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竹林》阅读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5-19 19:21
竹林
简墨
竹林在。
贤人呢?那些兼着多职的巫师、道士、酒鬼、画师、大夫、预言家、炼金术修士、农民和铁匠?
没有“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他、他、他、他、他、他和他(嵇康等竹林七贤),竹林,便失了灵魂,明月也不来相照。唉,七个矮人一样的七贤啊!热爱自然、热爱细小美丽的事物,一直在劳动、好像比别人多长了另外一颗心,无比忠诚地守护白雪公主似的竹林。
一千七百多年前,那时的明月,一定照见过那些行为艺术家们的行为艺术。
沛国的刘伶因为喝酒被妻子烦了,就手握硕大的酒壶,乘着鹿车——其实就是牛车——出来。他一边儿吆喝着赶车,一边儿小口抿酒;而他的男仆在后面与主人风格大不同,多少有些睡不醒地扛着锹紧随车后,以便如他的主人所嘱“什么时候死了,就地埋了我也便罢了”。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一个惊雷打下来,刘伶听不见;面对泰山,他也看不见。不知天气冷热,也不知世间利欲情分。他要去找的朋友是琴抚得老好的阮咸,饮酒更是放浪形骸,想怎样就怎样。他幕天席地,大剌剌地骑坐在红石上,以大盆盛酒,金樽玉爵银桃子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被远远地丢进山谷里。他呼朋唤友,短歌微吟,团团围坐在酒盆四周,胡乱用手捧酒喝,饮得畅快了,便大声歌唱……当然还有长啸,那些风标独举、山冈鸟兽与花花草草也要伫听的长啸……哦,现在应该没有人听得下去吧,没有一个声音有力量去长啸了,也再没有一个情怀配听那样的长啸。
当然这些长啸的、有趣的人里,少不得热爱“采薇山阿,散发岩岫”兼热爱打铁的那位。他上身赤裸,腰间缚紧绳索,用修长矫健的胳膊扶砧,并邀了好友向秀抡锤,一时间竹林里叮叮当当,好不热闹。火苗像蟒蛇的舌尖,灵活而凶猛,在有限的高度内高高低低地舔来舔去。随着风箱的拉动,火明明灭灭,他的身形也忽明忽暗,铁器在他的铁锤下面开始变形,依照心目中的图形出现。他不停地翻动铁钳,向秀有条不紊地敲打……忽而,他把铁器塞入火炉中,擦把汗,喝口水,再取出来,耐心观看。铁锤上下起伏,每一次落点的地方都是心中想要的,丝毫没有误差。终于,铁器成型,他用铁钳夹住铁器,上下检查,然后放在旁边铁皮桶内的水中。“噗、噗、噗噗”,一阵白烟和刺鼻的味道过后,夹住铁器——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支寒光闪闪的长箭,箭头锐利,寒光逼人,箭身浑实,手指粗细,箭尾配以相对轻便的箭羽……就这样,炉火天地,歌声寒川,他随手把成品扔到一个角落,接着下一个的锻造:青锋剑、铁犁铧,或者镰刀、铁钩、锅铲、长钉、马蹄铁……随便什么。而即便在做完这一切,接过汗巾的时候,他的脸仍残存忧悒的神色。他的另一位不是特别要好的朋友王戎见此,不由摇头太息:“唉,认识嵇康二十年,从没见过他欢喜微笑的样子啊!”
那些从不喜欢微笑的人,那些又敏感又多情的人,那些又简澈又深刻的人,那些又热烈又节制的人,都消失不见。欲与前贤应桴鼓,却被时光断喝:不可以。而学长嵇康,去得又是多么从容优雅!长风浩荡,他将儿子托付给他在“绝交书”里大骂过的七个仇人中的一人。一曲《广陵散》后,人、音俱绝。
绝了的,还有那一片竹林,高矮胖瘦、各自生动的竹林;那些赤子一样、诗意林立的竹林;那些深根藏器、寸寸奇节的竹林。
纵使后世再依样植起千片万片,想来也不过是历史的嘘声——整齐划一,却老气横秋的嘘声。
掌声已去。那一片竹林。
(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三段将竹林七贤比作“七个矮人”,将竹林比作“白雪公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竹林七贤对这片竹林的忠诚守护。
B.刘伶和阮咸都爱喝酒,文章通过他们饮酒时超出常人的举动,有趣地再现了他们放浪形骸的性格和醉生梦死的竹林生活。
C.文章运用比喻、拟声等修辞手法和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再现了一幅嵇康“竹林打铁图”。具体生动,画面感极强。
D.作者认为,竹林七贤消失之后,那片生动、富有诗意、奇节皆是的竹林也不复存在,而这样的竹林,后来人再也无法复制。
5.结合全文,请简要说明文中“竹林”的含意及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5分)
6.作者为什么详写嵇康锻铁的情景?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4.B【解析】“醉生梦死的竹林生活”概括不当。
5.①“竹林”是“竹林七贤"诗意生活的坏境.。(1分)②“竹林”是“竹林七贤”“越名教而任自然”精神品质的象征。(2分)③作者借“竹林”表达了对“竹林七贤”人格魅力的赞美之情,也流露出“竹林”消失后难以再现的叹息。(2分)
6.①详写嵇康锻铁场面能充分表现嵇康特立独行的“行为艺术”,给读者留下鲜明印象,②嵇康是竹林七贤的代表,详写嵇康专注锻铁而又一脸忧悒,直观展现了以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放诞其表、深沉其里的精神世界,深化读者对他们的了解。③大略介绍其他人物而详写嵇康可以点面结合.使读者对竹林七贤的印象既有整体感又有具体感,(每点2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