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一切爱的形式都以博爱为基础”阅读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9-07-04 17:13
一切爱的形式都以博爱为基础。我指的博爱就是对所有的人都有一种责任感,关心、尊重和了解他人,也就是愿意提高其他人的生活情趣。这也是《圣经》里提到的一种爱的方式:爱他人应如爱己。博爱是对所有人的爱,其特点是这种爱没有独占性。如果我具有爱的能力,我就会去爱我周围的人。在博爱中凝聚着同所有人的结合,人的团结和统一。博爱的基础是认识到我们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同人共有的核心相比,人与人之间在才能、智力和知识上的差别微不足道。要了解这种人共有的核心,必须要深入了解人,而不是停留在表面。如果我只看到一个人的表面,那我看到的主要是使我和他分开的差别。如果我了解到他的本质,我就会看到我们的共性,我们是兄弟这一事实。这样的一种核心对核心的关系——用来取代表面对表面的关系——是一种“中心关系”。西莫尔•魏尔曾经很优美地表达过这种关系:“同样的话可以是很一般的,也可以非同一般,这要按说这些话的方式而定。说话的方式则取决于这些话发自内心的深度,而不取决于个人意志。在双方息息相通的情况下,这些话会触动对方相等的内心深度。所以一个有能力区别的人就会听得出来这些话的分量究竟有多大!”
博爱是同等人之间的爱。但虽然我们是同等的,事实上也往往不完全“同等”,因为我们是人,所以需要帮助。今天是我需要帮助,明天也许是你。有这种要求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弱小,另一个人强大。弱小是一种暂时状态,而自力更生,走自己的路的能力是普遍的持续状态。  对需要帮助的人,对穷人和陌生人的爱是博爱的基础。爱自己的骨肉不足为奇。每个动物都爱自己的后代并照料他们。软弱的人爱自己的主子,因为他靠主子为生;孩子爱自己的父母,因为他需要他们。只有当我爱那些与我个人利益无关的人时,我的爱情才开始发展。在《旧约》中,穷人是人爱的中心就说明了这一点,当然不仅是穷人,还有陌生人、寡妇、孤儿、民族的敌人、埃及人和伊多姆人。在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产生同情的过程中,人开始发展他的博爱。在爱自己的同时,他也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爱那些虚弱和惶恐不安的生命。同情包含着了解和认识的因素。在《旧约》里这么写道:“因为你们了解异乡人的心,因为你们也曾在埃及当过异乡人……所以你们也应该热爱异人! ”
(摘编自弗罗姆《爱的艺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切爱的形式都以博爱为基础,博爱则是以对需要帮助的人,对穷人和陌生人的爱为基础的。
B.弗罗姆认为,人与人的共性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而要了解这种本质,就必须深人了解人。
C.虽然每个人一生的路要靠自己走,但并非没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求助不代表自 己弱小。 
D.深入了解人,就是既认识到人人平等,也要清楚人与人之间事实上存在着的多方面的差别。
2.下列对原文论证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顼是(3分)
A.第一段定义“博爱”的概念、特点,然后从主体具有“爱的能力”延伸出博爱的基础、前提和内在必然性。
B.本文以每段的起首句为该段的核心论点,层次清晰;全文围绕着“博爱”这个中心话题进行论证。
C.本文作者在写作中需要加强自己的论证力时,也要引经据典,《圣经》就多次被拿来当做道理论据。
D.例证法中的事例可以是较为具体的故事,也可以列举若干事实,第三段中的举例形式就是后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爱护动物,爱护一花一草,爱护环境,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都体现着文中“博爱”的理念。
B.《雷雨》中周朴园的那句极具分量的话“谁指使你来的”,正好可以给西莫尔•魏尔的表述作注脚。
C. 一个人拥有了“博爱”的情怀,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不难了。
D.中国民族魂鲁迅“俯首付为孺子牛”的情怀,与文中《旧约》所倡导的“博爱”观完全一致。

参考答案
1、D
2、B
3、C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