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长沙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3-10-14 17:02
长沙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三)
语文参考答案
1.D(就文中材料而言,并非李侗以“光风霁月”来形容黄庭坚的人格气象,而是黄庭坚以此形容周敦颐之人品。同时,文中并未提及李侗对黄庭坚的文学成就及道德修为给予高度评价。故D选项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
2.B(A项,逻辑错误。依据材料一第二自然段提到:“他们对词表达功能的拓展都与政治影响下个人际遇的改变密切相关。这实际上是北宋士人在党争和贬谪语境下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据此,词的表达功能的拓展只是与个人当时的际遇有关,并非是词人在困境下进行人生思考的充分的前提条件。C项,最后两句间的逻辑不成立。手法的改变跟词是否突破音乐束缚没有逻辑关联。D项,根据材料一第二自然段可知,词的雅化在北宋只是有了较高的完成度,不能理解为已然状态,另可依据材料二末段“为南宋词坛从文化层面的深度崇雅贬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等句,亦可作出推断。)
3.C(依据材料二内容,所谓“诗人之雄”,就是士大夫固有的志向,包括体现传统儒学所倡导的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苏轼呼唤“诗人之雄”,就是要求词人像诗人一样,以词言志。由此可知,要判断是否符合“诗人之雄”的特质,首先要看是否“言志”,同时依据材料二的内容,其“志”应体现“传统儒学所倡导的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A项出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征人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这体现了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B项出自姜夔的《扬州慢》,两句话展现了曾经繁华的扬州在战火之后的萧条与荒芜,内蕴着对金人入侵的控诉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C项出自周邦彦《瑞鹤仙》,虽亦抒情言志,但此情志只是指闺妇愁思,“鱼雁”传书常用于夫妻之间,而“天涯”又指向彼此天各一方,相思之情溢于言表。因此,其情志并非传统儒学所倡导的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故不符合“诗人之雄”特质。D项出自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北宋王朝边关告急,而自己却无路请缨-这里的“不请”是“不能请”之意-不能为国御敌,生擒西夏酋帅,就连随身的宝剑也在秋风中发出愤怒的吼声。刻画了一个忧国忧民、报国无门的志士的无奈与悲愤。)
4.本文为总分总论证结构。(1分)①开头提出核心议题“宋词雅化”,强调宋代士人人格精神对宋代审美与艺术活动的影响;(1分)②接着分别从宋代三个典型文人的创作实践来论证人格精神对于宋词雅化的推动作用;(1分)③最后总结,宋词雅化实质上是宋代士人遵从正统文化秩序、恪守道德伦理、完善人格修养而做出的审美价值判断。(1分)(答出总体论证结构特征“总分总”给1分,概括出三个部分的要点各给1分)
5.①创作技法上的雅化:苏轼将诗的创作技法引入词中,运用了夸张、比喻、用典、对偶等手法表现赤壁之景。夸张写景,雄奇壮阔;用英雄之典,典雅豪放。同时,如“乱石穿空”与“惊涛拍岸”,结构相同,意义相关,与律诗中严格对仗的诗句没有区别。(结合诗句内容任选一例列举即可,不必求全)
②创作心理的雅化:此词创作出于词人胸有建功立业壮志而不得的心理。
