娜》等,都无不在人物形象上强调典型性,这种人物形象更像一种精神装置,能召唤出我们对人世理解的艰辛与困苦。而像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的《我们分到了土地》,以简洁的语言和镜头般的场景见证了农民分到贫瘠土地后的无奈,这可能无关题材和主旨,更在于作家本人反映时代所依循的审美维度。作家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切入人生的横截面,看似靠感觉,实际上还是在于价值观和独特的美学立场。独特的美学就是让作品得以立起来的筋骨,它不仅包括内敛的语言和生动的细节,更重要的是一种叙事的节奏和气息,作家要以此写出生活中诸多的可能性。
(节选自刘波《在人生的横截面中显现的文学筋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一部诗歌作品来说,“骨”是诗歌的要素,“筋”打造诗歌的内核,而“筋骨”指涉的内容,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
B.经由“筋骨”,作家可从容地组织视觉材料、抒发情感、展开哲思,读者能够观测诗人设置和安排主体形象的匠心。
C.每一种文体都带有特征鲜明的筋骨,短篇小说的“筋骨”特征就是不追求故事的完整,而是呈现人生的一个横截面。
D.如果我们将短篇小说视为人生的横切面,那么从哪里截取,则考验着一个作家的视野、眼光以及与时代对接的能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以“文学的筋骨”为论述主题,不过两者论述的具体对象不同。
B.“骨”需要具备相当的质量与密度,彰显诗的形态,才能支撑起诗歌的肉身(内容)。
C.与欧·亨利讲究短篇小说的技巧不同,契诃夫更注重截取最典型的“人生的横切面”。
D.作家选择切入人生的横截面,既依赖个体经验,也仰仗价值观与独特的美学立场。
3.结合材料的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文学的筋骨”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屈原的《离骚》属于“楚辞体”或“骚体”,作品句式灵活,多用“兮”字。
B.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塑造了因国破家亡而产生悲凉心绪的抒情形象。
C.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多对别里科夫的生活环境进行描写。
D.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中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4.《红楼梦》中,香菱说只爱陆放翁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黛玉劝她“断不可看这样的诗”。依据材料一,简析黛玉如是说的理由。(4分)
5.如何才能创作出有筋骨的文学作品?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铜人
李一默
抹上最后一层铜粉,他感觉脸上戴了一副面具,而世界,被挡在外面。他把眼睛睁开,化妆师水平不错,除了他自己,大概没人能把他认出来。他想笑,却不那么容易,因为整张脸都是僵硬的,他的笑甚至包括他想笑的意识,都被封死在了铜粉里。还好,他的眉眼还活着,于是,他的笑意从那里流出来,不过,瞬息凝固,戛然而止。细心的化妆师还是发现了,再一次提醒他,铜人最忌讳表露,要学会隐藏自己。他点点头,幅度极小。化妆师又把铜粉抹在他头上,那些疲软的头发仿佛接收到命令,一下子立起来,雄赳赳气昂昂,充满战斗力。
他站起来,穿上铜色褂子、铜色裤子、铜色鞋子,与他的铜人妆浑然一体。正是午后,商家店铺外即小广场,他选一位置,回头就能看到商家店铺,而他的任务就是把更多的人吸引到店里去。
有人看了一会就离开,有人却故意走近,十分好奇地摸他那镀上了铜粉的双手,还有更大胆者,走近与他对视,所谓的对视,说白了就是看谁能坚持长时间不动、不眨眼、不笑场。因为有铜人护体,他自认为可以。可对视者似乎有备而来,眼神中透着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狠劲。
终于,他眨了一下眼。人群中很快爆发出一阵大笑。正在这个时候,有人给他递过来一张纸巾,他几乎想都没想,就接过来。对视者早已离开,围观者也一一散尽。只留下他,孤独地固守着自己的边界。
突然,有人拍他的肩膀,是刚才与他对视的那人。那人还把一瓶矿泉水递到他手上,大概看出他喝水艰难,又特意把瓶盖拧开。他赶紧拒绝,那是另外一种不好意思。可是,他的脸上却洋溢出笑意,很快,嘴巴也被感染,发出一阵呵呵声。
