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作文 >

材料作文“新常态”写作指导及范文鉴赏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1-04 10:2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近,“新常态”这个词突然在中国网络上走红,与“新常态”相关的文章数不胜数,涵盖面也是极广,随手一翻:《房价回归新常态》《我国反垄断执法进入新常态》《经济新常态与A股新格局》等等,几乎一夜之间,行行都有新常态,人人争谈新常态。
  何谓新常态?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
  当今世界,我们所处的环境已经并正在发生意义深远的变化。面对“新常态”,我们既要有“新”的思路和观念,来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要有“平常心”和定力,在长久的考验中不负众望。
  要求:①自选角度作文;②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例文】
平常心    
平常心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常怀一颗平常心,就能宠辱不惊,与世无争,生活中就多了一分自然、舒坦,少了一分束缚、压力;多了一分淡泊与宁静,少了一分浮躁与纷争。
古往今来,常怀一颗平常心的人大有人在。远在东晋时期的陶潜,之所以能创作出《桃花园记》中这样的“世外桃源”,与他怀有一颗平常心是分不开的。他“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不为世俗所累,辞官去职,退隐山林,躬耕田园,这正是他以平常心处世的大智慧。有了这颗平常心,才有了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佳境;有了这颗平常心,才有了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超然洒脱;有了这颗平常心,才有了他“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处世哲学。
一个人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中,懂得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尊重生活中那分与生俱来的“平淡味儿”,那么,他做人的“火候”就到了绝佳之境。一代文豪苏轼就做到了这一点。苏轼虽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可他在仕途中并不得意,曾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面对人生如此坎坷,苏轼并未消沉,而是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他面对黄州赤壁之景,思接千载,想到“曹操”“周瑜”这些三国英雄,都不过随“大江东去”而“浪淘尽”了,胸襟不禁豁然开朗,顿然感悟,做出了万世传诵的前后《赤壁赋》等不朽篇章。并且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自己的顿悟,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清廉从政.被当时百姓传为佳话,也被作家余秋雨大加褒扬。这一切的一切都归功于他的一颗平常心。
但是相反的情况也是有的。屈原面对楚王的不信任,面对令尹子兰的谗言陷害,宁死也不与朝中奸佞之臣同流合污。其崇高的爱国热情和端方正直的高尚节操确实令人钦佩。但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屈原能怀有一颗“平常心”的话,那他就不会落个自沉汨罗的悲惨结局,那么楚国历史因他的生存而改写也不是没有可能。
史铁生,正值人生的夏季双腿变成残疾,在母亲的帮助下他用一颗平常的心迎接苦难,找到一条春暖花开的道路,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写作。当贝多芬被放逐到无声的世界里,是一颗平常心让他战胜了命运,让他寻找到音乐中蕴藏的生命的壮烈与伟大.他们都走过了人生的冬季,迎来了灿烂的阳光。
生活中也许还有很多不如意,但只要你我他能善意地对待,赠人以微笑,顺其自然,那么生活就会变得轻松起来;即使有些清贫或其他困境,也会领略人生的几多美好,带给自己也带给他人更多的快乐、坦然。所以,常怀一颗平常心吧,把握今生,把握此刻,过好每一天。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材料作文的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懂作文材料,继而进行立意分析,列出几则立意,最后结合题目要求及自身积累,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最佳角度进行写作。材料新鲜,从材料中提炼最重要的观点,同时这个观点可以运用到各个方面。无论是个人生活,学生教育,做事模式,都可以有所展现。材料中所说的新常态,实际上是一种新的变化,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站在历史的高度,纵横驰骋,一系列新的变化正在发生着,这就是一种新常态的体现,“新常态”着重强调的是一种思路和观念的创新,更体现在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考生在分析时可以结合第三段材料中最后部分进行把握。我们既要有“新”的思路和观念,来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要有“平常心”和定力,在长久的考验中不负众望。参考立意:顺应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新常态,新阶段;在新常态下,有挑战、机遇;在新常态下,要有信心、平常心、忧患心等。

点睛:考场作文的立意,最重要要的是准、稳。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尽量不要标新立异.要做到“准”“稳”要善于找到命题人在立意方面有相关暗示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这些关键性的句子往往在材料的结尾处,往往以议论句的形式出现。关键的词语可能是出现次数较多,且有象征意义的词语。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将材料简述一次,然后依据材料提出中心论点。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如本题主要围绕“新常态”及如何适应新常态等立意。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