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刘荣昌《老顾问》阅读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5-10-26 19:56
老顾问 
刘荣昌
去年秋天,我和妻想买个实木书柜,就特别邀请早已退休赋闲在家的老木匠父亲给做个参谋。在一家还算高档的家具城里,看到一件松木的三门书柜样子不错,价格也算公道。
父亲走向前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向我和在场的服务员提了个问题:为啥好好的板子要锯开再粘一下?我告诉你们啊,是因为木头都会膨胀收缩,那个力量是很大的……父亲自问自答。老人很兴奋的样子,又趁机给我们几个讲了不少木材、木器和工艺的知识。
显然,服务员听得很认真,她告诉我自己是这家刚刚开业两个月的家具厂的老板娘。就在付完款要离开时,她请我们等一下。打了个电话后,笑眯眯地请父亲坐在展厅里的沙发上,说道:“大爷,看您确实是专家啊,我们这小厂正需要一位这样的顾问。您不用干活,只要每个月去一次就行,给大家指导一下。厂子就在近郊,我们去车接您,开车也就半小时。您看今天大哥也在,能不能定下来?现在的像您这样真行家太难找了。虽说现在都是机械化生产,但有您把关,工人们的水平肯定会大大提高。”
见我在一旁没言语,老板娘接着说:“至于工资,一个月开3000块,您看行吗,老爷子?”
我和父亲没有准备,但看人家说得很诚恳,并且父亲也确实对自己的老本行很感兴趣,钱多钱少倒是小事,只要老人舒心就好啊。
我低声和父亲说:“爸,要不咱就先去一次看看,行就干不行就算,回头我和您一起去。”
第二天,人家的迈腾车来了,我特意请半天假陪父亲去那家木器家具厂。
牛厂长,也就是那位服务员的丈夫热情地接待了我们,陪着父亲在车间里转转。老人似乎又回到了他劳动的那个岁月,每每看到干活儿的工人,总要停下来,大声和他们交谈,并且指出技术上的一些小问题。
看得出来,父亲是那种一丝不苟、严谨精细的老技术工人,厂长对他也是满意的,而刚开始投产的这个小厂,正需要这样的人把关。
于是敲定了工作安排:每月15日牛厂长派车去接父亲当顾问,下午送回来,去时给3000元现金,单位如有紧急任务需要父亲技术指导,一天加1000元……
从此,父亲开始了一月一天的“再就业”。在他上班那天,如果我单位事情少,就会在下午主动去接父亲。后来,我慢慢也和工厂里的师傅们熟悉了。父亲一次和我说:“那些年轻人干活太粗、不认真,但咱拿了人家的钱,就尽量把好关。总的来说,这个工作我挺喜欢,指导人家也是提高自己,挺有成就感。”
不过,就在昨天,牛厂长给我打来电话:“老爷子这几个月真是帮了大忙了,工人们都说技术长进了不少,对老爷子一个是感谢一个是敬佩。可考虑老人岁数大了,再有现在市场不大景气,我们想歇业一段时间,从这月开始,老爷子不用来了。以后啥时候复工,再请他继续来指导吧。”接着,厂长又说了不少客气话。
放下电话,我坐下来思考怎样和父亲说明这件事情。是厂子真的歇业了还是父亲的指导有啥问题?或者想减薪?好奇心促使我走出办公室,驱车去那里看看。
远远望去,厂里仍是一片热火朝天。我下车走近一位认识的工人,递给他一支烟。他停下手中的活儿,跟着我走到空场处,笑呵呵地说:“老顾问还好吧。”
我说:“对这份工作他可重视了,每月14号总是不忘告诉我妈多做点饭,第二天好带上。老人是从以前过来的,就是讲究认真仔细,讲究不能丢手艺。”
那位年轻人轻轻吐出一口烟儿:“大哥,像老爷子这样干活如今不行了,要讲成本啊。说实话,要真像他要求的那样丁是丁卯是卯地干,我们竞争不过人家啊。”
这下,我顿时明白了牛厂长为啥委婉辞退父亲,但我该怎样向“老顾问”去说明呢?
(2014年9月8日《羊城晚报》)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注重前后的铺垫、照应。“父亲一次和我说:‘那些年轻人干活太粗……’”表明父亲的观念和工厂的理念存在矛盾,为下文工厂辞退父亲做了铺垫。
B.小说善于使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老板娘邀请父亲是的热情,老板辞退父亲时的虚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人物形象。
C.小说的牛厂长虽然出场不多,但却是一个关键人物,正是他邀请“父亲”和辞退“父亲”的举动推动着小说情节的发展。
D.小说中的“我”来到工厂查看时,“工人笑呵呵地说:‘老顾问还好吧。’”表明“父亲”依靠自己的技术赢得了工人的普遍认同。
E.小说结尾工人的话反映了深刻的主题,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为了生存,很多经营者在注重成本与注重质量的选择面前主动却也无奈地选择了前者。
(2)请简要分析这篇小说塑中父亲的形象。(6分)
(3)请简要分析“我去工厂”这一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
(4)小说的结尾说:“我该怎样向“老顾问”去说明呢?”“我”为难的原因是什么?反应了“我”怎样的心理?结合原文简要分析。(8分) 

参考答案
(1)答案:A项1分,C项2分,E项3分。
【解析】A项并不能由此判定工厂一定会辞退父亲;B项,两个人物形象并不存在对比关系;D项“普遍认同”不正确。

(2)答案:技术过硬,专业知识丰富,在木器商店和工厂中,父亲都展现出了他专业的木工知识与技能;做事认真,忠于职守,在父亲受雇于工厂的期间,认真指导工人;坚守传统观念,热爱劳动,在工作中,父亲恪守传统技艺,严把质量关,同时收获了快乐。(每点2分,共6分)

(3)答案: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通过“我”与工人的对话,侧面突出父亲的形象;在小说的情节上,承接上文,引出与工人的对话,解答了上面的疑问;在主题揭示上,正因为“我去工厂”才有与工人的对话,引出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

(4)答案:原因是父亲在这份工作中获得了快乐,实现了自己的价值(2分),而且坚守传统,注重质量并没有错误,因此“我”不知该怎样向父亲说明。(2分)工人的话反应了现实情况,在盈利与质量面前,工人的说法没有错误,而父亲坚守的原则也没有错误,这两者的平衡点很难把握,所以“我”的心理很矛盾,是不是该如实告诉父亲,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4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