他捏住瓶腰处,仰着头,咕咚咕咚咕咚,喝了好几大口。真凉啊。那人笑了。他第一次在一个陌生人脸上看到那种简单的笑。
马路两旁长满了高楼大厦,楼挨着楼,并列向上,越来越高,却永远不会相交。停滞不前的公交车上,人挤着人,肉贴着肉,似乎能听到对方的心跳声,可人们彼此并不认识。他终于回到自己的住处,等公共浴室终于没人了,他草草洗完澡,就睡觉了。
他逐渐变得轻车熟路。他也逐渐发现他隐藏自己和扮演角色的能力连他自己都暗暗吃惊。与他对视的人往往坚持不了多久,就胆怯离场。
但也有例外。一个叫老眼的人,眼神中透着一股凌厉的寒光,似乎要把他砍成两段。规则不允许他避开老眼的目光,他更不可能沉浸其中。他选择了穿透,让自己的目光足够强足够硬,穿透眼前障碍,在视线之内寻找一个想关注的焦点,或者目标,就像摄影师拍照时虚化背景聚焦对象一样。
一个熟悉的身影撞入他的眼睛。他不自觉地使用了余光,一眼,接着好几眼。他看着他,真的好眼熟,像之前他送外卖时的一个骑手。跟他一样,他也骑着一辆破旧的电动车,速度极快,见缝就插,上天入地,从未出事;而且,基本没收到过差评,唯一的一次,还是因为那天下雨,迟送了十几秒,外卖完好,他浑身被雨水和汗水打湿,竟没抱怨半字。其实,他的薄雨披就压在车座底下,他没空拿出来。
此刻,如果穿上骑手服,他与他并排站在一起,并无分别。他就像一把打开他过去生活的钥匙,或者一面镜子,能照出他的全部现实,处在异乡,他的窘迫,他的贫穷,他的卑微,他的胆怯,甚至他的悲哀。
围观者越来越多,将他们围成一个紧密的圆圈。
而他,赶紧把视线拉回来,聚拢在老眼脸上。老眼的鼻子上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渐渐生长,等待坠落。这丝毫不会影响老眼的发挥。老眼只有两只眼睛,能射出无数道光,他在这光中一点一点变大,成为老眼的待宰猎物。
所以,当那张纸巾再一次出现的时候,他有理由相信那就是宿命,一种无法更改的宿命。
她的脸藏在口罩后面,他看不见。他用余光找她的双眼。她的眼睛,带着关切和温暖,对他浅浅笑着,眼神中还流出一束专注、虔诚、平静的光,照亮了他,让他在这浑浊的人世有了那么一点点醒意。他伪装起来的斗争装备,开始松懈。他想奔向她,带着他的全部热情、全部努力。他就那样看着她。他的眼里,只有她,而他从她柔软的眼睛里,似乎也领受到了某种启示。在他凝视过的无数双眼睛中,都不曾有过如此感受。她抽出一张纸巾,一下一下,吸掉他额头上的汗。然后,她又拿出一张,转头,纸巾向老眼凑上去。她无视这场人间游戏,只看重她所看重的。在她擦去老眼脸上正在下滑的汗珠的那一刻,他知道,他那所有强装起来的坚硬的外壳瞬间崩塌。
可围观者们已经用笑声证明了他的失败,或者,他们用笑声在庆祝老眼取得胜利。然而他不在乎,输赢于他再也没有那么重要了。即便输掉了所谓的比赛,也是铜人输了,他并没有。是她赐予他这种领受,她的眼神中有一种清洁的精神,让他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那不是想象出来的风景,是他的目光亲自获取的。
他流泪了。如果是以前,当着众人,他是断然不会这样的,他肯定会躲在暗处,偷偷地,独自承受。此时此刻,他第一次没觉得流泪是一种羞耻。
(本文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铜人”服饰及“铜人妆”不仅是扮演角色的必备品,也是他藏匿自我、在他与城市生活间设置隔膜的道具。
B.“铜人”的两次“对视”失败,第一次是由于他坚持不住“眨了一下眼”,第二次是缘于内心的感动与慰藉。
C.文章中间部分写到外卖骑手工作的艰辛,看似闲来一笔,实则借“铜人”的内心波澜写出异乡打拼者的不易。
D.文章采用第三人称叙述,有意地造成读者与主人公之间的心理隔膜,也使故事情节更为紧凑,主题更突出。
7.文中刻画“老眼”与铜人的对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老眼”是城市居民,铜人是异乡人,两人的对视就是不同区域之间的敌意与对决。
B.既通过对视展露铜人的内心世界,也让铜人坚硬外壳的瞬间崩塌显得更为真实感人。
C.“老眼”与“她”形成强烈的对比,前者鄙视铜人,后者对铜人给予了关切与温暖。
D.以“老眼”眼神的凌厉持久,写出铜人工作的艰辛与不易,让读者对铜人心生同情。
8.小说中“铜人”的心理有着微妙的变化,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6分)
9.有人说,李一默的创作将“立足大地的坚实与仰望星空的诗性结合在一起”。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一评论的理解。(6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