③创作内容的雅化:雄奇的赤壁风光,豪壮的英雄事迹,一尊还酹江月的人生哲思,让词内容一改片面追求形式美的绮艳之风。
(答出一点2分,其中雅化角度即观点1分,结合材料内容分析1分)
6.D[对应的原文信息是“那田野上的人生自然不是无懈可击的,但却以共与天地的相依傍相合一,永远地牵动着人的心绪。我们不是始终在寻觅我们的另一半?我们不是始终与我们的另一半相剥离?哪一天我们的灵魂不再执着于自己的世界,而与整个的天地融合了,我们或许才是真正自由的······”。田野,代指大自然。作者强调的人在田野上的人生,即人在田野上的真正自由,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共融,而并非“只有在农村生活”。“只有在农村生活才能获得真正自由”表述有误。(文章主题:强调身心合一,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要迷失自我和精神追求,作者在田野和城市生活的个人体验中寄托重构人与自然亲密关系的理性思考)]
7.B[考查疑问句的类型-一般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画线的四个问句中第一问与第二个问句是一般疑问句,第三句是设问句,第四个画线句是反问句。选项中“文中四个画线句子使用了问句中的一般疑问和设问”,少了反问。解析不全面。四个画线句子的疑问句形式:究竟是为什么?(一般疑问,后文中没有立即回答)这都是为什么呢?(一般疑问,后文中没有立即回答)事情会不会是这样呢?(与后文内容构成设问)我们不是始终在寻觅我们的另一半?我们不是始终与我们的另一半相剥离?(反问)]
8.示例一:田野。“田野”代表乡村,代表农耕的生产方式。(2分)与“城市”相对,而本文的主旨是在与城市生活的比较中肯定与天地合一、与自然亲近的“田野上的人生”;“田野”承载着文本的主旨。(2分)
示例二:瓦檐。“瓦檐”属于村居的院落,代表乡村的生活方式,即“田野上的人生”。(2分)与“高层楼房”所代表的城市生活形成对比,“田野上的人生”是本文的情感寄托所在,“瓦檐”承载着作者的情感。(2分)
示例三:雨。“雨”作为全文的线索,代表着大自然。(2分)作者居住在“高层楼房”里,远离了田野和瓦檐,唯有雨能传递自然的讯息,能提示我们的来处;“雨”代表着本文作者的文化选择。(2分)
9.①本文多处采用具有主观性的第一人称“我”,表现出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探究与困惑。(1分)也采用第二人称“你”来指称自己,具有客观性,体现出自己对自然与人生的认识的深化。(1分)两种不同的人生视角的结合突出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追问和探究,反映作者认识的理性特征。(1分)
②文中后部分的“我们”代表人类全体,表达了作者对人类行为的反思,对重新建构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1分)
③由“我”“你”到“我们”人称的转换,表现出作者由对个体的经历的思索上升到对人类普遍命运的深切思考与关注,具有深厚的忧患意识与人文精神。(1分)人称灵活变换使用,使行文更自由流畅、思维不受阻碍。(1分)
10.CEG(原文: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以艾杀此地,斩之蓬蒿藜藿而共处之。世有盟誓。)
11.B(“吾非偷晋而有二心”句中“偷”意为“轻视”;“存者且偷生”句中的“偷”意为“苟且”。两者意义不同。A项,两句中的“谒”,均为拜谒、拜见的意思。词义相同。C项,“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的“字”,为“安抚”之意;“字而幼孩,遂而鸡豚”中“字”字意为“抚养、养育”,两者词义不相同。D项,“子大叔咎之曰”中“咎”为动词,责备、指责;“以彰其咎”中“咎”为名词,过错。以彰其咎:来揭示他们的过失。两者意义不同。)
12.D(“周天子同意提议”的表述不正确。原文是晋平公主盟,郑国执政子产据理力争。)
13.(1)您为什么吝惜一个玉环,因此从大国那里招来憎恨呢?
