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考题 >

岑参《高冠谷口招郑鄂》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4-08-01 15:41
高冠谷口招郑鄂
岑参
谷口来相访, 空斋不见君。
涧花然暮雨, 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 檐峰下鹿群。
衣裳与枕席, 山霭碧氛氲。


1、【问题】“诗眼”指的是诗句中最生动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析。
【解析】此题为“诗眼”分析型,主要形式是先判断再评析,共两问。题干中已把“诗眼”定位在第二联写景的句子,只要抓住句子中的动词或形容词即可找出“诗眼”来。
【答案】“诗眼”分别是“然”、“暖”。(判断)  “然”通“燃”,意思是说暮雨中的涧花开得很红火,像烈火燃烧似的;“暖”是指春云低垂,潭边树木与其相接,好像要为它们送去温暖,多么富有人情味儿。(字面意义)      该联中作者用拟人手法,绘形绘色,精练传神地描写了朋友居住之地的环境优美、高雅、温馨而富有生机,抒发了诗人对朋友这种恬淡闲适隐居生活的渴望之情。(语境意义)

2、结合意象,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从“谷口”、“涧花”、“暮雨”、“潭树”、“鹿群”、“山霭”等意象,可以看出郑愕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高雅、温馨而富有生机,又从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中可以看出,郑愕是隐居山中,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

【翻译】
说好了今天你前来相访,现在只有空空的书斋陪伴我,却不见你的身影。
这时傍晚的雨刚刚停歇,山涧的花儿更显娇美,水潭边的树木高高矗立,在春云笼罩中倍感暖意。
门前的小路长久没有人迹,只有成群的鹿儿快乐的玩耍。
只有和着衣服小憩于枕席之上,在氤氲的雾霭中,恭候你的大驾光临。

【赏析】 岑参(cénshēn) (约715—770)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享年55岁.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与高适并称“高岑”。父亲也两任州刺史。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求仕不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天宝三载(744,三十岁)中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赴安西,十载回长安。十三载又作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安史乱后,至德二载才回朝。前后两次在边塞共六年。他的诗说:“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又说:“侧身佐戎幕,敛任事边陲。自随定远侯,亦着短后衣。近来能走马,不弱幽并儿。”(《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可以看出他两次出塞都是颇有雄心壮志的。他回朝后,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以后转起居舍人等官职,大历元年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以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
涧花:山涧里的花。涧,指高冠谷水。
潭树:水潭边的树。潭,指高冠谷中的石潭,又叫高冠潭。
山霭:山间云气。
氛氲:云气弥漫的样子。
    其诗以边塞诗著称,写边塞风光及将士生活,气势磅礴,昂扬奔放。因而成了边塞诗派的代表。
    岑参幼年丧父,从兄受书。他"十五隐于嵩阳,二十献书阙下",所谓"隐于嵩阳",实际是指他十五岁后僻居嵩山苦读,为谋求出仕做准备。开元二十二年(734)二十岁时,他由嵩阳至洛阳(本年玄宗居洛阳)献书(唐有献书拜官之例,类如制举),希冀以此获取官位,结果未能如愿。此后十年,屡出入于京、洛,为出仕而奔波,但一无所获。天宝三载(744),他应进士试及第,天宝八载(749)冬,岑参赴安西(治龟兹,即今新疆库车),对边地的荒凉景象和艰苦生活不习惯,因此情绪比较低沉。
    此诗可能写于隐居终南山时。岑参隐居于高冠谷中,他的朋友郑鄂隐居在高冠谷口,相距不远,时相过从是情理中事。此次到谷口来招邀朋友,却不见人影。大概正因为未见人,就更留意谷口的风景和幽静的环境。“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着实迷人;人迹罕至,鹿群常来,何其幽静。他的乐于隐居之情也就溢于言表。





文章标签: 岑参的诗  



相关阅读

《梅花引·荆溪阻雪》阅读答案
古代诗歌常见的几种形象及相关题型解答方法步骤及
韩愈《宿龙宫滩》《郴口又赠其一》阅读答案
崔涂《江雨望花》阅读答案
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阅读答案及赏析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阅读答案及赏

有帮助
(2)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