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诗词名句 > 宋词名句 >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梅尧臣《苏幕遮·草》翻译赏析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3-08-11 15:37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译文]  眼见得梨花落尽,春天又快过去了。夕阳残照,暮霭沉沉,那翠绿的春草,也好像变得苍老。
   [出自]  北宋  梅尧臣  《苏幕遮·草》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注释:
     墅:田庐、圃墅。
     杳:幽暗,深远,看不到踪影。
   萋萋:形容草生长茂盛。
   窣地:拂地,拖地。   窣,突然,出其不意。
   王孙:贵族公子。这里指草。多年生,产于深山。

译文:
     含水带露的堤坝远伸,远处的庄园,在如烟似雾的柳色和迷蒙的水汽中,显得那么深杳。雨后初霁,江天一色的晨曦中,到处是萋萋的芳草。荷花初放,多么妖娆。那突然冒出的青草,就仿佛是大地的春袍。艳丽的荷花与嫩绿的小草最为相宜,在雨后的晴空下互相映衬,草分外绿,花分外娇。
    满地的芳草将路边的长亭一个个连接起来,迷漫了远处的大道。那萋萋的芳草,仿佛是埋怨远游的王孙忘记归期。眼见得梨花落尽,春天又快过去了。夕阳残照暮霭沉沉,那翠绿的春草,也好像变得苍老。

赏析:
这首咏草词虽不着一“草”字,却用环境、形象、神态的描绘,将春草写得形神俱备。词中,上片以绮丽之笔,突出雨后青草之美;下片以凄迷之调,突出青草有情,却反落入苍凉之境。
  上片起首两句写长堤上绿草平整、露光闪烁;远处的别墅如烟绿草掩映下若隐若现。接下来一句总写芳草萋萋。“雨后江天晓”,是用特定的最佳环境来点染春草的精神,通过雨后万物澄澈、江天开阔的明媚物象,活画出浓郁的春意和蓬勃的生机,为下文“少年”的出场作铺垫。“独有庾郎年最少”三句,由物及人,由景入意。“庾郎”本指庾信。庾信是南朝梁代文士,使魏被留,被迫仕于北朝。庾信留魏时已经四十二岁,当然不能算“年最少”,但他得名甚早,“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庾开府集序》)。这里借指一般离乡宦游的才子。“窣地春袍”,指踏上仕途,穿起拂地的青色章服。宋代六、七品服绿,八、九品服青。刚释褐入仕的年轻官员,一般都是穿青袍。春袍、青袍,实为一物,用这里主要是形容宦游少年的英俊风貌。“嫩色宜相照”,指嫩绿的草色与袍色互相辉映,显得十分相宜。以上,作者描摹出春草的芊绵可爱,用遍地春草映衬出臣游少年的春风得意。
  词的下片转而抒写宦游少年春尽思归的情怀。过片二句化用李白《菩萨蛮》词末二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之意。接下来两句,词人流露出对宦海浮沉的厌倦,用自怨自艾的语调表达了强烈的归思。“落尽梨花春又了”,化用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三月》诗句:“曲水飘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以自然界春色的匆匆归去,暗示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消逝。结拍两句渲染了残春的迟暮景象。
  “老”字与上片“嫩”字遥相呼应。于春草的由“嫩”变“老”之中,暗寓伤春之意,而这也正好是词人嗟老、倦游心情的深刻写照。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七云:“梅圣俞欧阳公座,有以林逋词‘金谷年年,乱生春色准为主’为美者,圣俞因别为《苏幕遮》一阕云云。欧公击节赏之。”





文章标签:   春天   梨花   咏物     伤春   残阳   长亭  



相关阅读

“星月一天云万壑,览茫茫、宇宙知何处”全词赏析
“杨柳风柔,海棠月淡,独自倚阑时”的意思及全词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的意思及全词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的意思及全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全词翻译赏析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的意思及全词翻译

有帮助
(1)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