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关灯》阅读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11-05 16:07
关灯
晓河
    林子第一次醒来,是夜里一时许。漆黑的房内竟然有些许光亮,“哪来的?”他不无奇怪,揉了揉眼睛,四处寻找,发现光是从门底下的缝隙里挤进来的。从光的强度判断,肯定来自于后市场,因为那里有一盏灯,不到后半夜不关。只要它亮着,光线多少会透入房子里一些,眼前的光肯定是从那里来的,林子想。因此,只转了一下身,面朝着墙又自顾自地睡着了。
    林子睡觉的房子靠近客厅门口,平时并不睡人,而是用作库房,床上堆满了物件,经常锁着门。有时,家里人多了,这间房暂时被用作寝室。这几天,丈母娘病了,由于大家在忙,一时抽不出照顾人员,林子建议接到自家来照顾,因而得到大家的赞成,唯有林子的妻子不太乐意。这让林子纳闷不已,原以为妻子会很高兴,没想到一副冰冷样。
    妻子之所以有这样的态度,绝不是做样子,而是另有原因。据妻子说,小时候,由于家里困难,弟妹多的她,到了上学年龄,父母硬是没让进学堂学习,因而烙下了一生难忘的遗憾。说句心里话,没文化的人梦想多。然而,由于不懂文化,自己不知吃了多少亏,走了多少弯路。每逢看到那些文化人潇洒自如地应对生活难题时,自己羡慕不已。每每此时,烦人的自卑感也悄无声息地窜出来,操纵着自己的心,难以自持。令人更加纠结的是,一种羞愧的心情促使自己情不自禁地迁怒于父母。久而久之,父母在自己的心目中所占的份量越来越轻。虽然,她也奇怪,就是改不了,好像一种神奇的力量在冥冥中控制着自己,让她身不由己。
    林子第二次醒来时,时间已至后半夜,房间里的光还在。按理,市场的灯早该关了,为何房间内还有光?林子遂起身出外,想看个究竟。
    客厅里的灯熄着,市场上的灯也熄着,唯有卫生间的门开着,一缕缕柔和的、橘黄色的光从那里射来,林子在寝室内看到的正是此光。
    怪。平常,妻子舍不得浪费一度电,谁要是随便开灯或忘了关灯,一定会大呼小叫,小题大做,直到让你认识到错误为主。记得有一次,孩子因起夜,忘了关灯,妻子把孩子从睡梦中揪起,骂了个狗血喷头,并责令当场关了灯,才算平息了心中的怒火。从那以后,吓得孩子再也不敢起夜,更不敢随便开灯。
    关于忘记关灯的现象,家里曾演绎了不少故事,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节省几度电而已,也是为了这个家好,大家不得不理解。眼下,难道是妻子忘了?林子不得而知,也没有必要。带着睡意,直奔卫生间。
    林子的本意是想关掉卫生间的灯,以免翌日晨,妻子发现后大发雷霆,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再吵个鸡犬不宁。然而,当他进入卫生间之后,眼前的一切使他放弃了关灯的念头。
    卫生间内灯火明亮,柔和的光照亮了角角落落,看起来卫生十分干净,不仅如此,还弥漫着一丝淡淡的香味,显然是有意布置的。是谁有此雅兴,别人不可能,肯定是妻子,她是怕年迈的母亲起夜不方便,因而做了此番精心的布置,好让母亲在自家度过安静舒适的夜晚。
看到这里,林子仿佛明白了妻子的一番苦心,立即缩回了伸向开关的手,向寝室走去。
(选自《北京文学》2017年第6期,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描写林子的行为,既交代了背景,介绍了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又设置了悬念,推动情节发展。
  B.林子妻子生性怪僻.她无法从当年父母没让自己上学的愤怒中走出来,以至于对母亲的到来也异常冷淡。
  C.小说采用了插叙的手法,写妻子平时舍不得浪费一度电的行为,与后文在卫生间留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小说语言朴素,叙述平实,在波澜不惊的平淡语气中,将“妻子”这一形象刻画得生动形象,引人思考。
5.小说中多次出现的“灯光”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6.小说中“妻子”先后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怎样理解这看似前后矛盾的变化?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参考答案
4.B(“生性怪僻”分析不当,于文无据。“她无法从当年父母没让自己上学的愤怒中走出来,以至于对母亲的到来也异常冷淡。”分析不当。她的冰冷样只是在开始的时候,通过她后来的行动,我们知道她已经从愤怒中走了出来,对母亲也不冷淡了。)
5.示例:①“灯光”是全文的线索,故事情节在“灯光”的推动下发展;②围绕“灯光”,人物形象的特点得以展现。③“灯光”的关与留,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丰富了小说的情感。(6分,答出一个要点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6.示例:①“妻子”因为当年没有机会上学而迁怒于父母,对母亲的到来态度冷淡。②母亲到来后一向节俭的“妻子”为老人留着一盏灯,表现了对老人的尊重和照顾。③变化原因:“妻子”是个善良的人,内心对老人是关心的,只是表面上表现不出来。(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答案可以多种多样,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