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梁启超和他的子孙们 士者之风 满门俊秀》阅读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5-25 10:35

相关链接:
1、1974年,50岁的梁思礼从北京下放到河南正阳“五七”干校劳动,干校分配他当“猪倌”。按说一个搞导弹的知识分子被派去养猪,这是对人才的极大荒废。但是梁思礼从积极方面想,觉得这是对自己的照顾,此举正好逃离“文革”是非之地,精神上反倒落得轻松和愉快。生性乐观的他,养起猪来也别有一番意趣。每天梁思礼戴上套袖,穿上围裙,打猪草、拌猪食、清猪圈,干得高高兴兴。梁思礼喂养的猪一听见他“啰啰啰”端来猪食的呼唤,都争抢着扒上圈墙。看着肥头大耳、干干净净的“八戒”军团,梁思礼很有成就感,还特地和它们合影留念。(节选自《科学导报》2016.03.11石磊)
2、为提高大型运载火箭的制导精度,专家梁思礼和他的同事们经过理论研究和反复计算,完成了关机方程和导引方程的推导,从而有可能用一个中速度、小容量的箭上计算机完成大型运载火箭的高精度复杂运算。这样的制导方案和国外常用的平台式制导系统相比,具有突出的优点和创新,为我国惯性制导系统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当代中国的航天事业》)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梁思礼在卡尔顿学院怀着工业救国的思想,很快获博士学位。他的大学生活相当清苦,靠打临工来维持生活。
B.父亲梁启超经常给孩子们讲课,虽然梁思礼国文课没怎么学,但爱国这一课他不曾落下半节。
C.梁思永的考古工作提高了中国考古发掘的科学水平。梁思永半个多世纪以前对龙山文化类型的划分,考古界还在延用。
D.“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他们又都和他们的父亲一样,有一颗爱国的心。”梁启超的外孙女吴荔明的这一段话,是为了证明梁家人没有辜负梁启超的期望。
E.梁启超从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儿女们,让他们自由发展,他很希望次女梁思庄学生物,但女儿兴趣不大,父亲只好写信表示顺从女儿的意愿。
(2)请用简要语言概括梁思礼、梁思成、梁思永三院士的成就。(6分)
(3)文章多次引用梁家人的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4)为什么说梁家“满门俊秀,有士者之风”?请根据材料作合理探究。(8分)

参考答案
(1) C3分,D2分,E1分(A 在普渡大学获博士学位,张冠李戴;B梁启超逝世时,梁思礼还不到五岁,所以说父亲对他的影响很小,但精神却通过兄长和姐姐传给了他。混淆是非;E“只好”不对,曲解文意)
(2)梁思礼:1)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2)提高大型运载火箭的制导精度。
梁思成:1)梁思成是著名的建筑学家创办了我国北方第一个建筑系。2)在古建筑研究上,改变了过去只注重文献考证的研究方法。3)他是第一个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我国古建筑进行分析研究的学者。4)完成了我国第一部《中国建筑史》,填补了中国建筑史研究空白。5)1945年抗战胜利后,梁思成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
梁思永:1)是著名考古学家。2)他的工作提高了中国考古发掘的科学水平,使之纳入近代考古学的范畴。3)他主笔的《城子崖遗址发掘报告》是我国首次出版的大型田野考古报告。4)考古界对龙山文化类型的划分,仍导源于梁思永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创见。
(3)1)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文章本来就是写梁家的人和事,引用梁家人的话,也应是文章的必写内容之一。2)贯穿了文章的各个部分。如引用梁启超的“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用大事”一句话,就引出对梁家三院士的记述。引用梁鉴的话“梁家比较自由,关心孩子,又不干涉孩子的选择”转入写梁家的教育风格。最后引用梁鉴的话“梁家几代人,体现着知识分子的良知,有‘士风’”是对文章的总结。3)突出文章的主题。提示梁家人有士风之因。4)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用梁家人自己的话来证明文章的观点,是不二的选择,给读者的感觉是更真实。而且这些话多是从不同角度来引用,从写作的角度来讲,是变换了不同的叙述方式,从读者的角度来讲,趣味性会更强。
(4)1)梁启超九个子女,各个菁秀,其中三个成了院士。2)受父亲的影响,“爱国”这一课他们都学得很好,热心公益事业,梁思礼获博士回到新中国。梁思成回国后,他就去当时比较艰苦的东北大学。梁从诫关注民间环境保护活动,领导创建了中国第一家完全民办的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他辞掉了公职,抛弃了待遇,先后开展了保护川西洪雅天然林、滇西北德钦县原始森林滇金丝猴、藏羚羊等工作,并参与可可西里地区的反盗猎行动。3)梁家比较自由,关心孩子,又不干涉孩子的选择。4)梁家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几十年来,梁家的凝聚力始终很强。5)吃苦耐劳。1941梁思礼大学生活相当清苦,在餐厅当洗碗工和侍者,暑假在纽约北面的银湖湾当救生员。梁思成他就去当时比较艰苦的东北大学,创办了我国北方第一个建筑系。6)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如梁思礼养猪的故事。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