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苏沧桑《水在滴》阅读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0-08-21 16:45
水在滴
苏沧桑
①中午十一点半,徐师傅等人都吃饭去了。捞纸房像被突然摁进了寂静的井底。
②有两种水声,在空旷的寂静里,缠绕回响。
③第一种,滴答,滴答,滴答……不急不慢,不变的节奏和密度,这是榨纸声﹣﹣徐师傅上午做的几百张湿纸抄在杉木仝板上,摞成一尺多高的湿纸垛,用千斤顶压上去,把水榨出来,在晒纸房里经过晒纸的工序,就成为一张真正的元书纸【注】。
④此时,水顺着纸垛边缘滴下来,滴在铺在底下的竹帘上,迅速汇集在竹帘的四角,滴落在青石板上,滴答,滴答,滴答……让人想起赤脚踏在青石板上的脚步,想起南方屋檐下慵懒的雨滴,想起小满时节前三天的山林,嫩竹拔节,万物萌动。雨滴在每一棵竹子的头上,被它们吮吸进身体,满山的嫩竹﹣﹣元书纸的前世﹣﹣的身体里,便流动着雾岚的气息、草木的幽香、覆盆子的酸甜、笋的青涩,流动着砍竹的当当声、竹子顺着坡道滑到山脚的哗哗声、杀青的唰唰声、砍竹人的咳嗽声,以及路过的山民呼出的烟草味、他或她的汗味、饭菜的味道、家的味道,年的味道……一棵竹,裹着整个山林的日月精气,一张元书纸的胚胎,在滴答声中渐渐成形。
⑤另一种水声,是流水声,细弱又清亮。它来自幽暗的捞纸房某个角落,水从一只装满纸浆的槽缸里溢出来,匍匐进地面。几近难以察觉的流水声,被无边的寂静扩大了。水声泠泠,像由远及近的银铃声从云霄洒落大地。
⑥这两种水声,在此地,已经回响了一千多年,也许更久远。冬去春来,世事更替,水声从未停息,改变的,是水声渐渐从繁密到稀疏。
⑦此时,在村的另一头,作坊里年纪最大的捞纸师傅徐师傅,用手端起了饭碗。那双手已经在纸浆水里浸泡了四十五年,比白纸更白的手掌,已看不出掌纹和指纹,老茧连着老茧,有些地方已经开裂,又被纸浆水浸泡得更白。这双手,放进发酵捣烂的竹纸浆里,不细看根本分辨不出来。
⑧这双手已经不痛了,但很怕冷。数九寒天时,一天十几个小时,在结冰的纸浆水里进进出出,冷到骨头里的冷。冷了,就往电饭煲热水里蘸一下,暖和一下再做。
⑨痛的是肩膀、腰。一站十多个小时,一抬臂二十公斤,一天几百上千次。捞纸得用巧劲,抄得轻,纸太薄,抄得太重,纸又会嫌厚。每一张纸,重量误差不超过几克,要有手法、经验和耐心、细心。
⑩一缕阳光在吱呀一声里改变了形状,捞纸房的门被推开了,徐师傅回来了。刚才缠绕回响着的两种水声迅速遁迹,代之以一些更清晰明亮的声音﹣﹣淅淅沥沥叮叮咚咚的滤水声、竹架子的咿呀声、一个老男人偶尔的咳嗽声。“摇头晃脑”的下午开始了。
⑪“摇头晃脑”是每个上年纪的捞纸师傅的习惯。捞纸就是《天工开物》记载的“荡料入帘”。徐师傅手持纸帘浸入水浆,纸帘随手腕晃动,使浆液匀开,慢慢向前倾斜,晃出多余的水浆,那层浆膜就是一张纸。随着倾斜、上提、放纸、揭帘这些动作的起承转合,他低头、转头至右边又转到左边,然后点头、抬头,一气呵成。纸帘提拉出水的最后一下,他的头点得很快,像在用劲,又像在对自己说“对,对,对”。
⑫午后的捞纸房,淅淅沥沥叮叮咚咚的水声是唯一的声音。他喜欢安静,连收音机都不愿意听。
⑬他并不关心纸是不是有生命,是不是有灵魂,他听不懂回归、传承、情怀这些字眼。他不知道那些纸去往何处,纸上会被写下或画下什么,哪怕是一个沉重的嘱托、一张生死状、一个孩子的梦想,或是一个罪人的忏悔……
⑭“做生活,不管喜欢不喜欢做,总归要好好做。”这“生活”关系到他一天有多少收入,关系到他们平淡无奇却无比重要的日常,更关系到心里安与不安。
⑮偶尔,他也会想,接替他操起这张竹帘的会是谁。他没有徒弟,年轻人都不学这个了。刚才,穿过村庄回捞纸房时,他碰到了一群人,一个在外地做生意回家过节的邻居,叼着烟,眉飞色舞地说着在新马泰旅游的事。邻居以前也做纸,后来和村里大多数人一样,出去挣钱了,再也不碰纸了。
⑯徐师傅与他们擦身而过时,听到了一阵哄笑。他呵呵笑了几声,头也不回走上了通往捞纸房的田埂,重新将自己安放进淅淅沥沥叮叮咚咚的水声里,感觉世界又回到了他喜欢的样子。
(节选自《纸上》,原载《人民文学》2017年第5期)
 
【注】元书纸:竹纸的一种,是产于浙江富阳的传统手工艺品。北宋真宗时期已被选作“御用文书纸”,因皇帝元日庙祭时用以书写祭文,故名为元书纸。
(1)赏析文中划线部分的语言美。
(2)结合散文内容,概括捞纸师傅徐洪金的形象。
(3)全文反复写“水在滴”的声音,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4)根据全文,分析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①修辞美:反复、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图景;②句式美:语句长短交错、整散相间,使语言充满活泼跳跃的变化美和节奏美;③诗意美、绘画美。通过联想组合,赋声以形,使语言充满诗情画意;④音乐美:多处使用拟声词,如“滴答”“当当”“哗哗”“唰唰”,使语言充满音乐美。
(2)①憨厚朴实,沉默寡言;②辛苦劳作,无怨无悔;③手艺熟练,技艺精湛:④安于平淡,知足常乐,⑤敬业爱业,执着坚守。
(3)①水滴声构成了行文的线索,串连全文,使全文形散而神不散;②水滴声寓示了生命在无尽流逝中执着的坚守,深化了主题;③水滴声构成了全文的主旋律,使全文洋溢着一种诗性的美;④水滴声渲染、营造了一种宁静、专注的氛围,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⑤水滴声连通现实与历史,使全文虚实相生,构思巧妙,内涵丰富。
(4)①对民族传统手工艺的惊叹与骄傲;②对传承、守护传统手工艺的民间艺人的崇敬与礼赞;③对受时代大潮影响以致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后继乏人的忧虑;④对生命、使命和生存方式的深刻思考。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