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作文 >

南京市2023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模拟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2-09-20 10:48
专题篇
四、文言文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3 分)
(一)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窽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节选自苏轼《石钟山记》)
(二)
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呔镗鞯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着,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节选自俞樾《春在堂笔记》卷七)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B.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C.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D.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丰,皇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B.公元前522年周景王铸造了一套名叫“无射(yì)”的大型编钟。无射是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因钟声合乎无射的意律,故用“无射”作钟名。
C.笔记,一种随笔记录的文体,笔记文包括史料笔记、考据笔记和笔记小说。
D.丹房,指道教炼丹的地方,后指道观;也指神仙的住所。本文指的是神仙的住所。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段(一)通过记游来发表议论的别开生面的文章,它既有记叙文写景状物形象生动的特点,又有议论文剖析事理,探讨问题的性质。
B.文段(一)中作者用栖鹘和鹳鹤的声音渲染了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使人心惊胆战,侧面凸显出了作者的不怕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
C.文段(二)认为苏轼只看到了下钟山的山形似钟,而没看到上钟山亦然。
D.文段(二)认为苏轼考察石钟山,以为其得名是因风水相吞吐而为声,这也没有探察到问题的根本。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1)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2)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呔镗鞯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
(3)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
15、请简要分析彭雪琴批驳苏轼对石钟山命名看法的思路。(5分)


五、古诗词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组宋诗,完成16~17题。(9分)
偶题三首
朱熹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①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②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③随处弄潺溪。
【注】①福巾:古代文人用一幅绢束发,称幅巾。②槎:同“茬”,指农作物收割后留下来的根茎。③筇:古书上说的一种竹子。这里指竹杖。
16.下列对这组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组诗围绕“水”这一意象,先写行云成雨,再写水出山成川,最后写探索水的源头。
B.第一首诗写青山崔嵬,堆紫叠翠,忽而云起,忽而作雨的奇景,却不知云成雨的原因。
C.第二首诗用对比手法写水在山中的奔涌和一川江水的平静,表现了流水的变化多姿。
D.第三首诗与陶渊明《桃花源记》开篇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现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17.文章不只是记游,在登山临水的兴致中,始终萦绕着求真辨伪的旨趣。这组诗表面写水,其实深蕴哲理。三首诗分别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简要概括。(6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1 题。(21分)
自然选择的力量
①这种有利的个体差异、变异的保持和有害变异的消除,我称之为“自然选择”或“适者生存”。至于那些无利也无害的变异,将不受自然选择作用的影响,它们或者成为不固定的性状,或者受到生物本身和外界环境的影响,最终发展成生物的固定性状。
②对于“自然选择”这个名词,作者们有误解的,也有反对的,甚至还有认为自然选择可以引起变异的。其实它的作用,只在于保存那已经发生的、对生物在其生活条件中有利的变异而已。没有人反对农学家所说的人工选择的巨大效果,不过在此场合,必须先有自然发生出来的个体差异,人类才能依某种目的而加以选择。还有人反对“选择”这个用语,以为这字包含被改变的动物本身有意识的选择意义在内;并且主张植物既没有意志作用,自然选择一词就不能适用!照字义讲,自然选择无疑是一个不确切的名词,可是化学家所称各种元素的“选择的亲和力”一词,有谁曾经反对过呢?我们不能严格地说酸类特意选择了盐基而和它化合。有人说我把自然选择说成是一种动力或神力,然而有谁反对过一位学者说万有引力控制着行星的运行呢?这种譬喻的说法所指的意义人人都知道,而且名词要求其简约。就是“自然”两个字,应用时亦难免拟人化;不过我所谓的自然,是指许多自然定律的综合作用及其产物。所谓定律,是指我们所能证实的各种事物的因果关系。在稍微熟悉之后,这些肤浅的反对意见自然会停止。
③我们要明了自然选择的大致过程,莫如就某一地方,在经历轻微的物理变化下,如气候的变化,加以观察。在气候变化之下,当地生物的比例数,几乎立时起变化,有些物种或不免绝迹。我们已经看到每一地域内所有生物彼此相互联系的密切性与复杂性,从这里我们可以断定,即使不考虑气候的变化,一地生物比例数的变化亦将会严重地影响其他生物。凡微小变异,只要对任何物种的个体有利,使其能适合于变更后的环境,必定会得到保存,而使自然选择有机会进行它的改进工作。没有有益的变异发生,自然选择就不能有所作为。
④用譬喻的说法,可以说自然选择是每日每时在世界上检查最微细的变异,把坏的去掉,把好的保存和推进;不论时间,不论地点一有机会就在沉默不觉中进行工作,把各种生物与有机的及无机的生活条件的关系加以改进。一个物种要得到任何大量的变异,必须在一个变种成立之后,继续再起(或经过一长时期后再起)同样性质的有利变异或个体差异,而这些变异必须再被保存,这样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我们对于这些缓慢变异的进行,一点也不能觉察,除非有时代变迁的标记。然而我们对于过去悠久的地质时代的知识极为有限,所以我们能看到的,仅是现在的生物和以前的不同而已。
⑤要明了自然选择如何起作用,请允许我举出一两个假想的例子。让我们以狼为例。狼捕食各种动物,有的用狡计,有的用强力,有的靠捷速。我们设想被捕动物中最捷速的要算鹿,如果在狼获食最艰难的季节内,鹿的数目,因当地情形有所变动而增加,或者其他作为狼的食物的动物数目有所减少,那么,只有最敏捷和身材最苗条的狼,才有最优良的生存机会而被选择或保存,只要它们在不得不捕食其他动物的这个或那个季节里,亦仍保持有足以制服这些被捕食的动物的力量。
⑥自然选择的作用通常是非常缓慢的。只有在一区域内,当现存生物的变异更加适应自然体系中的某些位置时,自然选择才能发挥作用,而这些位置的出现在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以及阻止更加合适的外界生物的迁入。此种位置的存在,常和物理变迁有关,不过此等变迁的发生,大概很是迟缓的;此外,又和适应较佳的类型的被阻止迁入有关。在旧有生物中,有一些生物既发生了改变,则其他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亦将随之发生变动;新的位置即由此产生,而将为适应较佳的类型所占据,但是这一切经过都很缓慢。同种的一切个体,虽然彼此皆微有区别,可是要使它们构造的各部分表现出适当的差异,却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这结果又常为自由杂交所延迟。许多人会说,这几种原因已很足以抵消自然选择的力量,可是我不相信它是这样。我相信自然选择的作用,通常很是缓慢,须经过长久的时间,并且只作用于同一地域的少数生物。我又相信这种缓慢的时断时续的结果,和地质学所告诉我们的,这世界上生物变迁的速度和方式,是很相符合的。
⑦选择的过程虽很缓慢,但如以弱小的人力,尚能用人工选择大有作为,那么,在很长的时间内,通过自然力量的选择即通过适者生存,其所起的变化,所导致的一切生物彼此间及其与生活的物理条件间相互适应的美妙与复杂关系,实在是没有止境的。
(选自达尔文《物种起源》,有删节)
班级准备开展一次“研读科学经典·探索物种起源·洞悉人与自然”专题讨论会,请参与完成以下任务或解决相关问题。
18.讨论会上,小刘同学提出了以下关于“自然选择”的表述,其中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自然选择是生物个体为了谋求利益而进行的变异,体现了生物的主观意志。
B.物种发生适合于环境的有益变异后,会为自然选择的改进工作提供机会。
C.自然选择的作用通常比较缓慢,但其作用不会被自由杂交所抵消。
D.自然选择能够改善生物和生存条件之间的关系,这个过程是永无止境的。
19.类比是科学著作中常使用的一种手法,在讨论“科学经典的写作特点”这一环节时,小徐同学为探究类比的作用,制作了以下表格。请根据选文第②段中,作者通过类比手法驳斥他人对自己的质疑的过程和提示信息填写表格。(6分)