采分点:吾子,古时对人的尊称,译为“您”。1分。爱,吝惜。1分。取憎,招致憎恨,或引来憎恨。1分。句意通畅1分。
(2)国家(郑国)不和别国竞争,也会遭到欺凌,(郑国)哪里还成其为国家呢?采分点:竞,(与他国)竞争。1分。陵,通“凌”,遭到欺凌,被欺凌。1分。何国之为,国,名词用作动词,成为国家,1分;何·······为,反问句式,哪里(怎么、难道)·······呢,1分。
14.①坚守原则,眼光长远(或机智灵活)。②有礼有节,不卑不亢。③不畏强权,据理力争。(答对一点,给1分,任意答对两点,给3分)
15.C(由后文诗人担心鸟散花谢,表明这种消遣只能暂且排忧而无法斩断诗人心中羁绊,并非忘却尘俗的快乐;由后文诗人借屈原的典故抒怀,表明诗人仍为遭遇贬谪而苦闷,其志仍在于施展才华而不在于归隐山林,更没有“一心归隐”之意。)
16.①诗人嘲笑屈原因被贬而憔悴独醒太不值得,不妨洒脱一点,与花鸟相伴,以美酒自醉。②诗人嘲笑自己其实与屈原同病相怜,担心鸟散花谢,同样无法逃脱孤独与忧愁的命运。(或:与花鸟相伴,却无法掩盖无人相伴的孤独,以美酒自醉,却无法消除被贬山城的苦闷。)(每点3分,共6分)
17.(1)(而)皆背晋以归梁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睢园绿竹 气凌彭泽之樽
(3)示例: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李凭箜篌引》李贺)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并序》白居易)(描写乐器演奏的句子典型)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竹里馆》王维)
18.示例:A影像必须与其他史料一起
B但所涉领域并非完全重合(每处2分)
【解析】由“从史料学的角度考察,影像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虽然能够抓住历史的细节,但其能够提供读者解读的信息却有限”可知影像史料存在局限性,要和其他史料综合在一起。
由“影像史学所指视觉材料,主要还是历史影像,即历史纪录片和历史照片。而西方图像研究,不仅包括传统艺术史研究中的绘画、雕塑等艺术品,也包括摄影、电视、服饰、广告等一切当代社会的视觉产品”可知西方图像研究的研究范围更广,但本句的主语为“二者”,所以应填“但所涉领域并非完全重合”之类的句子。
19.(1)②处 将“不仅包括摄影、电视、服饰、广告等一切当代社会的视觉产品,也包括传统艺术史研究中的绘画、雕塑等艺术品”改为“不仅包括传统艺术史研究中的绘画、雕塑等艺术品,也包括摄影、电视、服饰、广告等一切当代社会的视觉产品”
(2)③处 将“广泛的对影像史料进行了发掘”改为“对影像史料进行了广泛的发掘”
(3)⑦处 删掉“由于”(每处2分,指出序号1分,修改正确1分)
【解析】②处“不仅······也······”递进复句的前后分句由“历史到当代”的递进关系倒置,需要互换前后位置。
③处定语与状语对中心词的修饰限定关系错位,“广泛的”修饰“发掘”。
⑦处“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杂糅句式,根据上下文内容的连贯性,删掉“由于”。
20.B(“一河碎银”运用了比喻,将落日洒在河上的余晖闪闪发光的样子比喻成“碎银”。)
【解析】画波浪线处的“旧毡帽朋友”运用了借代。A项,“纨绔”为“细绢做成的裤子”,在这里代指穿着细绢裤子的人;“膏粱”为“肥肉与细粮”,这里代指吃肥肉与细粮的人。两者代指富家子弟。C项,“石头”代指纪念碑,用原材料指代成品事物。D项,“花白胡子”代指那个长着花白胡子的人。
21.(1)意为“活该”“一点儿也不委屈”,表示结果的必然性,含贬义。
(2)意为“很有可能”,表示事情大概率如此,表推测与判断。
(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
