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追光摄影写铅华》阅读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9-10 15:21
追光摄影写铅华
    摄影术传入中国的时间虽早,但在国人中被普遍接受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摄影是“奇技淫巧”的观念在普通的中国人心中仿佛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摄影能“夺人魂魄”的思想在20世纪最初的十几年中亦很有市场。而中国内忧外患的国运,使得20世纪初期摄影和摄影研究在中国的发展更是举步维艰。
    所幸彼时的国内新式学堂纷纷取代了传统的科举,国外留学更是成为一种风尚,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大时代中产生了一批新型的知识分子。这些新型知识分子对摄影所产生的浓厚兴趣,是早期的摄影理论得以发生和发展的重要依托。康有为、鲁迅、刘半农、丰子恺、张爱玲、老舍、冰心等主流学者和作家的介入,更是提升了摄影在全社会特别是“五四”一代学人心目中的影响力。在整个20世纪上半叶,摄影逐渐从知识分子拓展到市民阶层。小型镜箱的普及、照相馆的繁荣,使得市民阶层得以广泛接触摄影,摄影逐渐摆脱了被国人“集体无意识”的命运。
    摄影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在极大程度土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不仅一般报纸和杂志越来越离不开摄影图片,许多时事、资讯、文学类报刊也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据有报馆广告部工作经历的郎静山回忆,“报社的照相铜版印现代化的技术的精进后,1928年起每刊登一张新闻照片可以增加销路一千多份”。在专业领域,摄影杂志和摄影画报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1925年到1949年,先后有20余种专业摄影期刊创刊,为摄影文论的发展提供了专业的学术平台。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才客观而完整地呈现了历史的原貌,成为我们研究民国摄影理论的第一手资料。
    从事摄影创作的大多为有钱有闲的高级知识分子阶层或在校学生,他们以各种方式形成各种摄影团体。这些团体会定期举办展览、出版画册和摄影集,这就形成了20世纪早期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现象。除此之外,各级学校也以“摄影学会”的形式,开了专业摄影教育之先河。其形式往往是延聘业界专家来校指导实践,使得很多著名摄影师走上了讲坛,一些讲稿、讲义等随后也经过整理成为文论或教材,中国摄影由此迈出了重要的前进步伐。令人遗憾的是,高校里的摄影协会在整个20世纪上半叶也只是停留在一种业余活动、讲演的层面,而没有进入学校的正式课程,更无法发展为中国高等教育中的摄影专业。然而,尽管有缺憾,我们仍不可否认这些“东方艺术沙龙”给中国摄影注入了鲜活的血液。
    在整个20世纪上半叶,中国摄影研究的任务是“普及”而不是“提高”。即便是对于当时并非旨在谈论技术的一些较为纯粹的摄影理论研究者来说,其主要任务也是为摄影“正名”——即为“摄影是艺术”论据理力争,而不太可能自觉地提出摄影理论或摄影学与其他学术领域进行对话的相关问题。但也正是早期摄影研究这种元气淋漓的气象,从一开始就孕育了此后中国摄影研究作为应用学科的学术品格,也成为我们解读早期摄影发展历程的重要学术资源。
    (有删改)
17.分析文中“摄影逐渐摆脱了被国人‘集体无意识’的命运”的原因。(6分)
18.文中第四段中“东方艺术沙龙”的特点是什么?(6分)
19.怎样才能提高中国的摄影研究水平?请联系全文,简要概述。(6分)

参考答案
17、新式教育的兴起,新型知识分子的兴趣便早期摄影理论得以发生和发展,主流学者和作家的介入提升了摄影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小型镜箱的普及,照相馆的繁荣,便得市民阶层得以广泛接触摄影。
18、参与人群;高级知识分子和在校学生;活动方式:举办展览,出版作品,走进课堂;存在意义:虽然有所缺憾,但客观上推动了摄影艺术在中国风普及。
19、在学校教育领域,推动摄影艺术成为学校的正式课程,在高等教育中开设摄影专业;在理论研究领域,自觉地提出摄影理论,研究摄影学与其他学术领域进入对话的相关问题;继续发扬中国摄影研究作为应用学科的学术品格,继承和发展早期摄影发展历程的学术资源。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