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福建泉州南安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11-24 17:28
南安一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
高三语文科参考答案
1.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宋代统治者奉行重文抑武的治国策略,使得科举制度规模得以扩大扩张”强加因果,原文是说“同时科举制度规模在宋代得以扩大扩张,统治阶级重视文人,形成了重文抑武的局面” 。
2.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儒家与道家对隐逸认知存在差别”错,不是儒家与道家认知的差别,而是宋代诗人隐逸审美观念的差别。
3.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而孔子的‘无道则隐’恰恰与之相反”错,因为宋人并不是不认可孔子的这种隐逸;另外,两种隐逸“出发点和目的却殊途同归”,并不是“相反”。
4.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有司”所议的应是“例”,“ 输粟”是“例”的定语,排除A、B两项,“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即“追回给他的敕命,退还他的粮食,并将此写成法令”,句式一致,排除D。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5.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丁母忧”又称“丁内艰”,“丁父忧”才是“丁外艰”。
6.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后因受县尹杨惠赏识得以赴京师深造,考中进士”强加因果)
7.(1)这一年,成遵议论时事以及列举罪状加以弹劾/举发弹劾的共有七十多项,全是指责抨击/指责揭发当时社会的弊端,执政的大臣因此憎恨他。
[5分;译出大意给2分;“举劾(列举罪状弹劾/举发弹劾)”“指讦(指责抨击/指责揭发)”“恶(憎恨)”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当时刑部查办而长期不能断决的案件积有数百件,成遵与同僚们分别审阅,共同议论这些案情的轻重,分别判处相应的罪名。
[5分;译出大意给2分;“狱(案件)”“按”(查办)“当(判罪,判处)”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注意:①“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②“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③“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成遵是南阳穰县人。幼年聪敏颖悟,每日读书记忆数千言。家境贫寒,但成遵勤奋刻苦,不废弃学业。二十岁能作文章。当时南阳地方先辈中没有研究科举的人,成遵想要准备考科举,因为怕作文不合规范格式而担忧。正好杨惠刚考中进士,来做穰县县尹,成遵于是抄录自己作的几十篇文章去拜见杨惠,杨惠看后非常高兴。成遵来到京师后,跟从夏镇学习,于是进入(国子监)做国子生。元统元年,成遵考中进士,授翰林国史馆编修官。至正元年,提升为太常博士。不久授任监察御史。(成遵)随从(顺帝)到上京,用封章上奏,说天子应当注意日常生活,节制嗜好欲望,来保重圣体,圣体安康那么国家就安定了。言论非常急切,顺帝为之动容并称好。(成遵)又奏言关于御史台的四件事,顺帝都高兴地接受了。这一年,成遵议论时事以及举发弹劾的共七十多项,全是指责抨击当时社会的弊端,执政的大臣因此憎恨他。至正三年,由刑部员外郎出京任陕西行省员外郎。至正五年,为母亲服丧。至正十年,改任中书右司郎中。当时刑部查办而长期不能断决的案件积有数百件,成遵与同僚们分别审阅,共同议论这些案情的轻重,分别判处相应的罪名。没过多久,就没有遗留的案件了。当时有命令交纳粮食入官府可以补授官职,有人隐瞒了自己的奸恶罪行而通过交纳粮食获得七品杂流官,被仇家告发。有关官员议论交纳粮食补授官职的法令,并没有犯罪不授予的条文,成遵说:“卖官鬻爵,已经不是盛世该有的制度,何况又把官职卖给奸淫之人,还将用什么来治理天下?一定要追回给他的敕命,退还他的粮食,并将此写成法令,才行。”中书省官员听从了这一建议。至正十四年,调任武昌路总管。正逢行省官员率军出征,成遵代理行省事务,当时行省和武昌衙署中,只有成遵一人负责。于是他远设哨所(“斥候”亦作“斥堠”:侦察、候望/侦察敌情的士兵/用以瞭望敌情的土堡,此处可译成哨所),关闭城门,征发百姓当兵,得到五千多人,设置四个万夫长,分配防守四面的城门,因此防御准备得很周到,号令严肃,赏罚分明得当。贼寇战船在长江中往来游弋,但始终不敢近岸,武昌城赖此得以安宁。至正十七年,升任中书左丞。当时,太平任丞相,因为处理事情触犯了皇太子,皇太子对他极为憎恨,认为成遵和参知政事赵中都是太平的党羽。至正十九年,当权者秉承皇太子暗示的意思(“风旨” 亦作“风指”,神色意旨,可指君主的旨意、意图),唆使邓子初等人诬告成遵与参知政事赵中等六人都接受了赃物,皇太子命御史台等部门官员共同审讯他们,罗织罪名进行结案,成遵等人最终都被杖责而死,朝廷内外都为他们感到冤屈。至正二十四年,御史台官员辩明成遵等人全都是被诬陷,皇上下诏并发还原来授予他们的委任状。
8.①(从内容上看)自己虽有满腹经纶,只能行行酒令;虽有匡时救国的志向,只可醉中听吟。(1分)(从主旨上看)暗示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2分)②(从结构上看)以“闲征”“醉听”等词语照应诗题中“闲饮”,引出下联“更待菊黄家酿熟”相约同醉的想象。(2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关于颈联在全诗中的作用,可以从内容、主旨和结构几个方面入手。先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结合意思来揭示主旨。从结构上来看,主要注意有没有照应或引出下文的作用。标题中有“闲饮”和“醉听”,所以照应了标题;而下联有“更待菊黄家酿熟”,则是由该联引出的。
9.尾联表现了刘、白之间深厚的友谊。(2分)诗人在醉乡中才能陶然,流露出极为深重的哀伤和愁苦。(2分)写法上借助想象,虚写菊黄酒熟,共醉陶然的情形。(如答“以乐写忧,悠然的心态更显出哀伤之情。”亦可)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尾联中“共君一醉一陶然”突出的是二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而“一醉一陶然”中则隐含诗人的哀伤和愁苦等情感。一个“待”字可知,这是一个想象的虚写。




------分隔线----------------------------