类比
所对应的他人的质疑
跟核心概念 “自然选择”的关联
类比的作用

化学家使用“选择的亲和力”一词
①   ▲

这一术语和“自然选择”一样,使用了带有自主意识的描述来形容客观的科学现象。


③ ▲


“万有引力控制行星运行”
②   ▲
这一现象和“自然选择”一样是广泛适用的科学规律。

20.讨论会上,王老师指出“阅读科学经典时,要明确事实、规律、结论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的逻辑结构,体会其严密的论辩逻辑。”请结合选文,分析达尔文得出“自然选择的作用通常是非常缓慢的”这一结论的原因。(6分)
21.人类社会与自然始终是不可分割的,但小马同学认为“不应将自然选择的说法简单用于形容人类社会的竞争”。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选文,从“自然选择”的概念、发生条件两方面,帮助小马同学写一段发言词。(6分)
【链接材料】所谓“社会达尔文主义”,指的是这样一种思潮或者行为倾向,即把生物界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能者为王等竞争规律,简单地运用于人类社会生活。这样的简单化处理,对竞争中的弱者、“落后者”没有任何人性化的关照,将人类社会竞争变成类似于动物之间的“弱肉强食”,充满残酷和血腥,罔顾人类的称号。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往往具体地表现为很多形式,如绩效唯一化、资源倾斜化、分类固化和歧视化、威权常态化、胜者光环化、生存自私化等。


写作篇
七、写作(60分)
22.微写作(10分)
《宇宙的边疆》是一篇集科学性与说明性于一体的经典科普作品。请仿照其写法,以“水”为说明对象写一段文字。
要求:(1)说明中有议论;(2)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与排比的修辞手法;(3)运用“不仅……而且……”或“不是……而是……”的句式;(4)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5)不少于100字。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50分)
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自然界处处充满美,这很大一部分归功于自然选择。……自然界的一切设计,就我们所知,并不是绝对完美无缺的。
——达尔文《物种起源》
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换句话说,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
——朱光潜《无言之美》
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宋·戴复古《寄兴》
上述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综合理解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结合社会现实和自身实践,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