22.①原句多用短句,将“三个一群”“五个一簇”“拖着短短的身影”等单独成句,描绘出农民们稀稀散散、步履沉重的情形,突出了农民此时的失落与彷徨。(2分)
②“咕噜着”“复算”等描写,突出了农民心中的愤怒与无奈。(2分)
③原句的风格更偏口语化,如“咕噜”“黑良心”等,更符合人物身份,与语境的整体风格更为协调。(2分)(共4分,任意答对一点给2分)
【解析】将原句和改句进行比较,发现在句式和用词上存在区别。单独出来的成分会起到强调的作用,句式和用词的改变会共同影响语体风格。
23.审题立意略。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韩宣子有一对玉环,其中另一只在郑国商人手里。韩宣子拜见郑定公(请求得到那只玉环),子产不同意给。说:“(这)不是国家府库中保存的器物,我们国君不知道。”子大叔、子羽对子产说:“韩宣子也没有太多的要求,(我们)对晋国也不能怀有贰心。(我们对)晋国、韩宣子,都是不能轻视的。如果恰好有说坏话的人在两国之间挑拨离间,从而激起晋国、韩宣子的凶心怒气,(我们对此事)后悔还来得及吗?您为什么吝惜一个玉环,因此从大国那里招来憎恨呢?为什么不找来给他呢?”子产说:“我并不是轻视晋国而对它有二心,而是要一直侍奉它,因此不给他(玉环),是对晋国忠诚信实的缘故。我听说君子不是忧虑没有财物,而是担心身居官位却没有美好的名声;治理国家不是忧虑能否侍奉大国安抚小国,而是忧虑能否按照礼仪来维护国家的地位。那些(掌管)大国的人,(如果随意)对小国下达命令,就都能得到他们所要求的东西,那(小国)将拿什么来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有时供给了,有时又拒绝供给,所得的罪过更大。对大国的(无理)要求,如果(我们)不依礼来驳斥,他们有什么满足的?我们假若将来成为(晋国的)偏远城邑,那就失去了作为一个国家的地位。如果韩宣子奉命出使(郑国),却来求取玉环,他的贪婪就太过分了,这难道不是罪过吗?拿出一只玉环而构成两种罪过,使我们国家失去诸侯国的地位,使韩宣子成为贪婪的人,怎么能采取这种做法呢?”
韩宣子向商人购买玉环,已经做成了交易。商人说:“一定要告诉君大夫。”韩宣子向子产请求,说:“不久前我请求得到那只玉环,执政认为不符合道义,我就没有敢再请求了。现在(我)从商人那里买到了,商人说“一定要让你知道这件事',谨以此作为请求。”子产回答说:“从前我们先君桓公和商人都是从周地迁移出来的,共同协作来耕作这块土地,除治荒草砍去草莽荒秽而一道居住在这里。世世代代都有盟誓,以此互相信赖。说:“你不背叛我,我不强行买你的东西。'依靠这个有信用的盟誓,所以能互相支持直到今天。现在您为着两国的友好关系来到敝邑,却叫本国强夺商人的东西,这是教本国背弃盟誓,恐怕不可以吧!您得到玉环却失去诸侯,是一定不会这样做的。如果大国(晋国)发布命令并且要求我国供给的东西没有极限,我们郑国虽是边远小国,也是不会答应的。如果我把玉环献给您,不知道要达成什么目的,所以冒昧地私下把这些苦衷告诉您(谨敢私下告诉您)。”韩宣子退回玉环,说:“我韩起虽然不聪明,岂敢为得到一枚玉环而招致两项罪过?谨请退还它。”
材料二 晋平公在平丘与诸侯国会盟,齐侯参与会盟。郑国子产为进贡物品的轻重次序而谏诤,说:“从前天子确定进贡物品,其轻重是根据地位次序排列的。地位尊贵,贡赋就重,这是周朝的制度。地位低下而贡赋重的,这是距天子附近的小国(王畿之地)。郑为伯爵,在男服,如果让郑国按照公侯的贡赋标准,担心不能足数供应,谨敢以此作为请求。贡赋没有个限度,小国(进贡)有所缺少,这就是获罪的原因。诸侯修订盟约,这是为了使小国得以保存。贡赋没有限制,灭亡的日子会马上到来。决定存亡的规定,就在今日了。”从中午开始争论,直到晚上,晋人同意了。结盟以后,子大叔责备子产说:“诸侯如果来讨伐(郑国),(我们)哪里能够轻易地对付(他们)呢?”子产说:“国家(郑国)不和别国竞争,也会遭到欺凌,(郑国)哪里还成其为国家呢?”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