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忆住一师》阅读答案及赏析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4-11-02 12:14
忆住一师
李商隐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烟炉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注 ①住一师,诗人好友,人品诗品俱佳。远公:东晋时高僧惠远,此处代指住一师,身居西峰佛寺。②无事:无端。③帝城:京城长安。

阅读练习及答案
1.李商隐,字 义山 ,号 玉谿生。试写出他的一组名句: 何当共剪西窗烛 ,     却话巴山夜雨时 。(4分) (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 
2.全诗重心落在一个“忆”字上,试写出“忆”的内容。(4分) 
答:(1) 指晓时分,长安宫中和各佛寺钟声齐鸣,联想到住一师所在的西峰寺晓钟,惦念起相别经年的好友。    
(2) 当年两人围炉夜话,谈到炉里烟火已灭,点了一夜的灯烛逐渐暗淡,以至忘了时间,等到童子开门一看,白雪压青松,已是一片银色世界。   
 
3.“童子开门雪满松”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试说说其妙处。(4分) 
答:(1) 用雪景侧面烘托,写好友谈兴之浓,连下了许久大雪都不知觉。突出情谊深厚。    (2) 青松披雪之景,象征住一师高洁的人品。  

4.诗人在三、四句写了一个感人的场景,请作简要说明。
答案:诗人和住一大师围炉夜话,畅叙友情;黎明时分,香火已灭,灯烛暗淡,两人忘了时间的漫长,忘了天气的凄寒,等早上开门,外面已是雪满青松!这个场景情景交融,饱含着诗人对深挚情谊的怀念。
解析 先表述感人场景,后揭示感人情感。

赏析:
住一师是一个僧人。“远公”即东晋庐山东林寺高僧惠远(一作慧远),是净土宗的初祖。诗中用“远公”来代称住一师,可见住一师绝非平庸之辈,亦见诗人仰慕之情。“无事”即“无端”;无端而别,更使人怅恨。钟晓,即晓钟,是唐代京城长安清晨的一大特色。唐无名氏《晓闻长乐钟声》诗云:“汉苑种声早,秦郊曙色分。霜凌万户彻,风散一城闻。”每天拂晓,宫中和各佛寺的钟声一齐长鸣,声震全城。诗人由帝城的晓钟,联想到住一师所在的西峰佛寺的晓钟,于是自然而然地想起相别经年的友人了。
接着,诗人重现了留存在记忆中最深刻感人的一个场景,含蓄地表达出对往日深挚情谊的追念。“烟炉(一作炉烟)销尽”,寒灯晦暗,正是拂晓时佛殿的逼真写照。小童推开出门,只见皑皑白雪,洒满苍翠的松枝。这两句粗看似乎既未写其人,也未写其事,然而仔细吟味,却是其人宛在,其事历历在目。清晨的钟声,把诗人带到当年与住一师同在西峰时的情景中去。他们可能曾一处围炉夜话,畅叙友情;也可能曾一起煮茗吟诗,共赏佳句;也可能曾一道焚香鼓琴,敲枰对弈。此时,烟炉里香火已灭,点了一夜的灯烛逐渐暗淡,两人忘了时间长,忘了天气寒,待到小童开门一看,外面是白雪铺天盖地,成了一片银色世界。这西峰松雪图,让诗人重温了昔日相聚时的欢乐,饱含着诗人深沉的忆念之情。清人田玉(香泉)评这两句说:“只写所住之境清绝如此,其人益可思矣。相忆之情,言外缥缈。”(《李义山诗集辑评》纪昀引)诗人的构思,确实是很高妙的。
这首诗,境界极美,情致幽远。清代田兰芳称此诗“不近不远,得意未可言尽”,纪昀说它“格韵俱高”,都对这首诗极为赞赏。



相关阅读

李商隐《板桥晓别》“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
李商隐《凉思》“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全诗翻
李商隐《细雨》“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翻译赏
李商隐《重过圣女祠》全诗注释翻译与赏析
李商隐《落花》“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全诗翻
李商隐《日日》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有帮助
(2)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