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河南省洛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三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8)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5-12-19 20:39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DE(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A原文儿子说的“爸,老槐树这次没把我砸死,只把我的车砸烂,是还在念着您老对它的好吧”是他忏悔的感受,并非真的是“埋下伏笔”。B不是“因为它的老与新的设计不协调”,而是它妨碍盖楼。C“他靠着这把生意做得顺风顺水”无中生有)
(2)①写出老槐树的好处,描绘风情画,形象地表现人与环境相处的和谐。②交代了老张依恋老槐树,坚决不同意儿子锯树的原因。③和下文枯叶飘落,人们很少到老槐树下聚集,好时光一去不返的凄凉冷清形成对比,更好地表达惋惜之情,以及期盼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主题。
(每答对一点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3)①热爱生活:喜欢人们在老槐树下聚集的热热闹闹的烟火气,老槐树下啜茗、看人经过、听鸟呜叫,过神仙日子。②和善:无论是来树下纳凉的老街坊还是过路歇脚的陌生人,他都拿张小凳倒杯茶水,聊成老友。③主意坚定:儿子要锯掉老槐树,老张生气地说:你休想打那棵树的主意!④真心感恩。他感激老槐树带给他的恩泽,给它上土肥、浇水、打针治虫;看着一地惨绿的枯叶,心疼得掉泪。
(每答对一点给2分,每点概括和分析各1分,答对三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4)①对老槐树被害死感到痛心。②对儿子使用阴谋害死老槐树感到愤恨。③对没想到平时不看在眼里的儿子会有这样的招数来对付他和老槐树感到惊诧。④对自己没有保护好老槐树感到惭愧和后悔。⑤对儿子终于表现出愧与悔并决定在荒山上栽一千棵树苗感到一丝欣慰。
(每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四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 (1)DE(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A因果倒置,是因为李白崇拜谢朓才有这样的反应。B“政治事业失败后……便开始在文艺上崇拜诗人谢朓”错。C“讨厌谢诗的‘丽’”没有根据。)
(2)相同处:二人诗歌都有“清”的鲜明特征。(2分,答成“清丽”或“清真”者,扣1分)
不同处:①除去“清”,谢诗有“丽”的一面,李诗有“真”的一面。②因为生命力充溢,李白诗歌中还有“豪气”的特色。③因为对诗歌有极强的驾驭力,李白诗歌“似乎没有形式,没有规律”。(每点2分,任答2点即可)
(3)①选材上,本文侧重分析李白诗歌的风格特点,较少叙述传主的生平事迹。②艺术手法上,本文主要运用引用和比较的方法突出表现传主李白独特的艺术特征。③语言上,准确、简练,言简意赅,分析要言不烦,观点鲜明突出。④行文上,由现象(诗句)分析到本质(结论),层层深入,显出严谨、理性的特色(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
(4)第一问  原因:①谢朓诗风“清丽”,李白爱其“清”;②谢朓诗才高逸而遭际悲惨。(4分,各2分)
第二问观点‘一:同意。①李白对文艺的见解是“古典”的,因此他提出了“清真”的文学观,谢朓的诗歌符合这个标准,所以李白推崇他。②李白对谢朓的不幸抱不平,有同病相怜的意思,惺惺相惜,对前代大诗人谢朓的崇拜便是自然的了。(4分,一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
观点二:不同意。①李白对谢朓的“崇拜”有偶然性。李白被赦回来,住在宣城附近,而这恰是谢胱足迹所及之地,联系自身遭际,推重谢朓,多是机缘巧合罢了;②谢诗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对诗歌艺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时人爱重,李白自然推重他。
③李白生命力充溢,豪放洒脱的风度是他“崇拜”谢朓的更深层的原因。(4分,一点2分,答两点即可,能自圆其说即可给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